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苏里柯夫 (1848-1916年) 苏里柯夫是俄国历史画巨匠,他的历史画卷是19世纪后期俄罗斯艺术中的光辉一页。
苏里柯夫出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市的一个哥萨克家庭,在故乡度过少年时代,他从小就听长辈讲过许多关于自己祖先哥萨克勇敢、尚武和善战的故事,他对历史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868年苏里柯夫20岁时从西伯利亚乘着雪橇来到彼得堡报考美术学院,直到1870年才考取,师从于契斯恰柯夫学习绘画。毕业后在彼得堡从事美术创作,39岁时移居莫斯科。
1881年参加巡回展览画派。苏里柯夫曾赴西欧艺术之邦意大利考察学习,还多次深入到顿河、伏尔加河体验生活。
他对彼得大帝非凡经历和俄国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这使他最终完成了表现彼得大帝历史的三部曲。它们是《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卓娃》和《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
在苏里柯夫的作品中充满了民主主义精神和对农奴制度、贵族国家和教会的憎恶。实质上是表现沙俄旧生活方式与之相伴的旧观念的崩溃。
苏里柯夫对俄国发生的历史悲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所塑造的历史人物有一种庄严而动人的美。
苏里柯夫在自己的历史画幅中总设法描绘特有的俄罗斯景色:莫斯科秋天的清晨,大雪覆盖的隆冬,严寒的西伯利亚,借以表现对祖国自然的深情。他是当时俄国画坛上对历史的主题有深刻理解,并用绘画语言揭示出来的大画家。
他和列宾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俄国19世纪绘画的巅峰。
1913年春季某日,特列嘉科夫画廊走进来一位身穿破旧西装的参观者。他徘徊在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和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洛卓娃》面前,被画中的历史事件引向前去,久久伫立在那里发呆。突然,他大叫一声: “血流得够多的了!”并向画面扑去,用制鞋的切刀把列宾的名割裂了……这个名叫巴拉绍夫的人,虽然是一个神经质的分裂派分子,但他的举动说明列宾、苏里科夫两位大师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力量。以文学性为基础,致力于情节和角色塑造的“俄罗斯绘画学派”,在列宾和苏里科夫时代,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
缅希柯夫是彼得大帝的宠臣,也是彼得大帝实施改革的谋划者和执行人。他出身卑贱,但才智过人。彼得执政后委他以重任,升至元帅,辅助彼得立国治业,功勋卓著。彼得过世后他将年幼的彼得二世接回家中抚养,并将自己长女许配于他。不料,在安娜女皇和德国使臣阴谋策划下,俄国政局发生变化,缅希柯夫一家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妻子过世,他最终居住在别留佐夫小镇自建的小木屋中,与儿女们共同生活,画家所描绘的正是一家团聚在低矮寒冷的小木屋内的情景。缅希柯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二女儿读着圣经,儿子显得无聊而摆弄烛泪;大女儿多病偎依着父亲身体。其实谁也没有听圣经,都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之中。重点突出塑造缅希柯夫的形象,他侧身端坐,侧面头像在单纯的背景映衬下犹如浮雕一般显得凝重,他那曾掌握过俄国大权的手摆在膝上,依然那般有力,威势不减当年。紧锁的眉头,又隐含着他内心的极度的不平静,这是一位英雄的悲剧。这幅画的色调压抑、沉闷,几件昔日宫中摆饰,使这狭小的空间,显出一丝昔日荣耀的光辉。
《女贵族莫洛卓娃》
女贵族莫洛卓娃是沙皇的亲属,她年少时守寡,拥有农奴八千人。她是当时的狂热的“分离派”旧教徒,因为激烈地反对沙皇的宗教改革,被沙皇阿历克塞・米哈依洛维奇亲自下令逮捕,并流放到远离莫斯科的帕洛夫斯克,关在地牢里,后因饥寒交迫死去。由于莫洛卓娃笃信旧教,疏财仗义,救济贫民,还为残疾人和狱犯缝制衣服,施舍乞丐,因此深得民众爱戴,素有普济众生的美誉。而维护旧教又使沙皇不安,因此被捕流放。画家选择押解莫洛卓娃赴流放地途经莫斯科街道情景。这是一幅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历史画面。画面由莫洛卓娃乘坐的雪橇向纵深飞驰而过,画面自然分成两个部分:右半大部是一群旧教的信徒,曾获得过莫洛卓娃施舍的流民乞丐,他们赶来送行。其中有人掩面悲哀哭泣,尤其在近景处特别典型地描绘了两位虔诚的追随者,一位老妪和一个乞丐。他们心目中的莫洛卓娃无比崇高神圣。那个乞丐举两个手指与莫洛卓娃对应(新教用三指划十字,旧教用两指,这手势表明坚持旧教习俗决心)。人群中个个显得悲哀,他们中有贵族有平民,都身着民族特色服装,都是旧教的捍卫者。