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蒙特利尔 Montreal"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王财贵教授将来蒙城做专题演讲!
在加拿大
王财贵先生,字季谦,台湾台中教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任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台湾汉学教育协会创会会长。北京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青基会文礼文教基金创始人。1994年开始,王财贵教授开始倡导“儿童读经教育”。二十余年来,王教授足迹遍布大陆30省,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洛阳电视台父母在线、山西电视台科教频道、中青网教育专栏等知名媒体都对王教授进行过专访。2011年开始, 《南方都市报》深入广州、深圳等地私塾,探访王财贵读经教育实践成果;同年,教育部直属刊物《小学语文》设立国学专刊,创刊号专访王财贵教授及其读经推广中心;2012年, 《教育家》杂志连续三期专题报道王财贵和儿童读经,再次激发学界关于儿童教育的讨论;王教授更被《中国教育报》总编陶继新称为“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今年4月6日,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王教授来蒙城做专题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教育的智慧—智慧的教育”,这将是王教授2015北美公益巡讲20多城市中的收官一站。此次演讲的目的是,讓海外孩子能輕鬆高效學習中文,讓孩子真正擁有三母語的文化,改善海外中文教育方法,提高海外华人子女的中文学习。本次演讲的主办方是蒙城時謙學堂,协办方是加拿大地平线教育集团/北美经济导报/蒙城汇,我们真诚期望广大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成为协办单位,积极地参与儿童经典教育的推广中来,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的学习,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评论
地平线教育集团,魁省经验移民一站式服务领军品牌!从留学签证,法语认证,到移民代办,千百人的成功经验! 超赞 赏 U upperfly 0$(VIP 0) 342015-03-11#2 已报名,多谢组织!
评论
最犀利的语文教育反思者与实践者——王财贵教授从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场国学演讲开始,台湾国学大师王财贵博士,通过他对全球少儿读经教育的推广——十三岁以下读完中西方经典著作的理念与实践,让国人对语文教育以及经典学习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如一阵清风沁人心脾、也发人深思。王财贵教授指出,读经教育,可以当做语文教育,然后扩而大之是文化教育,因为语文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最重要的载体,所以语文好了,比较容易进入到文化的世界,比较容易传承所谓的高度文化,所以它也是一种文化教育。十三岁之前,读完中外经典谈到少儿教育,王财贵教授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他说,依照人性的发展,语文教育最恰当的关键期是在十三岁之前。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最好在十三岁之前培养完成。小孩子的学习语言很快,他的记忆力很好,语文很重要的基础是你要记得很多资讯。语文好是从背诵而来,所以,假如我们能够背诵许多文章,语文就会好,尤其是背诵有高度的文章。中国五千年来最重要的书都是文言文,要学文言文是很容易的,就是用文言文教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他长大以后就会文言文。怎么教呢?叫他背就好了,因为他不能够理解。因为十三岁之前不是理解的年龄,是记忆的年龄。他记忆多了,长大以后就会慢慢了解,但是如果不给他记忆呢,长大以后他就以理解为他的特色了,那时候就不喜欢记忆了。