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1、关于卫生来之前都认为那里的空气会如何洁净,食品会如何安全,到处没有纸屑和垃圾。事实是,这里的空气可能比国内一些大城市要好,怎么个好法呢?主要是因为绿树多,净化了空气,但你想多如牛毛的机动车会排出多少尾气!这里的汽车可都是大功率的,动辄6缸。摩托车都是哈雷,250的哪能算摩托啊。很多汽车因为修理和保费问题,撞车了也不怎么修理,自己捣鼓捣鼓就上路了,所以在路上可以经常看到瘪残的轿车、老的可以进博物馆的车子,这样的车子怎么能保证尾气质量?噪音就不用说了,临马路的住家不关窗户没法睡觉。食品呢,好像应该比国内好些。但是我也亲自在吃菜时发现了青虫子。而几乎所有的大豆、玉米都是转基因的,你敢吃么?而食品的味道更是差的远了,都是饲料喂出来的,这是另话。我也看到很多纸屑和垃圾,尤其是在公交车站附近,有人不自觉把烟头纸屑乱扔。这里的环卫好像都是拿个吹气的东西吹,这样哪能扫走垃圾啊。所以那些车站附近的垃圾都是很长时间堆积起来的,没人扫走。家里的灰尘每天都有,只不过是白色的,大多是衣物和地毯纤维,与国内那种建筑产生的黑灰不一样。但是几天不擦一样可以用来写字哦。2、关于城市建设这个与我的想象基本一致。市中心有高楼,城市里有野林子park。不同的是,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得更好,比如对动物。松树乌鸦随处可见,stanley公园里有个泻湖,里面有成群的海鸟、野鸭、大雁、天鹅。一方面这些动物与人很亲近,它们可以在离人一米的地方自在休息,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真正的野生动物。旁边有提示,说大家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以确保他们的野性。昆明翠湖也是类似的候鸟过冬地,但是人们习惯给海鸥喂食,以至于这些海鸥见了人群会成群飞起争食,不再自己觅食,到了天暖也不飞走,渐渐丧失野性。另一方面,这里的park可不是国内意义的公园,就是一片片未经开垦的树林,我称为野林子。经常有人进去hiking,也常有人最后没走出来的。体育设施里面要数棒球场最多,反正我这个区是这样。遥望北温山上的雪也一年比一年少了。3、关于福利原本以为这里的福利如何完善,自己生老病死都没有后顾之忧,当年申请也主要出于这个目的。而这一点也是差距最大的。生:虽说生孩子有福利,但是那点福利据说吃牛奶是不够的。产妇有最长五十几周的产假,但是据说那是以失业为代价的。毕竟这里都是私人企业,一旦怀孕了老板就会考虑给你放长假。虽说这里不能辞退孕妇,但是新移民大多只是part-time工作,靠老板安排工时,老板会以你身体原因安排少一些的工时,甚至降到一周十几个工时,不仅降低了工资,更让你到临产的时候不够拿EI的最低工时。生完孩子就放产假,要知道这里的产假可是没有工资的,跟国内是两个概念。等你放假回来,老板表面上没辞退你,但给你安排到很偏远的地方或者早晚上班,让你没办法照顾孩子,最后你只得自己提出辞职,这也是拿不到EI的。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当然也可能每个老板的处理方式不同。老:老年人会受到各种优待。最差情况能申请老年公寓和老年津贴,但前提是你要是低收入。如果你有高于限额的存款,或者你有自己的房子,那么这些便宜可能就赚不到了。而你若老了以后在境外生活长于半年,养老金也可能停发了。病:国内就知道了,这里医生手艺和紧急处理都比较差。为了排上做手术,一等就是一两年。前段时间报纸头版,一个老人心脏病发到医院,结果没有一个护士过问,更没有看到医生一眼,后来在医院急诊室呆了几个钟头直到他咽气。这种情况在中国不太可能发生,而且你也有发泄的地方。在这里没办法找关系,任你怎么难受,任家属怎么找医生诉说,都没人理。所以有人说一生大病赶紧回国,还能保住命。所以,好好想想吧。这就是真实的加拿大。
评论
99年12月香港fn05年3月9日pl到05年6月25日飞赴vancouver05年7月15日前往alberta未知的旅途流浪的旅人 赏 反馈:liese 2005-07-14#2 1,229 $0.00 罗嗦了半天,其实就是因为人少,脑子苯.
评论
2005年7月6日登陆多伦多. 赏 2005-07-14#3 3,358 $0.00 阅!
评论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涧清洌的小溪,为了宽广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流浪......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赏 2005-07-14#4 游
Guest
再阅评论
真实的加拿大!?
