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房产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
在加拿大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2010-6-1 1:47:00 羊城晚报 清朝末年人口大约4至5亿,是现在的1/3。那么,清朝房价是现在的多少呢? 最靠谱的比较,是用普通人的年收入来比,看到底多少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房。 七个例子 由于清朝人不研究房价,所以查不到系统的材料,只能找几个例子,不知道是否能全面反映出当时的情况:清朝古宅 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180两银子。清朝古宅 例二:道光十八年(1838 年),天津任秀坡花200两银子,把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开发的这套四合院接了下来,加盖一间客房、一间门楼、三间书房、三间板房,总共投资了350两,最后卖了600两。清朝古宅 例三:乾隆十二年,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七间半85两,相当于现在12750元。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清朝古宅 例四: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与和平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相当于现在10500元。清朝古宅 例五:康熙五十七年(1718),北京大兴县北城日南坊(坊名“日南”,相当于某某街道)有一所楼房出售,该房临街,下面两间开店,上面两间住人,楼后加盖厢房一间,合计5间房,卖了210两(参见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清朝古宅 例六: 乾隆五十八年(1793),安徽休宁县二十一都二图(“都”相当于乡镇,“图”相当于行政村)也有一所楼房出售,不临街,但宅基较大,房子共4间,卖了270两(同上)。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清朝古宅 例七:咸丰七年(1857),浙江山阴县三十六都三图有人卖房,共计平房3间,卖了60两(同上)。 (备注:下面按每间大约15平方比较) 当时米价大米与稻谷 为了能与现代可比,按大家常用的粮价来做衡量。 在清朝米价的波动比较大,按最太平盛世的清乾隆年间算,粮价大约15文钱/升。一升米据说大于1斤,不到1.25斤,按照最多1.25斤来算,现今超市的米价1.8元/斤,则一升米价格为2.25元/升。1两银合1000文,1000/15×2.25=150元,清乾隆的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50元。 房价与米价比较清朝古宅 1两=1000文,则新街口的房子(七间半)换算=85000文,新帘子胡同的房子(四间)=70000文,分别相当于5667升米和4667升米。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 如果每间房子按照25平方米计算,新街口房子面积187.5平方米,新帘子胡同的房子面积100平方米,则新街口的房价为30.23升米/平方米,新帘子胡同的房价为46.67升米/平方米。 一升米据说大于1斤,不到1.25斤,姑且按照最多1.25斤来算。超市的米价1.5元/斤,则一升米价格为1.88元/升。目前,新街口的二手房单价在3万元/平方米。 用升米来衡量,今天的房价就是15958升米/平方米。 今天的房价粮价比,是清代的528倍!也就是说,今天要想买同样的房子,得用比当年多527倍的粮食去换。 房价与收入比较房价与收入 《大清会典》卷二一“文职官之俸”条:“一品岁支银180两,二品150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有奇,从九品、未入流31两有奇”。此为基本工资,称“正俸”;而“京员(中央机关和京城地方官员)例支双俸”,即在基本工资之外加发同样数目的津贴,称“恩俸”;此外“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加倍支给”,称“俸米”;三者相加,就是清朝公务员的工资了。 一个七品知县工资45两加45斛米,年收入约合56两银,相当56×150=8400元。(1斛相当100升) 清五品郎中何刚德《春明梦录》云:“余初到京,皆雇车而坐,数年后始以24金买一骡,雇一仆月需六金;后因公事较忙,添买一跟骡,月亦只费十金而已。”一只骡子24两×150=3600元,一个仆人月工资6两×150=900元,比现今的标准略低。 从以上可以看出,清代的官吏收入是很低的,一个七品知县的工资抵不上一个仆人,所以清代的官员贪污是必然的,所谓3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实在与工资不成比例,所以实际收入高得吓人,相当于年收入500万元。 清代无论官吏还是仆人,在北京市区范围内买得起一套四间瓦房(草民买差一点的),相当现在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多少银子呢? 答案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就够买一套房子了。 (现在说的一人多少年收入买一套房,也是取普通人。