家长要学会思考、懂得教育说到对孩子的教育,王财贵教授认为家长是否具有思考的能力,以及是否懂得教育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一些家长不思考,也不敢思考。例如,一个家长可能会说:小孩子怎么可以不上学?因为他不去思考了。我们再问:为什么小孩子一定要上学?他才会去思考,事实上,他是不敢思考这个问题,基本上是随大流。请问,这样盲从的人有思想吗?王教授也笑称:奉劝将来的孩子,投胎要小心一点,不要投到没有思想的父母那里,他没有思想,一定会把你教坏的,所以我一直宣导,家长一定要有思想,让家长认识教育。你如果认为教育是对的,上学是好的,能够把一个孩子的潜能尽量的开发,你就赶快让孩子上学去,你不要一面上学一面骂,你是自讨苦吃、你是自讨没趣,你自作孽,又骂又要送去,这算什么?经典,是讲人性的书大凡经典,都是讲人性的书。事实上,不是你读《论语》,而是《论语》在读你,这是王财贵教授对经典的看法。人心都是一样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人心中都有无限的智慧,而且想要开发它。所谓圣人就是已经把智慧开启了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智慧,现在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这些文字不可以把它当文字看,要把它当智慧看,所以你读一遍,好像耳熟能详的还不错,有些讲的还不是那么有道理,但是你越读越读,你就读到他的生命了,读到圣人的内在智慧了,而不只是从文字上解释。依照理性做人做事,就是圣人基本的教导,《论语》教导做人应该这么做,讲话应该这么讲,所以你也可以自己写一部《论语》,这样智慧就开启了。所以,论语是一本你自己的书,是一本心灵的书,人类共同的心灵。假如《论语》讲的是孔子的道理,那么我们不会接受2000多年,因为我们没有那么笨,假如他讲的是人人的道理,所以人人都要接受,所以你为什么越读它,越觉得它字字都很宝贵,而且每一个字都有深刻的意义,它都有内在的生命在闪亮。为什么呢?因为它就是你呀,它就是你内心所希望的,所以,读到这里你就会有一种娱乐的感觉,所以,就学而不亦说乎了。所以,不是你在读《论语》,而是《论语》在读你。孔子并没有叫我们学它,不是你去了解《论语》,而是你同《论语》融为一体了,你就是《论语》,《论语》就是你,这样做,你才会愉快;你如果一直想,这是圣人教导的,我一定按照圣人教导的去做,你会很痛苦的。你如果想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我应该这么做,你是为自己而活啊。从人性出发,来讲人性。由于我们往往都不从人性出发,我们都很任性,任自己的性,但是圣人不是为他自己,不是为他自己的个性、利害说话。任何的经典都是讲人性的书,中华民族的圣人是孔子,老子是二流的。唐宋八大家是三流的,这些作品可以润色我们的文学能力,但是最高明的文力还是在经典之中。东西方理性,殊途同归西方人讲的是《圣经》,《新旧约》,那是他们最高的书。最好是中西方经典一起读,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在追求真理,东西方的圣人和贤人都是在追求真理,只是追求的方向不很一样,追求的高度不很一样。但是毕竟都是真理,都是从人性出发,所以我们都可以受到它们的教导。用康德的话说,我们东方的心灵在发展理性的实践方面表现得比较成熟,西方是思辨理性知识方面比较成熟。理性是同一个理性,东方人主要对内在生命、从人生智慧去考察、去实践,所以东方讲境界;西方人的大部分成就在知识,讲知识,不讲境界,因为讲境界就不精确了。对于东方重视情理法,西方重视法理情的说法,王财贵教授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一种卡通的说法,因为现实生活中,该情理法就情理法,该法理情就法理情。你的家庭就要情理法,你去公司、社会上就要法理情,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学会公正思考、辨别经典对一些人表示《论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如何取舍以及教育孩子的问题,王财贵教授则有着另外独到的看法,因为经典的关键是在于如何古为今用。王教授说,讲这些话的家长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根本没有读过,他随便乱讲,大部分都是这样子,所以这种人就问,你读过《论语》没有,你读过《老子》没有,你再问哪一句是不合适的,你才可以讲嘛。第二种,他如果读过,这个人很笨,他不会读书,你不能够把古代的事情提炼出道理来。