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汽车史上最大的汽车刹车门冤案



在加拿大


原创:商业人物 作者:冯超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几年前,德云社的郭德纲、曹云金师徒不合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时,郭德纲发了一篇6000多字的长文回应,其中有几句话他是感叹做人难: 正面回应是以大欺小、如不回应是理亏默认、马上回应是气急败坏、回应慢了是处心积虑。 这就是一句古话讲的——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当你成为了嫌疑人,你的任何动作都被怀疑。就在几天前,我看了一本非虚构图书《凶年》,作者在美国的一个城市的凶案组呆了一年观察警探办案,其中一个警探把犯罪嫌疑人撒谎的特征贴在墙上。这些特征一共有八个: 不配合。过于配合。说话太多。说话太少。完美无缺的证词。自相矛盾的证词。频繁眨眼,不和警探直视。不眨眼,盯着警探看。 你看吧,这样的区分毫无意义,嫌疑人怎么看都是在撒谎。 这样的事情最近就发生在某个因维权事件而卷入舆论风暴的某个美国车企身上。在官方的调查还没出来之前,我并不打算多说一句了。我想讲的是,发生在巨头丰田身上的刹车案子,它被美国乃至全球的媒体质疑,但最后却是个冷笑话的故事。 2009年8月,美国加州发生一起丰田雷克萨斯车祸,一位警察连同三个家人全部死亡。这个事情是一个天然的新闻选题:尽职的国家公务员、一个家庭的死亡、以及死亡前打出的一段令人心碎的电话。 舆论开始猛攻。 3个月后,丰田宣布,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调查已经结束,事故的原因是刹车片底下的橡胶地毯,因为这个毯子设计不合理,会卡主油门踏板。丰田开始召回有此问题的车辆,涉及到的车辆,媒体公开数据显示是近600万辆。 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丰田的问题,而丰田以为自己的召回已经在解决问题。但也就是这个时候不凑巧,又发生了几次事故,一个据说是丰田汽车突然加速撞到路边的石头,另外一个是发生在加州,车主是房产经济人Jim Sikes。 这位车主称,自己的丰田混动普锐斯轿车失去了控制,突然加速,他告诉911的电话接线员,可能是刹车踏板出了问题。这个事故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头条,从这以后,这家媒体机构就集中力量全方位报道丰田了。 但是奇怪的是,美国官方以及丰田都尝试重现他所描述的意外所发生的情况,但都无法重现。也就是说,车主描述的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就不存在。后来又有消息称,这位房产经济人的言论不可信,他的财务危机严重,向媒体虚构了汽车失灵的故事只是为了得到一所大房子。 这位房产经济人的故事分为两段:首先他是怀疑丰田的问题;其次,是他的言论站不住脚。但是在丰田的故事里,媒体们只选择前半段,将炮火对准丰田就行了。 将丰田推向漩涡,在丰田最终召回汽车的数量超过1200万辆的事件里,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那么几位。 第一位,是丰田在北美雇佣的律师Dimitrios Biller,站出来指控丰田公司有意隐瞒了事故真相。此人对于媒体来讲,可是真是一件大宝贝——骂丰田的话能被这位反水的律师说出来,媒体还能标榜出公正客观的样子,岂不美哉?但是这个事情的后续是,丰田起诉了这位律师,法院判定这位律师向丰田支付260万美元,并归还他拿到的丰田机密文件。 第二位,是南伊利诺斯大学的Dave Gilbert教授,这位教授研究报告指出,丰田汽车电子系统设计存在一项缺陷,能引起汽车突然加速(暴冲),其他的车企没有这样的问题。他的这份报告在美国广播公司以实验论证的“科学形式”播出,再次引爆舆论。 但是,这个事情的后续就搞笑了,丰田邀请了科技顾问和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专家进行反驳:如果利用这位教授的方法,结果能造成除丰田之外,包括通用、宝马等品牌汽车都出现突然加速的情况。 而美国广播公司因为这个实验还道歉:这个结论是伪造的,新闻中使用的图像是不合规的,为这个实验项目提供资金的,是一位想跟丰田打官司的诉讼人。 第三位,就是美国的官方了。应国会要求,美国运输有关部门对丰田展开调查,起因是因为消费者投诉说,丰田出现突然加速是丰田的电子系统故障有关。官方开始调查丰田的电子系统问题。 当年的国会议员说,丰田绝不会检讨自己,只会“三怪别人”:先怪车主操作不当、再怪脚踏垫、最后怪油门踏板,死都不会招认是电子控制系统出了问题。类似这样的评论我们最近都见过。 媒体围剿,官方调查,丰田不断的召回汽车。 当时的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也就接班几个月,接下来,全球的媒体都捕捉到他的各种道歉,落泪的镜头。他的策略是,不与同行争论,不跟舆论争论,不通过媒体辩解,只道歉。在争取同情分的同时,他又不服软,在美国的听证会上,他只是向消费者道歉,对于官方质疑丰田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丰田章男说:“我有绝对的信心,电子油门控制系统的设计没有问题。” 谁信你呢?你就是即将下跪的嫌疑人,继续你的“歌舞伎”表演吧,如果没有问题,你怎么还召回那么多车?媒体继续批评。如果用一篇鸡汤文来形容当时的丰田章男的话,我觉得标题就叫《男人的格局》。 在骂丰田就是正确的氛围里,加拿大的《金融邮报》为丰田出头——没有丰田的汽车安全问题,而丰田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问题。当时恰逢经济危机,美国本土的汽车巨头不争气,眼看丰田攻城拔寨,趁此机会打击丰田,保护本土的汽车工业。所以,丰田事件就是政治事件。 文章援引了1986年奥迪的例子。当时,德系奥迪车遇到跟丰田车一样的问题,就是意外加速。谣言四起。奥迪深陷危机。 最终的官方结果确实非常搞笑,德系豪华车奥迪在设计车辆的时候,油门和刹车之间的距离很宽。但美国开豪车的人,已经习惯本土油门、刹车距离很近的设计车,所以当他们开上奥迪的时候,司机失误操作引起加速。 仅此而已。但因为这起事件,奥迪在美国市场多年没缓过劲儿。 到了2011年2月8日,历时10个月,还邀请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参与,检查了28万行软件代码的针对丰田电子系统的故障调查宣告结束。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媒体报道和研究都认为是丰田的电子系统存在问题。 而这份报告则是为丰田翻案: 1,没发现丰田车存在电子系统瑕疵; 2,问题的根源在于脚垫毯子卡主油门踏板等瑕疵(这在丰田的之前召回中已经得到修复)以及丰田车主的失误,官方调查表明,58辆出现暴冲现象的丰田汽车中,35辆车的司机在撞车前没有踩刹车、9辆车的司机是在出事前最后一刻才踩刹车。 丰田章男又续写了《男人的格局2》。面对这个报告,他一声不吭。被人冤枉又被翻案,还一声不吭。召回了那么多车,还是一声不吭。 这种争取好感度的手段真是高明。而报告公布当天,丰田的股价涨了。 当这个报告出来后,美国老牌的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写了篇文章,“美国媒体应该就召回向丰田道歉”。这个文章可谓是火力全开,认为媒体是一边倒的批评丰田,没有获得客观的媒体环境,而专家们以及现身说法的人被经济利益所支配,把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兜售给媒体求得个人利益,他们不顾及观点对民众和企业造成的影响。 丰田的故事说完了。我讲这个故事的由头,是近期的一家因维权事件陷入风暴的国外新能源车企。我还是得重申一点,在官方的调查还没出来之前,我并不打算多说一句。丰田的故事与近期这家车企的故事是完全独立,毫不影响的两个故事。 但丰田的故事起码告诉我们,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需要花时间,甚至需要航天局这样的部门参与。但这份报告,远胜于舆论里那些配着悬疑BGM,夹杂着情绪偏见的评论,它是理清真相,也是维护经商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手段。 而丰田的故事还讲了一点:任何一起热点事件,在真相抵达之前,就有好多妖魔鬼怪。 *文中图片购买于视觉中国

