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手机不是你的婚姻伴侣
在加拿大
作者: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 郑 莉
本报记者 王冰洁
网上曾有句玩笑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一句调侃映射出当代婚姻普遍状况——手机成为影响许多夫妻感情的“第三者”,趋势还在不断增强。
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不再是冷冰冰的通信工具,聊天、看新闻、玩游戏、刷短视频、看电影、购物等功能十分齐全,越来越让人“放不下”。近日,《生命时报》对此发起了一项调查,共948人参加。结果显示,38%的人下班回家后会一直玩手机,与伴侣交流很少;47%会偶尔玩手机放松一下,仅有5%会放下手机,把时间留给家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郑莉表示,人们之所以沉溺于手机世界,主要有以下原因。
男性不喜欢互动。10月份发布的《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2019~2020)》显示,男性的手机成瘾度高于女性。郑莉解释道,这通常是因为男性更喜欢跟物品打交道,比如男孩喜欢玩具,而女性则喜欢与人互动。
感情进入疲劳期。夫妻相处时间长了,了解彼此的优缺点,再加上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容易出现“疲惫感”,比如审美疲劳、互动疲劳。如果有了孩子,夫妻生活由二人世界逐渐转移到孩子身上,更容易进入“疲惫期”,一方或双方就可能“移情”手机,寻找慰藉。
无法解决现存问题。如果夫妻间出现分歧或矛盾,有些人由于内向或情商不足,无法处理复杂的情感问题,就会通过“玩手机”逃避。手机可以让他们“知尽天下事”,获得“掌控感”,排解内心的无力感。
经历父母感情失败。如果曾目睹父母感情失败,孩子成年后可能压抑或否认自己的情感需求,缺乏动力经营亲密关系。面对夫妻情感,他们很容易出现挫败感。这会将其“推”向手机的怀抱,因为除了充电,手机不会提出其他要求。
在不少人看来,玩手机无伤大雅,其实不然。《生命时报》调查显示,45%的人认为手机对感情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另有30%认为影响很大。婚姻中,当注意力被“手机伴侣”吸引,甚至吃饭、睡前都离不开,两人的有效沟通时间大大减少,亲密关系出现空白,久而久之,可能产生不可弥补的情感裂缝。一项针对2000人的调查发现,50%的人每晚上床后,至少有1.5小时在玩手机,性爱时间被推迟,双方的沟通也减少了,感情因此被破坏;还有数据显示,在婚姻咨询案例中,四成情感问题是玩手机引发的。此外,父母注意力被手机分散,往往对孩子的需求反应迟钝或直接忽视,让孩子认为沟通是没有意义的事情,逐渐变得冷漠,甚至拒绝与家长交流。
无论为了婚姻幸福,还是孩子成长,一旦发现手机成了“第三者”,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回想“第一次”沉迷。想要把伴侣拉回现实,需回想“他/她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沉迷手机”。一般来说,伴侣沉迷手机前,双方可能出现了巨大问题,只能通过手机抚慰自己。建议两人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解彼此想法,找出问题所在。
寻求专业帮助。很多人意识到夫妻感情淡漠了,但受限于“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宁可“婚内单身”也不主动解决。郑莉强调,当靠自己无法解决手机“第三者”问题时,不妨和伴侣一同请心理咨询师剖析问题,否则对双方都是伤害。
一起正念生活。夫妻相处时应抛下杂念,品味生活、活在当下。建议一起进行正念练习,比如每周末相约喝茶,或者一起插花、学茶艺、练瑜伽、听音乐等,把朴素的生活过得诗情画意,把每一天都看作崭新的一天,而不是昨天的重复。正念有助开发右脑,提高情商,为婚姻保鲜,避免情感疲劳。
育儿也需正念。即使有了孩子,夫妻也必须有足够的私密空间。孩子最好不要睡在两人中间,3岁前可在床旁放一张婴儿床,长辈每年可帮忙照顾2~3个月,缓解小夫妻的压力;3岁后,孩子开始有自主意识,可搬去自己房间。▲
·新西兰新闻 护士被刀刺、被勒晕…新西兰护士工会正寻求穿防刺背心上班
·新西兰新闻 最后7天!新西兰警方10万纽币悬赏令即将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