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温哥华 Vancouver眼看省选已经提上日程了,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在加拿大
最近,不仅列治文出现了反华传单,连温哥华西区也出现了。加上眼看着省选已经提上日程了,童话希望大家都能珍惜手中的选票。这里推送童话的两篇旧文。欢迎评论!但是,拍砖千万要轻点啊!卑诗省百年排华,20年拼房和其它童话因为任职家庭主妇的时间太久了,为了给自己充充电,也防止跟社会脱节地太厉害,上周六兴起去听了一个讲座,或者说是座谈会。主讲人是丁果先生,主题是“排华思潮是否存在”。之所以有兴趣,也是因为这个议题直接涉及目前的生存环境。 童话去得不算太晚,基本上完整地听了与会各位,包括丁果先生的发言。丁果先生果然学识渊博,分别从历史、经济、政治的角度,对“排华思潮是否存在”这个命题进行了充分地论证,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意见,让童话听了之后受益非浅,感触良多。 就童话的拙见,“排华思潮是否存在”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加拿大和美国一样,作为一个殖民国家,在完成了大规模殖民之后,以英法两国白人为主体的“主流阶层”,为了稳固政权,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制定了一系列的排异法规。这些“被排斥者”既包括加拿大的原住民,也包括后来的其他族裔,比如当初作为劳工输入的华人。按照鲁迅先生的“不掸以最坏的恶意揣摩”,童话觉得他们对前者的排斥可能是因为心虚,毕竟是抢了人家的东西;对后者呢?是既害怕被人分一杯羹,也害怕既有的秩序遭到破坏。所以,与其说是排华,不如说是排异。 “排异”在医学上的定义是异体组织进入有免疫活性宿主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一个免疫过程。移民作为“异体组织”,哪怕在被“移植”之前已经经过了各种筛选,在被植入后无论是该“异体组织”还是“宿主”都仍然会有种种不适,区别只在于不适的强弱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异体组织和宿主之间的相似度越高,相互间的认同度也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裔因为自成体系的文化背景,包括饮食文化,独具一格的皮肤颜色,以及母国在近代世界史上孱弱的地位以及现代独特的政治因素,很难如俄罗斯移民(外貌相近,信仰相近或相同),或者印度移民(语言优势),甚至如韩裔(政治体系相同)那样轻易地被认同。再加上一个个个体因素的叠加,使得整个族裔成为特定的被“排异者”。童话之所以废笔墨对此强究,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会至始至终的存在。对此,我们无法回避,只能正视,且,任何的扩大或者忽视都于事无补。要最大程度地消除排异反应,需要异体组织和宿主共同的努力,就事论事地来解决问题。 历史上的事件限于篇幅童话暂且不论,童话来说说眼前的事。就近期异常强烈的“排异反应”来说,舆论及大众都认为是疯狂的房市惹得祸,进而剑指炒高房价的“富人”。童话却不这么认为。这波“排异反应”其实在政府开放“投资移民”的时候已经开始酝酿了。因为,政府对投资移民的语言没有任何要求。然后,整个大温地区,除了原先华人的大本营列治文,几乎所有提供服务的人都发现,妈蛋!这些人有钱是真有钱,买豪宅买名车买名酒买名表买名包居然全现金!但是,鸡同鸭讲,无法交流!这就意味着无法让他们乖乖地掏钱!至少不能让他们痛快地掏钱!那怎么行?!于是,资本的逐利本性充分暴露,他们破天荒地开放了很多职位,提供给那些具有双语优势的人——华人。这个相信老移民有更深的体会。童话也是。童话刚来的时候深受语言的困扰,没过几年,到哪里都能遇见母语服务,完全实现了买卖双方无缝对接。太方便了!我们高兴了,有人不高兴了。因为,这些新就职的华人动了Ta们的奶酪! 这只是投资移民激起“排异反应”的第一波。第二波很快就来了。因为根据我们的习俗,安居是首要事项。于是,有了2008年后的首轮房市复苏及涨价。当然那个时候的房价相对于今而言,是小巫见大巫。然后,政府说,他们发现了投资移民的许多副作用,要取消和关闭。房市在2012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陷入低潮。接着,政府又说,投资移民不会完全取消,只是需要改善。然后,房市又开始涨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涨价完全脱离了政府的预期。因为有太多的热钱涌入了这个弹丸之地。之前有多篇文章称,来自中国的海外买家只占全部海外买家的5%。如果仅仅就数据论,那么很难说,这波房市的疯长是中国买家的“功劳”。但实际情况是,仅占5%的中国买家确实在其中要占“首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所有涌入大温地区的热钱、以及那些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信用额度从银行提出来的本地人在把钱砸进房市时都有一个假设或者说是前提——来自中国的富豪会当接盘侠!所以,这5%就是那只蝴蝶的翅膀! 除了那些从事跟房产相关行业的人以外,一开始普通吃瓜群众对房产的“增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喜闻乐见的。