评论
jianfeih 说:1、关于卫生来之前都认为那里的空气会如何洁净,食品会如何安全,到处没有纸屑和垃圾。 事实是,这里的空气可能比国内一些大城市要好,怎么个好法呢?主要是因为绿树多,净化了空气,但你想多如牛毛的机动车会排出多少尾气!这里的汽车可都是大功率的,动辄6缸。摩托车都是哈雷,250的哪能算摩托啊。很多汽车因为修理和保费问题,撞车了也不怎么修理,自己捣鼓捣鼓就上路了,所以在路上可以经常看到瘪残的轿车、老的可以进博物馆的车子,这样的车子怎么能保证尾气质量?噪音就不用说了,临马路的住家不关窗户没法睡觉。 食品呢,好像应该比国内好些。但是我也亲自在吃菜时发现了青虫子。而几乎所有的大豆、玉米都是转基因的,你敢吃么?而食品的味道更是差的远了,都是饲料喂出来的,这是另话。 我也看到很多纸屑和垃圾,尤其是在公交车站附近,有人不自觉把烟头纸屑乱扔。这里的环卫好像都是拿个吹气的东西吹,这样哪能扫走垃圾啊。所以那些车站附近的垃圾都是很长时间堆积起来的,没人扫走。 家里的灰尘每天都有,只不过是白色的,大多是衣物和地毯纤维,与国内那种建筑产生的黑灰不一样。但是几天不擦一样可以用来写字哦。 2、关于城市建设这个与我的想象基本一致。市中心有高楼,城市里有野林子park。 不同的是,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得更好,比如对动物。松树乌鸦随处可见,stanley公园里有个泻湖,里面有成群的海鸟、野鸭、大雁、天鹅。一方面这些动物与人很亲近,它们可以在离人一米的地方自在休息,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真正的野生动物。旁边有提示,说大家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以确保他们的野性。昆明翠湖也是类似的候鸟过冬地,但是人们习惯给海鸥喂食,以至于这些海鸥见了人群会成群飞起争食,不再自己觅食,到了天暖也不飞走,渐渐丧失野性。 另一方面,这里的park可不是国内意义的公园,就是一片片未经开垦的树林,我称为野林子。经常有人进去hiking,也常有人最后没走出来的。 体育设施里面要数棒球场最多,反正我这个区是这样。 遥望北温山上的雪也一年比一年少了。 3、关于福利原本以为这里的福利如何完善,自己生老病死都没有后顾之忧,当年申请也主要出于这个目的。而这一点也是差距最大的。 生:虽说生孩子有福利,但是那点福利据说吃牛奶是不够的。产妇有最长五十几周的产假,但是据说那是以失业为代价的。毕竟这里都是私人企业,一旦怀孕了老板就会考虑给你放长假。虽说这里不能辞退孕妇,但是新移民大多只是part-time工作,靠老板安排工时,老板会以你身体原因安排少一些的工时,甚至降到一周十几个工时,不仅降低了工资,更让你到临产的时候不够拿EI的最低工时。生完孩子就放产假,要知道这里的产假可是没有工资的,跟国内是两个概念。等你放假回来,老板表面上没辞退你,但给你安排到很偏远的地方或者早晚上班,让你没办法照顾孩子,最后你只得自己提出辞职,这也是拿不到EI的。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当然也可能每个老板的处理方式不同。 老:老年人会受到各种优待。最差情况能申请老年公寓和老年津贴,但前提是你要是低收入。如果你有高于限额的存款,或者你有自己的房子,那么这些便宜可能就赚不到了。而你若老了以后在境外生活长于半年,养老金也可能停发了。 病:国内就知道了,这里医生手艺和紧急处理都比较差。为了排上做手术,一等就是一两年。前段时间报纸头版,一个老人心脏病发到医院,结果没有一个护士过问,更没有看到医生一眼,后来在医院急诊室呆了几个钟头直到他咽气。这种情况在中国不太可能发生,而且你也有发泄的地方。在这里没办法找关系,任你怎么难受,任家属怎么找医生诉说,都没人理。所以有人说一生大病赶紧回国,还能保住命。 所以,好好想想吧。这就是真实的加拿大。点击展开... 感觉和感受基本上是对的,但最主要的生存(生活)的手段比在中国差的就更大了。不用说其他方面好坏的差距,你每日不能挣够足够生存的钱,说别的都是白扯。在国外挣钱才是硬道理。否则空谈享受加拿大生活,那就是自愚自乐。 普通中国大陆技术移民在加拿大的实际生存状况是:就大多数人就相当于中国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 真的如楼上的有位朋友说的加拿大就是因为人少所以有一些方面比国内好。
评论
jianfeih,你的CASE也终于了解了?!太好了。看到你6月25日登陆,在温歌华。怎么7月15日(就是今天也?)又去阿尔北它省了?? 你对加拿大的描述基本上没有错!!哈哈,难得你才来20天,就能有这样准确的感受呀!!!
评论
火凤凰――我将在血火中重生!!!(AAPP的老婆) 赏 2005-07-16#8 F 55 $0.00 楼主说的不错!!加SW!!
评论
所以说哪里都不是天堂,来加拿大之前的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评论
我已经失望了............不过,还是想亲眼验证,以死我心
评论
我从去年开始在这个论坛顶着压力唱风凉话。至今已经有不少听过我乱弹琴的朋友登陆加拿大了。我曾经对加拿大的描述,是不是谎言,相信各位自己心里都有底了。我头几篇文章时,说我们移民就象进城民工、洋插队、洋盲流。结果当时就遭到群殴,哈哈,说我污蔑精英,歧视新移民。现在prcll也说出:“就大多数人就相当于中国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呵~~~,真的就不会是假的,假的也真不了。一年多了,至今只看到oprea找到专业工作(祝贺他),唉,俺心里真是不舒服呀,说明中国新移民的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观,大量的新移民还在重复我们走过的路。加拿大政府,也根本没有重视,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去重视这个问题。白人政府始终是白人政府,亲口告诉我加拿大政府内种族歧视严重的,恰恰是在政府任职到教委会主席(相当于中国市级的教育局局长)的一位在加拿大出生长大的华人。其中一个真实的事例,她为争取更多的ESL经费,和教委会其它白人委员产生严重冲突,白人委员认为ESL应该渐渐取消或者削减经费,把经费用于其它学校教育。她据理力争,但最后,ESL经费依然被削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新移民要参加ESL课程,需要等待越来越长时间的原因。祝大家好运。
评论
