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留学移民“卖淫、炫富、滥交”的中国留学生,真如此不



在加拿大


这两年,“留学生(专题)”几乎是网络上最戳看客G点的关键词之一了,昨天又出了这么一条新闻——《华裔(专题)男子雇多名中国女留学生东京卖淫,专接待外国客》      跟日本、卖淫沾上边,这事情立刻变得耸动多了。评论区的论调不难想象:好嘛,堂堂的姑娘怎么不学好?你爹妈花钱送你去留学就是为了学这个?      但是今年的辟谣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马上有人指出这条新闻有翻译错误、混淆视听的嫌疑——2016年10月犯罪嫌疑人孙伟伟(该色情店中国老板)以留学身份来日,非法雇佣约100名会说中文和英语的女孩从事色情服务。营业收入总计约5亿日元(约3000万人民币(专题))。(@在日本小社长)   确实有一个21岁的中国女学生因卖淫被捕,但这和直接断定“上百名卖淫者多为女留学生”,差得还是有点多吧。   不难想象,新闻下面上千条的口水战,也重演了这些年国内网民和留学生这两个被割裂开的群体的针锋相对:“留学生都是些什么人啊啧啧” VS “你又造谣、抹黑留学生”这种对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两年,存在于新闻和网民口水中的留学生形象,风评相当不好。   不仅是“留学生都是纨绔子弟、富二代”这种刻板印象在作祟,甚至当留学生在海外遭遇不测身亡时,一些键盘侠先关心的是:能留得起学,爸妈肯定是贪官污吏,死得好!         而当时部分媒体的报道恐怕也是要对这脑回路负些责任的——赤裸裸地把“宝马车”、“纨绔子弟”这样刺激人神经的大字放进标题里,很精准地撩拨到了贫富差距给一些人带来的痛感。      建立在刻板印象上的仇视也会随着时间渐渐固化。   2016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江玥驾车被追尾,反而被肇事者连开数枪、不治身亡。当时各大媒体的标题中没有刻意提到死者开的是奔驰车——         可总有人能迅速地捕捉到死者“有钱”的信息并冷嘲热讽“死得好”,顺带做出有钱的留学生=不好好学习、带男朋友=有错的推论。         同理的还有“留学生私生活都尺度特别大”的刻板印象。留英学生Bi Xixi被英国男友家暴致死的事情,今年在国内引发关注的时候,总有这样的评论映入眼帘——女留学生都可不检点了! or 女留学生怎么那么爱找外国男人犯贱!      悲剧发生时,少有人真正关心这些客死他乡的年轻同胞,反而只揪住既有偏见不放、大肆攻击。久而久之,留学生群体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身上贴满了这些负面的标签:一般都是富二代,家长都是贪官污吏,还爱炫富;自己学习不好,都靠爸妈关系或有钱才出国;整天约炮,私生活淫乱,尤其女生爱往外国男人身上倒贴。      经这条“留学生在日本卖淫”的乌龙新闻一闹,留学生私生活混乱、爱慕虚荣、出卖身体的“罪名”又要罪加一等,哪怕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跟这些事情毫不沾边。   留学生群体的“污名化”,确实是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种来自“自己人”的“仇恨”何以至此呢?   一方面,和老生常谈的“仇富心理”有关。   虽说现在负担得起留学费用的家庭越来越多,草根去留学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储备终究还是划在人和人之间一道无形的阶级分割线。   而人的天性,总是乐于看到“比我富的人也不过是一群辣鸡”。      另一方面,留学生还莫名其妙承担了道德无瑕、扞卫国家形象的使命。   每当有留学生的负面新闻传出,总有些人最关心的不是事件的本质和问题,而是“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的羞耻感。   “卖淫”新闻如是——      留学生之间的殴打、欺凌事件如是——         丢人丢到有宿仇的国家、让人家看笑话,就更不像话了。      基于这种心理,卖淫、炫富、欺凌这些事发生在国内大学生身上可能并不会引来那么猛烈的咒骂,但留学生犯的每一个错误都可以上升到国家脸面上,更加显得罪不可赦。   不过归根结底这种对待留学生的失衡心态,可能要追溯到一种长久以来的心理——我们的社会仍然习惯于“太拿留学生当回事儿”了。   当年特别看重留学生,是因为那时留学生的金贵程度,确实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80年代初的留学生大多都是公派留学,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他们吃苦耐劳,“留学报国”的理念是那一代人的普遍共识。   谈起1978年奔赴加拿大留学的经历,汤潮激动地说:“当时我得知自己被公派留学的消息后,简直跟范进中举差不多。据说当时中国一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留学生,我就暗下决心,学成归来一定要努力报效祖国!” (来源:腾讯新闻)   1985年,自费留学开放了,虽然经济实力优越的人会更有优势,但他们同样需要削尖了脑袋才能获得非常有限的名额,而且到了国外也要努力学习、钱省着花。   “我们那批自费留学生的生活方式基本相似:努力学习,勤俭生活,休闲时间到餐馆或酒吧打工,即使领取国家奖学金的公派留学生也都是半工半读,很少有人挥霍无度,虚度光阴。” (宋群,来源《新商报》)   那一代老留学生普遍抱着报效祖国、改变人生的理想走出国门,他们给人留下“留学生都是精英”的印象,绝不仅仅因为经济实力。   