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留学移民美国投资移民 -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



在加拿大


其实,怀揣美国梦的各位投友,当下我们越是不顾一切追寻这个梦的时候,越是要在内心另树一只力量,和你的这个追寻诘问、斗争、反抗。这种矛盾的交锋,并无坏处,无关气馁,对于走完人生一半的大家是绝对有好处,帮助理性战胜情感。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处于这种斗争中,越站到高处去看全球看人生,越感到豁然。这两天工作关系研究上市公司优酷土豆网,发现创始人古永锵王微又都是留美回来,学在美国,成就在中国,这种故事太多太多。若他们至今留在美国将仅仅是“生活”。缘于种族论、文化论、经济周期、劳动力成本等等等等。事实是,华人如果追求的是如此这般的成功,那么无他,在自己家园寻获。今天,中印两个大国,工科理科生物医学的学生占据了美国大学的一半。作为美国当权者是否不寒而栗?若不将他们留在美国为己用岂不亡国,然而为何无法留他们全部下来?不少人攻击中国教育(应该说是整个东亚的教育),有道理,但也漠视了这种教育在理工科上的成就。或许将有一天历史会补偿所有这些国家和学生们的付出。转载的这篇文章如同其他一些事情一样,很对我的直觉,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文章透出来美国的衰落--海纳百川的文化的消失。失去这个,美国将不再美国,美国梦将不再美国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让我的孩子对美国有超凡客观和真实的认识,同样对于中国也是如此。以下是转载文章:美国是头号移民国家。然而,这一称号已经越来越名不副实,而且可能严重地影响美国的竞争力。不错,世界上大约20%的移民都到美国落脚。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很小的一个份额,就会给移民提供巨大的机会。但是,如果把人口规模的因素考虑进去,即以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来衡量,景观就会大变。阿拉伯国家移民比例最高  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率,有诸多因素。比如,阿拉伯国家的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率普遍甚高,卡塔尔将近76%,阿联酋超过71%,科威特62%,巴勒斯坦45%,巴林42%,约旦39%,沙特阿拉伯25%,阿曼24%……这恐怕和阿拉伯世界宗教意识强烈,国家意识不成熟有关。大量所谓“移民”都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国家的概念,则只是统治家族的有限放大而已。另一组移民密集的国家和地区,是镶嵌于国际经贸体制内的小国和地区。如新加坡的移民比率占总人口42%以上,香港和澳门属于中国一部分,移民比率分别在42%和51%以上,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另有以色列这样有强烈宗教背景的移民国家,移民占总人口的将近38%。(以上为2005年联合国的数据)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性则更大一些。对照一下就知道,美国的“移民国家”形象多少有些神话色彩。CNN最近的报道提到,澳大利亚的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加拿大则将近20%,美国则是13%多一点。如果回到联合国2005年的数据,当时澳大利亚的比率还不到20%,可见最近移民浪潮正在急剧改变这个国家。不容否认,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处于同等发达程度,人口则稀少得多。虽然两国大量疆域不适合人居住,但以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计算,澳大利亚仅3人,加拿大3.5人,美国32人。显而易见,澳加两国要宽裕得多。但是,如果还以2005年联合国的数据计算,地处欧洲内陆的瑞士移民占了总人口的将近23%,人口密度则比美国大得多,为每平方公里188人。德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9人,移民也占了人口的12.31%,比2005年的美国(12.81%)仅差半个百分点。其他欧洲国家,如英法等等,如今移民在人口中的含量和美国大致也快并驾齐驱。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主要的西方国家中,美国在这方面并不算怎么“例外”。《时代》周刊的主笔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最近发表文章,把移民问题描述为美国的国家危机。这不仅体现在移民的量上,更体现在质上。北邻加拿大,施行的是不折不扣的技术移民政策,即按能力给移民申请者打分,按照“点数制”取舍。你不需要有工作,只要有足够的能力,达到规定的点数,即可移民。结果,在加拿大获取永久居住权的,有62%属于技术移民,另外的份额则留作家人团聚之用。澳大利亚、英国和新加坡,也都执行的是大同小异的政策。相比之下,在美国拿到绿卡的人中,仅13%是技术移民,三分之二则是因为家人团聚。美国技术移民条件苛刻  这并非美国不需要技术移民。事实上,美国的公司正在为填满370万个空缺职位犯愁,其中有大量是科技职位。要知道,美国大学培养的科技方面的博士,有一半是外国人。但是,美国技术移民条件异常苛刻,你必须有了工作,才能申请H1-B的工作签证。而这个签证的限额是如此之低,以至每年的头几天就被填满。