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留学移民【推荐】生活在加国你必须了解和适应的文化差
在加拿大
生活在加国你必须了解和适应的文化差异和生活细节。比较一些文化,习惯,生活细节的差异,以便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大家请列举一些你了解或碰到的事情。 文化差异: “老师你一定很累,歇歇吧”“我讲的不好吗!???,我精力不够旺盛吗?,Why do you think so?”“不行,我差远了”,“那你如何胜任你的工作?”“你要点水或是咖啡?”“No,thanks”(他真的不给你倒水兀自饮了起来。) “我请你吃饭?”(想请别人帮忙,中国人先不说而是款待一下对方)“OK”......(吃饭中)"明天我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Sorry,I can't....I ....."(白请了!?!*―……*%¥%) “今天能到我家来吃个便饭吗?”“Only me" "是啊!" "Sorry,..”(You should invite the other one at least three days before the dinner or party, and also you should also invite his/her spouse if available) “孩子明天我们就要移民去CA了”,“我不喜欢那里,我不去”“混账东西,由不得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Honey, we plan to immigrate to China, How's that?”"No,Day, I would like live in the small island","Oh, dear, You will get more friends there""NO""and you will grasp the most difficult language there,""No Way" "also you can have some travel across the big country as long as you want""NO""and you will got more girl friends","that's no bad, really? I really wanna got a new girl friend, Susan had hunt my heart at her nine years' birthday party last week....." 尊重你的孩子的意见.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2 583 $0.00 小议中西文化差异小议中西文化差异 (2004-04-28 10:52:16)来源:中国侨网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本稿查看评论 据中国侨网援引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对于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在中国城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理所当然。常常碰到这种情形,已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双方抢来抢去,争个半天。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零用钱来支付。每当我伸长手臂,接过比柜台还矮的小孩,从口袋上的钱包取出的钱币时,心中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难过,真想责问站在一旁的家长,为何不掏钱?而那些已成年子女,在金钱上,和年迈的父母,同样经济分明,年迈父母从干瘪的钱囊中抖抖索索掏钱时,他们却是心安理得,丝毫不为之动容。 曾有一位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都要买上几千块的东西。有一次陪纽约来的母亲来买东西。老板见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亲自接待,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好半天才下来,老板忍不住发话了,“老太太真挑剔,什么都看不上”。在楼下,老太太挑中3个总价为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及一个等价的粉红水晶小象,她拿在掌心把玩着,爱不释手,一会说要买象,一会儿又说买盒子,再三考虑着。我心中不免嘀咕了:既然喜欢,为何不爽快买下,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对母亲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样,等你回纽约,汇钱过来,老板会帮你寄去。”噢,我错怪老太太了,原来不是她挑剔、吝啬,而是她实在没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没有中国人这么高,这个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母亲失望而归,也不愿为母亲尽一点孝心,付一点小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培养出了个有钱的儿子,父母却沾不到一点光。 这就是现实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天差地别。 如今,家庭、亲情观念强的中国人来到了美利坚这块土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美德难免不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但愿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坚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及美德,让中华文化这朵奇葩,在美国各族裔的百花园里绽开得更鲜艳,更灿烂。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3 583 $0.00 智与情:中西文化的一个差别 张光成 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前者易知,后者难察。但略举几例,便可皆能识之。 首先,前者。西方一切学说之母胎始于哲学,而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是水、火、气?这就是西方哲学的开始了。亚里士多德逻辑,欧几里德几何,乃为重智之产物。阿基米德科学试验是西方重智的表现,也是西方近代科学之滥觞。西方重智,故有近代科学之发达,物质世界之开发,现代化社会之建立。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伦理,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西方哲学对人类精神的讨论,也多以理智为结论。如:古希腊有为理性而自己戳瞎眼睛的哲人,近代哲学更以认识论为中心,哲人的著作也常以《人类理智论》、《人类理智论新论》、《人类理解研究》等为书名。尽管有中世纪骑士的破晓歌,尽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动人故事,尽管如恩格斯所说的爱情成了近代诗歌的主题,但是,西方精神其主要倾向,仍然是十分清楚的。 而东方文化重情,先从印度说,佛教要人去情,这不正说明情是东方人的特色?释迦出家,为参破生、老、病、死人间苦谛,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然参破苦谛,苦海回头,不喜、不怒、不嗔者,又有几人?“人人都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唱唱《好了歌》的,也不过就是癞头和尚跛足道士罢了。 又看中国文化。孔子讲仁,“仁者爱人”。真诚怛恻为仁,“肫肫仁也”。这种血缘的亲情是割也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基础上乃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从殷周之德到孔子之仁,从孔子之仁到孟子之性,血缘温情深也。在这纵深的文化背景上,中国乃成为礼仪之邦也成为人情之国。从伯牙琴到赵氏孤儿,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何处少得一个情字?而情之极至的男女之情呢?我们看一看《诗・关睢》,看一看柳词的低斟浅唱,或者看一看王洛宾的绝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知道了。魏武英迈,也对明月伤怀,慨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桓温枭雄,犹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从《西厢记》到《牡丹亭》,从《钗头凤》到《浮生六记》,我们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心?一部红楼,中印文化合壁。“若说无情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情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宝玉黛玉,在这矛盾中又如何解脱?黛玉之死,宝玉出家,不正说明情之至而心之碎吗? 又说日本人。有两小文,可一窥大和之心: 一古歌人大伴郎麻子嫁女。婚礼既毕,人去室空。中夜,她愁肠难遣,无法入眠,乃抱女香枕做歌曰: “有女即嫁。唯余香枕伴妾眠。” 歌者伤怀,又岂不让闻者落泪。―――母女深情,世上又有比这弥足珍贵之物? 一个海员,邂逅一在店中工作之哑女。哑女有一黄雀相伴。雀儿飞到小伙子肩上,于是二人相视一笑。由此海员常来店中。时光如梭,海员要出海了。离别的晚上,哑女以如火的目光向青年表露爱情:“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你回来,我们永远在一起!”青年始料不及,面露惊惶之色。船出海了,但遭遇了海难,噩耗传来,哑女失神了,天天望着大海,最后,她从容地、慢慢地走到海中寻他的情人。但是,青年人事实上是获救了。青年知道哑女为他蹈海而亡,略有悲色,又似不怎么在意。酒后,一股冥冥中的力量使他来到海边。黄雀在叫,黄雀飞向深海。似有无形的线在牵引,随着黄雀,他亦不由自主地走向大海深处―――在海浪的轰鸣声中。 佛教把人叫做“有情众生”。魏晋人怠笆ト宋耷椋?碌热瞬患?lt;/p> 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而东国日本,则有“旅路是伴连着,人世是情牵着”的名言。从南亚天竺到中土华夏,再到东土扶桑,在精神世界中都珍重一个情字。 东方宗法,地域社会,乃重一情。西方城邦,自由国家,乃重一智,此可谓其原因? 西方人惟智。但他们也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东方惟情。但惟情也造成了解也解不开的裙带关系。西方人征服自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但是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东方人唯情,但对现代科技也在急起直追。造物仁怀,未分万物孰优孰劣,也未划万物以鸿沟。由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有和同。玫瑰有玫瑰的美,兰花有兰花的香。失掉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不可弥补的损失。人类文明也一样:百花吐艳,千红竞芳,才是人类文明的春天。和实生物,同则不及。古代哲人,不是早就这样教导我们了吗?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前者易知,后者难察。但略举几例,便可皆能识之。 首先,前者。西方一切学说之母胎始于哲学,而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是水、火、气?这就是西方哲学的开始了。亚里士多德逻辑,欧几里德几何,乃为重智之产物。阿基米德科学试验是西方重智的表现,也是西方近代科学之滥觞。西方重智,故有近代科学之发达,物质世界之开发,现代化社会之建立。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伦理,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西方哲学对人类精神的讨论,也多以理智为结论。如:古希腊有为理性而自己戳瞎眼睛的哲人,近代哲学更以认识论为中心,哲人的著作也常以《人类理智论》、《人类理智论新论》、《人类理解研究》等为书名。尽管有中世纪骑士的破晓歌,尽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动人故事,尽管如恩格斯所说的爱情成了近代诗歌的主题,但是,西方精神其主要倾向,仍然是十分清楚的。 而东方文化重情,先从印度说,佛教要人去情,这不正说明情是东方人的特色?释迦出家,为参破生、老、病、死人间苦谛,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然参破苦谛,苦海回头,不喜、不怒、不嗔者,又有几人?“人人都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唱唱《好了歌》的,也不过就是癞头和尚跛足道士罢了。 又看中国文化。孔子讲仁,“仁者爱人”。真诚怛恻为仁,“肫肫仁也”。这种血缘的亲情是割也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基础上乃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从殷周之德到孔子之仁,从孔子之仁到孟子之性,血缘温情深也。在这纵深的文化背景上,中国乃成为礼仪之邦也成为人情之国。从伯牙琴到赵氏孤儿,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何处少得一个情字?