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专访:中俄文化交流让“世代友好”理念深入人心——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今年年初的年度记者会上盛赞,俄罗斯同中国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两国全方位合作机制绝无仅有。对此,中国驻俄大使李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稳定、最健康、最成熟的国家关系典范,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功不可没,“世代友好”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李辉进一步阐释说,“民相亲在于心相知”。文化交流让不同文化之间消除误解,是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人文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中俄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与深化其他各领域交流的长久动力。加深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为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李辉接着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中俄两国近二十多年来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历程。
1992年中俄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文化合作协定》,成为指导两国在文化领域开展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协定框架内,两国文化部陆续签订了10个文化合作计划,有力推进了两国全面文化交流与合作。
2000年,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内成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2007年,随着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青年合作等8个领域的合作分委会和档案合作工作小组。两国先后成立了多个工作合作机制并签署了系列文件,从国家政治和法律层面有力促进和保障了中俄文化关系的发展,两国文化交流迅速发展,合作规模和水平不断攀升。
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在北京签署。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于2010年9月正式启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于2012年12月揭牌运行。两国文化中心积极运作,每年举办大量文化活动,两国人民的关注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为切实增进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搭建了重要平台。
中俄互设文化中心将两国文化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发展阶段,使中俄各领域文化活动保持“长流水、不断线”,中俄文化节、电影节等活动交替在对方国家举办,成为两国民众瞩目的盛典;“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顺利实施,一大批中俄译作接连问世,在两国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目前两国文化部正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2014-2016年合作计划》,将在音乐、戏剧、电影、造型艺术、民间创作、文物保护与修复、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领域开展系列务实合作。
李辉强调说,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两国先后采取“官方交流为主,民间交流为辅”,以及“官民并举”等交流手段和渠道,对促进和鼓励中俄文化交流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自2006年起,中俄连续在两国元首和总理互访机制下互办大型国家级活动,中俄“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年”连绵不断,更加有力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推动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文化活动在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此外,为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均举办了大型庆祝晚会或音乐会,中俄元首出席并致辞。这些文化活动都有力配合了国家外交,在两国民众间取得良好反响。
李辉最后说,当今,中俄两国文化领域蓬勃发展,各自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例如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贸易发展令人瞩目;俄罗斯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继2014年举办“文化年”后,于2015年举办“文学年”,今年是“电影年”。面对以上文化领域新情况,两国文化交流也呈现新特点,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兴趣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希望两国文化部门在加强官方交流的同时,面向广大民众和市场,对民间、商业文化交流多加以指导和规划,从而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共同发展的中俄文化交流格局。(新华社记者吉黎)
·中文新闻 澳大利亚发出紧急警告称大型200毫米雨弹即将袭击
·中文新闻 《我的厨房规则》获奖者西蒙娜和薇薇安娜打破了对作弊谣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