cadmus 说:我从去年开始在这个论坛顶着压力唱风凉话。至今已经有不少听过我乱弹琴的朋友登陆加拿大了。我曾经对加拿大的描述,是不是谎言,相信各位自己心里都有底了。 我头几篇文章时,说我们移民就象进城民工、洋插队、洋盲流。结果当时就遭到群殴,哈哈,说我污蔑精英,歧视新移民。现在prcll也说出:“就大多数人就相当于中国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呵~~~,真的就不会是假的,假的也真不了。 一年多了,至今只看到oprea找到专业工作(祝贺他),唉,俺心里真是不舒服呀,说明中国新移民的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观,大量的新移民还在重复我们走过的路。加拿大政府,也根本没有重视,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去重视这个问题。 白人政府始终是白人政府,亲口告诉我加拿大政府内种族歧视严重的,恰恰是在政府任职到教委会主席(相当于中国市级的教育局局长)的一位在加拿大出生长大的华人。其中一个真实的事例,她为争取更多的ESL经费,和教委会其它白人委员产生严重冲突,白人委员认为ESL应该渐渐取消或者削减经费,把经费用于其它学校教育。她据理力争,但最后,ESL经费依然被削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新移民要参加ESL课程,需要等待越来越长时间的原因。 祝大家好运。点击展开... 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你说的后面的事实并不真像你所描述的(理解的那样)。加拿大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区别也不大,政府中谁说了什么大多都是他个人的一种想象,加拿大种族歧视是很严重但不可能表现在很多事上。在加拿大ESL的问题是个矛盾的问题,各省都一样,但各省又有区别,和种族歧视埃不上。怎么解决花钱值得,和移民数量增长的问题是个省都在改革的问题。说白了化了太多的纳税人的钱,效果也来越不尽人意。象QUEBEC省实行了近10多年的上学贷款补助今年也改了不少,减少了不少的补助象其他省学习增加了贷款的比率魁北克省鼓励高等教育化了10几年的钱,但得到效果还没有投资较少的省的大学毕业的就业率,因此要改革。关键一点就是挣钱不容易,花钱又没效率。 至于就业的问题其实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政府管不了就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几乎所有的企业事业(除政府部门外)都是私有的。政府有移民的权利,却没有强行安置移民就业的权利。政府只能搞搞国家间学历,资历认可,连认证都是由各省专业协会做,政府无权干涉。 就业招人都是各企业用人单位的行为,他们以解决实际工作的实际问题(你的经历,经验)来衡量人,而不是以你的学历,资历来衡量的。所以,能作实际工作才是最基本的的技能,抛开语言问题,中国的大多数专业(行业的)的工作内容,程序,做法,管理及执行的标准和国外的同一专业(行业)有很大的不同(不接轨),因此中国的移民到了加拿大就大多数变成了初学者。再加上语言还是个问题因此中国移民就业国外的很少。而真正要达到可工作的程度又需要学习机会和一定的时间(3-5年)。而中国移民大多数可能得到这种机会的少只有少,因此中国移民的前途不容乐观。其实台湾,香港移民加拿大的事例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台湾香港的普通技术移民现在一基本回流没了。大陆移民也刚刚到了开始回流的时候,台湾香港的移民情况只是我们不了解。就像新移民不了解(不相信)移民过来的人一样,前赴后继。 据我判断再有10年中国移民就会很理智的选择了。
评论
prcll 说: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你说的后面的事实并不真像你所描述的(理解的那样)。加拿大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区别也不大,政府中谁说了什么大多都是他个人的一种想象,加拿大种族歧视是很严重但不可能表现在很多事上。在加拿大ESL的问题是个矛盾的问题,各省都一样,但各省又有区别,和种族歧视埃不上。怎么解决花钱值得,和移民数量增长的问题是个省都在改革的问题。说白了化了太多的纳税人的钱,效果也来越不尽人意。象QUEBEC省实行了近10多年的上学贷款补助今年也改了不少,减少了不少的补助象其他省学习增加了贷款的比率魁北克省鼓励高等教育化了10几年的钱,但得到效果还没有投资较少的省的大学毕业的就业率,因此要改革。关键一点就是挣钱不容易,花钱又没效率。 至于就业的问题其实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政府管不了就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几乎所有的企业事业(除政府部门外)都是私有的。政府有移民的权利,却没有强行安置移民就业的权利。政府只能搞搞国家间学历,资历认可,连认证都是由各省专业协会做,政府无权干涉。 就业招人都是各企业用人单位的行为,他们以解决实际工作的实际问题(你的经历,经验)来衡量人,而不是以你的学历,资历来衡量的。所以,能作实际工作才是最基本的的技能,抛开语言问题,中国的大多数专业(行业的)的工作内容,程序,做法,管理及执行的标准和国外的同一专业(行业)有很大的不同(不接轨),因此中国的移民到了加拿大就大多数变成了初学者。再加上语言还是个问题因此中国移民就业国外的很少。而真正要达到可工作的程度又需要学习机会和一定的时间(3-5年)。而中国移民大多数可能得到这种机会的少只有少,因此中国移民的前途不容乐观。其实台湾,香港移民加拿大的事例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台湾香港的普通技术移民现在一基本回流没了。大陆移民也刚刚到了开始回流的时候,台湾香港的移民情况只是我们不了解。就像新移民不了解(不相信)移民过来的人一样,前赴后继。 据我判断再有10年中国移民就会很理智的选择了。点击展开...呵~~,你是否可以同样用这种“理解”的心态看待中国政府?ESL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确实是事实。可是为什么不尽如人意?政府的责任难道不是让ESL更尽如人意吗?我初来加拿大,ESL排队等了半年,我当时对安排的人说:“等半年?半年内我没有收入饿死了怎么办?”。半年后,我排到了。可是ESL课程我只上了一半就再也没有去了。因为ESL课程教授的,并非我最需要的。我最需要的是口语和听力,而恰恰ESL经费紧张,导致口语教师紧张,语音设备紧张。课堂上20个学生听一个老师讲全天。时态就教了半年。可知否,连续四堂课的练习题,居然都是一般现在时!足足300道题目,都是一般现在时!而且老师给足了四堂课让我们做。我闭着眼睛1小时全部写完!剩下就是浪费时间。我在中国读了10年的英语,英文时态,我都不知道闯过多少次考试。ESL居然半年时间教我时态?!我不缺的知识学它干嘛?!之后我自己经商做小贩,半年内英语口语和听力极大提高。我达到了我的目的,但不是通过ESL。你可以说这更说明ESL效果不好。可是,如果政府给多点经费,请多点口语老师和语音设备(ESL的语音设备还不如中国城市里的一个小学!),我何苦自己摸爬滚打?可是政府舍得吗?!教委会的那些委员舍得吗?!ESL的效果不好,是新移民的问题吗?!就如这个华人朋友当时说的:“这些委员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倒果为因!”