因为古代的事是古代的,但是古代的道理跟现在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你要从事情里面去知道那个道理,然后来做现在要做的事。那你不会读书,你还怪人家书太古老,不过这些人都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小时候没读过经典,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不顾,如果没有辨别能力,你就要谦卑一点,听人家讲,不要一下子就反对,要不怎么办?你自己又不会读书,又不听人家讲道理,那都凭你自己,不读书就乱反映,那你要害你的孩子,没有人管得着。因为天下孩子那么多,大家都在被害,多你一家的孩子被害也没有关系,也无所谓。这些人都不要跟他辩,就跟他说,请问你自己读过经没有?第二点,你读经你到底有没有智慧去了解经典的意思?假如读过了,大部分人不需要多高的智慧,只要你读《论语》100遍,很少人会说孔子是个无聊的人。你读过第二遍就越来越认为论语的内容很好,你再读98遍,你就更认识它的好处了,所以都是因为自己没学问,没学问就不要随便评论,这是我的劝告。现在人就是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可以读到大学、研究生,但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一个人去公正地思考,他不具备思考能力,他都是直接反应。语文教育,为改革之先导与基础说到教育改革,王财贵教授提到语文教育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语文作为思维之本不可撼动的基础地位。王教授指出,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先改革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改革了,一切教育不改就好了。比如语文教好了,他其他功课就可以自己做了,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他就喜欢读书,就会思考,头脑就好,那其他功课也会很好学。只改语文就好了,甚至只教语文就好了,十三岁之前只教语文。对于如何开发一个人思考的能力?王教授指出,聪明,有聪明就有思考的能力,开发他的所有潜能。即,第一是聪明、第二是教养,知识和品德一起完成。依人性做教育,乃是理想模式王财贵教授谈到,理想教育很简单,就是依照人性而做教育。该怎么教就怎么教,该教什么就教什么,该什么时候教就什么时候教。即,理想教育就是把握教育时机,把握教育内容,把握教育方法。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法、教最恰当的教材。那最恰当时机是什么时候?假如学科学就是长大再学,像钱伟长18岁再学科学,因为他聪明,聪明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科学是凭聪明。现在,不是课本越来越难,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笨,是我们的教育把他们教笨了。整天教“小猫、小狗、一群大雁向南飞”读多了,你就笨了。教把人教笨的课本,那你就被教笨了,所以数学才不会做。而读经之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数学就会做了。读经,关乎国人之文化教养对于读经教育的进程,王财贵教授则认为是一个要不断持续与深入的漫长过程。他指出,读经教育的工作是很广泛的、做不完的,普遍而深入。普遍就是还没有读的人,我们尽量宣导,希望整个国民都读,乃至全世界都读,让全国国民都有高度的文化教养,我们社会就会比较和谐,将来就能够以德治国,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先进的国家。假如我们的文化教养很差,你就是有钱、有军队没什么用,反而会给世界带来威胁、不会给世界带来和平,所以每个人都要有文化教养。文化教养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有文化的教材来教他,最有文化意义的教材就是经典,然后要在很恰当的时机学习效果最好,所以在13岁之前让他学。那怎么学,用最自然的方法,语文只要多读多背、多读多背,他就自己又自己的领会,将来他就会自己去找寻注解、发现答案,你不需要去烦恼。读经,中华文化复兴之基础谈到中华文化之复兴,王财贵教授则语重心长:如果中国人都不读中国书了,哪里还有中国文化?所有,中华文化要复兴先要恢复中国人读中国书的能力。中国人读中国书,什么叫中国书?五千年的书,经史子集,那是代表中国的书。现在中国人都不会读中国书,没有中国灵魂了,中国文化在哪里?所以,要恢复中国文化,首先要恢复读中国文化书的能力,就是语文能力。读这些书,就是要用这样的书做教材,教几年,他一辈子就会读这样的书了。那不用这样的教材,你只教他白话文,一辈子不能读这种书。请问中国人都不能读中国书,中国文化怎么复兴?所以,中国文化复兴一定要以读经教育为基础。
