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两头婚”难带来婚姻双赢
在加拿大
作者:红网
不嫁不娶、“两家拼拼”过日子,这种被称为“两头婚”的婚姻形式,正成为江浙一带年轻夫妻的新选择——夫妻双方仍然与原生家庭保持较大的黏性,不分嫁娶,夫妻两头走。据专家分析,这种婚姻方式与地区经济发展和此前的人口政策相关,特别是当地一些家庭出现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1月1日《法治日报》)
一位奉行“两头婚”的周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称:“我们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在乡下,女儿出嫁就会被开除族谱,但我们家舍不得把我就这么嫁出去,于是就通过‘两头婚’折中一下。”“两头婚”以通过拆分责任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不愿意“离家”以及照顾父母的需求,看似“折中”,可未必双赢。
“生两个孩子,各自随父母姓”是“两头婚”的一个重要特征。且不说,普通家庭勉强生两个孩子会不会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两头婚”家的孩子必然会承受这种婚姻模式的后果。父亲不像父亲,母亲不像母亲,爷爷奶奶不像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宛如两家人,孩子对双方家庭的尽孝观念恐怕会因此弱化。
电影《找到你》中的一句台词说得好:“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完整自己。”为了两家“延续香火”,生下两个孩子,对孩子的人生来说,不是一种负责的表现。不要把孩子当成履行家族宗法的财产或附属品,孩子应当享受独立成长的健康与美好。构建两头婚“家庭”之前,应当顾及于此。
一些“两头婚”家庭,夫妻俩挣的钱各管各的,虽然双方父母会在买房买车上有所支援,但总体上看双方的“财产分割”依旧比较明显。有老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过于清晰的家庭责任界线,让“两头婚”易蜕变成“两头飞”。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家庭关系,也不是现代生活所需要的。
年轻人赞同“两头婚”,与其说是依赖原生家庭,最大限度地保存与原生家庭的亲情纽带,不如说是为了淡化对对方家庭的赡养责任,通过各过各的生活,减少家庭压力。家庭生活本来就伴随着牺牲与取舍,结婚也并非每一个人的人生所需。既希望享受婚姻美好,又不希望承担家庭责任,没有那么好的事情。
不可否认,“两头婚”模式能满足一些特定人群、特定观念的现实需求,不必横加干涉。但是结婚之前,双方还是要用理性的思维合理应对婚姻关系,用适当的劳累与取舍弥补顾家之难,不必用“婚姻之名”搞“搭伙过日子”。
·生活百科 Fronius Primo gen24 8.0随机掉落功率gen
·生活百科 RCA的适配器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