而情之极至的男女之情呢?我们看一看《诗・关睢》,看一看柳词的低斟浅唱,或者看一看王洛宾的绝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知道了。魏武英迈,也对明月伤怀,慨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桓温枭雄,犹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从《西厢记》到《牡丹亭》,从《钗头凤》到《浮生六记》,我们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心?一部红楼,中印文化合壁。“若说无情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情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宝玉黛玉,在这矛盾中又如何解脱?黛玉之死,宝玉出家,不正说明情之至而心之碎吗? 又说日本人。有两小文,可一窥大和之心: 一古歌人大伴郎麻子嫁女。婚礼既毕,人去室空。中夜,她愁肠难遣,无法入眠,乃抱女香枕做歌曰: “有女即嫁。唯余香枕伴妾眠。” 歌者伤怀,又岂不让闻者落泪。―――母女深情,世上又有比这弥足珍贵之物? 一个海员,邂逅一在店中工作之哑女。哑女有一黄雀相伴。雀儿飞到小伙子肩上,于是二人相视一笑。由此海员常来店中。时光如梭,海员要出海了。离别的晚上,哑女以如火的目光向青年表露爱情:“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你回来,我们永远在一起!”青年始料不及,面露惊惶之色。船出海了,但遭遇了海难,噩耗传来,哑女失神了,天天望着大海,最后,她从容地、慢慢地走到海中寻他的情人。但是,青年人事实上是获救了。青年知道哑女为他蹈海而亡,略有悲色,又似不怎么在意。酒后,一股冥冥中的力量使他来到海边。黄雀在叫,黄雀飞向深海。似有无形的线在牵引,随着黄雀,他亦不由自主地走向大海深处―――在海浪的轰鸣声中。 佛教把人叫做“有情众生”。魏晋人说“圣人无情,下等人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而东国日本,则有“旅路是伴连着,人世是情牵着”的名言。从南亚天竺到中土华夏,再到东土扶桑,在精神世界中都珍重一个情字。 东方宗法,地域社会,乃重一情。西方城邦,自由国家,乃重一智,此可谓其原因? 西方人惟智。但他们也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东方惟情。但惟情也造成了解也解不开的裙带关系。西方人征服自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但是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东方人唯情,但对现代科技也在急起直追。造物仁怀,未分万物孰优孰劣,也未划万物以鸿沟。由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有和同。玫瑰有玫瑰的美,兰花有兰花的香。失掉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不可弥补的损失。人类文明也一样:百花吐艳,千红竞芳,才是人类文明的春天。和实生物,同则不及。古代哲人,不是早就这样教导我们了吗?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4 583 $0.00 迷失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 ●娜斯 在美国曾经教老外中文课,讲到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个学生举手发问:为什么哥哥和弟弟,奶奶和外婆一定要分这么清楚? 最怕被问到这种属于咱中国最基本的常识问题。简单说吧,要讲清楚不知不觉就一扯三千里,费好多口舌。心想,光是兄弟姐妹你就觉得麻烦了,还没告诉你表哥堂姐二姨三叔四姑姥姥哪。的确也是,美国人提到兄弟姐妹,就是说我brother如何,我sister如何,除非特别说明是大哥还是妹妹的时候。而且叫哥哥姐姐也都可以直呼其名。至于爸爸的妈还是***妈,一律都说我grandma如何如何,叫堂兄妹表兄妹都只一个cousin,让他记奶奶姥姥堂表之类,观念上一时还真转不过来。 所有这些,转换到英文,就整个一个“迷失翻译中”,因为好多词没有。姐弟恋怎么译?翻译不好人家还以为我在说什么乱伦关系呢!管梅艳芳叫AuntieMay是因为热爱?还有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是“老师”?美国人只在学校里管老师叫老师,或者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是教授就叫某某教授,其余时间没事不互相叫老师,有距离一点的按名称称呼,这先生那小姐某女士等等,近乎了就都是直呼其名。比如你能想象一个摄制组的人管斯皮尔伯格叫老师吗?他要么是斯蒂夫,要么是斯皮尔伯格先生,没有斯老师、斯导演的叫法。 也许中国人的称呼里透着我们文化的人情味,透着一份亲,不过这东西没法转译,一转译就笑话百出了。比如有次在中文电视上看播音员谈美国汇率问题,当然不能不提格林斯潘的名字,可是播音员不说格林斯潘先生,而说“格老”。格老是谁?美国人又不懂了。播音员当然是出于对格林斯潘年龄地位的尊敬才称其格老,可是翻成英文可就变成人身攻击了,怎么谈着联储这么严肃的问题却说起格林斯潘老来了!而他老不老跟他是联储主席又有什么关系?他又不是运动员。 因为中国人对长幼有序的意识根深蒂固,所以年龄问题永远是个情结。美国干什么工作都是论能力,年龄跟本不用写在履历上,年龄关系上没那么紧张。记得前些时ABC主持人芭芭拉•华特斯宣布提前退休,说70几岁了,真让我一愣,因为印象中的她老是60岁,没想过她高龄不高龄,如果在中国媒体上,肯定得出现“华奶奶”字样了。美国的新闻主播年龄都不小,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人一旦牌子创出来,位子坐得很牢,倒比总统做得长多了,总统4年一换,美国三大台的主播们都是历经数届总统了。究其原因,因为新闻强调信任,一旦主播在观众中确立了信任度,电视台不愿随便换人。 我在中国国内时,当然也是跟着人叫老师,好像只要是混出点什么名目的就得叫老师,而自己不知怎么居然也快有被叫老师的资格了,倒真有些不习惯。我也是在中国伦理观念熏陶中长大的,所以对于家中长辈都是懂执晚辈礼,而且也很习惯于此。边看电视边上中国的网站看新闻,看到《天地英雄》导演管主演叫老师,这要顺口翻译给美国人听,本来在中国是挺正当合理的事,却成喜剧了,也许文化的转换总是要失去一些原来的意义。 我最后给我那分不清奶奶姥姥的学生的建议是:用中文列一个家庭系列表,贴在床头,死记硬背,别无他法。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5 583 $0.00 欧洲时报:中西文化差异二三事2003年03月26日 14:41 一 欧洲人都说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一个版本里都有中国和法国,第三家说法不一,有说是意大利,也有说是土耳其、突尼斯或摩洛哥。尽管相持不下,但大家都有个共识,饮食常能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 一次在中餐馆举行宴会,饭店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临座的阿尔萨斯大区经社理事会的阿昂达女士是第一次参加中餐宴会,忍不住问我,你们中国人请客都上这么多菜吗?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10道以上。阿昂达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富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名。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有个现象很奇怪,你们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我们法国人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你们胖呢? 我一时语塞,但又觉得她问得多少有点道理,因为那天同桌的几个中国人都显得比较瘦弱,而几个法国人个个人高马大。想了想,和她讲了我自己的一点想法:中国是个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觉得没怠慢客人。另外中国人有时候更加注重形式,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似乎更实际一些,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下的工夫显然不如中国,但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法饮食的主要差异,可能多少也能反映出一点中法文化性格的不同。 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 有一次碰到欧盟委员会科技总司的维也加斯教授夫妇,谈起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中国民族服装,他们都说非常好看,但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穿红,而西方领导人都选择了蓝色。我说颜色都是领导人自己选定的。大概亚洲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也可能在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所以亚洲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红色。我又问,红色和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什么?他们说红色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动乱,而蓝色则代表冷静和沉着。普京也选择了蓝色的衣服,所以虽然俄罗斯有时声称自己是欧亚国家,但从文化渊源上还是更加接近西方。 想了想,我又补充说东西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了,比如龙在中国是民族的象征,而在比利时蒙斯市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作恶魔,被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杀掉,特意搞打龙节庆贺除灾并感谢米歇尔。 维也加斯说,所以文化要交流。 三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比如把法语单词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较,这一点就很明显。中国文字造词多注重形象,而法文里更多地考虑第三是对象的实用价值。象中文里的名片,法文里直译就是访问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舰在法文里叫载飞机的军舰等等,都是从实际用途出发来造词的。而象压照片用的玻璃板,我们也是从其使用价值角度来造的词,但法国人就更加直观了,直译就是″放在玻璃下面的″。 反映到绘画上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开大阖、泼墨写意和欧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等完全是属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范畴,似乎很难有共同语言。欧洲人有时不太能够理解我们过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有时也会认为欧洲人的艺术技巧过于写实本分,缺乏灵气。看多了欧洲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国人有时在感叹其技法写实细腻的同时,也会感慨欧洲大师们想象力的贫乏: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非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而我们的祖先不也画了几千年了吗,在那些美丽的仙女旁边加上几朵白云,她们不就飞起来了吗?多有意境,多有想象空间啊。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但是,差异带来的并不总是分歧,它恰恰给文化艺术大师们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比如赵无极的画作就体现出文化交融的无尽魅力。 作者:王松绍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6 583 $0.00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者:haixin619 关于“东西方?飧龃视锓段Ш芄?东方包括很多国家,这里我想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文化,即使是相隔很进的日本文化也与中国有着不同之处,但作为亚洲这个整体,他们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就是它们的共性。西方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西欧和东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龙和凤在中国,龙是图腾的形象,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圣化之后,形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神异的动物。因而,在我国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志士。“龙”在成语中也被广泛的利用,如、“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以“龙的子孙”自豪。