这就导致了温哥华高科技区的盛况:微软等美国大科技公司,纷纷到温哥华建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设施。因为在那里找得到人才。在那里工作的,大部分是美国大学培养的外国科技人才。他们在美国申请绿卡撞墙,只需沿着西岸向北开车几个小时,就进入加拿大落户。难怪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称,美国的移民政策是“国家自杀”。  何以如此?一大原因,是美国承平日久,老大当惯,“美国例外主义”的爱国高调把美国人麻醉得心里只有自己。美国正从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走向封闭的内陆心态。九一一事件后,有英国学者写文章记述,到德州问当地人哪里是法国,对方嘟嘟囔囔地说:“大概往北走过了河就是吧?”当时读了还觉得是个玩笑,现在到大学里教书可算领教到了,我拿一张空白的世界地图,让学生们标出英国、法国、德国、地中海、印度洋、中国、日本……那笑话可就大了。有的学生连地中海是海还是陆地都分不清。有许多人能把法国、德国放在欧洲就不简单了。美国在伊拉克打了两次战,伊战成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中心。可是,几年前美军仍然在伊拉克遭受伤亡时,我在一个世界史课上测验,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准确标出伊拉克的位置。  这样对国外两眼一抹黑,赶上了全球化时代和经济危机,美国人就开始想不通了。按照“美国例外主义”,这么伟大的国家,这么伟大的人民,怎么会陷入当今的苦境?于是他们本能地嫁祸于人:“中国、印度偷走了美国的工作,移民破门而入来抢我们的工作,享受我们家里的福利,最终导致美国不堪重负……”这也难怪,美国虽然仅有13%的人口是国外出生的移民,但美国公众却认为有39%,夸大了三倍,因为他们觉得美国就是被外国人吃穷了。墨西哥移民成为美国最头痛的问题,被右翼炒作为“外国入侵”,要在美墨边境不惜工本地筑墙。但是,根据皮尤拉美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今年4月的报告,离境的墨西哥移民和入境的大致相抵,现在很可能离境者更多。这不仅反映了经济危机已经使美国丧失了对移民的吸引力,也揭示了墨西哥近年来出生率降低、经济发展、机会增多的大势。也难怪,企业界许多人士担心,未来美国经济反弹后,可能面临着劳动力的瓶颈。法里德・扎卡利亚指出,在2010年《财富》500的公司中,有204家是移民或移民子弟创立。到2018年,在美国的科技领域内预计有280万个需要硕士以上学历的工作,其中将出现80万个空缺。美国对移民的需求迫在眉睫。但是,在当今美国的恶性党争中,双方在移民问题上各执一端,互不相让。这个移民国家,正在上演着移民悲剧。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写的好。

评论
美国投资移民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最后那个地理的例子有意思那就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吧,说明不了什么看电影《friends with benefits》里那个男主人公连基本乘法都不会算,但并不影响人家当艺术总监有人认为不懂世界地理是自大的表现,是大国心态的表现我的看法则恰恰相反,我认为不懂世界地理恰恰是没有大国心态的的表现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其实,怀揣美国梦的各位投友,当下我们越是不顾一切追寻这个梦的时候,越是要在内心另树一只力量,和你的这个追寻诘问、斗争、反抗。这种矛盾的交锋,并无坏处,无关气馁,对于走完人生一半的大家是绝对有好处,帮助理性战胜情感。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处于这种斗争中,越站到高处去看全球看人生,越感到豁然。 这两天工作关系研究上市公司优酷土豆网,发现创始人古永锵王微又都是留美回来,学在美国,成就在中国,这种故事太多太多。若他们至今留在美国将仅仅是“生活”。缘于种族论、文化论、经济周期、劳动力成本等等等等。事实是,华人如果追求的是如此这般的成功,那么无他,在自己家园寻获。 今天,中印两个大国,工科理科生物医学的学生占据了美国大学的一半。作为美国当权者是否不寒而栗?若不将他们留在美国为己用岂不亡国,然而为何无法留他们全部下来?不少人攻击中国教育(应该说是整个东亚的教育),有道理,但也漠视了这种教育在理工科上的成就。或许将有一天历史会补偿所有这些国家和学生们的付出。 转载的这篇文章如同其他一些事情一样,很对我的直觉,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文章透出来美国的衰落--海纳百川的文化的消失。失去这个,美国将不再美国,美国梦将不再美国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让我的孩子对美国有超凡客观和真实的认识,同样对于中国也是如此。 以下是转载文章: 美国是头号移民国家。然而,这一称号已经越来越名不副实,而且可能严重地影响美国的竞争力。不错,世界上大约20%的移民都到美国落脚。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很小的一个份额,就会给移民提供巨大的机会。但是,如果把人口规模的因素考虑进去,即以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来衡量,景观就会大变。阿拉伯国家移民比例最高  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率,有诸多因素。