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留学移民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



在加拿大


反复比较再比较 中国与加拿大不同在哪里?几乎从登陆的那天起,我们就在不停地在比较我们离开的国家和现在选择的国家:中国和加拿大。Posted Friday, March 28, 2008 E-mail this page Printer-friendly page移民大都经历了登陆之初的兴奋到之后失落自我的迷茫,然后,再到为生存苦苦挣扎和在去留两难之间的迷茫和彷徨,这可以说是移民最初几年都要经历的心路历程。但是,我们在比较中国和加拿大时更多的是从自我得失和自我生存的角度,很少有人从更广阔的角度,从作为整体的人的社会权益、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来比较两个国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朋友觉得,我的移民纪实读来比较忧郁,更多表现了加拿大移民生活艰辛的一面;而我的散文,则更多赞扬加拿大,表现了对于这个国家的认同。事实上,纪实面对个体的人,更多要尊重采访者本人的主观情绪,而散文更多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记得,刚登陆加拿大,在CBC采访王又辛时,我们曾经在比较加拿大和中国问题上争论得很厉害,后来,和《大中报》主编贾宁扬先生也发生了同样问题的争论。他们说,让我两年后再来探讨同样的问题。的确如此,不到两年,我对于加拿大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当听到那些刚来的移民朋友抱怨说:加拿大和上海和深圳相比简直就是乡下!加拿大真的是比我想像的差太远了!我就会轻言细语地说:这是表面,这个国家需要你慢慢来体验和了解。国内浦东的繁华和王府热闹与你个人生活有多大关系呢?而加拿大的许多福利和对于每个个体和孩子的保障和关注却与你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个来加拿大10年的朋友说了一句话来表现人在中国和加拿大的区别,我个人认为非常深刻。他说,在加拿大你就是一个人,而在中国,要么你是人上人,要么你是人下人。是的,在中国,你是局长、处长、高级工程师,是上海和北京的,这非常重要,你马上就可以拉开和别人的距离,体会到等级和优越感。有8 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苦难的农民垫底,我们每个城市的人都很容易满足感和优越感。而在加拿大,大家都一样。一位马上就要全家回国的局长告诉我,他受不了这里的冷清(可以想像他们家以前的门庭若市),他说,这里他永远请不起保姆,而在国内,不但有保姆而且还年轻漂亮。一位来自哈尔滨的下岗女工告诉我,她非常喜欢这里,她一个人离异后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孩子上学不用钱,还有400多元牛奶金,她上班每月有1400多元,与国内每月300元相比,简直就是天堂。人在国内的处境不同,对于加拿大的评价天渊之别。而最近目睹的一些事更促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的愿望。前段时间,网上一条新闻吸引了大家:出道以来狂赚了9000万元,贵为歌坛天后的那英生下了她和绯闻男友高峰的宝贝儿子。本来,一个新生命来到人世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到了 “天后”那里就成了天下大事了。据报道:那英生产的医院是北京的一所独资的外国医院叫“和睦家”,那英生子花费了12万元人民币。林青霞从台湾介绍了6位专门从事照料产妇的服务人员来北京护理那英的饮食起居。这家“做月子公司”曾经为林青霞、林忆莲等众多“天后”巨星进行过产后全方位料理。他们与那英签订了产后恢复、每日的饮食搭配等专业“月子项目”,还专门从台湾运来了水、牛奶、蔬菜等。看完这段报道感慨万分:这是当今中国最有钱的中国女人生育享受到的待遇,绝对超过了古代的皇后。而同样是在中国,那些卑微、贫穷的生命,几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却连最起码的保障都没有,甚至平安来到人世间的权利。十年前我曾经目睹的一件事情,使我对于人世间的不平等和对于人性和社会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十多年前,我回老家云南生孩子。临产那天,听到窗外传来痛苦的呻吟声,邻床说,外面冰冷的水泥地上躺着一个待产妇。我心里顿时一愣,蹒跚着出门,横入眼帘的一幕真是人间惨境:一个大肚子的孕妇躺在地上痛苦呻吟,她的丈夫,一个高大粗壮的乡下男人无助地蹲在孕妇身边,双手捂着脸,像是痛苦又像是哀鸣。人们围在旁边关注地询问着,男人断断续续地回答着。