我国的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与龙、龟、麒麟合称四灵。凤在中国还指优良女子,还有太平昌盛之意,旧时,凤也为圣德。"凤毛麟角"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用来比喻有圣德的人。在西方龙和凤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西方的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西方传说神话中,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能够从嘴中喷火 。到了中世纪,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要不Diablo(西方的著名电脑游戏)中的魔鬼diablo是个长得很像龙的怪物, 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要是对西方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中华民族是一个渴望安定祥和的民族,因此,就想象龙、凤是一种福音。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西方长期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封建思想的统治。西方人信仰上帝,与上帝作对就是过错,就是罪恶;而我国人民信仰上天,佛祖,祈求上天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神把龙作为自身的代表降到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东西思维方式的冲突在欧洲工作生活了26年,现在是中国驻德国大使的卢秋田老师说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临死以前,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又问德国人,你死前有什么愿望?他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作一次报告。这就是德国人,喜欢作报告。我想这也许就是思维的不同,这还只是在西方内部,要说到东西方的差异,我想就更大了.对于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思维的广泛性.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一看就发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开门见山,后面才讲些客套话。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 把美国人的来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等等。 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二,民族思维方式形成以后,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人,不论他是东或西方人,形成一种思维后相对比较稳定。 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三个人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三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突然上来一位客人,因为车厢有4个位子。这位客人拿了一个鱼缸端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芨嫠呶乙幌拢?庥闶鞘裁疵?疲?谏?镅?嫌Ω萌绾喂槔啵?心男┨匦裕克?窃诳蒲?嫌惺裁匆庖澹?这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芨嫠呶乙幌拢?庥闶鞘裁疵?疲?谏?镅?嫌Ω萌绾喂槔啵?心男┨匦裕克?窃诳蒲?嫌惺裁匆庖澹?这是德国人向这位客人的发问。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以后就问,?胛收馕幌壬??飧鲇阄颐侨毡灸懿荒芤??咳绻??菸颐侨毡镜钠?蚝退?隆⑺?剩?飧鲇隳懿荒苌?ぃ?问完以后,轮到中国人来问了,?庵钟闶呛焐蘸贸曰故乔逭舾?贸砸坏悖?这表明三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下愚见,这也是不同社会的反映。第三,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年轻一代的思想变化也正是如此。我们已经与50,60,70年代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第四,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感觉得到但很难说清楚,也不容易反馈给对方。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姹?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听不见的更美。还常常用问句作回答,以问为答,问而不答,让你对下文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想象。造成的教育差异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从体制到政策实施都近乎完备,一批批的孩子们都十分良好的接受高级的教育,唯一的缺陷是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很多骄奢的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他们的教育环境比起中国的简直好之又好,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这也是鄙人比较欣赏的地方。从小时就锻炼他们自己的生活能力,在国际夏令营中明显看出他们的孩子比我们的要坚强的多。我想,这也有着一定的环境因素吧。比而较之,中国的素质教育总也不能尽善尽美,除了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对教育不满,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两种等级。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周老师说:“中国是陆上文明,而西方是海上文明。” 这话很有道理。一个是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我们大陆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的情谊。我们不是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这在西方国度一定很淡漠,他们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不会很激动,而我们的华侨,在外面有很多同乡会,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我们经常讲本土本乡,甚至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等。这些跟我们的长期农业社会都很有关系。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都带有很浓厚的情,这种情的因素恰恰在西方很淡薄。另一个是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方式,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就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我相信,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7 583 $0.00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湖北大冶一中英语教研组 刘会林 7月25日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 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 请看下列两组词语,让我们试着将不同动物与各自的不同习性搭配起来: A B 1.Turtle a. wise 2.Lamb b. huge 3.Lion c. quiet 4.Owl d. stubborn 5.Mouse e. slow 6.Pig f. gentle 7.Deer g. sly 8.Whale h. brave 9.Fox i. swift 10.Mule j. greedy 对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le),狐狸的狡猾(sl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撤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运用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三. 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 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8 583 $0.00 从文学作品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转贴)从文学作品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胡文正 中西文化比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对此,不少学者都有同感, 并且做了诸多努力,详尽地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地域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 讨,令国人茅塞顿开。在此,笔者也想凑凑热闹,从文学作品一一中国:《愚公移山》、《精卫填 海》,外国:《老人与海》、《骑马下海的人》一一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一下二者的差异, 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四篇(部)作品的梗概: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第八十五天老人 又出海了。这一次,他运气来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上了钩,那条鱼把老人和他的船拖到远处的海面 上。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老人终于捕到了这条大鱼,把它绑在船边上,但是在返回哈瓦那的半道 上,鲨鱼来了,它们咬掉马林鱼的肉,虽然老人用尽各种办法击退鲨鱼,可是鲨鱼来了一批又一批,把 鱼肉吃了个精光,等老人返回陆地的时候,那条鱼只剩下“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个人在同外界强大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但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些势力,不能 认输,即使失败了,也要保持优胜者的风度。 《骑马下海的人》(英?约翰?沁):大海仿佛是一个有生命的恶魔,它贪得无厌,无情地吞噬了耄 里亚家里的三代八个男人。人在驾驭一切的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无能,但是他们镇定达观。剧终, 耄里亚在最后一个儿子死去后的两段悲壮的独白传达了作者的心声: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存在的这种 搏斗是永恒的,但是人们应该接受这种命运而顽强地活下去。(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现代派作品 选》)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女女娃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精卫,经常衔西山 木石去填东海,以免有人再淹死在大海里。这个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坚定信念, 后人常以此比喻意志坚决。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愚公因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笑他, 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后来天帝被其诚心感动,命天神背走二山。这个故事表现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现在用来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 这四篇(部)作品,都是很有影响的作品,表现的都是人与自然的较量这一题材,但所表现出的思 想倾向及对人的影响却不同,甚至迥异,而这,正是中西文化根本差异之体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前,人的力量总显得渺小、微弱,而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又从不会遏止,因 此,无论是人类童年的神话,还是今天的幻想,冥冥之中总会出现“神”(或命运)的概念。