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婚姻里残忍的真相:你的伴侣,永远不会懂你
在加拿大
作者:有书共读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作家廖一梅的这句话,经常被奉为“爱情圣经”。
一个了解你的人可遇不可求,理解更是人生的奢侈品。
其实,生活的真相更像现代诗人白鹤林的那句小诗: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百分之百地懂你,即使那个人是与你朝夕相处的伴侣。
因为孤独,就是人的宿命。
没有人可以对别人“感同身受”
白岩松说:
世上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呢?
你的痛苦,注定和他人隔着一座山。
作家甘北曾经写过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怀孕后验了B超,是个女孩儿。
那时候还没开放二胎,于是婆家人全体出动,让她把这个女孩打掉。
她向丈夫求助,丈夫却说:
她没办法,她知道自己只是个外人,没有人会站在她的角度替她说话。
后来,小姑子怀了个女孩,也被要求打掉。
小姑子哭哭啼啼地回家诉苦,家里的人各个义愤填膺:
她站在旁边听着,只觉得讽刺。
伤害不降临到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到底有多痛。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不免听到这样的声音:
梵高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即便是每日同床共枕的人,也不能够完全感受你的煎熬和痛苦,这世界上的每一份难,注定是要自己熬过去的。
对别人的痛苦不以为意,或许是人的本性,不求感同身受,但求设身处地。
不要苛求对方完全懂你
一位人类行为认知学家曾在《心智智慧》一书中记录过一则实验案例。
他招募了几组在一起时间超过6年的伴侣,让他们分别猜测自己另一半对实验题目的最终选择。
实验预估的准确率为82%,但实际准确率是44%。
其实,在一起时间的长短并不能让你在“了解伴侣”这件事上有质的飞跃,但却会大大增加你对这件事的信心。
也就是说,人们其实远远不如自己以为的那样了解伴侣。
我想起《82年出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因为常年辍业在家,每天为了家庭琐事劳累的同时,还要因为丧失了经济能力被外人随意评价。
丈夫虽然理解她的辛苦,会在下班后主动带孩子、做家务,来缓解她的疲惫。
她想要重返职场时,也会尊重她的选择,但终究还是不能完全知道她内心的煎熬和焦虑感。
一个好的爱人或许愿意听你倾诉烦恼,也愿意为你做更多的事情,但你也应该清楚地知道:
能够完全了解你感受的人,只有你自己。
人生而孤独,即使关系再亲密,情绪也是不能完全对等的:
不必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也不要过分苛求亲密的人完全同步你的感受。
正如作家辛夷坞说的那样:
你的苦难,只能自渡。
再亲密的关系,也不要理所当然
罗素曾经说过:
再亲密的关系,也不要理所当然地忽视对方的感情诉求。
被称为“婚姻教皇”的约翰·戈特曼,花了40年追踪了3000对亲密伴侣,最后得出一个让婚姻幸福长久的秘笈——
永远对彼此感到好奇,永远不要停止对话。
他曾经安排那些在一起很多年的夫妻重新约会,为了让伴侣们在约会中有最好的感受,他从前期准备到约会内容都一件一件细细打磨。
其实,“约会”不仅仅是情侣的专属,它应该是各个年龄段的夫妻都需要坚持的事情。
“不要觉得你们昨晚同床共枕,你就足够了解今天的他。”
当你因为“熟悉”而忽视对方的情感诉求,屏蔽了对方的沟通信号时,你就关上了那扇经营婚姻的大门。
我想,对待一段感情最好的态度,就是既不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全部,也不理所当然地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对方。
戚薇在《心动的信号》中曾说过一段话,读来深有同感:
只有持续地对感情怀有敬畏感和好奇感,用心经营,才能一直为这段感情保有新鲜感。
再亲密的关系,也不应该理所当然。
▼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绝不是一个人的追逐游戏,而是两个人同时向彼此奔赴。
时间长短与否并不能成为忽视的借口,不善言辞也不能作为拒绝沟通的理由。
相遇容易相守难,那些久处不厌的感情,说到底都是因为用了心。
当你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懂得及时沟通感情、表达爱意时,才能相信并感受到——
婚姻的美好,其实远远大于苦难。
余生,愿你经历过柴米油盐的洗礼,仍能保持对爱情的敬畏和炽烈,牵起对方的手,相伴一生。
·中文新闻 迈尔圣诞活动被取消后,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在维多利亚州建
·中文新闻 昆士兰州警官据称在班达伯格肇事逃逸中被偷来的汽车撞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