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卑诗大学一名华裔女教授的最新调查指出,与其为无家可归的露宿者提供庇护所,不如直接把现金发给他们,让他们自由分配改善生活。
卑诗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赵嘉颖博士所在的团队向温哥华的50名无家可归者提供7,500元,然后对他们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
首席研究员赵嘉颖博士表示,卑诗省的这项新研究,打破了人们对无家可归者不能信任现金的长期刻板印象,并强调应对危机的不同方式。
赵说,据这项调查,受访者估计,如果给无家可归者这么多钱,他们在所谓的“诱惑商品”上的花费,将是非无家可归者的4倍。
赵说:「一般人不信任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我们认为,当我们给无家可归的人钱时,他们会把钱浪费在毒品和酒精上。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正确的。」
这种不信任,加上对谁无家可归、如何无家可归以及为何无家可归的刻板印象,是人们普遍抵制提供无附加条件付款的潜在政策解决方案,这一想法的部分原因。
赵说:「现金转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没有人愿意尝试。」她并解释了为什么她如此强烈地认为进行这项特殊的支出研究很重要。
她说:「我们一年花费数十亿元来管理无家可归者,但这些投资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回报,因为无家可归者危机只会加剧。」
赵的研究表明了什麽?赵说:「当我们与这些人交谈时,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才能重返住房,但他们只是没有钱。」
她说:「与人们的看法相反,他们并没有在酒精或毒品上花更多的钱,相反,他们把钱花在租金、食物、住房、交通、家具、二手车、衣服上。这与人们认为的完全相反。就要用钱了。」
获得现金的参与者与65名没有收到现金的无家可归者进行了比较。
据卑诗大学的一份新闻稿称:「获得这笔补贴的人并没有在“诱惑商品”上花更多的钱,无家可归的时间减少了9 天,增加了储蓄,并减少了在庇护所的时间,这为每人“节省了社会777元。」
赵指出,这项研究不包括街头流浪者、有严重成瘾或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并补充说,符合这一标准的人并不占无家可归者的大多数。
她说:「无家可归者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他们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
她说,并列举了因疾病或事故而被驱逐或失业作为人们如何失去住房和挣扎的一些例子寻找其他地方居住。尤其是在像温哥华这样的租赁市场,那里的房价高得惊人,而空置率却很低。
赵说,这项研究的一个弱点是排除了那些最引人注目且经常被描述为“最难安置”的人,因为这意味著没有数据表明现金转移如何或是否对这一人群同样有效。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如果提供这笔钱,他们将如何使用这笔钱。
她说:「我们不知道,没有证据,这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尽管如此,赵说,掌握有关获得这笔钱的人实际如何花掉的数据,她认为这将有助于消除刻板印象,增加同理心,并可能让怀疑者和公众接受提供现金转移的想法。
现在这项研究已经完成,计划将其复制并扩展到加拿大和美国的其他城市。
·新西兰新闻 本周末,新西兰全国降温!南岛部分地区有雷暴风险!
·新西兰新闻 浪完了撞,撞完了跑…奥克兰“烧胎”司机被网友群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