之所以出 现“神”而不出现“人”,就是因为人类认识到自身力量有限,故寄希望于超乎人甚至超乎自然的 “神”上,这样,借助神力既可表现出人类的一种希望、一种寄托,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一种平衡、 一种慰籍,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也更近乎客观。 于是,在渺小的人和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便凭借自己创造的神取得了跟自然对抗的和谐。但 这种和谐表现在人的主观理念上、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使有了不同的内涵:西方的神主宰人类的命 运,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或被人的意念支配着。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 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一一愚公最终“移”走了山;精卫一 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势在必然。 而西方作品中,人就显得格外渺小、微弱了,无论是圣地亚哥,还是耄里亚一家三代男人,在自 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一一老人出海仍无功而返,耄里亚最后一个儿子也被 大海吞噬了一一但作为自然的征服者,他们却从不敢也从没有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停止过自己探索的 脚步一一老人第八十五天又孤身出海;米海尔的尸首还没找到,巴特里就又上路了一一尽管这种力 量很微弱,在很多的时候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失去生命,他们仍不会屈从命运,仍在不断地同自 然抗争,向自然宣战,正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也就是说,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以浪浸主义的手法给人以鼓舞,充满了乐 观、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探求神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给人类提出一个严竣的课题,但我们读 后却不感到悲观,反而会继承一种精神,产生出一种莫明的冲动和很强的征服欲。这就引出了一个 话题: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效果有何不同? 当神主宰人类命运时,人类每前进一步,都是一种胜利,都会给人以鼓舞而产生一种勇气,而最 坏的可能不外乎失败,在“小”与“大”的抗衡面前, “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失败又何足惧哉! 而一旦胜利,它给人的鼓舞就是永恒的、普遍的。因此,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人类总会充满希望的勉 励自己不断向自然发起新的挑战。 而当人主宰神时,这种超乎一切、凌驾于万物的气魄、精神在一时一事上可能有效,但就其普 遍意义来讲,只能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会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或藐视自然的伟力,就会对 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在与自然的较量中就会屡屡失败。这样,一方面豪气十足,一方面刀枪不入, 冲天干劲换来的不是预期目的却是重重挫败,精神的崩溃便成为必然,真可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种思想一旦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就会发现它缺乏持久力的弊端,这势必决定了这种精神的短命效 果,反不如滴水穿石那样脚踏实地来得有效。 西方的“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因此,西方人看重个人的力量;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因此, 中国人看重外物的利用。被神主宰的,总探求自身的解放,故探索永远不会停止,人类自身也不断的 在自然面前获得一定的自由。幻想主宰神的,在意念上总是胜利者,故不去或很少去探索,人也总会 受制于自然而得不到解放。看重个人力量者,认为一切成功都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因此遇事多从主 观方面找原因,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获得对自然的驾驭,他每走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 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一种启示,都有助于今后的努力一一这种人比较自信,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 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我奋斗是这种思维的外化。 看重外物力量或借助神力者,把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于神灵的感化,往往忽视或否定自我 的努力,遇事易低估自身的力量,由此而产生对别人的依赖、心理,看重各种人际关系。胜利了,欣 然自喜;失败了,怨天尤人或寄希望于外物而精神胜利,这样就会导致退缩避让或取消责任。这种意 识越强烈,越会阻碍自身潜能的发挥,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等封建思想就越重,就越会阻碍社会的进 步和社会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常爱炫耀自己亲朋的尊贵以显示自身的地位, 而西方人正好与此相反,往往爱贬低自己的出身而炫耀自己的能力。因此,前者产生了“精神分析 法”,后者导致“精神胜利法”。因精神“分析”,故失败也值;因精神“胜利”,故全胜也枉然。 在对自然的态度上,西方的征服者顺应自然,中国的征服者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征服者,偏重 于对自然规律的摸索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改造自然的征服者,偏重于对自 然规律的违拗和对自然力量的藐视,有种蛮干的英雄主义色彩。在同大自然较量时,前者每取得一 点点的胜利,都会产生一种成就感;遭到挫折也只能使人接受一次教育而变得更加坚强。后者每取 得一点点胜利,自然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但也会使人更加狂妄;而遭到挫折后往往很容易使心灵受 到伤害,产生一种失落感。因此,表现在心理和精神面貌上,前者坚强,乐观自信,后者脆弱,悲观自 负:因自信,因而信人,故重诺守诺,善于合作;因自负,因而疑人,故轻诺也不守诺,喜好拆台。前者 锐意进取,敢于冒险;后者因循守旧,思想保守。前者现实、有远见,先难后易;后者理想、短视而举 步维艰。顺应自然者慑于自然的伟力而产生对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的赐予十分珍惜,因此环境保护 者众;藐视自然者唯我独尊,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为我所生,都可为我所用,故保护环境者寡。 在征服自然的行动上,西方多出于一种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有节、有度,不太合常理但符合实 情,有很强的现实性;中国多缘于感性认识上的一种理论,没有什么限制,虽有道理却不符合实际,有 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西方人务实,崇尚实干,重物质财富的创造;中国人务虚,崇尚清淡,看重精神 的作用,而很少考虑后果如何,重态度而轻能力。西方人尊重科学,崇尚理性;中国人崇拜迷信,强调 感情。由此而产生不同的人才:西方出现了许多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学家,中国却培养出一大批 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使我们至今仍蒙受其害。 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也决定着民族文化发展的趋 向。在此,笔者并不是想刻意反映这种差异,而是想借此对外来文化进行借鉴和对民族文化进行反 思,以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民族文化在扬弃和吸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所言不当之处颇多,恳 望得到斧正。 来源:人民网读书论坛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9 583 $0.00 知识的产生――道与逻各斯的差异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以下为读书笔记,摘自《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吴刚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知识的核心是"道",希腊知识的核心是"逻各斯"道与逻各斯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道:具有一定方向的路,引申为人或事必须遵循的轨道。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原则,德是道德实际体现,仁是主要的德,艺是仁德具体表现形式。老子提出了关于道德经典看法,认为道"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照老子的说法,道是什么?规律?规则?实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是关于道的本质定义,但确实最好的描述。道是不可言的,所以也就有了"名"与"实"的二元分离,有了"永恒"与"暂存"的分殊。不可言有两种可能,一是道只有在懂得沉默的时候才能保存其完整,所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之谓;二是道不可用言语来传递。20世纪初,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提出,语言问世之前的意义和声音世界都是浑浊不清的,是语言将意义和声音切换成一系列音义对应系列,从而构成了语言系统。于是,对于"道"所蕴藏的知识,如果要准确传递,就要借助语言系统来实现。语言的作用在于对知识进行编码。"道"本身不可编码的困难,就会导致个体知识将随其生命的消亡而消亡,无助于一个社会的知识积累。判断一个社会的知识发展水平不是依据个人知识高下,二是观察"公共知识"的积累。"公共知识"可以成为知识下一步发展或攀升的阶梯。与动物不同,人的认知发展主要不是靠遗传,二是通过学习获得,学习是推进人类素质进化的只要机制之一。假如"道"不可以言说,那么可以部分传递,也包含着误解的可能性,因而需要不断澄清,这可能成为中国知识史上"注""疏"得以盛行的原由之一。道不可道产生两个后果,一是道的真谛难以编码传递,从而影响知识组织的进化,二是容易产生误解,从而消除误解的活动比之独创性的探索更显重要。逻各斯源于希腊文,原意为"采集",后演化为"说"。采集的活动需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辨别,同时在分类和辨别上有相应的标准和尺度,所以逻各斯最初有"分理"的意思。逻各斯有言说的意思,即词或内在思想借以表达的东西,又有理性的意思,即内在思想本身。赫拉克利特用它表示"说出的道理",并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今天,我们常用"理性""道理"来翻译"逻各斯"。伽达默尔指出"逻各斯最初的主要意思却是'语言'",因而,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实际也是"语言的动物"。这样,逻各斯就是一种理性的言说。理性的言说使用的是概念赫符号体系,是省察的,其叙事方式被认为应反映符合事物之内在联系,因此,逻各斯叙事有严格规则,所以才发展后来的逻辑推理形式。"道"和"逻各斯"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希之间思维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中国与古希腊思想家阐述思想的方法中。在人类的认知及知识生产活动中,与思维、语言同样重要的并如影随行的是逻辑。逻辑是研究有效推理的规则的,只有当手中已经掌握大量的进行推理或论证的材料,逻辑才能自然产生。中国古代逻辑发端于名实之辩。墨家的逻辑基本上是概念的逻辑,对这种概念逻辑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是荀卿,荀卿可以说古代逻辑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即便是荀卿也没有对判断逻辑和推理逻辑进行展开。比荀子晚出生的韩非,虽然没有进行逻辑的研究,却初次涉及了把握思维合理性基本原理的矛盾律。另外墨子时代之后的庄子及道家,坚持老子的"无名论",认为万物一体,无须辨别,是即不是,主张取消逻辑论辩,因此中国"名学"在其初创时期就有不同的声音和障碍。在先秦,儒墨一度并称为显学,到汉代,儒术独尊,墨学自然衰微。西方的逻辑学,是由古希腊人纯粹求知的兴趣开始研究的,最初用于几何学的证明,所以,不像中国那样,为实用的价值目标所限制,也不像古印度那样,被宗教的功用所限制。