不要拿一个穷困农民的收入来算,那样的话,他1000年的收入也买不起北京新街口一套房) 并且,清朝人买的,基本上还是连排别墅型,还没有公摊面积。何 来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揭秘古代房奴生活 苏东坡一生买不起京城房 ◎白居易苏东坡当年是怎样买房的? ◎古代有房产商大量囤地会受什么惩罚? ◎古代政府是怎样解决住房的? 房子,可以说是现代人最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近年来房价不断疯涨的形势,令所有人都疯狂起来。有半夜排队买房的,有甘愿赌上后半辈子幸福也要买大房的, 还有更多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往上涨而买不起的…… 我们不禁要问,是否只有现代人才会面对如此紧张的房产问题?如果生活在古代,我们还需 要为买房发愁吗?揭秘的蜗居生活 从古到今,房子一直是个社会热点话题。 研究古代房地产多年的著名专栏作家李开周告诉记者,古代不仅有房奴,也有蜗居。 北宋初年有个大学士叫陶毂,他亲眼见过老百姓的住房是 多么紧张。“四邻局塞,半空架版,叠垛箱笼,分寝儿女。”就是说房子太小,就在房子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隔成小复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 柜子什么的拼起来,让孩子们睡。这种一家三代挤一个小房子的居住生活,跟电视剧《蜗居》里出现的场景差不多。 宋朝江浙一带也出现过房 奴,有个叫张仲文的宋朝人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白獭髓》,这本书里描写房奴生活:“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存款和借来的钱都砸到房子上了,只 能节衣缩食还债,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没一件好衣服,连被子都是租人家的。 清朝也有房奴。光绪年间,北京有人买不起房,就自己盖,盖也盖不 起,就借钱盖,然后慢慢还。有一首竹枝词唱道:“搭得天棚如许阔,不知债负几多钱?” 至于古代贷款买房的事情是到清代才出现的,清朝就 出现业主拿着产权证明去当铺办理抵押贷款,而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按揭,是到民国时代才有。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FONT=楷体_gb2312] 山西 平遥县衙的官舍,现为旅馆[/FONT] 古代公务员全都是无房户 说起中国古代的住房制度,最有趣的,当数官员的住房问题。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朝廷官员根本不敢奢望有自己的房子。秦朝官员的 工资,实行“秩石制”,直接发粮食当工资。官员职位越大,也仅仅意味着,他能领到更多的粮食,并没有其他特权。从西晋开始,为优待官员,才正式按照官品占 田。 然而,皇上给的地,和官员任职的地方常常不一致;而且按照唐朝末年之前的规矩,一旦官员退休,在职时的俸禄一律停发,这地也得还给 皇帝。 为了省却许多麻烦,更是为了办公的需要,许多官员就直接把家安在了条件相对优越的衙署里或者叫机关宿舍更合适。异地做官,则 举家搬迁到新宿舍。如果不幸被淘汰出官场,那就想办法另谋生路或者回老家过日子。 唐末以后,退休的官员有幸能领到一半的俸禄,但退休后 的住房问题,政府还是不管。南宋还规定凡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 年徒刑。 苏东坡一生买不起京城房 李开周说,古代的房价,也是有高有低。就说北 宋,首都开封的房价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连很多名人都是买不起房子的。比如苏东坡,他一生也没能在开封买到房子,只是在其他小地方买了几套。他儿子在 开封结婚,没有新房,苏东坡很着急,最后还是借了一个朋友的房子,才算把喜事办了。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是。苏辙参加工作几十年,到七十 岁那年才买上房子,而且不是在首都开封买的,是在开封南边的一个城市许昌买的。在买房之前,苏辙写过一首诗,说“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又说“我老未 有宅,诸子以为言”,意思是,我活了大半生,头发都花白了,还没弄上一套房子,搞得自己在儿子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还老是抱怨我。于是他决心盖房,享受 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不过心愿满足了,一生积蓄也耗尽了,于是又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白居易京城上班郊区买房 古代人买房子,也跟现在人一样,要考虑很多因素。 第一 也是看房价是否承受得起。不管是古代购房者,还是现代购房者,买房之前都会掂量一下楼盘的价格和自己的腰包。比如苏氏兄弟,一辈子也没在首都买房,而是到 其他相对便宜的地方买房。而唐代诗人白居易买房更有意思,跟现代都市打工族的买房经历很像。 白居易28岁考中举人,29岁考中进 士,32岁参加工作,干的是“校书郎”,就是在中央办公厅负责校对红头文件的工作人员。级别呢,是正九品,相当于一个小县的县长,不过工资却不低,每月一 万六千钱。