而画面左上方描绘了一组新兴资产者和拥护新教的人物,他们喜笑颜开。画中主体形象是莫洛卓娃,这位近于疯狂的贵族女子,由于长期的苦苦修行,使得她面颊清瘦,脸色苍白。但她神情傲慢,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信仰。在她那被黑衣包裹的身体和微露的面孔上,嵌着两只放射出复仇光芒的眼睛,仍然显示出清教徒那迷人的魅力。画家为了使雪橇在画中飞奔而过,就在雪橇边画一男孩,他的飞跑姿态立刻使雪橇飞驰起来。这幅画表现出苏里柯夫伟大的历史画家的气质。画中几乎找不出概念化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表情。好奇的、害怕的、惋惜的、嘲笑的、讥讽的、关怀的、惊恐的和看热闹的等等,画中人各尽其态。这幅画的人物塑造的成功远远超过画中莫洛卓娃本身,他们都具有典型的普遍意义。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这幅历史画取材于彼得大帝实行政治改革中发生的事件。当西欧已进入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俄国还处在落后的农奴制社会。1689年彼得一世在俄国执政,决心实施改革以改变落后面貌。新政措施以新法管理国家,兴办工厂,改组军队,设立常备军和海军,全盘移植西欧文化等等。这些改革使国家强大了,但它破坏了旧有体制和传统,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地伤害了民族自尊心,引起了旧势力的反对,当1698年彼得大帝秘密出国访问时,他的近卫军趁机谋反,彼得大帝立即回国进行镇压。这幅画就是真实地描绘在莫斯科皇宫广场上处决近卫军的情景。这是一幅构图宏大、人数众多的画面,画中人物体现两种敌对势力的尖锐冲突:画幅的右面是以彼得大帝为代表的改革派,彼得为捍卫改革成果,为使国家强大,在外国使节支持下,在他的常备军保护下,在实施具体改革的缅希柯夫帮助下,对造反者严厉镇压,他骑在马上稳重如泰山,是一位自尊自信的英雄;而在他目光所视的另一面则是被行刑的近卫军士兵和来诀别的亲属,以及围观的群众,近卫军是在保守势力怂恿下起来造反的,他们想维护自己的旧有传统和古老习俗,捍卫自己民族的自尊,所以他们个个也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气质。画家塑造了一群具有鲜明民族性和个性的人物典型形象。画面左边那个红胡子的近卫军怒视彼得大帝,而转首的彼得,也以目光相对,在这猛烈的心理决斗中,表现了两个阵营互不妥协的坚决性。在这幅画中双方虽然是敌对的,但在画家的心目中他们都是英雄,彼得是捍卫改革的英雄,而近卫军则是捍卫民族自尊的英雄。他赞成彼得改革也同情近卫军,为此他在人群中画了一些妻子、母亲与儿女来刑场绝别的悲惨场面,着重画了孤儿寡母的形象,令人伤心同情。为了表达画家的同情心,将自己的女儿--画中那个戴红头巾的可爱小女孩也画在其中。
《攻克雪城》
这是苏里柯夫创作中唯一的一幅风俗画。画家通过民间流行的冬天雪战游戏的描绘,表现俄罗斯人的生活情趣和勇敢行为。苏里柯夫自己说过:“攻克雪城是我多次看到的情景,我想在画中表现出西伯利亚特有的生活现象,冬日大雪的美丽景色和哥萨克青年的勇敢。”在这幅画中人物众多,情绪极为活跃,充满生活的欢乐。苏里柯夫所塑造的人物中,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是他扣人心弦、魅力永恒之所在。
《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
擅长于描绘历史悲剧题材的苏里柯夫,在这幅画中鲜明地歌颂了俄罗斯民族英雄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画中突出表现俄国军事家苏沃洛夫率兵远征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情景。画家没有正面描绘两军相遇战中的俄军统帅与士兵,而是选择描绘征服险要的阿尔卑斯山所表现出的无畏精神。以此体现所向无敌、征服一切的英雄气概。画家选取上不见天、下不见地的巍峨山势和险峻峡谷。苏沃洛夫乘着坐骑屹立于雪山顶峰指挥前进,他神采奕奕,严峻目光里充满自信和乐观,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在苏里柯夫的心目中,苏沃洛夫是位民族英雄和平易近人的统帅,而那些士兵则是体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普通人民,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苏里柯夫的作品充满了对俄罗斯人民的信心与挚爱,相信他们的历史力量和热爱自由的民族本性。
·新西兰汽车 全新电蒸煮锅
·新西兰汽车 婚纱出售
梅德韦杰夫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圈
华人网新华网莫斯科5月8日电(记者卢敬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8日来到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开始了第一个总统工作日。 梅德韦杰夫敬献的花圈 ...
