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于谦携小10岁老婆上综艺,婚姻细节全曝光,这是
在加拿大
作者:会火
10月29日,《幸福三重奏》第三季首开播,三对夫妻的相处模式引发了网友热议。
吴京和谢楠是“欢喜冤家”,两人打打闹闹,还喜欢给彼此挖坑;何猷君和奚梦瑶是“甜蜜互宠”,两人像连体婴儿,走哪都形影不离。
正因为有梗有料,趣味横生,这两对也是话题度最高的。
但我看完节目,最喜欢、最羡慕、最打动我的,是日子平淡,但细水流长的于谦白慧明夫妇。
结婚二十多年,“谦嫂”一直隐于幕后,鲜少露面,很多人只通过郭德纲的段子了解她和于谦的爱情。
节目开头,白慧明就用旁白的形式给大家划了重点——“相声里只是于谦所演角色的夫人,不是真实的我,也不是真实的他。”
于谦既不是永远热闹风趣,白慧明也没有纵情人生。
于谦邀请吴京夫妇来家吃饭,四个人侃侃而谈,谢楠打趣白慧明:
“嫂子你在家肯定天天老乐了吧?都要笑出皱纹了。”
白慧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透露道:
“等回头节目剪出来你就会发现,家里只有我们俩,没有别人的时候,你看他还有这个状态吗?”
答案是——没有。
于谦夫妇单独在家的时候,感觉世界完全是静止的。两个人身心放松地坐在一起, 没有刻意聊天,也没有随时逗趣,而是安安静静品茶、听雨。
晚上睡觉前,各自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刷新闻我看剧,互不打扰,也不强求。
白慧明形容这种状态为——“我和于谦像是同一个人,谁和自己还抖包袱啊?”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的夫妻生活很无趣,但我感到的是自在和信任。
于谦老师常年在外说相声,以逗笑他人为职业,难免对人际交往会疲惫,渴望有自己的空间。不是有句话嘛,喜剧人往往私底下最沉默。
但他最真实的样子,只给白慧明一个人“看见”了。更难得的是,对方也理解他的情绪、懂他的心思,两个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陪伴着彼此。
两人刚到小屋,白慧明对着角落里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一脸愁苦,不知如何下手,对着旁边的于谦来了句“任务还是很重的。”
谁知于谦完全没有接受到老婆的求助信号,自个优哉游哉地泡了茶在品,白慧明一个人搬上搬下整理行李。
很生气对吧?于谦为什么当甩手掌柜呀?
但谦嫂没有摆脸、没有抱怨,反而还主动问于谦需不需要茶叶,她完全没有因对方的无视而暴怒。
为什么呢?因为她不计较这点,只有她知道于谦对她的好。
比如做饭吧,白慧明只要说一句想吃葱爆羊肉了,于谦自己完全不饿,但二话不说,直接跑去厨房做准备了。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于谦在家,就不会让白慧明动手做饭。他出门在外面吃到美食,也会回家自个捣鼓,让老婆尝味。
再比如白慧明想吃桃子,但徒手又掰不开,摄像头在周围她不好意思大口咬桃,怕口红全没了形象不好看。
于谦看了一眼,秒懂,然后直接把桃拿到厨房,帮老婆小份切好,一脸满足地看着对方吃。
白慧明呢,对于谦也是星星眼,望着老公的眼神出奇温柔。
当然,于谦和白慧明也曾闹过矛盾。
由于工作原因,于谦常年在外地,差不多大半年回一次家。当初白慧明5月3日的预产期,于谦实在挪不开工作,白慧明直接选择了4月29日剖腹产。
但最后于谦赶回来的时候,白慧明也已经进了产房。
生完孩子后,家里的大小事务几乎都要白慧明一个人承担,久而久之,她有了怨言。
于谦也知道自己不对,还动过改行的念头,想多点时间陪妻儿。
白慧明一听他想法,立刻心软了,觉得不应该让于谦放弃自己的爱好。比起朝夕相处的陪伴,她更希望看见对方为理想坚持。
于谦感谢白慧明的理解, 也心疼她的牺牲和付出,所以他决定加倍对她好。这也是上文中为什么只要他在家,就不让白慧明做饭的原因。
于谦除了相声,最大的爱好就是养小矮马。他在自己投资的农场里引进了一批小矮马,据传每年投入马场的费用高达几百万。
外界对此纷纷表示不理解,为了不正经的爱好浪费这么多钱值得吗?有等值的回报吗?
但白慧明没有阻止,相反,她非常支持于谦为自己的爱好买单。
她曾对于谦说过:“如果养小马能让你快乐,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于谦曾接受节目组采访,被问到:“现在的妻子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
于谦一改打趣姿态,非常认真地回答:“就是我刚认识时的样子,在我心中的位置和呵护程度,从未变过”。
29岁的时候,于谦有了第一次心动,对方是比他小十岁的白慧明。
三年后,第一次恋爱的人成了老婆,两人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于谦和白慧明的神仙爱情让我想起廖一梅在《恋爱的犀牛》里写下的一句话
——“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因为了解和懂得,于谦夫妇有了细水流长的婚姻生活。既有渴望朝夕相处的甜蜜陪伴,也有各自放单时给予的自由。
在一起时,能给对方喘息的空间;分别时,也能相互信任和支持。
这应该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吧?
我是#头条理娱君#,10月特辑带你秒懂娱乐,戳:娱理君十月电子刊
本文是作者作为“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而写,来今日头条看娱乐,有点有料有深度~
·中文新闻 悉尼学生因佩戴巴勒斯坦围巾被禁止参加12年级正式课程
·中文新闻 二十年来,联邦政府一直向澳大利亚非法商人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