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这两天发烧感冒,正好躺在床上说些胡话。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2.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2.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1.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2.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4.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3.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0.gif)
评论
[SIGPIC][/SIGPIC]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外贸部,美金大把入;跟着宣传部,稻草吹成树;跟着移民部,越跟越糊涂,不知何时DM... 赏
![annieshen](/data/avatars/m/25/25079.jpg?1395484763)
Moderator
27,238 $0.00 写得好, 文采不错!!!评论
赏 2007-02-09#3
![我为枫狂](/data/avatars/m/22/22986.jpg?1462821909)
评论
垂询方式:微信jinsonglica 赏 2007-02-09#4
![wellssong](/data/avatars/m/3/3805.jpg?1395484739)
评论
理性vs宗教雅思8心得 赏 2007-02-09#5
![life990](/data/avatars/m/39/39720.jpg?1395484763)
评论
奕奕爸+娜娜爸 赏 2007-02-09#6 瑞 1,871 $0.00 4 从加拿大人的“不孝”看加拿大人的亲情 中国人移民到加拿大后,儿女会变得“不孝”,也是加拿大诸多“不好”中的一条主要“罪状”。 其实,我认为抱怨儿女不孝的兄弟,并没有真正理解西方人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西方人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关系。许多人都提到加拿大社会对儿童权利的重视和保护,却没有一条关于子女必须给父母养老的法律。这就跟他们的价值观有关。 孩子的出生是父母单方面决定的结果,并非孩子自己所能左右的。权利的不对称性,导致的义务的不对称性。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法律里只强调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却没有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的道理。 法律没有规定的东西,只是说法律不强迫你这么做,并没有说你不可以这么做。在西方社会里,父母与成年子女关系融洽,甚至住在一起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至于说西方国家老人大部分不与子女同住,这和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注重独立和隐私的传统,以及市场经济下子女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不可能总窝在老家那个地方都有关系。关键还是他们有比较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以及应急救援与帮助系统,为老人与子女分居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国内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比较高的人群中,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许多老家在外地的“精英”,他们也不过是每年春节才有一次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就连中国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在外打工还不照样和父母分居?不能把西方国家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居看成是亲情淡漠的表现。 顺便再说说某些中国移民“儿女不孝”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兄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儿女身上,更不该推到加拿大身上。应该好好审视自己,自己是否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子女作为平等的谈话伙伴?是否做到了以理服人,还是动不动就祭起咱老祖宗的传家宝“以力服人”?抱怨孩子学习不努力又不能打pp的时候,想过没有你自己努力吗?给子女作出表率了吗?或者“努力”过了头,光想给子女创造物质条件了,整天从早忙到晚没功夫顾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在督促子女“成才”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满足子女志向和爱好的需求,是否做到了因势利导?.....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谁是绝对都好的或绝对都不好的。但是,入乡随俗,“与时俱进”,吸取别人好的东西,改善我们在子女教育方法中不好的一面,无疑是聪明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做法。也是唯一通向成功之路。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4.gif)
评论
[SIGPIC][/SIGPIC]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外贸部,美金大把入;跟着宣传部,稻草吹成树;跟着移民部,越跟越糊涂,不知何时DM... 赏
![crystal_clear](/data/avatars/m/33/33948.jpg?1395484763)
评论
一天省一块钱, 你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请点击-- > Compassion Canada 中国人生孩子是养儿防老, 是为了自己, 把孩子当做自己的财产了.http://post.iask.ca/canadameet/topic/93470点击展开... 刚拜读了你的大作,发现我漏了关键的一点:你在帖子里提到加拿大老人养老金有一部分来自政府的税收。 这说明加拿大的年轻人也是给老人养老的。否则这部分由税收里支付的费用是谁交的? 这其实是一种博爱,比俺们那个只顶自己父母上五台山的爱是更高尚的一种爱。 当然俺们中国人也不是不会博爱。该交社保基金也缴,该上的税也上。可陪老爹老娘看病去的时候,挂号吧,一看除了那个“xx级干部优先”的窗口外,其他窗口都得排上半个小时(半小时以上的轮到你就没号了不用排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2.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0.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0.gif)
评论