新移民来到这个国家,按照法律没有投票权。在这个以投票权为游戏规则的地方,没有投票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根本不存在!议员们要的是你的投票权!你没有投票权关心你干什么?!你几时见过有议员去ESL课堂了解一下新移民到底需要什么?!“政府管不了就业”?!不要说笑话啊。美国总统年年选举拿来说事的那次少得了“政府采取措施促进就业”?那届政府不是年年衡量就业率?!然后采取效应措施?!怎么居然说政府管不了就业?新移民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问题,居然可以往专业协会和私营业主身上推得一干二净。真是猪八戒倒打一耙。政府可不可以主动促进专业协会和中国对等的高校专业进行联系,以争取双方互相改进,而达成“学历对等承认”?我们私营业主,更是看政府的政策行事。你学学会计就知道了,员工划分工资的级别,有一个政府制定的级别,按照员工各项条件,私营业主把员工套入各个级别。我就是根据员工的简历来套级别。新移民没有本地学历,没有本地工作经验,直接就套最低级别。私营业主敢完全不理政府政策?资本主义什么时候是无政府主义?你这个例子举得荒谬之极。就算私营业主不睬,政府就不可以鼓励吗?税收优惠行不行?至少中国政府还有雇佣残疾人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可是加拿大政府它想过去“鼓励”吗?政府可做的事情多得很,只是不想做!政府如果管不了就业,还要政府干什么?国会议员又凭什么说:“难道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教授开出租车吗?”,她又凭什么要议会展开学历承认的调查?虽然最后依然是不了了之。用人企业“不是以你的学历,资历来衡量”,你这不是天方夜谈吗?那人人为什么打破头去读书?那什么叫“工作经验”?就算你说中国新移民“不接轨”。那么香港移民呢?!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香港移民,还不接轨吗?!他们语言有问题吗?!他们说英语比说中国话都强!我还在深圳时,就已经亲眼看到香港同事从加拿大回流香港,同样对我说起在加拿大无法就业(本专业)的事实。你又作何解释?始终压制着新移民就业,新移民又如何能“接轨”?最简单的,一个税收优惠政策,就可以鼓励企业雇佣新移民,新移民就能更快的融入加拿大社会。可是,本地就业人员会同意这种政策吗?他们有投票权,新移民没有,议会有可能通过这种优惠政策吗?!投票权,我们连游戏的权力都没有。新移民是弱势群体,政府不出面关怀,没有人会自动理睬!政府可以完全照顾残疾人,可以完全照顾儿童,可以完全照顾老人。别说政府不可以更多的帮助新移民。
评论
cadmus 说:呵~~,你是否可以同样用这种“理解”的心态看待中国政府? ESL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确实是事实。可是为什么不尽如人意?政府的责任难道不是让ESL更尽如人意吗?我初来加拿大,ESL排队等了半年,我当时对安排的人说:“等半年?半年内我没有收入饿死了怎么办?”。半年后,我排到了。可是ESL课程我只上了一半就再也没有去了。因为ESL课程教授的,并非我最需要的。我最需要的是口语和听力,而恰恰ESL经费紧张,导致口语教师紧张,语音设备紧张。课堂上20个学生听一个老师讲全天。时态就教了半年。可知否,连续四堂课的练习题,居然都是一般现在时!足足300道题目,都是一般现在时!而且老师给足了四堂课让我们做。我闭着眼睛1小时全部写完!剩下就是浪费时间。我在中国读了10年的英语,英文时态,我都不知道闯过多少次考试。ESL居然半年时间教我时态?!我不缺的知识学它干嘛?!之后我自己经商做小贩,半年内英语口语和听力极大提高。我达到了我的目的,但不是通过ESL。你可以说这更说明ESL效果不好。可是,如果政府给多点经费,请多点口语老师和语音设备(ESL的语音设备还不如中国城市里的一个小学!),我何苦自己摸爬滚打?可是政府舍得吗?!教委会的那些委员舍得吗?!ESL的效果不好,是新移民的问题吗?!就如这个华人朋友当时说的:“这些委员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倒果为因!” 新移民来到这个国家,按照法律没有投票权。在这个以投票权为游戏规则的地方,没有投票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根本不存在!议员们要的是你的投票权!你没有投票权关心你干什么?!你几时见过有议员去ESL课堂了解一下新移民到底需要什么?! “政府管不了就业”?!不要说笑话啊。美国总统年年选举拿来说事的那次少得了“政府采取措施促进就业”?那届政府不是年年衡量就业率?!然后采取效应措施?!怎么居然说政府管不了就业?新移民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问题,居然可以往专业协会和私营业主身上推得一干二净。真是猪八戒倒打一耙。政府可不可以主动促进专业协会和中国对等的高校专业进行联系,以争取双方互相改进,而达成“学历对等承认”?我们私营业主,更是看政府的政策行事。你学学会计就知道了,员工划分工资的级别,有一个政府制定的级别,按照员工各项条件,私营业主把员工套入各个级别。我就是根据员工的简历来套级别。新移民没有本地学历,没有本地工作经验,直接就套最低级别。私营业主敢完全不理政府政策?资本主义什么时候是无政府主义?你这个例子举得荒谬之极。就算私营业主不睬,政府就不可以鼓励吗?税收优惠行不行?至少中国政府还有雇佣残疾人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可是加拿大政府它想过去“鼓励”吗?政府可做的事情多得很,只是不想做!政府如果管不了就业,还要政府干什么?国会议员又凭什么说:“难道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教授开出租车吗?”,她又凭什么要议会展开学历承认的调查?虽然最后依然是不了了之。 用人企业“不是以你的学历,资历来衡量”,你这不是天方夜谈吗?那人人为什么打破头去读书?那什么叫“工作经验”?就算你说中国新移民“不接轨”。那么香港移民呢?!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香港移民,还不接轨吗?!他们语言有问题吗?!他们说英语比说中国话都强!我还在深圳时,就已经亲眼看到香港同事从加拿大回流香港,同样对我说起在加拿大无法就业(本专业)的事实。你又作何解释?始终压制着新移民就业,新移民又如何能“接轨”?最简单的,一个税收优惠政策,就可以鼓励企业雇佣新移民,新移民就能更快的融入加拿大社会。可是,本地就业人员会同意这种政策吗?他们有投票权,新移民没有,议会有可能通过这种优惠政策吗?!投票权,我们连游戏的权力都没有。 新移民是弱势群体,政府不出面关怀,没有人会自动理睬!政府可以完全照顾残疾人,可以完全照顾儿童,可以完全照顾老人。别说政府不可以更多的帮助新移民。点击展开... 谢谢你写这么多。