白居易在长安东郊常乐里租了四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还雇了两个保姆,这样每月的开销是七千五百钱,剩下八千五百 钱存起来。但是存了十年,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 后来白居易觉得这样长期租房不是办法,就跑到陕西渭南县,也就是长安城的卫星 城,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逢假期和休息日就回渭南的家。有点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在郊区买房不住,而在城里租房上班。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 古代开发商 囤地要挨板子 李开周 说,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所有的现象在古代也有,根据考古实物和历史文献证明,中国在西周时就出现了土地交易。中国的职业开发商直到民国才出现,因为古代政府 一般不允许商人购置大量土地。 以唐朝为例。唐玄宗在位时,政府给老百姓划拨宅基地,划拨的宅基地大小取决于家庭等级和家庭人口。平民家 庭买地,每三口人,最多只能买一亩宅基;如果是贱民家庭买地,每五口人,才能买一亩宅基。再有钱的商人也是贱民,贱民老板去买地,即使是上百口人的大家 庭,最多也只能购买20亩地。而如果超标大量买地会怎么样呢? 唐朝法律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意思是买地超过指标的,得挨 板子,每超出一亩指标,挨10大板。古宅的天井 古代拆违 工作挺人性化 古代的拆迁 怎么解决呢?后唐明宗时期,颁布了一道诏令,京城闲置的空地,让老百姓公开竞标购买,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然后他就可以合法地盖房子了。 至于百姓已经盖好的“违建”,该拆还是该留,政府也给出了标准。“诸坊巷道两边,当须通得车牛,如有小街巷,亦须通得车马来往,此外并不得辄有侵占。” 对于一些虽然合法,但按照新规定又算是占用了公共用地的民居,政府实行人性化的拆迁安置,“委河南府估价收买”。拿着卖房子的钱,市民可以另行购买土地和 房屋。 如此政策,政府虽然要为一部分人的拆迁安置掏钱,但是通过出让闲置土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损失。而且,百姓原本不合法的违章建 筑,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也就“合法”了。这种怀柔政策,不失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的良策。 明朝政府 逼官给穷人盖房 为解决住 房问题,古代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想出了不少法子。至于这些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那又另当别论。 朱元璋是第一个逼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给穷人盖 房的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农民皇帝,出身穷苦,他一当上皇帝,就把穷人的住房保障问 题提上了日程。 《明太祖实 录》记载: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南京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京畿民庶之众,鳏寡孤独废疾无依者,多旧养济院,隘不足容,命于龙江择闲 旷之地构260间以处之。从之。”朱元璋让南京的官员在龙江找了一块闲置土地,盖了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 圣旨颁布 后,南京的官员很快执行了。于是一个月后,朱元璋又给上海(当时叫华亭县)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 让没有住房的上海人居住。上海的地方官也很快地执行了。 试点成功,朱元璋龙颜大悦,认为可以在全国复制“南京模式”了。在当年年底,他 又给中央的官员下了一道旨意:“全国范围内,没饭吃的,国家给饭食;没 衣服穿的,国家给衣服;没房子住的,国家给房子”。 理想毕竟是 理想。明太祖之后,各大城市的房价还是扶摇直上,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 梦想彻底破灭了。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 古代官员退休后做“房奴”遗留的古宅 古代官员授职有回避原则,就是不许在原籍或有家族产业的地方任 职,所以当时的“公务员”如果经常在职的话,就得到处宦游,一方面少有时间精力在原籍营 建房产之类,另一方面无论到哪儿工作,总有条件优越的官邸供你和家属居住。可是一旦休官,马上就得搬出来让给继任者。而且往后定居何处还有限制,比如南宋 规定,凡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年徒刑。所以若要盘点休官所带来 的实际损失,迫在眉睫的就是再也不能继续居住设备齐全的官邸了。 