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生活认识6天结婚PK恋爱长跑13年,谁的婚姻更持久?闪
在加拿大
作者:简单心理学
恋爱长跑,能够降低进入婚姻的风险。
闪婚,非常不靠谱。
虽然爱情专家有很多,可是,世界上却没有一条通用的“情感守则”。
所以,爱情与婚姻里,有着源源不断的可以被人们讨论的话题,它关乎一个人价值、家庭的幸福甚至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时间的确是检验一个人很好的标准,但遗憾的是,它却无法成为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人心的复杂之处在于,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看懂了,后来才发现,那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的认为。
人心是会变的,它可能会成长,也可能会倒退,甚至会变坏。
爱情与婚姻,风险真的太大了,这是这几年看了许多新闻事件后,很难避免去产生的一种感慨。
可这依然无法阻挡我们对于爱与婚姻的向往与渴望,因为在那里,寄托着一个人一部分的人生价值与归属感。
为什么会闪婚?
一个人选择闪婚的动机,其实很好理解。
到了适婚的年龄、父母的压力、想要生育子女、渴望家庭等,这都可能是一个人急切想要结婚的原因。
结婚是需要冲动的,不管对于闪婚还是恋爱长跑,都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
很多人经过了恋爱长跑,对对方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可是却往往会失去了结婚的冲动,最后还可能会失落的结束一段长期的关系,草草的一个相对陌生的人结婚。
虽然我们常说,结婚前,需要对对方具有足够的了解,但事实上,足够的了解,往往也会打消一个人想要结婚的念头。
这意味着,要遇见一个完全符合我们期望的伴侣,是一件低概率事件,而在这件事情上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往往会超出一个人的预期。
我们通常希望自己能够在25岁之前能够遇见自己的真命天子(女),30岁之前能够生育子女,而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个时间点,遇见一个能够满足自己期待的人。
在恋爱长跑中,攒够了失望的人,往往会选择离开这段关系。而一个新的对象,则依然保有满足自己期望的可能。
对于“闪婚”的风险觉知
结婚,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
很多人,在结婚前都经历过“婚前恐惧”的情绪。
结婚,意味着需要在生活中扮演新的角色,适应新的生活,同时,婚姻中,还可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TA是否有暴力倾向?婚姻如果出现不忠,我要如何应对?养育子女的任务,我是否能够很好的执行?我的职业生涯,是否会受到影响。
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将人们对于风险的知觉分为三个维度:
确定的风险未知的风险面对某一特定风险时个体的数量
这三者会共同影响我们对于风险的知觉。我们会尽力去规避确定的风险,在应对未知风险时,知觉到有大多数的人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时,会加大我们去冒险的可能性。
不婚不育,意味着一个人孤独终老。对于一个对婚姻家庭有强烈需求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强烈而且确定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及时的进入婚姻,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尽管在婚姻中,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风险,但对于几乎所有处在婚姻关系中的人来说,这都是同样需要面对的。
对于风险的知觉,会让人们降低对闪婚风险的预估,从而拥有了更多结婚的“勇气”。
“闪婚”不一定等于冲动
对于一些人来说,在闪婚之前,也有不少的感情经历,或者经过了无数次相亲,在这些经历里,或许他们也一点点的厘清了自己在感情以及婚姻里的需求,当遇到一个适合的人,快速的进入婚姻,在他们的心里,或许也算不上一个冲动的决策。
而恋爱长跑,也并不意味着健康的依恋关系。打压式的关系、过度依赖、经济上缺乏独立性,都有可能成为维系一段长期关系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家塔莎·欧里希在TED演讲中指出,与幸福的亲密关系联系最紧密的一项特质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
无论是经过了恋爱长跑还是在相亲后决定闪婚,你是否对于自己具备足够的自我意识,是能够进入一段良好亲密关系的关键。
什么是自我意识,简单点说,就是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情绪模式——什么事情会让你开心,什么事情会让你生气,面对什么事情时,你有可能会暴走,你是否具有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依恋模式——你属于哪一类的依恋类型?在择偶过程中,你是否希望找到一个完美的伴侣,而不是在亲密关系中获得自我成长?归因模式——对于自己,你是否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归因?当你犯错时,是否能够主动的承认错误?择偶动机——你了解自己在情感中的需求吗?你是否渴望有个人来拯救你?或者想要成为伴侣的救世主?
当我们对于自己缺乏足够的认知时,往往就会稀里糊涂的进入到一段亲密关系中,也有可能会陷入在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里无法自拔。
恋爱需要一个人在对的时间点,遇见有感觉的人。
而婚姻,则需要在对的时间点,遇见对的人。
闪婚不一定不靠谱,恋爱长跑也无法成为婚姻幸福的保证。
无论你是想要闪婚,还是恋爱长跑后计划结婚,都可以考虑一下上面的这些问题。
先了解自己,再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人。
·中文新闻 维多利亚州 CFA 首席官员“感谢”紧急服务人员
·中文新闻 维多利亚州消防员在全州面临“绝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