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蒙特利尔 Montreal加国的大熊市要来了?



在加拿大


看大家讨论RRSP和TFSA的帖子里提到的Anna,想到了一个十多年前看到的预言:Baby Boomer退休的高峰一定会催生出史上最大的熊市。就像那个例子里的Anna,每年存一万,退休时大概累积100多万,打算每年拿出来6万作生活费。假设她今年退休,去年她买了一万基金,今年就要拿6万出来,基金分红大概每年3%吧,所以她每年要卖出3万(3%)的基金才行。每个退休的人都是一颗从天平一端(做多)移向另一端(做空)的小砝码,做多的这端是剩下的整个劳动力的每年新增养老投资/储蓄。如果退休的人口持续增加,而新增就业人口萎靡不前的话,很显然天平会慢慢向做空那端倾斜。更可怕的是,由于养老的生活费是刚需,一旦下跌趋势形成,资金离场速度会加快:原来3块一份的基金如果跌到2.5,原本只需要卖出一万份,现在要卖1.2万份才够;同时大家也都不傻,看到基金、股票跌跌不休自然会转到GIC或者美国市场。看一下加拿大的人口金字塔,你就知道我们是处于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每年退休人口持续增加,新增劳动力越来越少。传说中的未富先衰会不会先发生在加拿大呢?我还看了下TSX的总市值,2.5Trillian,平摊到30岁以上人口,每人也就14.7万,如果65岁以上占有的市值是30-65岁人口的2倍的话,他们每人也才23万多一点的市值。可见这个盘子真的不大啊。对比美国的人口金字塔,你就知道为什么买美股更安全了。

评论
蒙特利尔登陆全记录――不断更新中!http://forum.canadameet.co/showthread.php?t=385008 超赞 赏 反馈:capricon G gaogao5 0$(VIP 0) 4352015-02-25#3 不明觉厉+1!每年一万累计到100万这么多?

评论
gaogao5 说:不明觉厉+1!每年一万累计到100万这么多?点击展开...有前提的,已有15万RRSP,外加6%年收益,2035年确实能有100多万。详见:http://forum.iask.ca/threads/专家太不靠谱?(实例:加国rrsp-tfsa-resp-回报对比).748598/

评论
蒙特利尔登陆全记录――不断更新中!http://forum.canadameet.co/showthread.php?t=385008看大家讨论RRSP和TFSA的帖子里提到的Anna,想到了一个十多年前看到的预言:Baby Boomer退休的高峰一定会催生出史上最大的熊市。就像那个例子里的Anna,每年存一万,退休时大概累积100多万,打算每年拿出来6万作生活费。假设她今年退休,去年她买了一万基金,今年就要拿6万出来,基金分红大概每年3%吧,所以她每年要卖出3万(3%)的基金才行。每个退休的人都是一颗从天平一端(做多)移向另一端(做空)的小砝码,做多的这端是剩下的整个劳动力的每年新增养老投资/储蓄。如果退休的人口持续增加,而新增就业人口萎靡不前的话,很显然天平会慢慢向做空那端倾斜。更可怕的是,由于养老的生活费是刚需,一旦下跌趋势形成,资金离场速度会加快:原来3块一份的基金如果跌到2.5,原本只需要卖出一万份,现在要卖1.2万份才够;同时大家也都不傻,看到基金、股票跌跌不休自然会转到GIC或者美国市场。看一下加拿大的人口金字塔,你就知道我们是处于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每年退休人口持续增加,新增劳动力越来越少。传说中的未富先衰会不会先发生在加拿大呢?我还看了下TSX的总市值,2.5Trillian,平摊到30岁以上人口,每人也就14.7万,如果65岁以上占有的市值是30-65岁人口的2倍的话,他们每人也才23万多一点的市值。可见这个盘子真的不大啊。对比美国的人口金字塔,你就知道为什么买美股更安全了。点击展开...这种理论真是经久不衰。 二十年前,多少人预测加拿大的CPP/美国的social security 十年内一定破产, 也是用的类似理论。 用多伦多股市总市值来计算, 太小儿科。 首先, 多伦多的股市是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上市交易所,很多所有者和加拿大养老毫无关系。 再则,加拿大的退休基金都是全球投资。这次马云上市,CPP就小捞了一笔。安省教师退休基金就是美国商业地产的大佬之一。 最近CBC播了一个研究报告, 目前50岁以上的人,85%以上退休收入足够养老。

