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美国留学移民好不容易到美国却过"中国式生活"?为什么
在加拿大
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我读博士期间曾乘火车去英国某城市开会,对面坐的正是当地大学的一名女教授,一路聊得开心。她问我是哪里人,我说中国。她马上说:那我能不能问你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学生总是喜欢抱团?我在校园内外看到的中国学生不是结对就是三五成群,甚至连去学校小超市买东西常是几个人约好了一起去,真不可思议。”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张悦悦所讲的这个故事,反映的正是中国留学生的“扎堆”现象。 “抱团”并非中国学生独有张悦悦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的回应:“外国人到了北京也一样,比如美国(房源)人丶英国人等,都说英语且各有自己的小团体,这也是人之常情。试想,如果您来到异国他乡,也是会寻找熟悉的环境吧。”在英国留学丶工作近10年的她表示,“抱团”确实在中国留学生里比较盛行,“但这件事不能那么简单地看”。在张悦悦看来,“抱团”并非中国学生独有,而且“抱团”本身无可厚非,但这位女教授的观点也能理解。“过分的抱团确实会减少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而且抱出来的小团体会让外人感觉被排斥。反过来,因为孤独而抱团的小团体也会更孤立。另外,缺乏交流还会引起各种误会,比如这位教授会认为中国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就读于澳大利亚(房源)国立大学的雷希颖也表示,不少就读于西方国家院校中的亚洲学生也“抱团”。“相对而言,西方国家来的学生比较独立,喜欢去体验新事物。所以他们常参与各种活动,结交不同的朋友,但也有一个前提,他们交朋友比来自亚洲的学生容易。”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林凡榆持类似观点,她回想自己的留学生活,觉得“抱团”并非中国学生独有。“每个国家来的学生都有。而且,抱团并非是按国籍来区分,也可能是大家一起做项目,比较谈得来,就来往多一些。”相同文化背景能消除孤独感在记者对几位留学生的采访中,谈到为什么会出现“抱团”现象,多数观点认为,身在异乡,与讲着相同语言丶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团聚,可以消除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在雷希颖看来,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就是“语言交流的限制”。他告诉记者,虽然不少中国留学生用外语与外国人进行基本交流没问题,但深入交流还是有一定障碍,这在初期会限制很多人融入留学国文化。“深层次原因是生活习惯丶文化以及兴趣爱好之间的差异。再加上一些外国朋友对中国也会有偏见,这虽然不妨碍沟通丶交流,但是阻碍了融入。”对此,张悦悦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阐释。在她看来,一些学生“抱团”也可能是因为在国外培养的人脉回国还有用,而并非完全排斥和外国人交流。中国学生“抱团”虽然有其主观原因,但国外院校中某个专业中国学生集中的客观情况也确实存在。以英国为例,2011年媒体报道的一组数据显示,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国际传媒专业,中国学生超过了50%。在英国攻读大众传播硕士的小月(化名)对此深有体会,她所在的班中,中国留学生占大多数,甚至小组讨论都用中文。据林凡榆介绍,在她那届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的100多名硕士生中,“有40多名是中国学生”。不能简单地贴“利弊”标签多数留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国外留学“扎堆”或者“抱团”,利弊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认为利大还是弊大。启德教育集团市场推广总监金冉指出,“抱团”的背后存在语言丶文化丶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利也有弊,主要看中国学生如何去看待它。“最理想的状态是,不是完全脱离本国文化社交圈,而是既能保持对原有文化背景的认同和自豪感,又不抗拒学习新的语言和文化。但如果因为沟通障碍或适应新环境时的不适应而选择逃避,那一定是弊大于利。”张悦悦提醒,有个别中国学生在与人交流上也存在一种心理,就是不管是否“抱团”,心里多少把“和自己人交流”与“和外国人交流”分开计算。“交朋友主要看爱好和品质,气息相投是为友,这个浅显的道理不论在哪个国家都应适用,把国籍看作社交的促进剂和阻碍因素都不对。”英国考文垂大学校长约翰·莱瑟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既然中国留学生到异国学习,还是应该多了解留学目的国的文化,多进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考文垂大学就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新年推出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学校的一些社团也鼓励中国学生参与,目的就是希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图片来源网络)
·生活百科 为什么 Flybuys 不能自动节省 10 美元?
·生活百科 2022年过期的干蘑菇、干紫菜该扔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