但是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家庭经济实力的累积,留学这件事的门槛越来越低,“留学生=精英”开始成为太过容易破碎的幻象。      今天的留学生态,已经和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在如火如荼的留学中介行业的介入下,“有足够多的钱就能送孩子出国读书”真的不是玩笑话,而且这笔钱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   随之而来的,是被曝光得越来越频繁的“留学生乱象”。   我们开始屡屡见到留学生的负面新闻,比如很多留学生连最基本的语言都不过关、考试抄袭、论文代写,上学就是混日子。   更有机构调查统计过,2015年,有8000名中国留学生因学术表现差、学术不诚实等“不好好学习”的原因被美国大学退学——      来源:某留学机构发布的《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学术能力不足的现象,甚至在名校也并不少见——纽约(专题)大学中国历史系教授卡尔更直言,中国学生成为她的课堂“包袱”,因为她要为他们调整课程内容。很多中国学生都“严重准备不足……他们大多不知道如何解析文本,或是无法达到分析思考或写作的基本要求。”生活中,我们也见到过年轻的留学生用小恶霸的作风欺凌同学最终尝到恶果的事情,事情同时还暴露了他们不仅完全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也对当地法律的完全无知。(事件的深度报道可戳→当中国熊孩子遭遇美式审判,他们终于在候审监狱里学会了英语)         一些留学生在当地的混乱生活,也是有过报道的客观事实,其中不乏在红灯区的情色类工作——在东京新宿红灯区,有拉皮条的中国男留学生;有站在马路边强行拉客按摩的中国女留学生;日本中文网吧个个爆满,很多留学生都是整天整夜呆在网吧里,高声喧哗,语言极其粗俗。(中国青年报《当今中国留学乱象:逃难情结留学垃圾新兴人类》)      和各种各样的性交易,比如“以性换租”——      吸毒、滥交、为非法移民(专题)不择手段等等,也都是各个留学圈子里总会耳闻一二的事情。   显然,这些留学生体现出的不学无术、缺乏教养、享乐至上等等品质,和人们普遍期待中“出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这样的负面现象愈演愈烈,21世纪甚至诞生了留学垃圾这样触目惊心的代名词——      是今天的留学生堕落了吗?其实,这是留学门槛降低的必然结果,这注定是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问题。   愈发壮大的留学生群体不再是当年精英密度极高的小范围人群,而是越来越像整个社会的缩影——有优秀的人才,有平庸的普通人,也有混日子的人;勤奋、努力、自强这些正面品质和懒惰、贪婪、虚荣这些负面品质,必然是并存的。   无论是用负面的印象以偏概全,还是用正面的例子“洗白”所有人,都有失公允。   况且现在再用一个“留学生该如何如何”的标签去框住留学生,本身就已经意义不大。   爱约炮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做泰迪;没自控力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无止境地享乐;有学术追求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安安静静学习;有志向的人,在哪儿都拦不住他努力。   留不留学已经不是问题的本质,人才是。   留学的神秘光环早就被剥掉了,也许是时候用更平常的心态去看待留学、看待留学生了——不应该“污名化”,也没必要过分“精英化”。   说到底,留学也不过是人为自己做出的人生选择,是福是祸、是苦是乐、是得是失,都是最最冷暖自知的事情。 来源:@凤凰网

评论
那些是顶着留学生名号打黑工的

  ·中文新闻 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在健康恐慌后数小时内接受重大
·中文新闻 彼得·希钦斯:一位英国视频博主因批评乌克兰而失去了人权。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漂亮国旅签小贴士

华人网漂亮国旅签免面试签政策一直都有,只是这一尝试等了十年,漂亮国政策都在网上,只要你按照他的步奏准备,没有什么困难的,不要去猜测,更不要吓唬自己,以讹传讹。自己什么情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中美双籍移民加拿大。

华人网全家两套护照,两套名字,应该用哪个国籍申请加国移民签比较合适?考虑到税收,移民监,改名,签证批准率等问题的话?另,枫叶卡上的国籍是否可以改? 评论 加州甜橙 说:全家两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香港转机的朋友们

华人网入境中国难道只看中国护照吗?多年前从加直达国内边境还要看护照+枫叶卡。如此推论从香港入境,是不是也类似需要中国护照+通行证?加之中国护照乃加国领馆颁发,从香港入境无枫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从海南走可不可行?

华人网59个国家人员持普通护照赴海南旅游,可从海南对外开放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停留30天。如果用加拿大护照去海南,然后用身份证入中国大陆,回来再从海南走。这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