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婚姻和爱究竟是什么?这四对老复旦人用了50年来
在加拿大
作者:上观新闻
本周日(10月25日)将迎来重阳节。今天(10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举行2020年敬老节庆祝大会,表彰先进,纪念金婚。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老龄委主任周亚明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颁发“复旦大学荣休纪念奖章”,并做了校情通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宣读复旦大学2020年优秀离退休教职工表彰名单,代表学校向积极奉献的复旦大学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老干部处处长金勤明、上海市高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李玉华应邀出席大会。现场与会的全体老同志与校领导及来宾合影留念。
周亚明、张艳萍为老同志代表颁发荣休纪念奖章
自2018年起,复旦大学为金婚纪念赋予时代内涵并品牌化、年度化实施,在每年敬老节大会上进行宣传展示,今年已是第三年。本年度,全校共有61对金婚夫妇,老干部党委、退休处、老干部处和各院系退管分会克服疫情影响,为金婚夫妇制作了富有纪念意义的金婚纪念册。
复旦君选取了四对于1970年结婚的金婚夫妇,与大家分享他们用岁月书写的爱的回答。
人生所有风浪,我和你一起走过
童兵:新闻学院,文科资深教授
林涵: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故事开始于1966年。那一年的8月5日,在清华大学校园的人潮中,林涵一抬头,就看见了童兵,像一个经典的电影镜头。
在林涵心里,年轻时的童兵善良,热情,对谁都爱帮忙。五十年的相伴,让这些品质在林涵眼中,有了新的含义。“很少有这样一位先生会如此照顾夫人。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买菜做饭都是他的事情,他不让我干这些活。”说这话的时候,林涵的眼角眉梢,都悄悄透出笑意。
婚姻五十载,分居的日子长达八年。童兵到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和工作时,林涵仍然留居在锦州。她住着东北最原始的土炕,好不容易换了个仅6平方米但带有煤气的共用厨房的屋子,还在林涵出差期间招了小偷。同事打电话,叫林涵赶快回来。家里除了丢失一些值钱的物品外,还丢了粮本。当时的林涵大胆而细致,协助警察抓到了嫌犯。小偷就是合用厨房的邻居,但罪犯的母亲蛮不讲理,天天拿着一把刀要报复林涵。林涵说,“那时我心脏都出了问题,老是有失重的感觉。过了好几年,这毛病才渐渐好转。”
现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林涵语气铿锵地说:“日子离了谁都能过!可是如果当时童老师在,他不会让我受这些苦。”
行到暮年,坐看云起。童兵是文科资深教授,每天要写几千字的文章,童兵说,“我一生发表过的文字大约有一、两千万,每一个字都是林涵为我在电脑上敲下的。”
尽管他们声称自己并没谈过恋爱,可是我们所憧憬的爱情,就是这种浓浓的亲情。因为有你在,我变得更加有底气,不必担心未来,或沉湎过去,因为我知道,人生所有的风浪,都有你陪伴一起走过。
一路走来,有辛酸,有苦楚
但他是值得托付的人
颜志渊: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林义珍:放射医学研究所,退休教师
“我第一次见她是偷偷在旁边看她的,一见就很心仪她,那时候她在百货公司上班。”1968年,颜志渊从上海被分配到江苏兴化,与林义珍相遇,为了多看她一眼,他常常去林义珍所在的柜台买文具。
“后来她改去卖钟表,我就买不起了,好在我已经成功追求到她,打算结婚了。”颜志渊笑着回忆。
1969年,从江苏回家探亲的颜志渊告诉爷爷颜福庆“我要结婚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颜福庆为他准备了一套九成新的毛料中山装,1970年1月1日,颜志渊穿着这套中山装与林义珍共结连理。
这位第一眼就心仪的姑娘,成为了他携手一生的爱人,而这些有纪念意义的文具,后来也留给了他们的孩子念书用。
“我们吃过过去的苦,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甜。”1980年,颜志渊回到上海进入了上医大工卫所(复旦放医所前身),四年后,林义珍随颜志渊一起进入工卫所。自此,这对夫妇在复旦共同度过了16年时光。
退休后,爷爷颜福庆关于报效国家和传承家风的遗愿成为了颜志渊心里的牵挂,他还想尽自己的余热做些贡献。他走遍大江南北,五省两市,致力于宣传科学家精神、介绍上医历史、将颜氏家训薪火相传。
从工作到退休,为了颜志渊能够安心追求自己的志业,林义珍默默无悔地付出,承担起了家庭事务和子女教育的责任。“这一路走来,有辛酸,有苦楚,但他是值得托付的人,做的是有意义的事。”
事业家国情未了,不辞镜里朱颜老。“我们决定,百年后会将我的遗体捐献给复旦,继承爷爷的遗志。”对于颜志渊而言,爷爷的教诲是他一生求索的指引,而爱人与家庭的付出则是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牵挂与心安。对于他们,爱情就是五十年如一日的互爱互敬,爱你所爱,愿意追随你的脚步,也愿做你人生最大的支持者。
将夜话时光留给我们共同热爱的科研
(点击查看更多照片)
(点击查看更多照片)
·生活百科 Fronius Primo gen24 8.0随机掉落功率gen
·生活百科 RCA的适配器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