房产中增值的部分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像中的彩票那样,是意外之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回过味儿了。因为房市涨得太疯狂了!这种疯狂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拥有房产者的利益受损。地税连年上涨,如果照这个速度涨下去,对工薪阶层来说,很可能除了把房子卖了别无他法了。因为工资和各种收入已经hold不住地税了!其次是,社区的房产不断地被卖和买,原先很稳定的邻里关系将不复存在,古老的邻里相互守望的规则将被彻底打破,最终,所有人都会失去跟邻里友好相处的欲望和信心,因为变动太快了。最后,这种变动会给整个社区的治安带来威胁。原先整个社区来个生面孔大家一见都知道,现在呢?时不时就有人探头探脑地张望。除了关紧门户,看好宠物,好像就做不了更多了。 就事论事,省长作为执政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给房市降温,稳定社会,安抚治下的民众,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她的职责所在。所以,我们首先要表明态度,我们支持给房市降温。但是,她采取的措施是否科学我们保留意见,大可商榷。比如新政的具体实施日期,具体适用对象,尤其是是否应该在时间上一刀切,是否应该适用于那些已经交付了定金并生效了的合同,诸如此类。但是,不管是不是烟雾弹,最起码到目前为止,这个新政的实施对象是“所有外国人”。相比较而言,尹大卫的信息披露行为更值得我们警惕。 童话仔细地阅读了与尹大卫披露的信息相关的新闻,得知他是从购房协议以及贷款协议中得到的有关当事人的详细信息。于是,童话在第一时间翻出了自己曾经签订过的贷款协议,毫不意外地找到了保密条款。再打电话给自己的银行经理,询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贷款协议会向第三方披露。银行经理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未经过客户本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向任何第三人披露相关信息,税务局除外。所以,童话很好奇,尹大卫具体是从什么渠道得到了这些人的具体信息?童话唯一可以肯定地是,尹大卫在这么做的时候,一定没有经过这些当事人的同意。 丛林法则在现代社会中照理说应该已经失去了市场,但是,作为生物法则,它就像那条蛇一样,一有机会就会蠢蠢欲动。在这个事件中,尹大卫就悍然启动了丛林法则。因为相比较那些不精通英语、不熟悉法律、没有话语权的家庭主妇以及学生,作为议员、律师的他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无论他这么做的初衷或者目的是什么,他的行为都已经极大地损害了这些当事人的利益,并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未知的危险。而这些当事人,据说,无一例外,是华人。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干点什么?说实话,土豪也好,贵族也好,他们“作”也好,“炫”也好,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有权利选择作还是炫,怎么作,怎么炫。吃瓜群众也有权利选择去鄙视还是漠视还是反对。我们移民的初衷是什么?大家都心照不宣。如果连这种自由都没有,那出来干什么?找虐吗?当然,虐没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答案。也许当初选择这个国家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选择了这个国家就代表了在某种程度上认可这个国家所持有的价值观,比如这个国家崇尚进步,开放,宽容,我们期望从这个国家所认可的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中受益。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建立在一定的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笼统地把这种共识统称为对尊重人权的“普世价值”的认可,因为有这种共识,才会让我们毅然地抛乡别土。我们期望人人都能够自由追求自己的价值,并得到充分地尊重。这是底线。尹大卫毫不顾忌当事人的意愿,针对性地强行披露个人的隐私性信息,这种行为彻底打破了这条底线。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童话从小学时就知道,直线也好,曲线也罢,都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现在,这个“点”就在那里。看我们怎么做。华人若不能成为关键少数,何谈自强 这些天哄着了娃在书房独处时,经常会想为什么这边的政坛稍有变动,风吹草低见的就是我们华人这群“羊”呢?细究之下,才知道这个“因”早在百年前就已经种下了。百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因母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毫无还手之力,备受打击后深究其后的原因,发现了那只执枪炮之手的力量源于他们的文化,而保证他们的文化能够顺利开花结果的却是他们的那套相对完善、先进的制度,由此,他们深受这种制度之美的诱惑,将西方权威化为理性、进步和现代化的故乡,从而群起效尤。