评论
没存够钱的黑叔叔们活不到60就被系统性的死光了,抽烟喝酒抽大麻吃大量垃圾食品不早死才怪

评论
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是国贼。 超赞 赏 V victoria1234 0$(VIP 0) 112015-02-26#7 本人不赞成楼主理论。市场走牛还是走熊无非是受制于资金推动或者业绩推动。单从资金面来看,加拿大进入老年社会,不代表投入市场资金少了。市场参与方趋向分散,每年20多万新移民的涌入,跨国资金的移动足以弥补老人从市场抽出的部分。美元超发导致加币被动的增发,市场总的资金量还在往上累积。工资的上涨也是驱动市场向上的一个因素。业绩变化体现在市场各行业之间周期性的不平衡,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的。举个例子,原油价格下跌,农业,矿业,运输业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加币下跌,可能带来物价上涨,引起通胀。收益于通胀的行业有航空业,金融业,以及以出口导向的产业等等。本月底预约RRSP开户,各大银行都排的很满。市场资金还是很充裕的。

评论
awander 说:这种理论真是经久不衰。 二十年前,多少人预测加拿大的CPP/美国的social security 十年内一定破产, 也是用的类似理论。用多伦多股市总市值来计算, 太小儿科。 首先, 多伦多的股市是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上市交易所,很多所有者和加拿大养老毫无关系。 再则,加拿大的退休基金都是全球投资。这次马云上市,CPP就小捞了一笔。安省教师退休基金就是美国商业地产的大佬之一。最近CBC播了一个研究报告, 目前50岁以上的人,85%以上退休收入足够养老。点击展开...CPP全球投资是不假,(查了下CA Equity 10%,CA Bond 30%),但光靠CPP的退休金恐怕不够吧?实际上大部分应该是从RRSP或其他储蓄里获得的收入。RRSP买加国资产的比例肯定会高不少,大部分人不愿意承担额外的汇率风险。但是鉴于这几年加元的弱势,先卖出加元资产恐怕是比较普遍的想法。20年前加拿大的人口金字塔肯定比现在好看很多,那时候Baby Boomer都是30左右。Baby boomer是二战的结果,在北美历史上没有先例,而后出现的出生率骤降更是史无前例,这两个因素在接下来的十年同时发作,不能小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退休的人每年增加,但失业率还是那么高,为什么呢?经济本身就在下行周期里啊。我讨论的是资金量上的变动,当然一个市场不可能全靠养老金支撑,但即使是20%的资金流出的趋势形成,也会很容易被放大成一个大熊市的。

评论
蒙特利尔登陆全记录――不断更新中!http://forum.canadameet.co/showthread.php?t=385008本人不赞成楼主理论。市场参与方趋向分散,每年20多万新移民的涌入,跨国资金的移动足以弥补老人从市场抽出的部分。美元超发导致加币被动的增发,市场总的资金量还在往上累积。工资的上涨也是驱动市场向上的一个因素。业绩变化体现在市场各行业之间周期性的不平衡,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的。举个例子,原油价格下跌,农业,矿业,运输业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加币下跌,可能带来物价上涨,引起通胀。收益于通胀的行业有航空业,金融业,以及以出口导向的产业等等。本月底预约RRSP开户,各大银行都排的很满。市场资金还是很充裕的。点击展开...新移民从过来到像一个普通中产那样有余钱投资要过很久吧。工资的增加和货币增发、通胀基本同步,税后多出来的钱又能有多少呢?还有本月买RRSP人数很多(这几年都这样),反而应该看作是大家手头都很紧的结果吧?一部分人是借钱买RRSP,然后拿到退税就还掉,所以越靠后付的利息越少,另一部分人就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勉强攒够钱来买啊。

评论
蒙特利尔登陆全记录――不断更新中!http://forum.canadameet.co/showthread.php?t=385008反正我的投资里面,加拿大股票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感觉加拿大企业干啥啥不成。点击展开...没错,前两天看到有人说十年前加拿大还有Bombardier和黑莓,现如今还有啥呢?各大银行和Bell?——都只能赚自己人的钱了。

评论
蒙特利尔登陆全记录――不断更新中!http://forum.canadameet.co/showthread.php?t=38500815万+6%年收益,到2035年将有50多万,不能有100多万点击展开...现有15W,每年存1W,年收益6%,到2035,100W只多不少的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没个100万(CPP+RRSP+TFSA。。。)没法退休,而一退休就必须开始往外拿钱。