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典逻辑的集大成者,他首先完成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发展的概念论,在概念论的基础上构成了判断论,在判断论的基础上构成了推理论。希腊人运用的逻辑多近代科学的产生具有一种直接的所用。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10 583 $0.00 中西方欢乐文化的差异 欢乐是人类的普遍情绪,是人类的共同心理体验。然而,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欢庆活动体验欢乐的感觉,表达欢乐的情绪。日积月累,在人们年复一年的欢庆活动中,逐渐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欢乐文化。欢乐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带着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迥乎不同,这也决定了中西方欢乐文化内涵存在巨大差异。传统节庆活动是集中体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中西方传统欢乐文化的一些明显差异。 首先,中西方欢乐文化蕴涵的心理期盼不同。中国人通过节庆活动企盼丰收、享受喜悦,而西方人则更偏向借此发泄个人情绪、张扬个体人格。 中国的封建社会绵延上千年,“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方式源远流长,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直是老百姓心理情绪的“晴雨表”。因此,中国传统节庆活动都是依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人们通过丰收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代表中国人欢乐极致的节庆―“年”就是典型。按照古书记载,“年”本身就包含有五谷大熟、丰收的意思,每到农历“年”关,天寒地冻,万物休眠,忙了一年的人们,纷纷放下手上的农活,开始祭祖祈年、敬奉土地、拜年贺喜、休养生息,人们还自发组织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表达丰收的喜悦情感。这种风俗一种流传至今。 在西方,人类社会早期的节庆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后来,由于基督教等宗教的兴起和普及,由于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敬土乞收的传统节庆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宗教意识衍生出来的节日,例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等。在宗教教义和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影响下,人们更偏向于把节庆活动当成缓解压力和情绪发泄的通道。在节庆期间,人们往往打破平时森严的地位界限,撕掉一本正经的面目,发泄平时压抑的情绪和紧张的压力,还原人本来的原始的面貌,张扬个性,追求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极大满足。 其次,中西方欢乐文化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喜欢采用家族团圆、和谐、温和的方式表达欢乐之情,而西方人则更强调个体的舒适和满足,表达欢乐的方式多为直接、纵欲、粗放的风格。 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中国人还强调“有福同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注重多人之间分享欢乐、传播欢乐。纵观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大多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宗族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例如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中秋佳节的月饼,重阳节的怀念祝福亲友,春节期间的寻亲问故等等,无不突出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情绪传递的同乐氛围。就连现在,我们也经常说举国同乐,普天同庆,这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欢乐文化的传递和继承。 西方的欢乐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风靡欧美各国的狂欢节(英文名为carnival,相传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节,也称“嘉年华”)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一文化特点。节日一到,处处张灯结彩,大街小巷上填满了狂热的人群,彩车游行,锣鼓喧天,人们或者身穿色彩艳丽的奇装异服,或者在身上涂满五彩斑斓的油彩,或者戴着形态独特的面具,极力地显示自己的个性,吸引他人的关注。游行队伍里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穷富有,谁都可以毫无忌惮地疯狂跳舞、拼命唱歌,充分张扬自我,让自己享受极致的欢乐,而不必在乎别人是否感同身受。再譬如西方的情人节,纯粹是两个情侣之间的节日,与其他任何人无关。这个节日,除了相爱的两个人,除了爱情,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人,也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来填充或升华。 再次,中西方欢乐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不同。中国人的欢乐,是建立在民族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之上,以实现全民族的幸福为理想的欢乐。在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影响下,西方人追求欢乐,更多的是通过忏悔、内省和宣泄,以求个体灵魂的洁净和个人感情的升华,它更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幸福的追求。 从孟子的“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得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中国近现代史上不胜枚举的先驱英烈,他们为追求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所做的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传统的欢乐文化,往往是与全民族共同的命运,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的。没有国,哪有家?没有普天同庆,哪有个人幸福?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这才是每个中国人最大的欢乐。 在西方,欢乐文化强调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欢乐往往只跟个人有关。古时候,《圣经》就告诉人们,上帝创造了人,并赋予每个人灵魂,个人只对上帝负责,这使得人们产生了强烈的个人存在意识。随着一系列宗教革命、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个人的这种意识又演变为灵魂的自决权和个人的神圣性。不断高涨的个人主义精神,积淀成一种深厚的文化心理根基,影响着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西方人的欢乐,更多的指个人通过奋斗努力,克服了人的恶念,升华了感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中西方欢乐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两者的差异远远不止以上谈到的三点。事实上,这两种欢乐文化各有所长,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我们不能闭关锁国,在发扬光大咱们自己传统欢乐文化的同时,也要汲取西方欢乐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欢乐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中国老百姓也开始了解西方欢乐文化的迷人之处。中西方的欢乐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11 583 $0.00 “**公证”折射中西文化差异 红网 前不久,一位留美博士来到广州市公证处,希望公证处为他近6000字的婚前协议进行公证,在夫妻生活方面,规定每个星期性生活不得少于两次,质量标准为令对方轻松愉悦。此外,还有众多女性打电话,要求做处女公证云云。(《信息时报》11月17日) 此消息一出,快评手立马反映,对此种做法否定居多。一般都把这事往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危机上靠。“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公证和处女公证背后信任危机的升级: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感已从社会外部蔓延到了社会的内核――家庭里的夫妻生活之中。”(见《南国早报》11月18日) 笔者以为这话有点危言耸听。**公证无关信任,更无关信任危机。诚然,当代中国存在大量信任危机的事。也正因为大量存在的信任危机,所以,即使有公证和公证制度的存在,也一样可以出现假公证或真公证但不兑现的事出现。“西安宝马彩票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公证,无关信任危机,它折射出来的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折射出来的是中西婚姻的差异。西方本质上是一个法律至上的社会,也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社会讲究“先说后不乱”,讲究以法律文本的形式明确当事双方的责权利。公证即是对自己权利的保护,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是对契约关系的深刻理解,可以说是社会的进步。 什么是公证?公证只是一道法律程序,以契约的形式证明或规范彼此的责权利。什么是契约?契约就是双方经过谈判,共同同意的一种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约定,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早、最重要的产物,其思想渊源是来自卢梭,来自他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在现代社会,社会契约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 我国的传统观念的习惯势力仍然很大。虽然我国社会长期以来也流行请中人“担保”的立字据式的契约,但那种契约的意义很单纯,大多只涉及到买卖关系。谁能接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契约关系呢?谁又能接受夫妻之间**次数的契约关系呢? 几年前,一部名为《刮痧》的影片曾引发了一场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争论。影片故事是讲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疗法“刮痧”不被美国认可,造成“虐待儿童 ”疑案,使得影片中许大同一家被迫服从法律,父子分离、夫妻分居。在中国人看来,明明是对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刮痧的手法为其治病,而美国人却认为是虐待儿童。 这故事很能说明道理,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观念,往往带来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西方社会正因为是一个契约社会,所以时时处处讲究精确计算,儿女成人后,父母没有再抚养他们的义务,回家吃饭一分一毛也要计算清楚。对于精于计算的人来说,当然也包括夫妻之间的性生活的次数。这对双方不仅是尽义务,更是一种约束。那种所谓无性婚姻难道还少了吗? 中国文化讲仁爱,重义气。朋友好了衣服裤子都可以脱了送他穿,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谁去秤了斤两?男女感情好了,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如天上的织女爱地上的牛郎,如果要计算财富,天上人间无法相比,就讲的是个情,又何来的精确算计?谢庭锋唱“因为爱,所以爱”就有点为了爱不顾一切的味道,即使是现代的香港年轻人,也没有那么计算清楚。 留美博士在美国生活多年,他自觉用西方的契约理念来明确夫妻双方的责权利,这无论如何都是观念的进步。美国博士之所以遭诟病,是因为他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多年,但国人都以为他本质上还应该是中国人,应该传承中华文化。如果他是长着白皮肤的老外,这事也许就没人去管了。 (稿源:红网)(作者:徐晓)(编辑:闵君)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12 583 $0.00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发布者:mei Abstract Language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a long lasting topic by many linguist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astern cultural and the western cultural. The thesis below is talking about the point from the diversit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ere are many aspects, including natural, custom, religion, historical allusion, made of 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so o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both very rich in the vocabulary, and the cultures of them are also broad and profound. It needs a good knowledge to research it. In this article, there is only a part of it in researching this topic. It gives a simple comment on the comparing the eastern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 language phenomenon. Keyword: 汉英语言、 中西文化、 差异、 语言学习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从学习英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西方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汉英语言丰富多采,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简单见解: 一、自然环境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照。)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夏天" 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 ,令人惬意。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 "东风" 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叫人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而在西方则相反。原因也是一样,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带来感觉就不同 。 二、 生产劳动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 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 。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 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 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 "扛、 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 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在英语中却只有--个 carry 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气壮如牛 " 等词 ,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为什么汉语用 "牛 " 而英语用horse 呢? 答案是中 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分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三、风俗习惯 1、称谓及称呼: 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我们看到,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 。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万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区别 , 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 , 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比如: 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 , 这种做法却是得体,亲切、合乎常埋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 Mr, Mrs 或 Miss。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们眼中,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2、敬语谦词: 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词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 you,I 就是 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 "您、局长、工程师 " 等敬语。汉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 一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 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则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会被认为没有礼貌。另一原因,便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突出自己,总认为"谦虚" 是一种美德。而在英语中这类词较少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西方人喜爱追求平等,二是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强调培养个人自信心。 受以上观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明显有很大区别。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类谦虚的话语,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 “ Thank you”我曾从报上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 这位中国女士赶忙谦虚地说:Where(哪里 ), where(哪里 )." 而这位美国人感到非常奇怪,然后只好说了句: everywhere(到处)。" 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又如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献或论文的标题。汉语文章的标题除说明文章的内容外,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 " 、"试论…… " 、 "、“……初探" 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是直截了当,不加任何修饰,如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学与语 言》) 。 3、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 等谈及年龄、收入、 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 “It’s fine, isn’t it?“、 “It’s raining hard, isn’t it?”、 “Your dress is do nice!”等等。他们在初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从不问及有关别人隐私方面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如 "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 " "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 。" "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 如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 “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 。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当然, 现在在一些发达或沿海城市,人们也开始接受西方人的观点,说话不随便涉及对方隐私。 四 宗教信仰 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蔚为壮观。比如,"天公" 、"阴阳 " 、"菩萨" 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 "太极" 、"道" 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也可见于 日常语言当中 。隋唐时期,大量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这样儒、 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 该教于597 年传入英国 。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 。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 、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侣 ) 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长) 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 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五、 历史典故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 、 "原来是个空城计啊 ! " 西方人则会讲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 。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以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前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中国象棋,一个来自 《三国演义》。 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揽球等。后两个英文例子便来自莎士比亚戏剧。 六、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 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 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 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他们联系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七、个人主义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与 " 自 我" (self) 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无所不在。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如 “self-absorption (自我专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 、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养 ) 、 self-image (自我形象 ) 等等 。故此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 、不受外来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话语随处可见。