他说:他们住在偏远的乡下,这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医院收费贵,村里的女人们都在自己家里生,女人在家生了三天,孩子还是生不下来。家里人急了,送到县里卫生院,卫生院不敢接,说是胎儿横位要到大医院动手术,这才来到这家医院。他们带上了全家仅有的 150元钱,可医院说,那还不够一天的费用,更别说做剖腹产的手术费了。于是,他们被拒绝在医院的门外,男人呜呜地哭起来,那种大男人的哭声真的是让人揪心。一个八尺男儿,就这样,在医院的门口眼睁睁看着他的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走向死亡的边缘……,产妇们筹起的钱也不足以支付手术费。真的,十多年过去了,那种揪心的感觉还是那样真切。我不忍心再看产妇那张年轻痛苦的面孔,她是那样无助,那样悲哀,她说:救救她的孩子,她可以死去,孩子不行!我回头去找妇科主任,她是我母亲的好友,我无法相信这一位名牌医科大学妇产科毕业,温文尔雅的医生会这样冷酷无情,因为钱,而拒绝拯救两个生命,一个年轻女人的生命,一个无辜的孩子纯真的生命。面对我的冲动,妇科主任说,她也很无奈。不是她没有同情心,而是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乡下人,因为穷,没有钱,生下孩子后就偷偷溜了,剩下的费用只有医院自己付。后来,医院就来了硬性规定,谁接受了这样的产妇,谁就承担所有费用。她们也都是拿工资吃饭的,如果都同情穷人,那她们付上所有的工资都不够。我承认这件事情给我心里留下的阴影那样浓重,在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一个号称是工人农民当家的国家里,人是那样的不平等!一个孩子,一个纯真的无辜的生命就因为冷冰冰的钞票,而被人们拒绝来到这个世界!还有另一件事,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营长年轻的妻子临产大出血,深夜匆匆送往医院,因为走得急,只带了几百元,医生让营长返回取够押金办理入院手续。营长叮嘱医生照顾好激烈疼痛的妻子返家取钱。但是,营长返回时,发现妻子萎缩在墙角已经气息全无,孩子当然也死了。而一墙之隔的急诊室里,依然坐着四个妇产谈笑风生的医生和护士。营长很快离开医院再次返回驻地,这次他带来了一只装满子弹的手枪,向四个医生开枪后,营长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躺在死去的妻子和孩子身边。事件当年蜚声全国,所有舆论都同情那个杀人后自尽的营长。这就是当今的中国,拜金主义的浪潮遮蔽了人们的良心,爱和美好!极端的奢侈和极端的贫穷形成了反差鲜明的天堂和地狱。在加拿大,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平安来到人世间的权利,不需要金钱开路,不需要哀求和哭泣。你得到是周到、温馨而全面的呵护和照顾,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系统。从你怀孕开始,就有专门的医生为你定期检查,搭配孕期平衡营养膳食,服用各种维生素;有各种语言的孕妇班帮助孕妇了解怀孕、生产种种知识;产后,还有护士定期上门探询,教授母乳喂养和育婴知识。更不用说,孩子一出生,就可以享有几百元的牛奶金,足够孩子开销,还可以补贴家用。最近,一位好友的生产让我领略到了什么是平等和爱。从住院、生产到出院,没有花一分钱,连孕妇和护理的丈夫的一日三餐都有专门的护士送来。一个医生告诉我,如果不是加拿大人,一天的花费在2800加元,这种待遇,在国内,也只有天后级的人能够享受。而我的朋友在国内,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他们移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再要一个孩子。临产前头一天她入住lasalle医院妇产科。她马上被安排住进单独干净拥有世界最先进设备的产房,不需要一分钱,没有繁冗的入院手续;一个多小时内,前后十多个医生护士检查,询问,探讨;所有监视孩子胎音和产妇血压的设备全部开动;宫缩开始,为减轻疼痛,两个护士将她送到一个温水喷泉里,在温柔水流的按摩下,每小时的阵痛由十分钟一次减少到二十五分钟一次;羊水始破,护士端来盂盆在产床上接着,一点没有觉得脏或是不情愿;整个生产过程,亲人和朋友都允许陪伴在身边,给予产妇心理上巨大的安慰;产前半小时,注射了无痛针水(在国内要几千元),几乎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十分钟后孩子娩出;一个新生的生命在温馨的氛围里,在医生和护士一双双黑皮肤的、白皮肤的和黄皮肤的手上传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和爱,没有种族的隔阂和偏见;擦洗干净后的孩子马上被送到母亲胸前,接受母亲的初乳……那一刻,我躲进了卫生间,任眼泪汹涌而出,我真的很难分辨我为什么哭,无法竭制地哭,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就在那一刹那,我知道,我爱加拿大!!(来源:中国护士网)

