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40年追踪了3000对亲密关系,原来好的婚姻都是“
在加拿大
作者:书单
“都老夫老妻了,还约什么会!”
要说娱乐圈里的恩爱夫妻,戚薇和李承铉算得上一对。
不久前,戚薇在综艺《心动的信号》里一句“结婚不是恋爱的终点站”,又上了热搜。
很多人说,短短10个字,却道出了爱情的精髓。
她后面的话是这样的:
“结婚只是恋爱列车的其中一个大站,你们决定在这一站买票(领证)上车,能不能一起一路坐到底,不好说的。被宠爱的也别觉得永远有恃无恐,保持着恋爱时的一些些在意一点点小心,让长久的告白,尽量久一点再久一点······”
她结婚六年依然甜如初恋,和这样的认识不无关系。
你一定见过很多这样的婚礼现场:
新郎单膝跪地,手捧鲜花和钻戒,充满爱意地告诉新娘:“嫁给我吧。我愿意一辈子对你好;一辈子关心你疼你,每天都说爱你······”
新娘面带娇羞,眼里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台下观众欢呼雀跃,把最热泪的的祝福,送给这段即将开始的幸福生活。
然而几年后,两人发现,每天聊的最多的是:
今天发生什么事?
午饭吃了什么?
那件衣服上哪儿了?
······
当浪漫的誓词被茶米油盐的琐事慢慢冲淡,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人,彼此陷入了沉思:
难道爱情长跑到最后,都会无话可说吗?这样无趣的婚姻,还能长久下去吗?
书单君最近看的一本书,就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本书叫做《爱的八次约会》。
作者是有着“婚姻教皇”之称的约翰·戈特曼。他花了40多年,持续追踪了3000段亲密关系,最终得到了这份亲密关系的幸福秘籍。
他提出:维系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是对彼此永远感到好奇,不要停止对话。
在此基础上,他将亲密关系中不得不聊的8个主题,比如“冲突”、“性爱”、“金钱”、“家庭”等,设计成了8个约会,从事前准备到约会内容都精心安排,试图让每一对情侣更好地了解彼此。
你也许会有疑问:约会不都是热恋时才需要的吗?都老夫老妻了,还约什么会!
然而,戈特曼告诉我们:约会的意义,在于更深入的了解。不管你和另一半处于什么阶段,约会都应该是难以取代、雷打不动的要紧之事。
甚至,要“活到老,约会到老”。
“不要觉得你们昨晚同床共枕,你就足够了解今天的他”。
然而,这正是很多人犯过的错:
很多男生把女生追到手,就变得松懈了;
很多情侣结婚几年,就觉得对另一半足够熟悉了;
因为工作太忙,就把交流看得可有可无了;
······
书单君就有一个朋友,刚谈恋爱的时候,凡是两个人的共同活动,都会放在第一位。为了给陪女朋友过个生日,看个电影,不惜工作日请假,甚至每隔两个月,都会好好准备一次两个人的旅行。
但是,谈了3年之后,情况就变了。他因为越来越忙碌的工作,牺牲了大量的二人活动时间。就连以前很有规律的夫妻生活,也要等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再去考虑。
在戈特曼来看,把两人的共同娱乐活动放在两人待办事项的末位,正是两人互相心生不满并渐行渐远的罪魁祸首。
他指出,只有把留出固定的时间专心陪伴爱人,当做生命的重中之重,才是维持长久亲密关系的终极奥秘。
“你不说,我怎么懂?”
尽管我们知道,约会的本质就是对话和沟通,然而,能做到一场有意义的对话,并不简单。
比如很多人都有过以下这样的烦恼:
为什么他总是回避一些深入的交流?
为什么她对“性”的话题,那么回避?
为什么不能敞开心扉聊聊精神和成长?
戈特曼说,深入对话的前提,是必须坦诚相待。这就意味着要向对方展现内心的脆弱,不免让人觉得难堪或不适应。
而想要让对方袒露心声,戈特曼认为,必须学会两件事:
问和听——问开放式问题,并认真投入地倾听对方的答案。
开放式问题,通常不能只用“是”或“否”这样的一两个字来回答。
比如,关于“信任”的开放式问题是下面这样:
你的父母是如何展示对对方的忠诚的?
信任对你意味着什么?
你需要我做什么事情,可以让你更加信任我?
再比如,关于“金钱”:
当你为金钱而担忧时,我可以做些什么让你觉得有安全感?
什么条件下,你才能安全放松地谈论花钱和挣钱的方式?
在金钱方面,你有怎样的梦想和希望?