我现在在上班没时间也没有太多的资料在手头。你说的许多都是报道出来的,没有几个事实是。我在英国呆过,我在美国呆过,也去过欧洲象挪威,芬兰这样的国家,但都是公派去的,许多这方面的想法和你现在一样。但移民了加拿大后的经历让我充分的解了西方世界,对加拿大就更体会学到的多了许多。 我来后也上了2个月PARTTIME的LINK(如果有上其他班的机会就暂时CANCEL掉LINK,等没有什么班时再上),感觉和你一样那不是我需要的,我需要的是工作。2个月上了PARTTIME写RESUME & COVERLETER 的学习班,找工作学习班。后用了2个月上了工程师(安专业)培训班(这个班主要为学员介绍加拿大相关的专业行业的就业方面的较详细的资料,联系具体公司参观,请省专业协会人来讲座,参观当地的大学等)。4个月中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是用来在网上找自己的专业工作,写和改自己的RESUME & COVERLETER并且发自己认为可以的简历。在头2个月中的LINK学习中还参加了几个短期拿有益于自己的学习班(带证书的,如FIRST AID,危险场所工作证书等)。通过这些班的学习使我对加拿大的生活,就业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大长进。比方说省工程师协会(在国内我是工程设计的)管理所有工程师的事(PE-专业工程师)。加拿大的所有省的工程师协会完全不受政府所管,而且由于北美大学工程类学的科目内容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学的科目内容有差异因此,因此在学历方面加拿大绝大多数省的工程师协会只承认北美学历(注册专业工程师时承认的学历),其他国家一概不承认(所有欧洲)(比方说你凭想象得到的结果香港如何如何)。如果你是英国的牛津大学的学历也只能参照对比不合格个还要通过学历考试。(在ALBERTA省 只有 U OF A -阿尔伯塔大学为标准)。各省的协会之间都相互承认。 至于就业方面具体工作的接轨与否那和学历还又是另一回事了。 全世界来到加拿大的移民的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只认识,26个字母)因此政府对ESL的投资浪费的就很大。 在加拿大工作不是象有些人宣传的那样,太多的理论话。无论什么专业工作,最终雇主的选择是你能给他解决问题干活,而不是什么学历,TEAMWORK等一些理论上的东西,雇主也只能从你的简历中写的经历及COVERLETER中最后在通过面试(即便是3天的连续面试)判断你的工作能力和真实价值。往往雇主也因判断失误雇了你而遭受损失,所以加拿大的雇主一般不相信他们没法判断真伪经历的RESUME & COVERLETER的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雇主无法和你在中国的推荐人(前雇主)取得根据.雇主一般以你的前雇主(推荐人)提供的你的以前工作事实为最为有力根据判断你的RESUME & COVERLETER,在加拿大如果你刚失业(也就是说你有了加拿大的工作经历)较容易在找到工作的,简历写的也非常简单,因为雇主会打电话给你的前雇主询问一切。 我想这些都不是一个学历,资历承认,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 你还说为什么移民读书的多,是为了未来的就业。我承认有些读书的移民的想法是这样的,但事与愿违。调查一下读书的几乎都是中国移民。移民读书很有一部分人是躲过刚刚来到加拿大的这几年的日子而已。 看看加拿大中国移民哪儿的读书人最多,MONTREAL(蒙特利尔)而这里又是说法语为主的地方。中国移民绝大多数不会法语但一定要到这来读书,为什么?是因为一年前在蒙特利尔读书(包括法语的LINK(蒙特利尔叫COFFI)读COFFI法语语言的补助不高每人每月480加圆)每个人都可得到省政府提供的贷款30%,助学金70%,实际上平均上学的每月可得助学金750加圆左右(不用还),贷款400加圆左右(毕业就还的无息贷款,中国人一般都不化这个钱存下毕业就还给政府)。如果2个人都读书每月家庭收入1400加圆左右一家大小生活3年左右生活的非常好,还可养车)。 这项政策今年QUEBEC省全面改革了,减少了助学金的比率,减少的COFII的钱,由此也减少了一些生源,有些中国移民也因此离开了蒙城。 对大多数移民来说读书是暂时,也不会增加多少就业机会和本事。 有许多事要看事实,不要听公共的宣传,特例是有的,规定和实际还有距离。 在国外要想有专业工作第一位的是你的工作技能(你能干什么),语言是第二位。不然那些国内外语学院毕业的人应该最适合国外,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知不知道在QUEBEC省乞丐都说的一口BILLINGUE(法语,英语)。
评论
哈哈,真正的讨论开始了!!!我喜欢!!!2位大虾,我为你们擂鼓助威呀!!尽管我也到这里快一年了,还是在2位的辩论中收益非浅呀!!!顶!!!
评论
prcll 说:谢谢你写这么多。我现在在上班没时间也没有太多的资料在手头。你说的许多都是报道出来的,没有几个事实是。我在英国呆过,我在美国呆过,也去过欧洲象挪威,芬兰这样的国家,但都是公派去的,许多这方面的想法和你现在一样。但移民了加拿大后的经历让我充分的解了西方世界,对加拿大就更体会学到的多了许多。 我来后也上了2个月PARTTIME的LINK(如果有上其他班的机会就暂时CANCEL掉LINK,等没有什么班时再上),感觉和你一样那不是我需要的,我需要的是工作。2个月上了PARTTIME写RESUME & COVERLETER 的学习班,找工作学习班。后用了2个月上了工程师(安专业)培训班(这个班主要为学员介绍加拿大相关的专业行业的就业方面的较详细的资料,联系具体公司参观,请省专业协会人来讲座,参观当地的大学等)。4个月中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是用来在网上找自己的专业工作,写和改自己的RESUME & COVERLETER并且发自己认为可以的简历。在头2个月中的LINK学习中还参加了几个短期拿有益于自己的学习班(带证书的,如FIRST AID,危险场所工作证书等)。通过这些班的学习使我对加拿大的生活,就业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大长进。比方说省工程师协会(在国内我是工程设计的)管理所有工程师的事(PE-专业工程师)。加拿大的所有省的工程师协会完全不受政府所管,而且由于北美大学工程类学的科目内容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学的科目内容有差异因此,因此在学历方面加拿大绝大多数省的工程师协会只承认北美学历(注册专业工程师时承认的学历),其他国家一概不承认(所有欧洲)(比方说你凭想象得到的结果香港如何如何)。如果你是英国的牛津大学的学历也只能参照对比不合格个还要通过学历考试。(在ALBERTA省 只有 U OF A -阿尔伯塔大学为标准)。各省的协会之间都相互承认。 至于就业方面具体工作的接轨与否那和学历还又是另一回事了。 