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美国求职招聘汪老师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
在加拿大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曾强调过美术的教育价值,他主张通过美术创作来促进儿童的健全发展。他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他认为,如果孩子长大后,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已经达到。 这也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汪老师美术学院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尽可能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潜能,旨在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意思维的未来领导者。现在就来欣赏几幅汪老师美术学院学生的作品,既有获奖作品,也有课堂习作,看看学生们是如何让自己独特的创意焕发出艺术光彩的。 《My Dream House》 作者:Irene Xue,11岁 2018-19 美国华人营建工会少儿绘画设计赛第一名 Irene的这个作品舍弃传统耗费人力的雕龙画凤,采取利落的线条及强调材料本质,造型不加以多余的着墨,意味从传统建筑厚重的束缚中解放开来的新意志。最单纯的点丶线丶面元素,除了舍弃了传统的浮夸造型,更进一步强调材料的本质,让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每一个表面,都可以让材料展现最单纯的原型,而这些最单纯的造型都赋予空间全新的面貌。虽然只是一个模型,但是足以见证她的设计潜质和对家的定义。 空间,是人与环境的整合,是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有机体,它涵容了一切外在的结构,并随着时间的运行不断变化,逐渐沉淀为对空间的经验与记忆,为家增添温度。回家,真好! 《Within Reach》 作者:Allison Lee,12岁 2017-18全美 PTA 大赛洛杉矶1st District第一名 《庄子·逍遥游》中曾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很多人在初读的时候,只是对庄子笔下所描绘的“鲲”非常好奇,幻想着它的形态颜色等等;但再次回味的时候则对庄子所构建的世界观饶有兴趣。庄子在描绘“鲲”的基础上,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观,并基于这些元素打造了一个奇幻世界。 这幅由12岁小作者创作的绘画作品就给人以上述感觉。在作品中小作者不仅展现了自己夯实的绘画功底,同时也在诠释主题上加入了一丝奇幻色彩,让观者流连忘返。 作品的一侧是陆地上的丛林,而另一侧则是缤纷的海底世界,在两者的拼接中也就是画面的中心,出现了作者想主要表达的场景。虽然画面中的几个主人公明显来自不同的世界,但是其相互之间的关怀,则让人非常有感触。 “Within… Reach”,这其实是一个半开放式命题。小作者在诠释比赛主题的同时,为作品又带入了奇幻的元素,让这种在异质维度中的“连接”更加难能可贵。 《Mutation》 作者:Dana Fu,15岁 课堂习作 无论古今中外,提到物种变异,永远是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之所以为之着迷,一方面是这一领域有目前为止科学理论也无法企及的奥秘,另一方面就是物种变异进化往往带有一些超能力的杜撰,而这种杜撰往往可以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夙愿。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可以看到取自这一题材的作品,从电影丶游戏丶艺术品等这些系列的衍生品比比皆是,例如漫威系列的钢铁侠丶X men丶美国队长丶神奇四侠丶蜘蛛侠……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也是如此。龙具有兔眼丶鹿角丶牛嘴丶驼头丶蜃腹丶虎掌丶鹰爪丶鱼鳞丶蛇身,是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与现今流行的形象已非常接近。 这幅关于物种变异的作品,主体形象初看上去有些青黄不接,但是由于画面的故事性非常完整,对于观者在形象把控上还是有所帮助的。背景的重色处理,使得画面后方显得深邃空洞,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前方凶猛十足的猛兽还有一半的身体并没有完全显露,也让人不禁联想空洞背后到底是怎么一番场景。看似本幅作品只有两个形象,但由于猛兽的形象特殊,画面布局及色彩安排巧妙,使作品的信息量变得非常大。 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它是否“耐看”,尤其是这种具有创新形象的作品,想要引起观者的共鸣是非常不易的。 《海之韵》 作者: Andrea Lo,11岁 课堂习作 初看这篇作品有种身处梦境的感觉,通篇来看,它并不仅仅是一幅单纯以海洋为主题的创作作品,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代入感的临界,让观众沉醉其中。 其实,就以表现“水”来讲,运用水彩颜料是再合适不过了。水彩轻柔曼妙且层次丰富,非常利于表现水的质地。但在本幅创作中,除了海水的飘逸之外,还有在画面中心精灵周围的飘带,这两种并处在同一幅作品中,着实很难表现。 小作者用丙烯颜料来表现飘带的旋转和舞动。其实,丙烯要比水彩厚重很多且并不透明,但这幅作品用丙烯所展现出的效果反而比背景的海水更加轻柔。这就是颜料间配搭的奥妙,轻柔厚重也需要辨证来看。丙烯虽然厚重但却色彩明快且轮廓清晰,加上色彩间的柔和与背景的反衬,飘带的轻柔与韵律便跃然纸上,并没有青黄不接之感。 所以,熟悉颜料的特性,并且与自己的创作手法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灵韵》 作者:Zoey Lin, 11岁 课堂习作 这幅作品首先打动人的便是空灵之感,而这空灵之感不仅是来自于它的表现手法,更多的则是它并非创作于传统媒介,而是用绘画手法与当下科技相结合完成的。这是一幅数码绘画作品(digital painting),画面效果幽静致远,且层次在叠加手法下,相较生辉。 关于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艺术家大卫·霍克尼《隐秘的知识》中,将光学镜头的观看方式看做逐渐主宰绘画作品面貌的原因。这一观点或许有些过于极端,但思考一下这种看法在美术史研究者中间遭到的如此多的非议,或许有利于我们思考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也就是说,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并非从属,科技只是形式与手段,它借由艺术这一载体发挥出自身的形式与表现,而同时在绘画手法上保留了对传统艺术的兼容性。 我们同学小小年纪就已经走在了艺术革新时代的前端,相信这对他们今后的艺术之路一定会大有助益。
·中文新闻 前战斗机飞行员丹尼尔·杜根因中国指控将被引渡到美国
·中文新闻 澳大利亚网球明星马克斯·珀塞尔因兴奋剂违规被停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