莫斯科举行阅兵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
华人网5月9日,俄罗斯士兵列队经过首都莫斯科的红场。当天,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2周年。 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莫斯科5月9日电(记者魏良磊) 俄罗斯9日 ...
布拉格战役
华人网1945年5月6─1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第4、第2方面军为合围和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集团和解放捷首都布拉格而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也是欧洲战场的最 ...
图文:俄卡-52双座攻击直升机试飞
华人网俄卡-52双座攻击直升机试飞 曾几何时,前联空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令整个西方世界胆寒。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家战略的调整,积重难返的国内经济困局给俄罗斯空 ...
俄罗斯交响乐马戏等娱乐让你体会不同的风情
华人网俄国的交响乐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在世界各国的交响乐团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20世纪60--80年代,在苏联解体前达到了全盛时期。当时,由穆拉文斯基领导的列宁格勒功勋 ...
俄海军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图)
华人网俄海军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俄海军将重点核潜艇列为优先发展项目 近些年,好像各国都兴起了建造航母的热潮。英法决定要共同造3艘航母,印度不仅从英俄买来旧航母进行改造 ...
在俄罗斯,进屋必须脱外套
华人网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张变革 俄罗斯人有进屋脱外套的习惯。 人们常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但你要真是不修边幅,也没有人会对你怎么样,最多心里嘀咕一下:这样不够体面。可是 ...
第五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团将年内在俄军服役
华人网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格里贝尤克中将星期三称,第5个装备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的导弹团将于年底前在战略火箭兵的塔提什维沃师成军服役。 与此同时,军事建筑队正在皮利赛克空间中心 ...
梅德韦杰夫会是普京的影子吗?
华人网普京8年执政,把俄罗斯从急剧变革的“伏特加醉意”,转移到稳定发展的“水果汁顺畅”,追随其后的梅德韦杰夫不会成为普京的傀儡。他俩是搭档,是“二合一”,会超越普京路线。 ...
俄罗斯人的称呼
华人网俄罗斯的人名常常令中国人头痛,俄罗斯的姓名全部由名字,父称和姓三部分组成,又有小名,爱称和呢称,名字相当于中国人的大名,即正式名字。大名与小名,爱称是相互对应的。 ...
俄罗斯严冬老人
华人网在西方的基督教徒眼中,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最不可或缺的人物是背着礼物的圣诞老人。而在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最受欢迎的节日并非圣诞而是新年,它的象征便是憨态可掬 ...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首次接受西方媒体专访
华人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5日接受了路透社总编戴维・施莱辛格的专访,他就俄欧关系和俄国内问题回答了提问。这是梅德韦杰夫上任后,首次接受西方新闻媒体专 ...
俄军打造"迷你航母" 能对任何舰队毁灭性
华人网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资料图片 一个新型航母舰队能够一次齐射百余枚远程反舰导弹,足以对世界上任何一支舰队造成毁灭性打击 日前,俄罗斯宣布了一项庞大的航母发展规划 ...
俄罗斯国家大马戏简介
华人网俄罗斯文化艺术领域中有两朵永不衰退的鲜花──马戏和芭蕾。其中,俄罗斯的马戏节目常常以惊险奇异的设计,高超的技艺在著名的世界马戏比赛中夺魁获奖。 马戏在俄罗斯的表演历 ...
普京反腐行动再次震惊俄罗斯 19名高官突遭撤职
华人网9月13日,俄各大电视台的午间新闻突然插播了国际文传电讯社爆出的惊人消息:19名俄高官因涉嫌腐败丑闻被撤职,其中包括俄联邦安全局、海关总署、俄总检察院等重要部门的官员, ...
俄战略导弹部队将于2017年前装备新型导弹系统
华人网俄军机动型“白杨-M”导弹系统 [资料图片] 俄军机动型“白杨-M”导弹实弹发射 [资料图片] 俄新网消息,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司令专门负责公共关系与媒体联络的助手亚历山大・ ...
俄共领导人称提名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不意
华人网据俄媒体报道,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俄罗斯农业党和公民力量党4党联合提名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普京12月10日在会见4党领导人时对这一建议表示“完 ...
俄必要时将使用核武自卫 目标指向美国?
华人网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 [资料] 俄军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19日表示,为保卫俄罗斯及其盟友的安全,必要时俄将动用武力,其中包括使用先发制人手段和核武器。这是俄 ...
俄罗斯飓风220毫米火箭炮
华人网1977年装备苏联陆军。16个发射管,分三层排列,上层为4管,下面两层各6管。配用弹种有榴弹、化学弹和子母弹,一次齐射可布设368枚反坦克地雷。发射车采用”吉尔-135”(8*8)卡车 ...
启蒙老师披露普京"钦定"接班人趣事
华人网12月11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首都莫斯科参加电视直播节目。梅德韦杰夫说,如果他本人在2008年俄总统大选中获胜,将请求普京担任俄政府总理。 新华社/路透 自从被普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