通过简单的言语就可从中了解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会对双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这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两种语言。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来源:http://gyez.nhedu.net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13 583 $0.00 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 有位“爱戏”朋友问我:“BB伯伯,我听人家说京剧就是‘中国的歌剧’。西方的大歌剧现在也是很不景气的,所以京剧当然也就不景气啦。您说是这样的吗?” BB的回答是: 尽管中国的京剧被称为“Beijing Opera”(北京歌剧),但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却与西方概念中的“歌剧”有着非常大的本质区别。 首先,戏曲艺术并不是什么“歌剧”,甚至也不是“歌舞剧”,而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的综合性戏剧艺术。 正像西医讲究对每一种药品的“分析”――阿司匹林是治什么的、咖啡因又是治什么的……哪个药是专管治头疼的,哪个药又是专管治胃痛的……更多的情况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讲究的是“辨证施治”,综合“调理”,头痛了可能给你的脚上扎一针就好了,如果你的“感冒”是由于身体虚弱而引起的,那么或许给你“补”一“补”而并不是“清热解毒”…… 这是东西方哲学思想上的根本不同之处。 在戏剧方面,情况也是这样的。西方把戏剧艺术给“分解”得细而又细,可以说是把“物质”都给分解成了“元素”: “歌剧”是运用“歌唱”来表现剧情的,那么它就没有“舞蹈”,也不能“说话”,连请了客人进屋之后的寒喧也要用唱来表现:“请――坐下~~~~~”、“请喝一杯茶~~~~~~” “话剧”是用“话”来表现剧情的,那么它就要没完没了地“说”,像哈姆雷特的大段独白就是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话剧里几乎是从来不“唱”不“舞”的。 “舞剧”(芭蕾)是用“舞”来表现剧情的,那么它的一切戏剧内容就都要通过人体的律动――“舞蹈”的形式来反映。每一句话,每一个情感交流,每一点情节……通通靠舞蹈表现之。绝对不能“唱”或“说”出来,甚至连一些静止的造型都属于舞剧中的忌讳。 “哑剧”则是纯粹靠“表演”来反映剧情的(但这“表演”绝对不包括“舞蹈”)。那里面没有一句话、一个完整的舞蹈、一首歌……甚至不能有音乐的伴奏! 中国戏曲则与之根本不同:戏曲艺术本身首先就是文学(语言艺术、诗歌、音韵……)、音乐(唱腔、伴奏……)、美术(服装、化妆……)与表演艺术的大综合体;而在表演艺术方面,它又是讲究唱、念、做、打的综合,即包括了歌唱、说话、表演动作和舞蹈、杂技等等方面的。 因此,说戏曲是某种“歌剧”,拿戏曲艺术来与西方的“歌剧”作比较,这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可比性。如果要比,似乎应该是拿戏曲艺术与西方的歌剧+话剧+舞剧+哑剧+清唱剧+雕塑剧……综合地进行比较才合理。 在这方面,我没有看到哪一点道理能够证明戏曲艺术“不如”西方戏剧了――无论是从其表现力,还是从其“影响”和“市场”之大小来进行比较。 其次,如果仅仅就戏曲的“唱”来与西方歌剧的“声乐”来进行一下比较的话,那也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根本不同的两个东西。 西方的声乐体系是按照演唱者的音域和演唱方法来划分成“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包括“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这个区分是由歌剧的作曲家来给予区别的,一个小伙子可能是由一位男低音演员来主唱的,也可能是由一位男高音或男中音演员来主唱的;而一位老人却也同样可能是要么由男低音来唱、男中音来唱或者是男高音来唱……也就是说,一个剧中人的歌唱艺术风格,是由作曲家和演唱者来决定的。演员的演唱风格不是根据角色,而是根据曲子和自己演唱的“声部”来决定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歌剧里,一个女演员绝对不可能去饰演一个应该唱男低音的角色吧? 而在戏曲艺术里,演唱的声乐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演员的演唱区分不是根据演员音域的高低,而是根据角色“行当”的特点。每一个特定的“行当”,都有着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方法。 我们拿京剧来作例子:小生绝不是“男高音”;花脸也绝不是“男低音”。青衣不能作为“女高音”,老旦也不能作为“女低音”。任何一位演员,如果他掌握了这个“行当”的演唱风格与发声要领,那么他就可以演唱这个行当的角色:一个女演员可以按照花脸的演唱要领来唱好张飞,一个男演员也可以按照花旦的演唱要领来表演尤三姐。女演员演唱的男角色,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性的人物,而不是“女声”表演;男演员演唱的女角色,给我们看到的也同样是真真正正的女人,而不会是“男人装女人”――除非他是在表演“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的人物。 由此可见,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戏曲是不同体系的戏剧,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 西方的古典大歌剧已经成为那里的“高雅艺术”,在当代与那些流行音乐相比,确实是一种“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因而观众(听众)不能与流行歌曲的受众群相提并论。说它有点“不景气”也不能算错。 京剧艺术本来是我国的一种“大众艺术”,是通都大邑、穷乡僻壤、老幼妇孺,有目共睹、有耳皆闻的东西,但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断层”),切断了它与广大观众的联系,许多人不再能够欣赏它、理解它,到了现在它似乎也成了某种“高雅艺术”了。于是也出现了与西方歌剧类似的“症状”。只有这一点,它有点“像”西方的歌剧啦。 但,现在西方的歌剧是作为“高雅”的“上层人士”欣赏的东西被供奉着的。京剧呢? 来源:央视国际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14 583 $0.00 文化差异对阅读的影响出处: 作者:谭妙英 FanE『翻译中国』 2004-2-19 20:20:05 一.语言和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很广,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所阐述的文化是指后者,它涉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人们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在了解该民族的文化。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因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得意识到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二.中西文化差异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必然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称呼语?2.感谢和答谢?3.赞美 4.隐私 5.打招呼 6.介绍 7.节日 8.体态语的运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四.文化教育是做好英语阅读理解题的保证 1.为何要注重阅读理解英语学习 在今天,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阅读能力更为重要。网上的信息90%以上都是英文,英文的阅读能力已经不仅仅是科研人员查查资料这点用处,普通人完全可以运用这种能力获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中文世界里没有的信息??不论是新闻,科技,商业还是娱乐。这时,英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开阔眼界,及时获取信息、把握机会,甚至增添生活乐趣的手段,它可以每天都有用。更何况,通过大量的英文阅读,也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听力、口语和写作水平。如果阅读能力达到流畅实用的程度,每天都愉快地上英文网站逛逛,那么听力、口语和写作,只需稍加训练就能水到渠成。书读得多的人,才能舌绽莲花,下笔有神,这个适用于汉语的规律,当然也适用于英语。 况且“侧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英语高考题中阅读占了极大的比重。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攻下阅读关。 2.文化差异对阅读的影响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方法固然不少,但有一点是少不了的:指导学生怎样解读篇章,怎样在语境中更准确地把握篇章意思。篇章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术语,一般指一段有意思,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连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或交际事件。编写篇章时,作者将篇章置于一定的社会、语言和物质世界的制约之中。这种与篇章相互作用的社会、语言和物质世界被称谓语境。篇章依赖于语境,篇章的制作和解读不能脱离语境。语境制约着篇章内的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词汇的意义必须在篇章中才能精确、具体。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渐增强语境意识,善于发现和利用语境线索去推断和猜测词义,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篇章。而文化语境,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是语境之一,对阅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例1:As soon as the wedding ceremony was over, we rushed to the bride and struggled with each other for her pockets. I was the first to put my hand into her right pockets. I was the first to put my hand into her right pocket. I felt the coins and banknotes. A sudden feeling of happiness ran over me. 如果学生不知道在我国一些农村,婚礼结束时孩子们会涌向新娘掏口袋里准备好的零钱以图吉利这种习俗,就不能正确理解“we”指的是大人还是小孩,也不会理解“we” 为什么会争先恐后的掏新娘的口袋。如果知道这一习俗,并进一步知道谁先拿到钱谁先走,就很容易理解“I”我在摸到钱时为什么会产生惊喜感。 例2:A dialogue: A: Can I help you? B: Yes, I am looking for a pair of white gloves. I think I wear size six. A: The white gloves are on this counter. Let me see...here is size six. These are nice and they wash well, too. B: Oh, I’ll try them on. Hmm...they seem to fit. How much are they? A: Five dollars. B: All right. I’ll take them. A: That’ll be five-twenty with the tax.Question: How much are the gloves? 这原本是极其容易的材料,但却令学生们迷惑:提到两个价钱,究竟选哪个?绝大多数学生回答five dollars.因为他们不知道西方很多国家购物也要交税。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阅读是对篇章的解读过程,没有对篇章生产者用以生产篇章的语境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对篇章作出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一定得反复向学生强调这一点。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因而,文化知识丰富了,阅读水平自然会跟着提高。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一定要提高文化水平。 五、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文化教育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2.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身势语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3. 弄清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4.充分地利用教材内容传授社会文化知识 现在的英语教材的大多是介绍外国文化的文章,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社会文化知识,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这样,阅读能力才会提高。 参考资料: 1.《文化与交际》 (胡仲文)2.《实用教学法》 (何广铿)
