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美国留学移民低GPA对上“分控”伯克利,大一DIY转学失败过,我的
在加拿大
在成功转学录取加州伯克利之前,我经历了不少疑惑与无措。 我不知道自己因为一点意外,下滑到3.5的GPA能否让自己转学成功; 我不知道经历了大一时转学失败的自己,大二再一次转学申请能否成功; ...... 今年的申请季对我来说存在着太多的未知。 越来越强烈的转学诉求 说实话,我对我美本的申请结果很失望。 相比较加拿大高中的同学,我的实际申请结果和自己的预期有落差。 因此大一的时候,曾经自己尝试过DIY转学申请,很遗憾失败了。 而在大二的时候,因为更多对学业的思考,我更加想转学了。 其实到了大二,我觉得我自己对转学的考量更成熟了。 大一申请的时候,我因为父母都是学生物的,自己在这方面也比较有兴趣,了解也比较多,因此没多想什么就选了生物专业。 但是上了两年大学以后,发现自己对自然科学以外,对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杂志都很感兴趣。 我本人是一个有很多想法,天马行空的人,我很喜欢思考。平时网上的新闻与社会现象,聊天内容等都会引起我的思考,并且孜孜不倦地想要上网搜寻资料查证。基于我这样喜欢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我对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也比较广泛。因此想学交叉学科的想法慢慢浮现。 另一方面,我现在所在的大学并没有太多生物相关的交叉学科,个人认为资源也并不足够好。 总觉得自己似乎被束缚住了,希望自己能够在生物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对学校和专业的想法一直困扰着我,我想要学习能够更多实际上帮助社会,提升人民健康的制药和科研方面,用科学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尤其是参加了制药厂的实习以后,我看到了从制药到评估,到发行,一切都那么有意义,于是想学习跨学科专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探索 决定大二再次申请转学后,我一开始并不是直接找的中介机构。 " 我开始想: 我到底想去什么样的学校? 我将来想做什么? 在本科经历中,我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我能去什么样的学校,学什么样的专业,才能让我的未来成为我想要的样子? " 我认为,申请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你需要首先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想法之后,才能说,OK,我准备好去做这件事了。 首先,你要探索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做你长期做都不会觉得是负担的事情。你肯定要通过了解一些东西才能知道哪些你感兴趣,哪些你不感兴趣。 在这样的探索的过程中,不要怕烦恼和思考,其实我经常遇到问题,会不停地去想,以至于晚上睡不着,但这种有很多想法的状态是好的。因为你至少在思考,而不是逃避问题,那么就找到他的答案。 我大学的时候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选择还不错的专业,周围人在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我很多时候就会想,我是不是也要和周围人一样,就好好学自己的生物专业,拿一个比较好的GPA? 现在我坚定了,不是的! Don't be afraid to be a little different. Just be a little different and think about what you actually want and what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我现在的学校是生物和经济双专业。我有很多同学会问我,选两个很不一样的专业,想干嘛,纯粹因为兴趣吗? 事实上,兴趣是一方面,但是我也有在研究两专业如何结合到一起之类。我现在的学校中,不会有很多人在这方面花时间,但是我觉得这些时间是值得花的。 我也会花时间和爸妈,老师,朋友沟通,探索他们眼中的我,是否有我自己都没发现的一面? 随后,我也开始对学校进行调查,对选课进行研究。 这样的探索,帮助我在转学申请过程中目标明确,不做无用功。 准备开始申请后,我需要规划如何提高大一下滑的GPA,再兼顾申请选校,并且保证大二阶段也能学到东西。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地规划时间,我开始决定找机构帮助自己。 开始我的漫漫申请之路 一开始,我还是准备再次自己DIY申请,但是一方面害怕自己忙不过来,一方面也感觉有人帮我把把关,文书修改会让我比较有底。 但是如何找机构我还没有头绪,因为我高中在加拿大上的,对国内的机构不是很了解。 和明德立人的相遇是一个巧合。 那天我去逛学校,正好遇到了CC老师,聊天中她问我想要报哪些学校,我大概讲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并加了CC老师的微信。 经过接触,我和我妈妈都很喜欢CC老师的一点是,她非常善于沟通与倾听。这也促使我们最终决定选择了明德立人教育。现在回忆起整个申请过程,总有几个碎片化的申请记忆浮现在我脑中。 场景一:双方协商的氛围 和CC老师以及其他明德老师们的沟通都很有意思。他们不会直接告诉我要做什么,而是听完我的想法后给我一个feedback,然后我们处于一个协商的环境下做出决定。 因为我本身是一个有很多想法的人,我不喜欢别人帮我做决定。 场景二:关于塑造人设 我知道很多留学机构会为申请者塑造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人设,然后获得录取。 我本人不喜欢这样,我不喜欢塑造一个假的我。 