评论
围攻并死踩,是民主社会的标准操作? 加西论坛的某些人貌似很擅长这一套。

评论
跟共产党在背后指使碰瓷特斯拉比,差远了

  ·中文新闻 2024 年美国大选结果:特朗普获胜可能会让澳大利亚经济损失
·中文新闻 2024 年美国大选结果:特朗普是新的罗纳德·里根 - 没有美德

加拿大汽车-加拿大

路考貼士

华人网这些提示對路考很有帮助。1.始終保持張貼的速度限制。2.留意学校和 游乐场区域。3.当你右转时,检查你右边,做should check,看看有没有 骑自行车的人、行人或其他道路使用者。 4.在停 ...

加拿大汽车-加拿大

白车司机太离谱了

华人网白车司机太离谱了 可判谋杀或误杀 评论 其实电瓶车女子已经给白车可能开门腾出空间了,只是,白车司机装逼直接把门开到90度。怎么不再用力点开到180度,那样更帅。 评论 司机、乘 ...

加拿大汽车-加拿大

注意大车的内轮差唷!

华人网注意大车的内轮差唷! 大型车转弯时,前後轮不会在同一个轨迹,其中内侧前轮画出的圆半径较大,後轮画出圆半径较小,前、後轮差距称为「内轮差」,车辆越大,内轮差也越大。前 ...

加拿大汽车-加拿大

到上山滑雪开车要小心

华人网昨天早上去cypress滑雪 上山时看到一台车滑到对向车道旁 车主 (应该是Audi?) 尝试加油门脱困 看起来有点困难 即便有四驱雪胎 通常我只要 气温一度以下就会放慢驾车的速度 就怕有黑冰之 ...

加拿大汽车-加拿大

丰田章一郎逝世。转帖

华人网互联网 享耆寿97岁。 评论 图为2000年5月24日,日本丰田汽车前社长丰田章一郎在东京的展示会上,坐在公司新型号汽车中。 评论 丰田汽车2月14日称,丰田汽车公司创办人丰田喜一郎之子 ...

加拿大汽车-加拿大

求帮助判定车祸责任

华人网马路中间有绿化隔离带以分隔双向车道。我在主路行驶,对方车从隔离带中间的路口开出来时撞到了正在主路上行驶的我,这个地方没有停牌,请问是谁的责任呢?谢谢。警察没有给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