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婚房没装完 婚姻散架了,实在可惜
在加拿大
作者:中国青年报
又一对新人因房子装修终止了婚姻。
女方觉得委屈,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毫无感情色彩的“告示”:因与某先生在婚房装修问题上无法达到一致,现已离婚。文字下面,是一本离婚证的照片。
在很多朋友感到错愕之际,她加上了几点补充:婚房没有住过,男方父母一直用来收租;装修费本来说好一人一半,男方后来又不肯出这么多;出钱那天男方父母又变卦了,说是钱过些天才能到账……
这样的分手,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之前就有朋友因为装修而离婚。当然,不排除装修只是导火索,内里的小裂痕已经逐渐向外延伸,直到光鲜的表皮再也包裹不住。
装修引发的恋人之间、家庭之间的各种矛盾屡见不鲜,有的虽然没有闹到离婚的地步,也是鸡飞狗跳,矛盾重重。双方父母掺合进来,影响两家的和气。社交平台上,常有人就装修引起的离婚风险大倒苦水。甚至有过来人,在经历“九九八十一吵”之后,喊出“想离婚就装修”的凄厉口号。
从两个家庭走出的年轻人,要合伙组成一个家庭,买房、装修是婚姻的前奏或序曲。像个没有太多舞台经验的乐队,序曲流畅,会带动后续曲调顺利;如果开始有磕绊,不及时调整,往往会影响后面的演出效果。
准备一起生活的人,二三十岁的年纪,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生活习惯各有不同,装修意见不统一非常正常,这时候需要两人好好商量,充分陈述自己的理由,或采纳、或折中、或妥协,不同解决路径,最终达到一致。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有时表现得非常感性,有时又非常理性,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优点。不过婚姻是个需要不断建设才能增值的共同体,收益难以在短期见效,这就需要多些耐心和包容。因为很多人没有兄弟姐妹,在真实生活中的妥协体会较少,一旦与别人发生冲突,不知如何应对。许多人从小被父母包办一切大小事务,不用自己劳神费力,与他人产生矛盾,不懂得迂回解决,甚至为一些小事闹得两败俱伤。
也有的女孩被娇宠惯了,任性一些,不会容忍,“一言不合就分手”。恋爱中有点“矫情”是可以理解,“太作”不尊重他人,就有可能火上浇油,闹得覆水难收。近两年,男友杀害女友的恶劣事件发生过几起,女生家长都祈愿孩子今后不要遇到“渣男”,自我保护意识更加强烈,总怕自家的孩子吃亏,做事难免矫枉过正。
当然,也不能否认,装修阶段出现矛盾会暴露一个人对于金钱、家庭的态度,如果两个人在很多方面的想法大相径庭,水火不容,分手是正确的,避免今后漫长岁月再相互伤害。遇上垃圾股,提早止损是明智做法。
再有,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的年轻人结婚,像70后、60后父辈结婚普遍的“裸婚”,先借房租房结婚、婚后共同买房一砖一瓦建设家庭的少见了。特别是住房成为特殊商品,其价值不再符合一般商品价值规律后,不是男方家庭准备婚房,就是女方准备一辆车,或者两家共同买房,总之,大部分小家庭都有来自父母的支持。
这么多经济因素掺杂其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种情况下,出现矛盾,更需要双方冷静,也需要双方父母冷静。有的父母会觉得钱出多了,在子女婚姻大事上发言权权重大一些,在一些需要拍板决定的事情上,自家有决定权。甚至也有女方家长认为男方彩礼给少了,在别的地方就要男方多出一些;男方家长认为房子是自己买的,装修就要女方出钱,如果女方不出钱,装修就不要发表意见。这种以钱论价,或者以钱衡量家庭事务话语权的想法,也让子女夹在其中苦不堪言。
这年头,特别是城市中,还有一类“直升机”父母,从小不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上大学工作也要在身边,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一旦自己的孩子在与他人的关系遇到不愉快,或者吃了点小亏,恨不得替孩子来出头出气。这样的父母搅到年轻人的恋爱阶段或者婚姻中去,后果可想而知。
婚姻是永恒的话题,一个演出序曲可能会有瑕疵,只要想继续进行下去,乐队成员相互配合,不断磨合形成默契就会顺利进行。如果只是因为在某些细节上意见不一致,甚至是只为地板的颜色是深是浅而大动干戈,一时赌气,就让婚姻终止于装修阶段,实在可惜。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文新闻 前战斗机飞行员丹尼尔·杜根因中国指控将被引渡到美国
·中文新闻 澳大利亚网球明星马克斯·珀塞尔因兴奋剂违规被停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