评论
地平线教育集团,魁省经验移民一站式服务领军品牌!从留学签证,法语认证,到移民代办,千百人的成功经验! 超赞 赏 地平线教育集团 0$(VIP 0) 4562015-03-25#4 追星记:王财贵教授德国授课见闻作者:马爱湖年近四十,即将踏入中年行列,需要操心的事愈来愈多。工作、家庭和子女教育是周而复始的日子里不变的主旋律。大约一年前与志趣相投的一群妈妈们开始尝试儿童读经,给单调的主旋律平添了悦耳的和声。与孩子共读、抄写经书与阅读读经相关文章成了我减压的方法, 激活了我的好奇心与学习动力,让我有又了热血青年的感觉。得知汉堡致谦学堂邀请读经倡导第一人王财贵先生今年九月在欧洲六国十几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讲,我兴奋得如同十几年前等待去听莫文蔚演唱会一样。安抚好家里的大男人和小女孩,我从斯图加特跟听到汉堡和柏林,当了一回名副其实的“财迷”(王财贵先生的粉丝的称号)。读经倡导第一人的王财贵先生其人其事王财贵先生,字季谦,出生在台湾。少年时期的季谦先生,在师专学习国文,自觉古人文章的深刻与思想的高超非今人能比。都是聪明的小孩, 在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影响了现代人的提升?他在考察名家的传记后,发现这些名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五六岁开始读四书,十五六岁已读完经史子集中的最重要的书。季谦先生便开始自学国学经典,并时时期盼得到一位能教国学的老师。他从台南师专毕业后,在台中山区执教,有缘结识隐居在那儿的掌牧民先生,二十岁时正式拜师学习国学,工作之余、服兵役期间都发奋读书。后又继续深造,获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读研期间,旁听了牟宗三先生的讲课, 深感牟先生学识博大精深,从一知半解开始,跟课、录音、整理笔记,并最后成为牟先生的入室弟子。此后受聘于台中教育大学,并成为当代新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因深知读国学经典(简称“读经”)对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季谦先生在台中山区就开始边教书边推广读经。从组织亲朋邻里的孩子读经开始,推广至台湾各地,不断探究教育本质,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了完整的读经教育理论。虽然台湾曾一度盛行读经,读经班、读经私塾乃至许多小学把读经纳入课时,但几次教育改革始终将读经划在体制外,使得读经与升学和继续深造不能顺利衔接,导致读经再度被质疑。于是季谦先生提前退休,全职推广读经。大陆在经受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后,文化严重断层,对读经的迫切性远远超过了民族文化传统风俗尚存的台湾,成为季谦先生工作的重心。2009年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在北京成立,下设培养师资力量的读经培训中心,以及培养不同年龄段的读经孩子的早教中心、读经学堂和文礼书院。其中2013年成立的书院专门招收能包本背诵中英文经典三十万字的孩子,提供他们体制外的深造机会。季谦先生二十年来的努力与坚持,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参与到读经、吟诵或者文言文教学中。现居汉堡、创建致谦学堂的杨嵋女士,是开海外读经先河的第一人,把读经理论辐射到欧洲乃至北美的华人圈,给关心“移二代”中文教育的家长指出一条行之有效且一举多得的中文学习之路,也才有了季谦先生的这次欧洲巡讲活动。 读经推广之路季谦先生把他毕生要推广的事精炼成“儿童读经”四个字,表明了教育的时机——儿童期(十三岁之前);方法—— 熟读而成诵 ;教材 —— 经典书籍(文言文原文)。没有人能比他更深入浅出地说清楚为什么要让儿童读经,我就不再赘述,有心者可以先听《一场演讲 百年震撼》这个讲座,继而搜索“王财贵读经”了解更多信息。