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如果父母真的可以来德国养老。。。
在加拿大
大家总是在抱怨,没有办法让父母来德国养老。我家老人也想和我们团聚,甚至让我找找律师问问。假设父母真的可以来德国和我们一起生活。。。
就拿眼前说,我妈妈来德国,她不是太爱唠叨女婿,但女婿估计还是觉得不太方便,我和老公自由沟通时间会减少,总想着等三个月父母回国了就好了。或者父母总爱唠叨干涉我们生活习惯,我们也想着忍三个月就好啦。父母不会德语,他们也不会愿意另租房住。那父母有一天真的天天和我们一起生活呢?
父母如果需要我们照顾,不能自理了,即使家里有家庭主妇,天天给老人端屎端尿,夜里起来帮忙如厕擦屎,白天喂饭喂水,推出去晒太阳,擦身洗漱,数年或者数十年,家庭主妇年轻时带完孩子,之后照顾老人,真觉得整个人生都毁了,在德国又很难有那么多钱请个全天护工。如果老人必须住院,不会德语,大家也都很郁闷。
如果在国内,请全天住家保姆护工清洁工,都肯定请的起。我们作为子女可以监工(其实只是监工就会很忙了)。唯一不好的是,如果我们在国外,不能天天待国内,不能监视护工,护工肯定会偷懒,不给水,不给水果,不翻身擦身,带个纸尿裤完事 ,亲戚也不可能那么上心天天帮忙照顾。老人院在中国还不成熟完善,老人如果进老人院,估计也会骂我们不孝。
假如真的可以把父母办到德国来团聚,大家会牺牲自己在家伺候以后不能自理的老人,还是觉得国内有护工亲戚帮手更好?
评论
最近忙着回国送病重奶奶最后一程,整个过程不仅仅是生病的人在痛苦。也是一个极其烧钱烧精力的过程
再看看我爸爸妈妈,作为独身子女的我,顿感压力山大。还好他们性格都开朗,表示很愿意住养老院,只要我出钱就行。而且我爸妈也舍不得国内那帮狐朋狗友,来德国玩玩可以,常住他们也受不了。就希望我最好每年能至少回一次家看看他们。我们几乎每星期QQ视频,天南地北神聊,也没感觉彼此离太远。有时也会吵架抱怨,但情绪发泄完也就算鸟。老年人年纪越大就越跟个孩子似的,越来越拎不清,也是需要哄和骗的。有的时候生气,我就在想,俺是成年人就不跟他们这帮小孩子计较了,他们万一气病了,最后倒霉的还是我自己。目前体健,能相互照应,目测十年没啥问题。但经过我奶奶这事,我觉得钱很重要,说到底不管最后啥情况,都是个烧钱烧精力的过程,最后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自己能力办事,尽量表留遗憾。
哎。。。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想太多没用的,老人趁着能动就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子女趁着没负担好好赚钱存钱
评论
一个很现实的现象就是 - 外嫁团的确是低人一等,不仅仅在客观上,主观上也是。嫁个中国老公,老公要是敢表现出不喜欢丈人丈母娘,那绝对是要掀桌子翻脸离婚的,嫁给老外,就要考虑老外的感受,怕女婿觉得不方便,担心父母不会说德语不融入之类呵呵呵
说点实在的,既然选择了外嫁,那么就好好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过来养老不是不可以,一人先补交满200万人民币左右的养老金,算是移民过来好了,不然的话几乎没有可能,半年三个月来回飞机折腾老头老太是吃不消的,另外还要做好规矩,外国女婿不是中国女婿可以呼来喝去的,洋老爷生活习惯要尊重,不能倚老卖老,不能多管闲事之类
问题是一人有200万人民币,在国内也大可以舒舒服服养老了,没啥必要到德国来吃低保看人脸色啊 ... 另外吹是吹中国发展了,肯跟中国老婆去中国发展的德国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原因么大家心里都懂的
所以就不要多想了,既然选了这条路,自古忠孝两难全,每月寄点钱回去,到时候回去送个终就行了
评论
百善孝为先。为人父母之后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像我对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我,等他们老了的时候,我会用同样的方式耐心的对他们,这是爱的传承。
评论
我倒是觉得自己不能做到没有孩子陪伴在身边的日子,两个女儿,起码要有一个,我能在她们身边陪伴,虽然我很少想父母,知道她们老了有姐姐在,但是我肯定会想女儿的。既然能年轻时一路到了德国,能做到四海为家,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多学几种语言,那样女儿即使以后去了别的国家,我也要尽力做到自己多学多做,一直能做到追赶孩子们的脚步前行,无论她们去哪儿,我都有勇气去挑战自己。经济上不会依靠她们,但是心理上离不开的,当然在她们需要的时候,还能给她们搭把手,住的离得近一点儿,帮她们接接孩子,能让她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多一些自己的自由,像我的妈妈和婆婆,不遗余力地帮我们一样,只要孩子不嫌弃我,我为她们做什么也心甘情愿,只要她们开心,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业,有个有爱相伴的人或自己单身也快乐就行。不会跟她们住一起,但不想住得太远。
评论
我现在听到很多华女都是这么说,将来要跟随孩子的脚步
孩子们在哪里,他们就要跟着去哪里
我怎么听着感觉挺梦幻的。。。。。。
如果孩子真的去了其他国家定居,对于我们这种来说,二次移民吗?
若你老公是华人,可能还能好点,但也不保证人家男的老了想叶落归根
若你老公是德国人,你真能保证他也和你一样想法?离开自己家乡?