评论
蒙特利尔登陆全记录――不断更新中!http://forum.canadameet.co/showthread.php?t=385008CPP全球投资是不假,(查了下CA Equity 10%,CA Bond 30%),但光靠CPP的退休金恐怕不够吧?实际上大部分应该是从RRSP或其他储蓄里获得的收入。RRSP买加国资产的比例肯定会高不少,大部分人不愿意承担额外的汇率风险。但是鉴于这几年加元的弱势,先卖出加元资产恐怕是比较普遍的想法。20年前加拿大的人口金字塔肯定比现在好看很多,那时候Baby Boomer都是30左右。Baby boomer是二战的结果,在北美历史上没有先例,而后出现的出生率骤降更是史无前例,这两个因素在接下来的十年同时发作,不能小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退休的人每年增加,但失业率还是那么高,为什么呢?经济本身就在下行周期里啊。我讨论的是资金量上的变动,当然一个市场不可能全靠养老金支撑,但即使是20%的资金流出的趋势形成,也会很容易被放大成一个大熊市的。点击展开...CPP 当然是不够, 可RRSP和个人投资多投入各种基金,其中大多也都是全球投资。 Baby Boomer时,加拿大的人口仅一千多万,对如今的三千四百万而言,影响有限。 20多年前,加拿大人口26M,可如今34M. 人口比例变化也有限。 当今6%的失业率和20多年前的12%失业率,问题在何处? 加拿大如今的经济总量和20年前,增加的可不是一倍两倍, 呵呵。

评论
放心啦.大陸人會搬錢過來的.買.身份.豪宅.酒店.農莊.礦泉水...政府先賣了後頭還有稅可抽的.還有大批留學生和觀光客排隊等著送錢過來呢.加拿大的經濟不會垮的.

评论
tbcgeorge 说:没错,前两天看到有人说十年前加拿大还有Bombardier和黑莓,现如今还有啥呢?各大银行和Bell?——都只能赚自己人的钱了。点击展开...Bombardier还在,市场也不错,也许还能更进一步。 加拿大制造业还是不错,比如说,加拿大的直升飞机引擎可是中国军方梦寐以求的好东东。

评论
tbcgeorge 说:有前提的,已有15万RRSP,外加6%年收益,2035年确实能有100多万。详见:http://forum.iask.ca/threads/专家太不靠谱?(实例:加国rrsp-tfsa-resp-回报对比).748598/点击展开...哦,好像半懂了。

评论
awander 说:CPP 当然是不够, 可RRSP和个人投资多投入各种基金,其中大多也都是全球投资。Baby Boomer时,加拿大的人口仅一千多万,对如今的三千四百万而言,影响有限。 20多年前,加拿大人口26M,可如今34M. 人口比例变化也有限。当今6%的失业率和20多年前的12%失业率,问题在何处?加拿大如今的经济总量和20年前,增加的可不是一倍两倍, 呵呵。点击展开...你能确定“大多”是全球投资吗?我随便翻一下公司Standard Life Pension Plan建议的投资组合,长期+中等风险的组合里加拿大股票基金占33%,按照这个比例,每个退休人员手里平均要有330K加元的股票,退休人口是5.5M,两者相乘是1.8Trillion$,当然每人有1M退休储蓄乐观了点,33%可能多了点,就算减半(每人165K加股,总计0.9Trillion$)也超过整个TSX市值的1/3了。人口基数增加和我讨论的现存人口结构没关系,Stat Can给出的2011年人口金字塔就这样,看一眼就知道问题很大。历史最高确实有12%,但那时候baby boomer人多呀,就业确实会困难,现在退休的比新毕业的多,但就业率还上不去就成问题了。经济总量比20年前确实增加了不是一两倍,是三倍,但这个可以理解成人口红利吧,马上就会倒过来成为累赘了。

评论
蒙特利尔登陆全记录――不断更新中!http://forum.canadameet.co/showthread.php?t=385008股票跌的惨不忍睹,比08年金融大崩溃的时候还低,快挺不住了吧。点击展开...对,Bombardier这种每年裁员1000的公司很难说是经济的支柱啊。还有,15年前有个Nortel,出口创汇大户,后来真的烟消云散了,很难说Bombardier不会步它的后尘

  ·生活百科 从中国运输120公斤小型发电机到澳大利亚最经济的方式是什么?
·生活百科 伪造的澳大利亚邮票在 eBay 上公开出售。难怪邮局每年都在亏损

蒙特利尔 Montreal-加拿大

今天捐款50$

华人网数目不多,聊表心意。明年4月报完税还能拿回来10$ 评论 西葡那些事儿 (2011)意大利中北部之旅 (2009)美东四城记(波、纽、华、费)(2010)墨西哥城都市游 (2012)邮轮入门级-巴哈马 (2016) 超 ...

蒙特利尔 Montreal-加拿大

经济每况愈下的直观表现

华人网原来一家说西班牙语的家庭,父母带三个女儿,每两个礼拜,就会有一个礼拜四到我们店里喝五个milk shake或者 smoothie。。。今年渐渐的,变成了两个小咖啡和三个奶昔给孩子,然后,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