读经推广二十年,一路走来,虽然经历的困难与挫折不少,但季谦先生从未被困住难住,从未有“挫折感”, 因为起初没有人读经,只要有人开始读经,他就是成功的。而且他是因为要做好教育而做,并没有当“成功人士”的打算,所以觉得得很轻松、很幸福。此次欧洲之行 ,为了能让更多地方的华人听到先生的现场演讲 ,先生的行程非常密集。差不多一天一个地方,每地一场到两场演讲,再加家长座谈会。倒时差、倒火车,又受寒咳嗽,使先生略有倦容。但他的目光却一贯清澈坚定,让人真的看到他的不急不躁与幸福感。奔波途中传来喜讯,季谦先生获得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传播奖之年度建设力大奖的个人奖项。他放弃颁奖典礼上当名星走红毯的机会,继续巡讲行程,这是对传播奖的最好获奖感言了。不过这道光环让我这个小“财迷”可是真的追星啦!语和文这次季谦先生巡讲的主题很多,如儿童读经与海外华文教育、东西方经典教育和新儒学的儒家思想。各地演讲的报道将陆续登在“海外读经教育”的博客和微博, 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季谦先生关于学习“语”和“文”(即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观点。我的亲友师长听到“读经”两字,第一反应通常是“读这些有什么用?现在没人用文言文!”,更有批评声“这些都是封建思想,皇帝用来愚民的!”遗憾的是大部分人从未翻开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或《道德经》,对这些国学经典的印象只是书中被拿来作为“腐朽思想”证明的只言片语。即使他们拿起了一本《论语》,也不一定看得懂,因为一百年来我们接受的都是白话文教育,遗失了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季谦先生在柏林的演讲中专门谈到白话文教育推行的前前后后。百年之前,中国的教育在民间,上过三四年私塾的孩子已经可以读古书、作诗写字和做算术。白话文相当于当时的口语,会文言文才算是有文化的人。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为提高民众受教育的程度,废除文言文和读经,推行以白话文授课的西式学堂。不过这些学校的国文课仍有诗词吟诵,课本也是半文半白的。随后的五四运动又掀起了一股全盘西化的浪潮。当时北大校长胡适先生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禁止文言文教学,倡导简化汉字。共产党执政后,汉字曾面临被俄语取代和字母化的危机。后虽然被保留,但只能用简化字。从此,中国儿童在学校里再也接触不到繁体字,再也看不了古书。季谦先生认为白话文是“我手写我口”,文章如果只是用来记录语言,一来不够精确,二来由于口语的时代性和快变几百年后的人就很难读懂它。“文”能“载道”才是有生命力的好文,魏晋之前就有很多这样的古文,读不懂这些古文,就远离了自己的文化,不能算真正的中国人。文言文真的很难学吗?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传统读经教育培养出蔡元培、胡适和毛泽东,培养出鲁迅、朱自清、沈从文。以三十年为一代计,百年白话文教育培养出来的三代人,其文学水平、个人修养一代不如一代。我们70后、80后的人不会看古书,不是因为文言文难学,而是因为没人教,我们是白话文教育的“小白鼠”。季谦先生从四十年教书育人的经验得出结论,文是不学不会,教了就会。 先生一直说:“我们自己只有半杯水的能力,但我们可以给孩子指一条河。”答疑解惑来听讲座的绝大多数是家长,有的是刚有孩子想了解海外中文教育的各种模式,有的是孩子在使用暨南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的中文学校学习后遇到瓶颈,有的是在带孩子读经过程中碰到困难。相同的一点是,都非常关心子女的中文教育, 十年前,季谦先生在纪录片《儿童读经教育百问千答》中曾说过:所有大家现在询问的、质疑的东西,他在开始全职推广读经时都已经想清楚了。十年后,我跟听了季谦先生的三场演讲,发现各地家长提出的问题不尽相同,而且还与十年前《百问千答》中的问题不尽相同。先生从教育理论层面、杨嵋女士从推行读经的实践层面,做了很多精彩回答,下面摘录几则。家长: 听说读经成才的孩子只是个例,有没有统计过读经成才的孩子占读经孩子的比例?季谦先生:我们不去统计,因为我们不需要广告。但我可以说读经的孩子记忆力和专注力得到提高,学其他东西都会更容易。家长:孩子读看不懂的古文,不会感到枯燥吗?季谦先生:读得枯燥是经书本身枯燥吗,还是父母自己觉得读经枯燥?父母教的时候内心犹犹豫豫,孩子是能感应到的。