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独居时代:当婚姻变得可有可无
在加拿大
作者:中国慈善家
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和室友因为作息时间争吵三次后,23岁的陈弘决定离开合租生活。
新选定的房子在地铁六号线草房站旁,这里坐落着北京最大的商住两用社区——北京像素。这片商住两用LOFT建筑群,楼体像是由一块块方形积木堆叠而成,外墙被粉刷成红、绿、黄色。建筑内部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门与门之间排列紧凑。陈弘从房东手中租到一间50平方米的开间,月租4500元。陈弘看中这里交通便利,可以直达他工作的东大桥,租金较城里也更低廉。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住省事又清净”。
媒体将陈弘这样的年轻人冠以“空巢青年”的名号,他们远离家乡、与父母和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居住。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曾在2012年出版著作《单身社会》,书中描摹了美国社会中的单身潮流。“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而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差不多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7。独居人口占到了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一比重使之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占比重。”
克里南伯格认为,这一潮流正代表着美国自婴儿潮以来最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单身独居在中国正变得流行。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达2.4亿,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校长讲座教授杨李唯君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独居人数将增至1.33亿,即每四户中就有一个一人户,占比最大的独居人群是城市里的未婚青年。
选择一个人生活
陈弘从初中开始寄宿,一间宿舍最多时有十二个人住。“十二个男孩子,吵吵闹闹,几乎没有个人空间。”2017年9月,陈弘来到北京实习。他希望,来到北京,他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
陈弘的实习工资并不丰厚,他也不好意思向爸妈要钱,于是在通州的村子里租了一处公寓。公寓实际上是村民的自建房,一栋楼被分成几十个相似的单间,以低价向打工者出租。陈弘的房间朝北,终日不见太阳,房间阴冷潮湿,白色墙面常年长着黑色霉斑。公寓远离地铁口,陈弘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位于国贸的公司上班。好景不长,随着2017年大兴新建村大火,陈弘所住的公寓被封停。陈弘无奈,只能搬到城里。
陈弘的第二个住处是一套三居室,他的屋子是客厅隔断,隔音效果并不好,但好在租金便宜。陈弘睡眠浅,对环境里的声音特别敏感。一起住的室友总是在半夜摔门洗漱,他与室友沟通多次,但都以争吵告终。陈弘忍无可忍,决定搬走。这时他已大学毕业,薪水相较实习时翻倍。这一次他的目标是租一套一居室或开间,与邻居们都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互不打扰。
经过再三比较,陈弘将目光投向了郊区地铁旁的商住两用住宅。这一类房子租金较低,楼龄低,基础设施比较好,靠近地铁,交通也相对便利。小区内年轻人居多,年轻人不爱做饭,不少外卖商家聚集在小区内外。不上班时,陈弘会窝在家里打打游戏,饿了就叫外卖或者自己下厨简单做点。陈弘也越来越依靠网络与现实中的朋友保持联系。“大家住得越来远远,有人在通州,有人在海淀,见面单程要一个小时,平时的感情全靠一根网线。”
陈弘渐渐习惯了独居的状态,闲暇时间经常活跃在剧场、朗读会等文化现场。“孤独就是都市生活的常态。难道合租就意味着几个陌生人相互陪伴吗?”在陈弘合租的日子里,三个室友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各自的房间,唯一的交流是每月交水电费时,租下整套房子的二房东在群里礼貌地提醒大家分摊各自的部分,“语气礼貌而疏离”。
陈弘一直觉得,独居生活只是他人生的一个过渡状态。他曾经想过在北京扎根,建立家庭。但实际上,面对高房价和遥不可及的北京户口,他觉得,也许独居是他在这座城市最合适的“嵌入姿态”。
(大型城市为选择独居的年轻人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杨李唯君告诉《中国慈善家》,在中国,城市中教育程度较高,追求更多隐私和自由,渴望发展事业的年轻人,以及已婚但离婚的人正选择独居。“有些人喜欢城市生活,不想被婚姻或孩子束缚。”杨李唯君的研究显示,老龄化趋势、内部迁徙、推迟或不结婚的人以及离婚率的上升是导致一人户增加的原因。通过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模型,以及基于大量文献综述对出生率等主要人口参数做出的假设,她推测,一人户数量增加是未来数十年中国人口的主要趋势,这一现象将从根本上改变基本社会结构。
大型城市也许为选择独居的年轻人提供了最宽松的环境。李棠今年37岁,她在一家民企担任销售总监,也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为了躲避父母的催婚和亲戚朋友安排的相亲,她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家乡的县城,李棠形容那里“走十步就能遇到一个熟人”,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教师编,之后相亲、结婚,“二十五岁就能望见未来五十年的生活”。父母曾经告诉李棠,孩子不结婚,他们就会被亲戚、同事议论,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超过三十岁仍然单身就会被视为异类,不结婚就像是原罪,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李棠觉得,在北京上海,独居女性虽然也被污名化为“剩女”,但一线城市更加包容,社会对独居群体态度更友好。
李棠想过要一直保持单身生活,但是又渴望当母亲。“也许未来会保持单身的生活状态,也许会走入家庭生活,但这些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李棠说。