戈特曼说,这样的提问方式,也许很多人觉得很不自然,然而,越是这样认真的对话,越能建立起你和伴侣之间的深层联结。
书单君的一个朋友丽丽,就有过一段和男朋友“谈钱”的经历。
丽丽坚信“人生在世,活在当下”的信条,喜欢及时享受。而她的男友喜欢未雨绸缪,热爱存钱。
一开始两人相处得很好。然而,当男朋友在公司年会幸运地中了一笔大奖后,问题就来了。
男朋友认为,这属于预算之外的额外钱财,应该存下来。丽丽却觉得,这是一份馈赠,应该好好用这笔钱来实现一次梦寐以求的旅行。
两人谁也没办法说服对方,直到两个人互相袒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原来,丽丽的父亲在世时,总会说要带丽丽去外面旅游,但前几年父亲车祸意外去世,让这些愿望再也无法实现。
而男朋友的家庭里,父亲却是个不懂存钱的人,为了家庭生计,他的姐姐不得不很早就辍学打工。
了解到彼此的这些过往,他们才真正理解了彼此的坚持。最终,男友主动提出去旅行,而丽丽也把这次的旅行花销压缩到了最低。
在金钱的主题约会中,戈特曼说:我们和金钱相关的个人经历会对两人的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想要找到矛盾背后的根本原因,就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经历。
而保持开放式的提问,就是让双方无话不谈,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
戈特曼强调的另一点,是听。
其中,让书单君启发最大的,是在听的过程中,要“避免评判”。
戈特曼说,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去证明你是对的,你的伴侣是错的,而是去理解你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去理解对方看待世界的方式。
只有学会不加评判地倾听,才能让对方放松地畅所欲言,袒露内心最深处的感受。
这一点,也是让对话成功的前提,“你们必须勇于袒露自我,不要将自己有所隐藏”。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关于婚姻,有句烂掉牙的话,叫“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然而书单君更认可另一句话,叫“婚姻是爱情的归宿”。
很多事实也证明,决定一段感情成败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方式。
同样是一次吵架,有的情侣越吵越恩爱,而有的情侣却直接吵到要分手。
同样是口味不同,有的夫妻结婚多年依旧相处得很舒服,而有的夫妻因为一顿饭就无法忍受。
举个书单君身边的例子:
我家里有一位叔叔,他酷爱喝酒,喝多了还喜欢串门闲聊天。
而我婶子很讨厌酒味儿。每次叔叔喝得酩酊大醉,婶子都要狠狠地骂上一通。
但是骂归骂,她每次都会把叔叔甩在地上的皮鞋擦干净,好让他第二天能够照常去上班。
而我叔呢,也总会在第二天下班回来,买一个婶子喜欢的小物件,或者爱吃的东西。
就这样,我叔醉了20多年,我婶骂了20多年。两个人却至今还是全村出了名的恩爱模范。
这让书单君想起来一句话,好的婚姻,都是“磨”出来的。
但为什么有的婚姻能磨的很幸福,有的却磨不下去呢?
《爱的8次约会》归结的原因中,有两点很关键:
第一,两人是否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戈特曼说,他分析了爱情实验室项目中采集的数据,发现那些最容易收获美满关系的夫妻,在谈论婚姻时,态度往往是正向的。
他们强调美好时光,会赞美对方;
他们会更多地使用“我们”,而不是“我”;
他们都很热情地讲述两人过往的经历;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看到磨合的积极意义:
不是对方渐渐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自己渐渐能够接纳对方本来的样子。
相反,如果夫妻总是流露出对另一方的负面情绪,那么就很容易走向离婚。
让婚姻磨合幸福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两人是否对关系全情投入。
戈特曼有一个很贴切的描述:“如果我的妻子很痛苦,我的世界也会停止运转,以使自己全身心的去倾听她。”
网上有一个经典段子说,男女晚上吵架后,男生往往扭头就开始打呼噜,而女生则会气得一晚上都睡不着,脑子里搜集着各种“他不爱我了”的证据。
第二天早晨,女生来了一句“分手吧”,只留下男生一脸的问号。
虽然是段子,然而如果对伴侣的痛苦经常无法感同身受,那么两颗心只会距离越来越远。
其次,很多情侣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
有些人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有些人会第一时间想的是,这个人是不是错的选择。
戈特曼就曾经通过一场聚会,看清了一对夫妻的问题。
丈夫因为在聚会中和一个女性聊得很愉快,就开始拿自己和妻子的聊天相比,抱怨妻子没有给她相同的感觉。
而妻子的想法也是:“要是我能和一个更加成熟的男人在一起该多好,这样我会表现得更好。”
戈特曼说,全情投入的人,不会去想自己的真命天子是不是还没有出现。他们不会留一只脚在门外。在这段关系中,他们已经倾其所有。
就像当下很多在感情中有所保留的人,只能在社交软件上点赞那些奋不顾身的爱情。
《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桥段,时不时就会在网上引起大家的共鸣,就是最好的证明。
???
一位叫做@雪落无尘X的微博网友说:
人往往在得到后,便会松懈下来,这大概是每个人的通病。就像高考结束后,很多人会做的一定是把书本扔掉,不会再去记那些令人讨厌的公式。
然而婚姻就是婚姻,它的性质和这些事情完全不同,婚姻并不是得到了就完事了,而是得到了,才是真正的开始。
而戈特曼用40年的研究,在观察3000多对情侣和夫妻后,也证明了一点:伴侣间的互相了解永远没有期限。
尽管每一对情侣和夫妻的矛盾各异,约会的主题也不尽相同。然而,像开放式的提问,以及深度的倾听等方法,却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双方一生的功课。
就像戈特曼在书的最后所说,这8个对话仅仅是开始。最重要的是,给予你们关系更多的时间、关注,并对你们将要一起创造的生活保持激情。
最后,书单君想说的是:
不管是保持来去自由的潇洒,还是放慢脚步用心经营,都不要忘了一点,就是懂得珍惜。
一如那句老话:人生最遗憾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主笔 | 笔下长青 编辑 | 黑羊
图源 | 《将恋爱进行到底》、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活百科 带电池的超大混合逆变器。
·生活百科 Emerald Energy Advisor 放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