另外一点,向上的发展,总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会遇到困难。解决“枯燥”的正当办法,一是为孩子找共读的小伙伴,二是滴水不漏法(即老实、大量)读经。其它给奖励、讲故事等都是末端的做法。家长: 会背一些文章的读经孩子,还是没有阅读中文的兴趣,怎么办?是否还是读绘本故事更能提高兴趣?季谦先生: 不要放太多心思去担心这些,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就是再多读几年经。这个问题看你怎么看,现在如果不读经,孩子也不会以后读白话文的。现在坚持读经,等孩子真的不愿读了,再换读白话文,会觉得白话文容易很多。杨嵋女士:看似这是孩子的兴趣问题,其实是能力不够,还要多读经突破识字关。另外,家中的语言环境与孩子的阅读能力很有关系。最后选择白话文的书籍要谨慎,以接近文言文的历史文化常识类的书为佳。后记每到一个新城市,季谦先生都是下了火车直奔演讲现场,上台马上开讲。不拿稿子,也不见做准备,似乎只是随便讲讲,但是每次演讲都是条理清晰,主题明确。因为推广读经的二十年中,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教育这回事,所以随便开讲说出的就是深思后的有调理的观点。更让我佩服的是,如果他举了相同的例子,那每场的表述方式一定不重复。面对家长们的各式问题,先生也是洞察问题关键,迅速作答。倒是我的一个问题让先生难得思索了几分钟,我问先生有什么话送给《华商报》的读者,先生斟酌一番提笔写下几行字(见照片)。王财贵先生在柏林为《华商报》读者题词巡讲结束后的两个月里,德法英荷瑞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许多读经班,开班的家长都是听了季谦先生演讲后受到触动,并即知即行。意外惊喜是,借由巡讲活动联系到了两位“读经第一代”的孩子,他们已是在欧洲求学的青少年,他们的亲身体会更让人坚信读经是一举多得的学习方法。借此文,我还想与身为家长的你分享几个观点:1.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对学习中文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如果你希望孩子能站在你的肩膀上看世界,那不管用哪种方法教,都要把 学习中文做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学习一门语言,也是在学习它承载的文化,需要时间来酝酿和内化。不要在国学热潮中,把读经当作速成中文的捷径 ,带着功利心和攀比心去要求孩子完成每日认字指标。2. 至于是否要读经,请不要迷信任何人和任何理论。季谦先生常说:“听到我的理论,大家一定要自己思考,认为对才做,不要盲从。”我建议你至少思考清楚三个方面。一是,先生认为“教育本该如此”,所以倡导读经,并且“教育对了,天下事就会改变,对的中华文化就会复兴”。先生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心愿是培养一批君子从政、经商、办学。如果你有君子是“腐儒” 、君子不合时宜的先见,那请三思而行。二来,请为陪孩子读经和为自己学习腾出时间。因为这是我们这代人不曾经历过的教育方法,实际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请不要沮丧。勤与其他的读经家长交流,就会发现自己家的问题并不特别,还可以得到很多中肯有效的建议。勤看季谦先生的文章,接近正源,防止偏离季谦先生的本意和读经全程规划。 如果你已经为孩子每天下午安排了学琴学画学游泳,自己在忙完工作家务后也身心疲惫,那也请三思而行。 三则,中国的文武之道一向是体验的文化。一旦决定读经,就要遵循先生对读经的指导,才能体会看似简单的“儿童读经”四个字帮我们避免了多少弯路。放弃拼音组词造句,只需老老实实把经典的书读熟,一切自有分晓。最忌自以为对教育子女很有一套,把先生的读经理论拿来加加减减,比如怕孩子觉得枯燥加很多花样来增加“趣味”,或者怕孩子不理解让孩子按“先易后难”的顺序来读经书。如果你认同君子的所为,愿意把孩子有限的课外时间用来学习中文,决心以一种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方法教孩子学中文,而且对孩子的中文水平有高于会听会说的设想,那么就上路同行吧!明星就是有号召力的人,具有榜样的作用。希望在读经路上结识更多的知行合一的“财迷”们!
·生活百科 为什么 Flybuys 不能自动节省 10 美元?
·生活百科 2022年过期的干蘑菇、干紫菜该扔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