[SIGPIC][/SIGPIC]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外贸部,美金大把入;跟着宣传部,稻草吹成树;跟着移民部,越跟越糊涂,不知何时DM... 赏 2007-02-09#9 瑞 1,871 $0.00 5 加拿大孩子的“不刻苦”与他们的刻苦精神 在中文移民论坛上,最常见的抱怨帖子模式就是以下两种: 一种是七老八十的“老移”筒子们抱怨,加拿大的中小学教育让他们的孩子丧失了那些在国内上了高中才随父母移过来的孩子那种能闷头读书考“高分”的“刻苦精神”; 一种是单枪匹马闯天下的“小移”,抱怨的是“加拿大政府把我们骗来了。既然让我们过来,为啥不给我们安排好工作、住房、吃穿、娱乐....还有洋妞女朋友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0.gif)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4.gif)
评论
[SIGPIC][/SIGPIC]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外贸部,美金大把入;跟着宣传部,稻草吹成树;跟着移民部,越跟越糊涂,不知何时DM... 赏 2007-02-09#10
![rong](/data/avatars/m/36/36052.jpg?1395484763)
评论
逛家园, 赏 2007-02-10#11
![hitman007](/data/avatars/m/41/41940.jpg?1395484787)
评论
2007.07.09 FN VO:SKM 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Visa就到了。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赏 2007-02-10#12 瑞 1,871 $0.00 谢谢大家! 今天感觉好多了,刚带儿子出去转了一圈。 估计明天身体恢复正常。然后背单词、学外语、忙乎自己的事,再次作一名“正常”的中国人....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0.gif)
评论
[SIGPIC][/SIGPIC]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外贸部,美金大把入;跟着宣传部,稻草吹成树;跟着移民部,越跟越糊涂,不知何时DM... 赏 2007-02-10#13
![wolfyzj](/data/avatars/m/29/29223.jpg?1433686261)
评论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人为善,乐事也! 赏 2007-02-10#14
![大胃贝克汉姆](/data/avatars/m/29/29869.jpg?1395484763)
风月堂堂主
21,405 $0.00 写得好,分析的非常透彻和一针见血......我想,楼主的见解恰恰击中了家园里许多老观点人的要害之处.....加拿大是不欢迎平庸人的,真正有能力的人材才会在那里生存下去的.加SW了...顶!!!评论
赏 写得非常好!少有的明白见解,论坛上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的QQ149818903,可以做个朋友吧?点击展开...好啊!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0.gif)
评论
[SIGPIC][/SIGPIC]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外贸部,美金大把入;跟着宣传部,稻草吹成树;跟着移民部,越跟越糊涂,不知何时DM...写得好,分析的非常透彻和一针见血......我想,楼主的见解恰恰击中了家园里许多老观点人的要害之处.....加拿大是不欢迎平庸人的,真正有能力的人材才会在那里生存下去的.加SW了...顶!!!点击展开...多谢大家支持。 其实说实在的,我个人的感觉即使对于能力平庸人来说,只要他们的“抱负”与他们实际的能力相适应,愿意加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能干的事,他们在加拿大能得到的生活质量绝对还是会胜过中国的。 但我真的很反感许多同胞两点毛病: 一是志大才疏,走到哪里骂到哪里,总是把失败归咎于外部条件上。这样真不好,会妨碍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取得进步,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事业成功的前提之一是善于为自己制定在一定阶段能够实现的现实的目标,好高骛远只能加剧自己的挫折感导致气馁和失败。爱因斯坦如果20岁时就把人生目标定义为当一个比牛顿还伟大的科学家发明相对论,我敢担保他“大四”还没毕业就学不下去,追随希特勒干冲锋队去了。 二是好面子喜欢吹牛,好像中国年薪20万的兄弟全移民到加拿大去了。其实真没这个必要。那天我在这里发了个英语帖子,total recall那个,就想暗示这个事: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是由你的行为决定的,不是靠你的历史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在国内年薪¥2万,到了加拿大年薪$8万,人们]只会钦佩他;即使他$2万,也没人会因此就不尊敬他;但如果某兄弟总吹自己在国内怎么怎么强,可到了加拿大却学什么都学不会老在贫困线还往下许多的地方挣扎,那不是恰恰证明他在国内是那种传说中的....
![](http://forum.iask.ca/images/icons/icon12.gif)
评论
[SIGPIC][/SIGPIC]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外贸部,美金大把入;跟着宣传部,稻草吹成树;跟着移民部,越跟越糊涂,不知何时DM... 赏
评论
一个国家的政体和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只在于是否适合当地人民的需要。对于加拿大人来说,加拿大的各个方面无疑是尽量迎合他们的需要。比如学校,就要看当地的工作市场和选拔要求来开设课程。各个行业的要求,反过来也要看当地人民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这些东西,都只看加拿大老百姓的大多数,而不是看移民的情况。在中国,也是如此,你去应聘工作,一般的单位十之八九不要求你英法语流利;你要做医生,就念个医学本科;要做老师,就读个师范大学。但是移民到加拿大,你从前一切为了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的教育和训练,都不成为要求,而是要去适应另一套要求了,你要当医生,就要拿个MD,你要做老师,也要修够一定的课程,拿个证书,更别提语言的要求。对于多数登陆的移民,年纪三四十,要从头开始适应一套新的要求,困难是很大的。这不是什么加拿大只适合真正有能力的人,而是客观上决定了,大多数移民无法和当地十八九准备上大学的年轻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于个人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工作要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同时也给家人稳定的生活。可以给你这一切的地方,就是适合你的好地方。加拿大在很多方面,是比中国好,但是如果在这里不能够给你最基本的生活意义和保障,那就不是适合你的好地方。先满足了这一点,再去谈什么民主制度、环境、人文。
评论
通篇发烧胡话
·生活百科 桑登热泵经常呼喊
·生活百科 哪个热泵H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