古代“公务员”职业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可 以说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有人做过统计: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才四 年多,东汉时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半。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以下的自然就更惨了,动不动就会打破饭碗。他们做官时尚且如此仓皇,退休后就显得更加凄凉了 唐代宪宗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在江西任观察使,常与隐居在庐山的高僧灵澈上人吟咏唱和。有一天,韦丹派人给灵澈送去一篇新赋的《思归》:“王事纷纷无 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意即我已准备辞职,同你一起畅游在五老峰前。灵澈一笑:他怎舍得辞官?当下也写了一首诗请来人 带回,诗云:“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果然,韦丹这个官一直做到五十八岁卒于任上,始终没有写过辞职报告, 而“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两句则成为传诵不辍的名言。宋代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年方四十余就自请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写“见 一”两字,大家都知道这是“林下何曾见一人”而反用的意思。 从韦丹作秀到鹿何自夸,时隔约三百六七十年,其间以这样那样形式主动辞官 的肯定不止鹿何“一人”,但是这两则轶事足可说明官场上自动抽身出局的历来少 见。论其原因,有一条十分重要,那就是:古代“公务员”的许多特权和待遇都与“在职”密切关联,一旦“辞事”便“荣禄兼谢”。
评论
挤泡沫之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男免费提供加拿大移民定居资料的下载~免费提供Friends(老友记)剧本和字幕(10集大全)下载~~~免费上传正版《大唐双龙传》迷有福了~回复: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 无 退休费、无工龄、无余荫: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古代住宅 秦汉时代,凡任公职、吃财政者,通称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别无脱离职务的身份和权益。当时的讲法叫“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近似今人帮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丧生病、任满更替、罢免辞官等各种缘故退休,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即告解除。大体而言,可用“三无”概括: 一曰无退休费,就是无论原先俸禄多少石的官吏,只要离开职位,除非皇帝特诏照顾之外,一律停发俸禄。汉朝俸禄本来就薄,俸额低或负担重的人积蓄不易, 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觅生计。 比如从小“好经书,通《诗》《礼》”的宋均,从十五岁入仕,官至河内太守,其间两次休官,一次是在做辰阳县长时“以祖母丧去官”,一次是在任东海相时 “坐法免官”,从离职到再仕期间,都是靠跑到颍川去做客座教授为学生讲学维持生计。 还有世代为郡吏的孟尝,在合浦太守任上因病辞职,因为没有收徒讲学的本事,只能下田耕作。有个在京师做尚书的同乡向皇帝推荐他重新做官食俸,皇帝不理 会,于是孟尝做了大半辈子的自耕农。 二曰无工龄,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后重新出仕时,可授予“比六百石”职位以示优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要想再当“公务员”, 都得回到起跑线上,和普通老百姓一起竞争。总之,既没有可以保留的干部身份,也没有可以累计的连续工龄。 三曰无余荫,就是人走茶凉,在职时候的特权和影响一笔勾销。“飞将军”李广卸任云中太守后,隐居蓝田南山。某日,他带一个随从外出饮酒,返回时 已是夜晚,被正在巡夜的霸陵县尉大声呵叱,道是违犯宵禁,要依法处罚。随从讨情说:“这是前任李将军呀。”县尉毫不通融,道:“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许夜行, 何况是前任将军!”结果“飞将军”被关进警署(亭),拘留一夜。又如,陈蕃卸任皇宫警备司令(光禄勋,位居九卿)后率宾客门生还乡,经过临颍巨陵,当地警 长(巨陵亭长)要对他们作例行盘查。前任司令的随从大概一向狗仗人势神气惯了,动手打了警员(亭卒),结果这些人全遭拘押,饱尝皮肉之苦。巨陵警长还要收 审陈蕃,陈蕃抗议说:“我没有管教好手下人,因此受到牵连。但我是前任大臣,即使有罪要办,州郡尚且先要向朝廷请示,你怎么可以随意收审我呢?”双方相持 了好几个时辰,恰好临颍县政府的警署巡视员(行亭掾)巡察到此,这才使陈蕃摆脱困境。
·中文新闻 尽管主打单曲《疾病》的反响令人失望,Lady Gaga仍继续推出“黑
·中文新闻 激动人心的时刻,地点、地点、地点夫妇在失去女婴后公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