这场一开始零星、后来渐成体系的西学东渐活动,不仅匡时日久且影响深远。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在其学说中为西方树立起的优越感及对自身历史、文化和传统苛刻、近乎厌弃性的审视,加上积弱难返、被西方列强肢解的现状,无形中使当时的国人形成了一种卑微的自我体认。这种自卑感更是影响了数代人,以至于国人与西方接触时无形中便矮了半个头。一旦身处这个“理性”的国度,这种体认即表现为对这种制度本身产生的一种敬畏,继而推及至具体实施制度的人,从而对其产生一种盲目的信任,且因信任,当有人假借制度行恶时,竟至于无勇气或无心或无力去抗议而逆来顺受。可叹的是,因其是彼岸之花,当时我们的先辈只是见了其“灼灼其华”,却未见其下的一地泥泞。殊不知,当时在“理性、进步和现代化”的故乡,主流社会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正在实施一场大规模的种族歧视活动。当理性遭遇欲望,当进步遭遇保守,当现代化的制度与进化未彻底的人类社会思潮碰撞时,理性、进步及现代化制度都毫无例外地进行了妥协——大量的排异法规和政策由此出台,包括美国的排华法案和加拿大的人头税法案。这种妥协正是被我们的先辈标榜为“理性、进步和现代化”的制度产生的副作用之一。排华法案加拿大华工交足“人头税”款后获得的“移民纸”近现代的西方以保障人权为主的宪政制度架构,如果从人权“先锋斗士”美国完成现代制度架构算起差不多有两百多年光景了,可惜,现代制度架构下以保障各种人权为己任的西方人类思想虽然进步不小,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却仍然与制度建设之初并无太大分别。唯一显著的进步是通过几百年的训练,基本上全部国民都已经会熟练地行驶其公民权利之一——选举权,并学会了利用这一技能,为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群体谋求利益最大化。近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曾在《新大陆游记》中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做了评价:“专制国之求官则谄其上,自由国之求官则谄其下。”真是一言中的,排华法案和人头税法案正是政客为了“谄其下”而得到的“成果”。这种现象在大选当头时更甚,至今依然。从政者为了一己之私欲,仍然在大力“谄其下”。遗憾的是,当西人能够熟练地使用手中的选票,“迫使”政客“谄其下”,谋取本集团利益时,我们更多地只是旁观,甚至是漠视。百多年前,梁先生曾在《游记》中说:“……他们只具有‘部民’的资格,而没有市民的思想意识;村落思想发达,而没有国家思想;习惯于专制,不能正确运用自由……”这段话虽然评价的是百年前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其实,何尝不是今日我们这些海外华人的真实写照。行笔至此,不由感叹,梁先生果然真知灼见啊!但若由此来苛责我们华人却又于心不忍。因为思想的进化需要时日,权利行使的演练同样需要时日。实际上,若从思想演进的角度看,自清末民初,有识之士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对“民”做重构和建设,如王韬先生,如梁启超先生,引进“民权”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阐释,可惜收效甚微,几十年的重构和建设怎敌得过几千年的沉淀。至今,我们的“民”不仅依然有潜在的卑怯感,而且,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的“民”还保持着“绝世孓立”的“古风”,秉持着“三缄其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祖训。我们完全没有认识到我们的先辈经过百年的抗争获得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的重要性。华裔作为少数族裔,绝对人口数相比较主流族裔要少,这其实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在欧美,包括加拿大,既然是两党甚或多党竞争,则即便是“绝对少数”的人口有时候也能成为那根压垮骆驼的稻草。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手里的选票。童话于此着墨,只是想提醒同胞,制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少数族裔的利益,但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效用,却仍然需要我们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中的很多人经历半世奋斗和沉浮,移民过来是向往着过“岁月静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世外桃源式的隐士生活,且一开始被“文明社会”所呈现的的各种“文明现象”所吸引,更是觉得自己所选正当。殊不知,桃花源终是一种传说,伊甸园也只存在与经书中,况自夏娃吃了那个苹果后,伊甸园中再无人类的踪迹。凡世终究是凡世,七情六欲不分种族、肤色和宗教。吾等仍当自强。
·生活百科 15A插座直接来自太阳能逆变器
·生活百科 能源变得简单和 T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