“婚姻可有可无”
十年前刚回国时,斯斯的父亲替女儿规划了看似稳妥的未来:进国企、买房、三十岁前结婚。但在斯斯的世界里,事情从不会沿着已经划定的轨迹发展。34岁的斯斯曾在英国留学,目前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未婚,已有接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固定伴侣。“婚姻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乏味、无趣”,斯斯对婚姻的认知来源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她成长在一个严肃的军人家庭,小学二年级前,父亲还未转业,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在不多的相处时间里,父亲总是板着脸,做事很少与母亲商量。父母的教育程度、成长环境差异很大父亲总觉得与母亲话不投机,母亲也很少能感受到他的温情。在斯斯的记忆里,一家三口出门散步,父亲甚至很少与母女俩并肩行走。“这是我的婚姻启蒙课,很长时间内,我都认为婚姻的基调是压抑的,是两个并不合适的人搭伙过日子。”
斯斯觉得独居是目前最舒适的生活方式。她租住在北京团结湖的一套两居室内,经常加班到深夜。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每到下班时间,斯斯只想自己在家看书、看剧或出门健身,每年固定去国外旅行半个月,每半年做一次医美。
“选择独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收入能够负担住房、生活成本;另一方面,自己并不喜欢和别人分享生活空间。”斯斯说。自从回国后,父母一直催斯斯找个男朋友,“趁早定下来”。但斯斯觉得,婚姻本质上更像两个人分担生活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斯斯身边的不少朋友都结婚了,有的朋友孩子不过四五岁,当妈的要每天带着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钢琴、画画、武术,投入了大量金钱和时间成本”。斯斯觉得这些朋友每天苦不堪言,似乎下一秒就要被焦虑压垮,她害怕一旦步入婚姻,她的生活要被柴米油盐吞噬,一旦养育孩子,现有的生活水平势必会降级。
(中国的独居趋势极其特殊,由于出生性别比偏斜,未来中国许多男性将难以寻找配偶。)
尤娜则刚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尤娜与前夫经过相亲认识,认识11个月就领证结婚。“爸妈一直在催,实际上我还没准备好要进入婚姻。”婚后不久,尤娜的前夫开始出现暴力倾向。一次酒后,前夫与尤娜发生争执,过程中他砸碎了客厅里的电视,尤娜也被他打得鼻青脸肿。
“离婚后我才意识到,婚姻对我而言没有那么重要。父母那一辈人把婚姻当成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看待,但是时代不同了,单身独居很多时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人负责。”与前夫离婚后,尤娜决定短时间内不再进入亲密关系。她成为“约会文化”的拥趸,暂时不再寻找固定的伴侣。
以斯斯、尤娜为代表的女性是构成独居社会的重要力量。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写道,女性构成了美国当代独居人口的主体,大约1700万女性选择了独居,相比之下,男性独居人口仅为1400万。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 · 吉登斯认为,一旦女性实现经济独立,夫妻便开始寻求“纯粹的关系”,这是一种不同于受制于传统的经济或社会制约的“自由漂浮”的关系。现代婚姻,越来越转变为一种“因与另一个人的亲密关系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而建立并维持的关系。而当这种情感需求无法被满足,尤其当婚姻进入困难的时期,人们愈发感受到维持婚姻关系也必须寻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否则,离婚就是一个现成的选择。
现实数据正印证着上述理论。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结婚率为7.3‰,比上年降低0.4个千分点,创下了11年以来的新低。2018年中国离婚率达到了38%,接近四成。
杨李唯君告诉《中国慈善家》,中国的独居趋势极其特殊,由于出生性别比偏斜,未来中国许多男性将难以寻找配偶,“这将是许多年轻男性在未来几十年内独自生活的主要原因”。随着过去10年中国结婚率下降,受过较高教育的女性选择晚婚或放弃结婚。在“嫁高娶低”的观念影响下,女性倾向于选择比自己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男性婚配,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将更难寻找配偶。
自我需求导向的单身经济
“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以及人类最亲密的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在《单身社会》中,克里南伯格如此定义独居生活的深远影响。
“单身经济”一词最先出现于2001年,经济学家F.T. McCarthy在《经济学人》杂志上率先提出“单身女性经济”的概念。McCarthy认为,独身且收入不菲的女性群体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其他阶层相比,她们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
李棠是单身经济中最典型的客户。她在家中养了两只猫,很多时候,猫更像是她最亲密的家人,填补了她的情感空缺。猫咪吃的猫粮、饼干、罐头都是进口的,加上猫砂、营养品,一只猫每月的养育成本在800元左右。她对日常使用的物品也要求尽善尽美。厨房小家电要选设计简洁、高品质的北欧品牌,咖啡杯、茶具的品牌也经过了她精心挑选。每周,她都要从郊区的农场邮购有机蔬菜,即使她在家吃饭的时间不超过三天。“不少已婚朋友很羡慕我的生活状态,他们结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大部分工资花在了孩子的奶粉辅食、早教班上,未来还要为了孩子的兴趣班花不少钱。”
随着城市一人户数量迅速增加,单身经济在消费文化中被赋予更宽广的外延。一人食餐厅、单人外卖、婚恋交友APP、宠物经济等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迅速发展。