全世界来到加拿大的移民的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只认识,26个字母)因此政府对ESL的投资浪费的就很大。 在加拿大工作不是象有些人宣传的那样,太多的理论话。无论什么专业工作,最终雇主的选择是你能给他解决问题干活,而不是什么学历,TEAMWORK等一些理论上的东西,雇主也只能从你的简历中写的经历及COVERLETER中最后在通过面试(即便是3天的连续面试)判断你的工作能力和真实价值。往往雇主也因判断失误雇了你而遭受损失,所以加拿大的雇主一般不相信他们没法判断真伪经历的RESUME & COVERLETER的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雇主无法和你在中国的推荐人(前雇主)取得根据.雇主一般以你的前雇主(推荐人)提供的你的以前工作事实为最为有力根据判断你的RESUME & COVERLETER,在加拿大如果你刚失业(也就是说你有了加拿大的工作经历)较容易在找到工作的,简历写的也非常简单,因为雇主会打电话给你的前雇主询问一切。 我想这些都不是一个学历,资历承认,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 你还说为什么移民读书的多,是为了未来的就业。我承认有些读书的移民的想法是这样的,但事与愿违。调查一下读书的几乎都是中国移民。移民读书很有一部分人是躲过刚刚来到加拿大的这几年的日子而已。 看看加拿大中国移民哪儿的读书人最多,MONTREAL(蒙特利尔)而这里又是说法语为主的地方。中国移民绝大多数不会法语但一定要到这来读书,为什么?是因为一年前在蒙特利尔读书(包括法语的LINK(蒙特利尔叫COFFI)读COFFI法语语言的补助不高每人每月480加圆)每个人都可得到省政府提供的贷款30%,助学金70%,实际上平均上学的每月可得助学金750加圆左右(不用还),贷款400加圆左右(毕业就还的无息贷款,中国人一般都不化这个钱存下毕业就还给政府)。如果2个人都读书每月家庭收入1400加圆左右一家大小生活3年左右生活的非常好,还可养车)。 这项政策今年QUEBEC省全面改革了,减少了助学金的比率,减少的COFII的钱,由此也减少了一些生源,有些中国移民也因此离开了蒙城。 对大多数移民来说读书是暂时,也不会增加多少就业机会和本事。 有许多事要看事实,不要听公共的宣传,特例是有的,规定和实际还有距离。 在国外要想有专业工作第一位的是你的工作技能(你能干什么),语言是第二位。不然那些国内外语学院毕业的人应该最适合国外,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知不知道在QUEBEC省乞丐都说的一口BILLINGUE(法语,英语)。点击展开...我还是那句话,你是根据“结果”去理解“原因”。根据“新移民的现状”去理解“加拿大政府的难处”。哪个政府没有难处?这个论坛就有好几个大学毕业生高喊就业难是中国政府没有做好,开口闭口就骂政府无能。那你可否用你这些逻辑思维帮中国政府说一句“政府没有安排就业的权力”?不要忘了,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国营企业(注意是数量不是经济总量,数量直接影响就业,经济总量间接影响就业,这是经济学理论)加拿大政府那么多难处:协会政府管不了,私营业主政府管不了,ESL资源不足政府管不了......这么多事情政府管不了,还要政府干什么?奇怪的是美国政府为什么连其它国家的事都管得了。加拿大政府刚准备管中国台海的事情,那么远的大事情,议会国会都管得了,新移民这么小的事他们就管不了?不要倒果为因。我就谈几个设想,几点措施,看看加拿大政府管不管得了:加拿大政府是否可以出面成立新移民技术协会,各国来的新移民,组建自己的技术协会,加拿大政府出面帮助。协会负责鉴定新移民在各自来源国学历的真实性,工作经验的真实性,以及如何转换为相应的加拿大学历和工作经验。这一方面,早有先例,就是各个大学对外国学历的相应转换。例如,我们在中国读了四年大学本科,移民来加拿大读研究生或者本科时,可以去那个协会评分,把中国的相应大学课程转换成加拿大的大学课程,这样,我们在加拿大继续学业,就不需要从头读四年大学本科,可以挑选一些专业从大三读起。我身边的朋友就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可以做一定转换,起码“中国本科”至少可以成为“加拿大中专”吧?“10年工作经验”至少可以成为“1年加拿大工作经验”吧?政府根据协会的评定,再相应增加一点考试和短期培训,发给相应的加拿大资格证书。这一点,不难吧?!只要这个协会成熟运作,私营业主觉得其评定客观准确,自然会客观对待这种评定。这样,起码我们新移民来到加拿大,不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私营业主可以给刚刚高中毕业的加拿大人工作机会,总不会专门刁难有政府发出资格证书的新移民吧?告诉我加拿大比中国更看重学历的,恰恰是几个曾经驻中国办事处的西人,你所说的不看重学历,是指的技术工人!不是管理层。不信,你多接触一下经理以上的人员,看看加拿大注重不注重学历。你愿意自己永远作为技术工人存在于加拿大吗?话分两头,加拿大证书在中国完全畅通,中国政府管都没管过,但中国人自己贱,就认为洋和尚更会念经。加拿大学历在美国降一级,是北美人的常识,到了中国,却能和牛津哈佛并列。不是中国人自己贱是什么?!......这是题外话了。继续我上次提出的观点:政府给雇佣新移民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一点,政府作为政策制定机构,可以做到吧?可是加拿大政府会去做吗?他们会说政策需要议会先批准。可是议会的议员谁会去关心这件事?这件事,明摆着会得罪加拿大本地人(本地人优先就业),而本地人有投票权,哪个议员敢这样为新移民奔走,就等着下岗吧。而新移民,恰恰没有投票权。一面是有投票权的本地人,一面是没有投票权的新移民,议员听谁的?!你现在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了吗?---就是法律规定的:新移民没有投票权!新移民连残疾人都不如。同样的,我上面提到的那种协会,势必需要政府一定的扶持和经费支持,可是,议会会批准纳税人的钱用在这里吗?一面是会得罪有投票权的本地人,一面是得罪没有投票权的新移民,孰轻孰重,不用秤了吧?!在一个以投票权为游戏规则的社会,没有投票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条狗饿死了,加拿大人会满脸泪痕,一个新移民饿死了,加拿大会激起轩然大波,一个加拿大本地公民饿死了,加拿大政府直接倒台。不信,你试试,如果新移民有投票权,ESL还会不会是这么无效,还会不会“更多的教授开出租车”,还会不会这么多博士硕士做搬运和清洁。好比一个战争游戏,我们一出场就是空手的,而别人,是机关枪!而你却在分析:空手打不赢机关枪的原因是子弹比手快,我们应该躲在树后避开子弹再突袭,我们应该用树叶伪装自己伏击机关枪手,我们应该锻炼爬树本领和奔跑技巧来抵消机关枪的优势。......但是你,却从来没有去分析过:为什么我一出场是空手的,而对方不是?!?!?这个游戏,我们从一开始就是死的!