评论
[FONT=黑体] [/FONT] 赏 2005-07-06#15 583 $0.00 大使亲历的东西方思维方式冲突卢秋田 新郎新娘入洞房……关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界定 东西方这几个字,范围很广,比如说东方,包括很多国家。我这里所讲的东方主要讲我们中国。其实,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跟日本是有差异的,但是亚洲作为整体,相对欧洲,又有它的共性。 其实欧洲如果细分,许多国家的思维方式亦有差异。比如,东欧跟西欧,南欧跟北欧的思维方式就不同。同样一个国家,德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南德和北德也有差异。但我今天不可能那么细的讲,只能把欧洲同中国来比较,说他们之间的差异,细的就不说了。 德国人有时跟我开玩笑说,你知道我们跟法国人有什么不同吗,比如说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临死以前,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又问德国人,你死前有什么愿望?他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作一次报告。这就是德国人,喜欢作报告。 思维方式有哪些特点 第一个特点,思维方式有它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也就是说,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于我们平常经常见到的现象,往往也反映某种思维方式,比如一个美国人给日本人写信,日本人看美国人的信,他一看马上就上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开门见山,后面才讲些客套话。日本人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把美国人的来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都是寒暄等等。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二个特点,民族思维方式形成以后,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三个人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三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突然上来一位客人,因为车厢有4个位子。这位客人拿了一个鱼缸端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您能告诉我一下,这鱼是什么名称,在生物学上应该如何归类,有哪些特性?它们在科学上有什么意义?」这是德国人向这位客人的发问。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以后就问,「请问这位先生,这个鱼我们日本能不能引进?如果根据我们日本的气候和水温、水质,这个鱼能不能生长?」问完以后,轮到中国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这表明三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特点。 第三个特点,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比如说,我们现在不少年轻人已经具有了竞争的意识,效率的意识,时间的意识,务实的意识,比较讲究实际。这跟50年代、6O年代、70年代的社会心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必然反映在思维方式上的变化。 第四个特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感觉得到但很难说清楚,也不容易反馈给对方。一次,我们有一个代表团出访以后,举行告别宴会,准备答谢一下接待的主人。答谢宴会的气氛非常热烈,双方都认为,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签订了合作的协议。但当代表团走了以后,主人跟我讲,我跟你是老朋友,我告诉你实话,我非常讨厌这位团长。我说,你们刚才不是谈得很好,双方都很满意吗?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不满意的地方?他说,这是无法说的。我说你告诉我是什么问题。他说当我进来的时候,这位团长握我的手的时候他的眼睛看着站在我后边的一个人,竟然还跟他讲话,可是却握着我的手,这是对我的人格的侮辱,他为什么蔑视我呢?因为他们国家的习惯,握住谁的手,必须眼睛看着谁。可惜这位团长没有机会,也永远不会有机会听取这个主人对他的意见。 还有一件事也是无法反馈的。有一年,荷兰有位高级的贵宾到中国来访问,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她到达幼儿园门口时,看见一群孩子站得笔端笔正的,在园门口迎接她,她看到这些感觉到心里不舒服。然后参观幼儿园的教室,进去以后,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们都背着手,面部表情非常严肃。她很快结束了参观。回国后,她请我到家里观看她拍的参观幼儿园的幻灯片,她说这是我这次访问心里感到最不舒服的一场,天下着毛毛细雨,为什么让孩子到门口来,为什么孩子都是这样笔端笔正地坐着,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是非常调皮的,吵吵闹闹是正常的,这才像幼儿园。 我们出访的代表团,在活动最后一般都是交换礼品,交换礼品的时候,我们送给德国人的礼品,对方立即打开并表示感谢。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代表团的人就跟我说,为什么他们都急不可耐地看礼品,是不是对我们送的礼品不放心,我说,不是,这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反过来,德国人也对我提意见,我送给中国人的礼品,他们为什么不打开看一看,是不是对我的礼品不感兴趣。我说,不是的,他们到了旅馆以后,绝对会打开欣赏。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但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别。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有一件事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印象很深。1967年文化大革命高潮的时候我还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工作。当时使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散发《毛主席语录》,西方称其为当时中国的「圣经」或“小红书」。有一天一个荷兰人进来说,要一本毛主席「小红书」,我就给了他。他说这种式样的小红书我也有一本,不过内容不一样,我说是语录吗?他说我不告诉你,明天我寄给你看看。后来我收到了,跟毛主席语录大小一样,但是封面上写着「跟中国人做生意的秘诀」。这个题目很吸引我,我一口气读完,使我大为吃惊。 这本书开始讲,「目前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就是政治高于一切,一切都是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你现在不是参加广交会吗,必须注意要通过你的行为表明你是坚决拥护文化大革命的,这样你就被列入广交会组委会里的国际友人,这样你就能财源滚滚。你千万不要以为价格和质量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算政治帐」。接下来一段就指点你应当如何表现。「第一,你到了广州以后,无论多晚,都应该告诉组委会,说我已经到达了,而且要表达这样的愿望,就是我非常愿意欣赏你们的样板戏,尤其是《红灯记》,麻烦你们千万给我安排一场。第二,手提包里要放毛主席语录,而且跟中方谈判的时候,拉开提包的时候要轻轻的,不露声色地把这本语录似乎不经意地露出来,让中方的主人看到以后再把提包拉上。第三,在你西服里的衬衫上面必须要戴上毛主席像章,这个像章现在中国大使馆在广泛散发,你完全可以免费领到。」最后结论是:「这一切,在当时的中国人都认为是绝对重要的原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手段,你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现在有不少人常常讲缘分,但「缘」这个字在外文中是翻译不出来的。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中西医在哲学思想上是有不同的。 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例如中方代表团到了德国以后,德国接待的主人问今天晚上你们喜欢吃西餐,还是去中餐馆吃中餐?我们有的代表团的答覆往往是「随便」,「客随主便」。翻译成英文是「up to you」,德文是「Wie Sie wollen」他们对这样的答覆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随便」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 我们再反过来看看,欧洲的代表团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比如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是在哲学上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求同存异」,或者「求大同存小异」,而西方人比较主张标新立异。 另外,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我讲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在卢森堡当大使的时候,正好国内送来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怕他们看不懂,就把故事梗概译成外文,预先发给他们看,放映前又请人介绍了一下。我觉得他们一定看得懂了,电影结束后搞了一个招待会,就问他们看懂了没有。他们说,看懂了,但看得很累。我说为什么觉得累?他说十八里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暗示我们听来很累,用那么多的暗示来表达爱情,为什么不直接说一句“I LOVE YOU”呢。他们说,故事的年代、情节同《傲慢与偏见》基本上一样。而伊丽莎白和达西可不是这种表达的方式。我说这是中国人表达感情的细腻,我们认为这是美,你们可能认为外露是美。他说他不能理解。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 最后再讲一下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一个是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我们大陆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的情谊。我们不是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这在德国很淡漠,他们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不会很激动,而我们的华侨,在外面有很多同乡会,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我们经常讲本土本乡,甚至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等。这些跟我们的长期农业社会都很有关系。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都带有很浓厚的情,这种情的因素恰恰在西方很淡薄。 另外从哲学和文化体系角度说,我们受影响深的是儒家哲学,而他们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这种道德文化里恰恰强调的是一种义。另外还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强调的是义。当然现在有些变化,现在有的主张义利兼顾。再加上我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综合,他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就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 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我们讲这些是为了了解对方,而且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海上文坛》第3期)
·中文新闻 香蕉康达!当英国背包客在澳大利亚工厂里看到一堆香蕉时,他
·中文新闻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提议加密货币和商务舱飞行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