2020年5月,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发布了《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报告显示,同非单身者相比,单身人群消费动机基本都以自我需求为导向,他们的消费支出更具自由化。从线上消费方面来看,97%的单身消费者会选择网购,62%的单身人士更倾向于点外卖。尼尔森数据显示,单身人群的社交与养宠需求旺盛。28%的单身消费者将闲钱花在外出就餐上,非单身消费者仅为20%,有26%的单身者愿意为户外娱乐买单,高于非单身者的23%。40%的养宠人群为85/90后。
(一人食餐厅、单人外卖、婚恋交友APP、宠物经济等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迅速发展。)
此外,单身人群对生活和自我期望会更高。22%的单身消费者期望未来一年中利用时间去读书,18%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学习新技能,17%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均高于非单身消费者的13%、11%和14%。
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单身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没有家庭的负担,单身人群的储蓄倾向要明显低于非单身人群,边际消费倾向却要远高于非单身人群。而单身人士主要集中于白领和中产人群中,这部分人除了精神上的消费顾虑较弱外,物质上还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由此便催生出“单身经济”的繁荣。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贾斯汀·萨金特(Justin Sargent)表示,随着单身群体的不断壮大,单身经济将为品牌商和零售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杨李唯君认为,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年轻人群是最大的独居人群,他们可能需要更多面积较小的房屋、较小的轿车或小袋包装的食物。当单人户数增加,人均能耗就会上升。“至于这是否会增加中国的国内消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四分之一人独居的时代
“四分之一的人独居,意味着家庭系统可能不再是他们最重要的支助系统。”杨李唯君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独居人数将增至1.33亿,即每四户中就有一个一人户。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跃生通过分析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指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2010年单人户数量已有所提升,家庭朝着更小的类型发展。城市30岁左右者中单人户大幅度上升和城乡老年人进一步增加,是单人户比例提高的主要推动因素。这一变化与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居住偏好变化、低生育率、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逐渐加深、民众生存条件改善及制度等因素有关。
城市中独居的人口正享受独居的自由和便利的同时,另一部分人正被动独居。杨李唯君的研究显示,目前中国的独居人口中老人的占比较高,增长速度最快,其中80岁以上的独居者年均增长率达3.95%。到2050年,80岁及以上的独居者将增加近5倍,达至2400万人。在独居的老年人中,丧夫群体增长最快。究其原因,目前中国的社会化养老制度仍不发达,大多数老年人的晚年仍要依靠家庭成员。由于长期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低生育率,近年来,成年子女作为家庭照料提供者的可得性正迅速下降。
(到2050年,中国的独居人数将增至1.33亿,即每四户中就有一个一人户。)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吕利丹告诉《中国慈善家》,人口结构和婚配模式是影响独居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农村的人口结构中男性比较多,婚龄男性也相对较多,因此农村存在的婚姻挤压可能导致单身男性比较多。而在城市中,受传统的‘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影响,城市中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此城市单身人口中女性的比重会大一些。“
此前,杨李唯君曾在一场线上研讨会上提及,中国的独居男性正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女性的1.61%增长率。到2050年,25岁至29岁男性独居者将达到770万,其中未婚者占95.8%。未来中国最大的独居群体将是城市中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尤其是未婚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男性,他们一般都拥有本科学位。而丧偶女性、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年轻人等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也将有可能成为独居群体。
“毫无疑问,一人户的增加预示着家庭结构的重要变化。”吕利丹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传统的家庭和婚姻观念也将发生变化,未来社会文化对于“大家庭是福气”这种传统价值观的看法可能也会进一步发生改变。
杨李唯君告诉《中国慈善家》,独居人群将更多地依靠社区、朋友和政府。未来将有更多人在变老后没有孩子赡养,但独居并不意味着完全与家人隔离。“家庭成员可以住在附近互相照料。未来长期护理的需求将会非常旺盛。社会应建立新的制度来照顾那些可能需要长期照顾的最年长(8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
(应受访者要求,陈弘、李棠、斯斯、尤娜均为化名)(记者 樊朔)
·生活百科 建立离网太阳能发电装置
·生活百科 雨水箱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