评论
cadmus 说:我还是那句话,你是根据“结果”去理解“原因”。根据“新移民的现状”去理解“加拿大政府的难处”。 哪个政府没有难处?这个论坛就有好几个大学毕业生高喊就业难是中国政府没有做好,开口闭口就骂政府无能。那你可否用你这些逻辑思维帮中国政府说一句“政府没有安排就业的权力”?不要忘了,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国营企业(注意是数量不是经济总量,数量直接影响就业,经济总量间接影响就业,这是经济学理论) 加拿大政府那么多难处:协会政府管不了,私营业主政府管不了,ESL资源不足政府管不了......这么多事情政府管不了,还要政府干什么?奇怪的是美国政府为什么连其它国家的事都管得了。加拿大政府刚准备管中国台海的事情,那么远的大事情,议会国会都管得了,新移民这么小的事他们就管不了? 不要倒果为因。我就谈几个设想,几点措施,看看加拿大政府管不管得了: 加拿大政府是否可以出面成立新移民技术协会,各国来的新移民,组建自己的技术协会,加拿大政府出面帮助。协会负责鉴定新移民在各自来源国学历的真实性,工作经验的真实性,以及如何转换为相应的加拿大学历和工作经验。 这一方面,早有先例,就是各个大学对外国学历的相应转换。例如,我们在中国读了四年大学本科,移民来加拿大读研究生或者本科时,可以去那个协会评分,把中国的相应大学课程转换成加拿大的大学课程,这样,我们在加拿大继续学业,就不需要从头读四年大学本科,可以挑选一些专业从大三读起。我身边的朋友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可以做一定转换,起码“中国本科”至少可以成为“加拿大中专”吧?“10年工作经验”至少可以成为“1年加拿大工作经验”吧?政府根据协会的评定,再相应增加一点考试和短期培训,发给相应的加拿大资格证书。这一点,不难吧?!只要这个协会成熟运作,私营业主觉得其评定客观准确,自然会客观对待这种评定。这样,起码我们新移民来到加拿大,不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私营业主可以给刚刚高中毕业的加拿大人工作机会,总不会专门刁难有政府发出资格证书的新移民吧? 告诉我加拿大比中国更看重学历的,恰恰是几个曾经驻中国办事处的西人,你所说的不看重学历,是指的技术工人!不是管理层。不信,你多接触一下经理以上的人员,看看加拿大注重不注重学历。你愿意自己永远作为技术工人存在于加拿大吗? 话分两头,加拿大证书在中国完全畅通,中国政府管都没管过,但中国人自己贱,就认为洋和尚更会念经。加拿大学历在美国降一级,是北美人的常识,到了中国,却能和牛津哈佛并列。不是中国人自己贱是什么?!......这是题外话了。 继续我上次提出的观点:政府给雇佣新移民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一点,政府作为政策制定机构,可以做到吧?可是加拿大政府会去做吗?他们会说政策需要议会先批准。可是议会的议员谁会去关心这件事?这件事,明摆着会得罪加拿大本地人(本地人优先就业),而本地人有投票权,哪个议员敢这样为新移民奔走,就等着下岗吧。而新移民,恰恰没有投票权。一面是有投票权的本地人,一面是没有投票权的新移民,议员听谁的?!你现在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了吗?---就是法律规定的:新移民没有投票权! 新移民连残疾人都不如。 同样的,我上面提到的那种协会,势必需要政府一定的扶持和经费支持,可是,议会会批准纳税人的钱用在这里吗?一面是会得罪有投票权的本地人,一面是得罪没有投票权的新移民,孰轻孰重,不用秤了吧?! 在一个以投票权为游戏规则的社会,没有投票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条狗饿死了,加拿大人会满脸泪痕,一个新移民饿死了,加拿大会激起轩然大波,一个加拿大本地公民饿死了,加拿大政府直接倒台。 不信,你试试,如果新移民有投票权,ESL还会不会是这么无效,还会不会“更多的教授开出租车”,还会不会这么多博士硕士做搬运和清洁。 好比一个战争游戏,我们一出场就是空手的,而别人,是机关枪!而你却在分析:空手打不赢机关枪的原因是子弹比手快,我们应该躲在树后避开子弹再突袭,我们应该用树叶伪装自己伏击机关枪手,我们应该锻炼爬树本领和奔跑技巧来抵消机关枪的优势。......但是你,却从来没有去分析过:为什么我一出场是空手的,而对方不是?!?!? 这个游戏,我们从一开始就是死的!点击展开... 你这么说,这么想我只能说你还是具有中国大陆人的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观念。政府成立个什么东西是属于政策性的,行政命令似的。在中国各行业,甚至同行业不同地方的相同的公司,企业都很难在就业,执行的各种规定上都不尽相同。加拿大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各省的独立性之大是其他国家没法比的。所以说联邦政府能作的事让各省实施的东西太有限,从各省进行各种认证的协会上看是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做你说的那事,这不是中国。而且加拿大各企事业都严格遵守其所管行业的协会,根本不会执行政府的什么决定。 你所谈的都是理论化理想化的东西。希望你有机会上一下由当地的介绍加拿大求职,写RESUME & COVERLETER 的专家,听一下他们给你介绍,50年以来尤其近20年以来加拿大各雇佣行业,雇主们招收雇员观念的变化。 我来到加拿大得到了如下概念: 20年前雇主招人考虑的: 第 1:学历 (CERTIFICATE)2:工作态度(职业道德) (ATTITUTE)3: 团队精神 (TEAMWORK)4:经验(经历) (EXPERICENCE) 10年前到现在雇主招人考虑的: 第 1:经验(经历) (EXPERICENCE)2: 团队精神 (TEAMWORK)3:工作态度(职业道德) (ATTITUTE)4:学历 (CERTIFICATE) 其实这些也是些太理论的东西。 我想你也许有可能改变加拿大政府做你说的理论,但你决改变不了雇主招人的观念。哪个雇主招人不是为了把他的活干的好些,而雇一些高学历的干活一样的,雇主却要付出许多银子。
评论
呵呵,两大高手过招了!
评论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涧清洌的小溪,为了宽广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流浪......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赏 2005-07-21#19 逸 80 $0.00 好!继续关注!顶一下!
