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最近谈CIC的processing times的帖子比较多,我对这个主题也比较感兴趣。下面这些话原本是我的一个回帖。我觉得把它稍微修改一下单独发帖对于澄清一些误区还是会有一定帮助的。就把它贴这儿了
![Smile :)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点击进入CIC的processing times 页面 1。CIC的这个2005年度的processing times到底应该理解为动态的还是静态的? 我认为应该理解为静态的。 该页下方有个note,我们看看这个note的全文:“* Processing times are presented only where an office has finalized 10 or more cases in the category in the above-mentioned 12-month time period.”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1)不是2005年度全球所有的加拿大使领馆所受理的联邦技术移民的案子都纳入了此表的统计范围。只有当该馆结案了10个或10个以上的案子,该馆的案子的审结时长才会在此表显示。(2)此表反映的是2005年度各使领馆在该年度中
审结案子所用的时间。 本页最左下角的那个页面更新日不能理解为发布日;否则容易把这个表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表。 因为此表反映的只是2005年度各使领馆
审结的案子的分别耗时数。2005年度早已结束,这只能是一个静态的结论性的表。 2。此表的统计方法。 我们以香港的领事馆为例: Hong KongProcessing Times 30% of cases finalized in:50(months) 50% of cases finalized in:59(months) 70% of cases finalized in:65(months) 80% of cases finalized in:67(months) 这些数据是什么意思呢?注意此表上方的这句话“The tables below show the number of months that were required to approve or refuse applications at visa offices around the world”,意思是说:下列表格显示的是审结一个案子需要的月数。那么香港领事馆的这一栏的意思就是:在2005年度中,所有审结的案子当中(注意是审结,所以这里的统计对象没有包括那些在2005年度可能已经在审理,但还没结案的案子),有30%的案子耗时在50个月内(这里面当然可能包括部分10个月就审结的案子),。。。80%的案子耗时在67个月内。注意:每个后项的数据都包括了前项的案子。比如:50%的案子是在59个月内审结的,这里的50% 的案子,就包括了前面那些耗时50个月内的占总审结量30%的案子。也就是说占总审结量20%的案子用时在51到59个月之间。当然,这里最高只提到80%的审结案子,还有20%的审结案子可能耗时非常非常长,不具有太大的代表性,就不提了。 3。谈谈我认为此表所传达的信息。 此表的主要用意(至少冠冕堂皇的方面)是交待2005年度结案case的耗时比较。我在这里不去揣测CIC的别的用意。至于我们这些案子正在审理或即将申请的准移民们,看到了这个表后,多数还是会忽略表上方文字说明当中的那句‘Past processing times may not indicate the length of time it will take to finalize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即‘此表中所列出的审理时长并不一定代表将来的审理时长’)的‘惺惺’忠告,而产生一种惶恐: OMG,我的案子要能挤进这耗时可能达50个月的30%,是不是已经算幸运的了?! 然后再看看北京大使馆的数据,Faint!我说‘不揣测’其实不用‘揣测’,这个表已经‘说’的很明白了:BJ比HK快,你们还是赶快都投BJ吧!(这才是HK和BJ数据对比的真实目的吧。所以我对这个表的数据的可信度是很怀疑的,再加上最近这段时间这个本该是个静态的表的数据频繁变动,以至害得我以为自己老眼昏花!更增加了我对该数据的不信任感!当然我们是不可能有那个本事去找出最真实的数据的!) 另:在CIC对想要通过Email等方式直接向使领馆询问自己案子进度的申请人的告示里,实际上已经把这个表当成现在审结案子的可能耗时数了。意思是,如果你的等待时间还没有超过这个时长,请不要打扰我们!OMG!再Faint!
评论
是呀,从论去里的FN统计就能看出,申请人明显增加很多!!
评论
评论
对事对!不把移民当回事,但是道行不到,修行不到。
评论
2006 1 me 北京维士达2006 2 交纳登陆费2006 3 受到登陆费收据2006 4 mer2006 5.16 DM如果我的进程对你有参考作用,别忘了加鲜花或SW!多谢!
赏 2006-03-20#5
![小猪爸爸](/data/avatars/m/16/16483.jpg?1395484763)
996 $0.00 楼主又发了个贴啊!忍不住再跟个贴,讨论但不要吵架。我在另一个贴子里支持了楼主的观点,但这里一看才发现我们的理解还是不一样。先把在别的主题下的两个跟贴引用在此,免得和楼主吵架。QUOTE楼主好心人!结论可能对,但由于对CIC的统计数字理解错误,推导过程错了也就引起争论了。TEAM LEADER对数字的解释是正确的,我同意楼主你上面引用的他说的意见,可以看出他也为着急上火而向你间接致歉了。争论是好事,但别上火,谁想整天呆在一个乱哄哄的家园里?UNQUOTEQUOTE我相信加拿大政府的统计数字。我有几点理解供大家参考:1。有关比例关系是指以2005年结案人员办理时间为标本而做出的统计,可能是2000年的FN,或者2001年的,2002/2003/2004的,甚至2005年的。2。大量2000年、2001年在2005年拿到VISA是现在网站上时间大幅增长的原因,过去时间短是因为没有及时更新。3。现在的统计数字对2005年后递料的人来说没有太大关系,因为2000/2001年太特殊,办移民的人太多,时间太长,以致2005年的统计标本几乎不能反映2004年后办理周期的真实情况。其实很简单的道理,CIC上的数字也才真实反映了情况,没必要引起惊慌。我发贴讨论北京香港二选一,也是基于这个数字,觉得CIC把陈年积案快处理完了,那北京可能就会快了---因为2004年后递香港的太多。我的疑问也许没有答案,三年后可能才知道哪里更快。UNQUOTE同意楼主三点之前两点,第三点是楼主的主观判断,我的理解不同,具体已在第二个跟贴中说明。既然CIC网站的统计标本是在2005年内拿到VISA的办理时长,那就知道现在CIC网站公布的时间才真正反映了事实---2000/2001年拿到FN的集中在2005年拿到VISA,那时长是多少呢?见仁见智,我现在知道2004年甚至2005年的FN,香港拿到VISA要比北京快,但我仍无法确认现在递档还是香港快。试想,CIC网站上北京的时间短,会不会是这么一个原因:北京搁置新案而全力处理过去的陈年积案,不象香港同时进行旧案新案的处理?于是旧案北京快而新案香港快呢?一国政府在统计数字上故意作假是难以想象的!