评论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正在办理枫叶国移民“single一族Club”MSN群成立啦:[email protected]QQ群也成立啦:69394224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强烈同意!我在加拿大住了已超过10年。我的孩子也出生在加拿大。我爱加拿大!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上上老移民的论坛,就知道这文章基本是胡扯的.

评论
2005年7月6日登陆多伦多.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别的不说,多伦多家庭医生就奇缺,我找了十几个才有一个勉强收我们.

评论
2005年7月6日登陆多伦多.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加拿大有些地方是不错,但象这样漫无边际瞎扯的,真让人倒胃口,现在过来这么多人,到底新移民生活如何我想大家也都有了解.我来了三年多,当年一起过来的十几个朋友,一半多都还在雷波,至少三分之一还在地库住着呢.

评论
2005年7月6日登陆多伦多.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很有感触对中国的社会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要看运气的,有运气好的一来就找到十万年薪的,不过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在挣扎中勉强维持生计的

评论
2003年12月BJ FN 2005年5月补料2006年11月5日变5,收到ME,交登陆费和护照2006年11月28日变8,2006年12月8日变72007年1月19日变12, 2007年3月9日变172007年3月12日变13,2007年3月14日又变17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十分钟后孩子娩出;一个新生的生命在温馨的氛围里,在医生和护士一双双黑皮肤的、白皮肤的和黄皮肤的手上传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和爱,没有种族的隔阂和偏见;擦洗干净后的孩子马上被送到母亲胸前,接受母亲的初乳……那一刻,我躲进了卫生间,任眼泪汹涌而出,我真的很难分辨我为什么哭,无法竭制地哭,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就在那一刹那,我知道,我爱加拿大!!(来源:中国护士网)[/quote] 文中的内容是否有美化,国内的我无从得知,即使出去了,碰到了也不尽相同,可我能理解楼主的意思――“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 看到上面这一段,我也流泪了,我想起我怀孕生孩子的过程......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中国是一个由封建阶级统治,以资本主义方式发展,被命名为社会主义的奴隶制国家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中国是一个由封建阶级统治,以资本主义方式发展,被命名为社会主义的奴隶制国家点击展开...见解独到~! 鼓励一下.

评论
赞反馈:我是游客 2008-03-30#11 H 2 $0.00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正准备移民的我,看了这篇文章,令我感觉我的孩子要在加拿大出生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呵呵,没细看文章,不过LZ不妨说,移民是为了中国好,替中国省点资源,移民就是为了祖国而用脚投票的。:D :p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讨厌gcd统治下的中国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文章描写的极端了点吧.我只知多伦多产妇不花钱只能住多人间-ward.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文章描写的极端了点吧.我只知多伦多产妇不花钱只能住多人间-ward.点击展开...国内花钱也只能住多人间,不花钱恐怕连去医院生都花不起。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只知道有钱银和没钱银是不一样帝!

评论
http://www.canadameet.com/bbs/showthread.php?t=107227中国是一个由封建阶级统治,以资本主义方式发展,被命名为社会主义的奴隶制国家点击展开...精辟!

评论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2007-12-19递表HK2008-3-3扣款2008-8-5 FN只知道有钱银和没钱银是不一样帝!点击展开...只知道有脑的和没脑的是不一样滴

评论
回复: 我移民,并非因为中国不好,我爱中国!虽然文章可能有所夸张,但是我选择移民有个原因也是不愿意把自己不健康的时候托付给中国所谓的医疗保险。我家两代人的积蓄,在一个人生病中全部花掉还欠下朋友数万才能还清欠医院的钱,搞得差点卖房卖车,回头拿着一堆单据去找医保报账时候,医保说:按道理呢是应该给报的,但是财政紧张啊,给不出钱,每年你来申请一次吧,只能给你发2000一年。就这样,本来应该是我们伟大祖国医疗保险事业出的费用,只在每年无数的填表申请审批后给我2000,按照这个速度,估计我作古了我的曾孙子行将就木都还领不完医保该报销给我的钱。我生了孩子,绝对不会去被迫做放环这种损坏自身健康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医院可靠关系假开放环证明,能顺利上户口?能顺利办后续很多证?工作单位街道办事处能放过你?我无法信任我现在拥有的所谓医疗保险,也无法就范于指定的计划生育方式,就为了以上这两点,移民,我不会后悔,努力!期待早日踏上那片土地。

  ·生活百科 需要的帮助 - 太阳系未正确生成
·生活百科 CBU使用Samsonite集成方法进行HA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漂亮国旅签小贴士

华人网漂亮国旅签免面试签政策一直都有,只是这一尝试等了十年,漂亮国政策都在网上,只要你按照他的步奏准备,没有什么困难的,不要去猜测,更不要吓唬自己,以讹传讹。自己什么情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中美双籍移民加拿大。

华人网全家两套护照,两套名字,应该用哪个国籍申请加国移民签比较合适?考虑到税收,移民监,改名,签证批准率等问题的话?另,枫叶卡上的国籍是否可以改? 评论 加州甜橙 说:全家两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香港转机的朋友们

华人网入境中国难道只看中国护照吗?多年前从加直达国内边境还要看护照+枫叶卡。如此推论从香港入境,是不是也类似需要中国护照+通行证?加之中国护照乃加国领馆颁发,从香港入境无枫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从海南走可不可行?

华人网59个国家人员持普通护照赴海南旅游,可从海南对外开放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停留30天。如果用加拿大护照去海南,然后用身份证入中国大陆,回来再从海南走。这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