按照你这个思路,那倒真不用拿孝顺说事了
我们来到德国,我们父母没有提高自己,继续学习,没有追赶上我们的脚步啊
他们应该凭自己本事,来德国和我们团聚
再换个情况,我们有2个德国朋友,女的都是年轻时嫁个美国人,去了美国定居,生了孩子
若干年后,离婚了,带着孩子,返回德国定居了
那万一,他们父母追随他们脚步跟过去了,这不是很折腾吗?
我真的不太理解,为什么非要跟随孩子的生活,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呢?
我觉得老了后,老伴排在第一位
而且这边有工作的,收入稳定的,买了房的,说走就走换个国家生活的,我看实际能做到也不多
大多也得熬到退休了才能走吧?
退休年龄68岁,近70岁的老人,孩子此时也该中年了
你觉得真的是你还能帮忙孩子?还是孩子照顾你呢?
评论
在德国事在人为也是要有相关部门政策作前提的.
如果你或有人哪天当真只是交了医保和养老担保父母就拿到长居的时候,希望能在论坛上给大家写些经验
评论
这么和你说吧
我和我LG的自己作为家长是这么想的
将来把自己养老钱给留好,保障自己老年的经济
然后,有能力,给孩子啥就给掉
老了,我们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不掺合孩子的小家庭
他们需要我们帮忙就帮忙,他们不需要我们自己玩
不求他们天天伴着,当然也是希望能够距离近点能够经常见到
如果有天孩子去国外定居,我们也只能放手,节假日见见面吧
我觉得作为父母,其实对孩子是愿意付出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老了后,渐渐演变的,希望孩子回报,陪伴,围着自己,没有安全感
当然,可能我还不够老,我也不能保证自己今天这么想
哪天也会变成精神依赖孩子的家长呢?
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记住自己年轻时,这样的想法
不要老了老了,也变成了年轻时讨厌的那个自己
等我哪天心理出现了其他想法,再来交流
现在实在无法感同身受,那些依赖,不安全感
虽然可以,谴责下某些道德高帽子
但是,如果你父母的确如你所说,对你全心付出把你养大
我也实在无法支持你,别管她
你能不能顾得上是另一说
只是需要找到合理的途径而已
意思就是,虽然我可以说,你不需要拿孝来说事
但是,也不等于说,你可以因为不用care孝不孝,就不用管父母了
不要拿孝来说事,就是既不要用“我必须要孝顺”来给自己施加压力
也不要用“我不需要孝”来给自己当做开脱的理由
该承担的责任要承担,该面对的现实总得面对
评论
反正,只要我自己以后,也不拖累子女,管好自己
经济上不依靠子女,老了养老院报道去
我对父母的安排符合我今后对自己的安排
那么,就没什么可以说不是的地方
评论
德国那种DHH,双拼房子,挺适合老人和子女的
既离得近,又是分开的两个家
门一关,各自小天地,有事了互相照顾得到
比住一栋的更好,花园可以整一起
我见过几家这样的,觉得真心不错
评论
其实现在国内孩子接受父母同住的也极少,除非为了啃老。只不过指责我们更容易些,给自己心里找满足感罢了。大多数问这种问题的亲戚朋友绝不是心存善念。
年龄加文化的冲突,长期住在一个屋檐下我觉得自己就接受不了,对老公也不公平。父母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宁愿拿出大量时间回国。
评论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的父母来德国,如果老人总爱唠叨干涉我们生活,想要我们按照他们生活习惯走(比如应该如何节约等等生活细节),大家是都忍着,还是和老人说不要唠叨?
评论
所以我想回国
而且我这几天特别想吃螃蟹
评论
无论在哪里,家里老人需要贴身照顾倒屎倒尿,一家子都不安生。德国这里即使用pflegesicherung请人在家照顾,护理一样不够。
评论
还是有律师说可以尝试办理父母来德国团聚,但是只要办理就要先花几千欧律师费,不能保证成功。问题就是,如果父母不适合在德国养老,那么是否要找律师开始尝试呢?这就是为什么要先假设再说下面的环节啊。
评论
德国这边也有在家24小时照顾的护理人员吗,那也应该很贵,最后就变成家里的女主人/家庭主妇自己干了,感觉那样女人真是没有自己的人生了
评论
没办法的。出于亲情道义又不能不干。如果自己倒下了,就是把病人送去老人院。但是在倒下前,还是得咬牙上。
评论
是啊。比如我婆婆,她的父母现在都快100岁了,虽然请了俩护工,但每天也要去医院看看情况,跑来跑去。婆婆自己原来说退休要去旅行,到处走走,这都多少年过去了,等老人真的走了,估计婆婆自己也快走不动了。
还有我妈妈这边。姥姥得了癌症,她三个子女主要就指望我妈照顾,其他都说要上班,也请了护工, 但是护工也不会那么让人放心和听话,甚至觉得我妈管理她,她还会挑拨离间,在其他子女面前说我妈照顾不周。姥姥也不愿我妈离开半步,稍微办点私事,姥姥还和其他子女抱怨。于是我妈付出最多,得到埋怨最多。护工有事不在,我妈夜里要起来无数次帮姥姥如厕,甚至姥姥便秘,我妈要帮忙把手指伸进去帮忙。好多好多事情,好累好累。这还是有护工情况。如果在德国,没有护工,钱也有限,就指望女主人,真是不知咋办,估计夫妻都会紧张,还不知会持续多久。。。
·中文新闻 驻扎在北端地区的日本军队向中国发出明确信息
·中文新闻 Bluesky:社交媒体网站吸引了大量当地 X 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