评论
DIY技术移民 - 2009年7月登陆加拿大FN:2006/05/24 (VO:TCY) ME:2008/09/30 DM:2009/04/01PL:2009/04/14
赏 2006-03-20#6 剑 3,188 $0.00 谢谢小猪爸爸的跟帖和探讨!你同意我的第一和第二点,说明我们对CIC数据的得出方法的理解是一致的。但,你既然同意我的第一点,即同意我说的这应该是个
静态的表,也就应该同意我在第三点的猜测:CIC在对统计数据造假!为什么?因为这个同样以2005年度作为大前提的数据,已经在这最近的一个月左右,
变过至少两次了!我的眼睛没花,我清楚记得大约1个月前,我看到的HK的月数是67--85!蒙蒙牛也看到过。“一国政府在统计数字上故意作假是难以想象的!”呵呵,想想你现在在的这个国家!为了达到分流的目的,CIC也做的出来的...不然怎么有那句话--‘dirty politics’!
评论
我的观点:今年递档的,HK依然会比BJ快。我认为可以成为理由的理由
![Smile :)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1。BJ老而又老的积案依然很多,众所周知,就不说了。2。BJ有种毛病:习惯性慢节奏。看看他们的背调方式之烦人就明白了,简直就是没事找事!3。BJ背调率比HK高很多!4。最关键的,很多人忽视的----就算在很多人递档HK的同时,BJ也‘收集’了很多案子!这些都‘归功’于他们之前的stupid practices---申请人可以在递档时不交雅思;使馆通过面试评定申请人的语言能力(这在移民官的审理手册里其实是命令禁止的);他们可以三番五次的催申请人烤鸭;他们收到钱案子看都不看有没啥要补的就给FN,很多人冲着这个‘建档快,不烤鸭’去的!5。BJ的配额在逐年减少,BJ的VO少。。。。这些都是积弊!何况在那么一个官僚主义成风的城市,本来就很官僚的,慢节奏的,具有法国人的‘浪
慢’气质的加拿大VO们,能一时半会儿快起来么
评论
HK还是没ME。。。555...
评论
[SIGPIC][/SIGPIC]
听老婆的话... 赏 2006-03-20#9 剑 3,188 $0.00 还有一点继续提醒:你尝试在网上给使领馆写信查询自己的case, 会弹出个到processing times的链接!会提醒你先看这个?什么意思?他们不是明明说那个表does not indicate...的吗?为什么还要让你看?因为他们的意思就是:‘其实我们就是要你把这个时长表作为你自己case的审理时长的参照!没超出这个时长?那么这封信您还是甭写了!’
评论
目前BJ要赶上HK的进度,起码要2年的时间。
评论
剑走川锋 说:谢谢小猪爸爸的跟帖和探讨!你同意我的第一和第二点,说明我们对CIC数据的得出方法的理解是一致的。但,你既然同意我的第一点,即同意我说的这应该是个
静态的表,也就应该同意我在第三点的猜测:CIC在对统计数据造假!为什么?因为这个同样以2005年度作为大前提的数据,已经在这最近的一个月左右,
变过至少两次了!我的眼睛没花,我清楚记得大约1个月前,我看到的HK的月数是67--85!蒙蒙牛也看到过。 “一国政府在统计数字上故意作假是难以想象的!”呵呵,想想你现在在的这个国家!为了达到分流的目的,CIC也做的出来的...不然怎么有那句话--‘dirty politics’!点击展开...哈哈,我最后一句(是“中国除外”)没讲,果然不出所料,你就拿它反驳我了。 我怕被人骂就没敢讲,其实我对中国的各种统计数字一概持怀疑态度,比如去年全国性的经济普查数字就可能不对,因为我所在的公司在政府下发的普查表上数字报错了,填表的人不认真也未经核查,想想这样的情况有多少吧。 前两天我发投票贴想判断今后会不会北京变快,结果跑出好几个相关贴,好事啊!能帮我下决心。我现在基本决定还是递香港,但也确实没有确定的说服我的香港快的理由,想想快慢随便了,能在女儿初中毕业前去就行,顺便多挣点钱好去养老。 我们别争论了,我宁愿相信CIC的说法,否则我就失去到那里养老的动力了。
·
生活百科 需要的帮助 - 太阳系未正确生成·
生活百科 CBU使用Samsonite集成方法进行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