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美国留学移民国内考研VS赴美读研,盘点中美研究生的四大差异
在加拿大
就在上周末,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结束,微博热搜也纷纷被考研刷屏,什么考研英语一难丶不认识rural丶不知道debate什么意思丶英语二作文跑题等等。 而经教育部统计,今年中国大陆地区共有290万考研人奔赴考场,创造了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比增长了21.8%。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今年发布的2018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中,中国赴美读研究生的人数则在增长率上呈现减缓趋势。 今天美国艾克留学小编就为同学们对比分析以下中美研究生的差异,帮助同学们在考研和留学之前更好地抉择! 招生形式 中国研究生院招生主要以考试为主,面试为辅。而美国研究生院招生的招生形式则以学生申请,择优录取为主。 中国大学研究生以一年一度全国统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结果为主要录取标准。尽管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引入面试环节,但如果考试成绩不达标也是没有面试资格的。 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形式相对灵活,除了硬性条件的规定,比如托福丶GRE成绩丶学习成绩(GPA)等,还给学生提供软性的表现途径,学生提交个人陈述(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提供推荐信(从第三方角度客观评价学生),给学生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学制设置 从研究生的学制上来看,中国和美国研究生也有很大不同。在中国,读研仅仅是指攻读硕士研究生;而美国研究生教育则分为两个类别,一是硕士研究生,二是博士研究生。一般大学毕业生申请时,可以选择申请硕士,也可以直接申请博士。 一般来说,中国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需要三年的时间,两年毕业的学生被定义为提前毕业。这三年中,中国大学研究生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还需要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而研究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读院校和所学专业。 而美国大学硕士培养一般为两年,有些应用性强的专业,比如酒店管理硕士,生物统计硕士等甚至提供一年的硕士项目,他们的目的是能迅速满足市场需求。 一般美国硕士生培养主要是让大学毕业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并不侧重研究能力,对有志于做研究工作的学生,学校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博士。 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中美研究生教育有相同的一点就是都采用导师制,但是尽管采用同样的方式,但实际操作起来的结果却大大不同。 中国的研究生导师除了教学和研究,很多都带有行政职务,因此分给学生的时间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博士比例还很低,因此师生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的大学。 在美国,如果是研究型的专业,针对有研究潜力并准备攻读博士的学生,一个教授一般最多指导三到五名硕士研究生。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坚持读完博士学位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教授最后也就是集中指导某一两位学生。 如果是应用性强的专业,美国大学主要集中对实用技能的教育上。虽然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不是那么强调,但因为授课老师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硕士学生毕业后基本也都有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 而中国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往往需要指导十名以上的学生,平均下来,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大大有限,所以在国内经常出现三年研究生读完后,独立研究能力低,学术水平低的情况。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上来看,国内只有部分高校的含金量强,大部分高校学历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在进入职场的时候,会有很长时间的磨合期,职场竞争力比较弱,缺乏职业规划指导。 而美国大部分高校的学历含金量可以被国际认可,硕士阶段注重实践能力(学生读研期间可以独立完成项目),这就会使美研毕业的学生竞争力强,职业发展快,与社会契合度高。美国相对应高校硕士毕业生月薪可以拿到七千美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几乎是国内毕业生月薪的5倍。 最后,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咨询艾克留学官方咨询微信。
·生活百科 从PI记录的选择性数据
·生活百科 将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到家庭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