我觉得真正的好人设应该是真实的自己。招生官们很聪明,他们能从各方面察觉了解到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CC老师一开始也和我说,明德立人不会把我们包装一个假的人设,只会一起探索我真实的性格,再发挥我的长处并规划。 他们会根据我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真正想做的事情,再规划和构思文书。 场景三:拖延症 我的拖延症真的很严重,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学我哈哈哈。 我是真的会在ddl的前几天再交东西。 老师们就会不停地催我,我也真的感谢老师们能够不停地催我。 场景四:头脑风暴 对于我这样一个想法很多的人来说,头脑风暴出来的素材可能非常多且杂乱,有的时候我的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而CC老师总是能把我拉回来,并且在一堆素材中整理出清晰的主线。 比如对于转学生,问的比较多的就是Why School 或者Why Transfer,我很容易写着写着跑题了,然后CC老师再帮我引回话题中,让我能说到重点上。 场景五:外教沟通 和外教的沟通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我可以直接和外教通电话,询问他的想法。 我会问在文书中我想突出的这个点,他有没有看出来,如果他没有看出来,那么就是我写的不够好,因此我们再继续讨论怎么写会比较好。 这就是一次有效沟通,不仅能够帮我把文书打磨得更好,还能提高写文书的效率。 场景六:“颤颤巍巍”的GPA 说到我的GPA真的是一把辛酸泪。 大一的时候,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对我打击很大,有几门课成绩是B-,一下子把我4.0的GPA拉下来了,到了3.5 ,但是我对自己的学术能力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大二时期就一直致力于提升GPA,最后到达3.6 . 因为UC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很注重GPA,所以一开始申请伯克利我真的很虚,没想到自己会被录取。 我再三地和老师们确认过,我GPA虽然比较低,其他方面也有希望录取的话,我就决定去做,那么既然决定了我就要尽全力做到最好。 场景七: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选校纠结症 我选校的时候,比较看重校园文化和资源。需要看这个学校中有没有你想学的东西,看专业,看课程。 我觉得本科的校园文化很重要。 你和学校的朋友的价值观是否匹配会影响整个大学生活。 另外一点是明德老师们改变了我的想法。 就是尽量多报几个学校。 一开始我只想报文理学院,但是他们鼓励我报UC系统中的大学,后来真香了。 所以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不要一开始就拒绝导师的提议。 场景八:对我来说探索素材并不难 我觉得探索素材并不难,我的课外活动很多。比较难的是自我探索的过程,你自己要清晰你想学什么,才能表达给招生官,这些我要不断和爸妈,老师,朋友讨论,他们可能比我对自己的了解更深刻。我需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和认知,这一点很难。 另外,在繁多的素材中,我要探索出一个主题也很难。 我自己有很多想法,老师也会产生很多想法,在这些想法中,我们过滤、筛选,最后确定主题。这需要多次有效沟通,才能解决。 我有三个关键词 回顾一下我的转学申请过程,我觉得我有三个关键词。 01 自我探索 申请的过程同时是自我探索的过程。 无论能不能申请到,都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一点。 你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你才能有说服力地表达给招生官。 你如果已经找到了,那就展现出来。 因为我觉得最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动人,最有活力的,招生官能看出来申请材料中的你是假的还是真实的。 但是有的时候你自己的特点你都不知道, 所以和老师沟通时,不是要展现fake的自己,而是要一起和老师们探索出你自己都不了解的自己的另一面。 02 不同 不要害怕变得不同。 大一的时候我很困惑,我喜欢的东西和周围人不一样。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那就多探索多沟通多了解。 如果你想学别的东西,那你就去学。 没人规定你要学特定的东西。 你的不同或许就是你的优势。 03 沟通 最后,申请中的沟通很重要。 无论是表述经历还是确定主题,有效沟通都很重要。 并且不要拖延(笑),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很重要。 在申请过程中,我一直问CC老师: " “你觉得我转学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选校,文书和规划方面,真的能最大化我的优势,弱化我的GPA弱势吗?” " 现在申请结束了,我想说,我不需要问了,明德立人教育和我一起已经做到了! 联系我们: 网站:http://www.middleburyedu.com 咨询电话:626 623 9138 626-872-1126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119 S Atlantic Blvd, #217, Monterey Park, CA 91754 微信:Middleburyla
·中文新闻 澳大利亚反犹太主义:新南威尔士州警方称 Woollahra 破坏行为“
·中文新闻 出于福利考虑,医院取消了见习妇产科医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