评论
prcll 说:你这么说,这么想我只能说你还是具有中国大陆人的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观念。政府成立个什么东西是属于政策性的,行政命令似的。在中国各行业,甚至同行业不同地方的相同的公司,企业都很难在就业,执行的各种规定上都不尽相同。加拿大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各省的独立性之大是其他国家没法比的。所以说联邦政府能作的事让各省实施的东西太有限,从各省进行各种认证的协会上看是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做你说的那事,这不是中国。而且加拿大各企事业都严格遵守其所管行业的协会,根本不会执行政府的什么决定。 你所谈的都是理论化理想化的东西。希望你有机会上一下由当地的介绍加拿大求职,写RESUME & COVERLETER 的专家,听一下他们给你介绍,50年以来尤其近20年以来加拿大各雇佣行业,雇主们招收雇员观念的变化。 我来到加拿大得到了如下概念: 20年前雇主招人考虑的: 第 1:学历 (CERTIFICATE)2:工作态度(职业道德) (ATTITUTE)3: 团队精神 (TEAMWORK)4:经验(经历) (EXPERICENCE) 10年前到现在雇主招人考虑的: 第 1:经验(经历) (EXPERICENCE)2: 团队精神 (TEAMWORK)3:工作态度(职业道德) (ATTITUTE)4:学历 (CERTIFICATE) 其实这些也是些太理论的东西。 我想你也许有可能改变加拿大政府做你说的理论,但你决改变不了雇主招人的观念。哪个雇主招人不是为了把他的活干的好些,而雇一些高学历的干活一样的,雇主却要付出许多银子。点击展开...随便拿共产党给人扣帽子是民猪行为哦。不要来不来就往人头上扣红帽子,那是陈氏的专利,他可能会向你追要专利费的。我的层层条理,你推翻不了,就说我思维有问题。这就有趣了,我前文也说过,你的思维有问题:出奇的“理解”加拿大政府的“难处”。哈哈,原来我们都有问题。先说你给我扣的红帽子是不是事实。我曾经和一对叙利亚兄妹谈起新移民的问题。他们的父亲是叙利亚的大学教授,来了加拿大后在开出租车。他同样提到新移民学历和工作经验不被承认,造成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社会困难。亚裔文化月时,我和一个印度新移民也聊起这个话题(大部分新移民都关系这个问题)。他也说到自己在印度的大学学历不被承认,工作经验作废。现在不得不去大学继续学习,但是造成生活费紧张,课间不得不去打工,又造成了休息时间几乎没有,而且即使读出来依然前路茫茫。他同样对学历和工作经验不被承认很有怨言。prcll,这些总可以证明,不是“中国大陆人”的思维了吧?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观念”了吧?如果你说,这是穷国人的思维,穷国政府的观念,这我倒认同了。加拿大既然是民主社会,民主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你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表达,不论你的需求合理与否。表达是你的权力,而是否按照你的表达采取集体行动,或者成为政府政策,则需要所有的人对你的表达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民主原则,你没有异议吧?那么,我对新移民所处的景况,提出我的表达(你讥讽我是中国大陆人思维也不能阻止我合法的表达),同时我给出实际操作的建议,这足可证明我不是无理取闹。那么,按照民主的原则,如果我的表达代表新移民的大多数,下一步应该是议会讨论我的建议可行性的问题并且做出执行与否的决定。可是,议会别说讨论,根本连成为“提案”的可能性都没有。这种提案,势必影响本地公民的就业状况,一旦通过,新移民就会对本地公民的就业产生现实的冲击。明显的,本地公民一定不会答应的。而作为利益冲突的另一方的新移民,却无法让这个提案进入议会讨论,因为没有议员愿意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民主社会的议员胆敢漠视新移民这个群体的需求?这如果不是因为新移民没有投票权无法对议员产生影响力的话,我就只能被迫猜测为种族主义了。跨国大学学分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转换,这已经是事实,为什么新移民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就不能进行相应的转换?你说政府管不了私营业主雇佣新移民,连税收优惠都不可以?税收优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观念”?那好,政府管不了私营业主雇佣谁,那么政府是否可以管私营企业的销售?按照你的逻辑,企业招什么人政府当然管不了,那企业卖什么,卖给谁,政府更是管不了了。否则怎么叫资本主义?怎么叫自由?可是,政体相同的美国政府,就管到了!前天美国国会通过新法案,对向中国出售高新技术的企业处以严厉惩罚。(他们甚至可以管到欧洲的企业卖给谁卖什么)....不用说,你一定很强的“理解”了美国国会的决定:为了国家安全嘛,应该的。可是,同样这篇报道里,波音公司对此就很有怨言。技术和专利是企业拥有的(美国政府投资,对半拥有的除外),卖给谁不卖给谁,政府怎么可以管。.....政府管到了,利用经济杠杆。波音如果不听话,政府每年的新技术研发预算就不给波音,军方新项目研发和军购就会转到洛克希德。同样的,如果洛克希德不听话,就会是波音得利。政府没有管不到的事情,想不想管而已。政府除了行政权利,还拥有资源再分配的权力,这是任何一个政府都具有的。“加拿大各企事业都严格遵守其所属行业的协会,根本不会执行政府的什么决定。”,这不好笑嘛,协会决定需要严格遵守,政府决定却不执行,你说的是无政府主义吧?我也只能说你是“中国非大陆人的思维”,“无政府主义的观念”了。按照这些Resume专家的说法,读MBA,博士的那些人,岂不是完蛋了?那不是自掘坟墓吗?哪个雇主敢高薪雇佣他们呀?那还读书干嘛?加拿大学生高中毕业就好了。早一点参加工作,工作经验还更多呢。这不,专家说:工作经验第一位。干脆,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就出来工作,这个优势就更强了。......是不是觉得我这些想法很可笑呀?工作经验排第一,是有前提的!20年前,加拿大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中才占多少比例?你好好查一查数据。正如中国大学扩招前,象牙塔中的你我,学历都是闪光的!而现在加拿大全社会大学毕业生又占多少比例,你好好对比一下吧。正如扩招后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同样变成雇主招聘时:工作经验排第一了!“因为现在几乎是个人就是大学生了”(这是深圳中国移动老总和我们聊天时说的话)....你应该去问一问这些Resume专家,为什么出现他们说的现象,不要自己猜。差点跑题了。新移民没有投票权,才是所有问题的最关键。新移民根本不算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只有经济权力没有政治权力。
·生活百科 Fronius Primo gen24 8.0随机掉落功率gen
·生活百科 RCA的适配器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