比如,阿拉伯国家的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率普遍甚高,卡塔尔将近76%,阿联酋超过71%,科威特62%,巴勒斯坦45%,巴林42%,约旦39%,沙特阿拉伯25%,阿曼24%……这恐怕和阿拉伯世界宗教意识强烈,国家意识不成熟有关。大量所谓“移民”都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国家的概念,则只是统治家族的有限放大而已。另一组移民密集的国家和地区,是镶嵌于国际经贸体制内的小国和地区。如新加坡的移民比率占总人口42%以上,香港和澳门属于中国一部分,移民比率分别在42%和51%以上,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另有以色列这样有强烈宗教背景的移民国家,移民占总人口的将近38%。(以上为2005年联合国的数据)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性则更大一些。对照一下就知道,美国的“移民国家”形象多少有些神话色彩。CNN最近的报道提到,澳大利亚的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加拿大则将近20%,美国则是13%多一点。如果回到联合国2005年的数据,当时澳大利亚的比率还不到20%,可见最近移民浪潮正在急剧改变这个国家。不容否认,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处于同等发达程度,人口则稀少得多。虽然两国大量疆域不适合人居住,但以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计算,澳大利亚仅3人,加拿大3.5人,美国32人。显而易见,澳加两国要宽裕得多。但是,如果还以2005年联合国的数据计算,地处欧洲内陆的瑞士移民占了总人口的将近23%,人口密度则比美国大得多,为每平方公里188人。德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9人,移民也占了人口的12.31%,比2005年的美国(12.81%)仅差半个百分点。其他欧洲国家,如英法等等,如今移民在人口中的含量和美国大致也快并驾齐驱。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主要的西方国家中,美国在这方面并不算怎么“例外”。《时代》周刊的主笔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最近发表文章,把移民问题描述为美国的国家危机。这不仅体现在移民的量上,更体现在质上。北邻加拿大,施行的是不折不扣的技术移民政策,即按能力给移民申请者打分,按照“点数制”取舍。你不需要有工作,只要有足够的能力,达到规定的点数,即可移民。结果,在加拿大获取永久居住权的,有62%属于技术移民,另外的份额则留作家人团聚之用。澳大利亚、英国和新加坡,也都执行的是大同小异的政策。相比之下,在美国拿到绿卡的人中,仅13%是技术移民,三分之二则是因为家人团聚。美国技术移民条件苛刻  这并非美国不需要技术移民。事实上,美国的公司正在为填满370万个空缺职位犯愁,其中有大量是科技职位。要知道,美国大学培养的科技方面的博士,有一半是外国人。但是,美国技术移民条件异常苛刻,你必须有了工作,才能申请H1-B的工作签证。而这个签证的限额是如此之低,以至每年的头几天就被填满。这就导致了温哥华高科技区的盛况:微软等美国大科技公司,纷纷到温哥华建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设施。因为在那里找得到人才。在那里工作的,大部分是美国大学培养的外国科技人才。他们在美国申请绿卡撞墙,只需沿着西岸向北开车几个小时,就进入加拿大落户。难怪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称,美国的移民政策是“国家自杀”。  何以如此?一大原因,是美国承平日久,老大当惯,“美国例外主义”的爱国高调把美国人麻醉得心里只有自己。美国正从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走向封闭的内陆心态。九一一事件后,有英国学者写文章记述,到德州问当地人哪里是法国,对方嘟嘟囔囔地说:“大概往北走过了河就是吧?”当时读了还觉得是个玩笑,现在到大学里教书可算领教到了,我拿一张空白的世界地图,让学生们标出英国、法国、德国、地中海、印度洋、中国、日本……那笑话可就大了。有的学生连地中海是海还是陆地都分不清。有许多人能把法国、德国放在欧洲就不简单了。美国在伊拉克打了两次战,伊战成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中心。可是,几年前美军仍然在伊拉克遭受伤亡时,我在一个世界史课上测验,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准确标出伊拉克的位置。  这样对国外两眼一抹黑,赶上了全球化时代和经济危机,美国人就开始想不通了。按照“美国例外主义”,这么伟大的国家,这么伟大的人民,怎么会陷入当今的苦境?于是他们本能地嫁祸于人:“中国、印度偷走了美国的工作,移民破门而入来抢我们的工作,享受我们家里的福利,最终导致美国不堪重负……”这也难怪,美国虽然仅有13%的人口是国外出生的移民,但美国公众却认为有39%,夸大了三倍,因为他们觉得美国就是被外国人吃穷了。墨西哥移民成为美国最头痛的问题,被右翼炒作为“外国入侵”,要在美墨边境不惜工本地筑墙。但是,根据皮尤拉美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今年4月的报告,离境的墨西哥移民和入境的大致相抵,现在很可能离境者更多。这不仅反映了经济危机已经使美国丧失了对移民的吸引力,也揭示了墨西哥近年来出生率降低、经济发展、机会增多的大势。也难怪,企业界许多人士担心,未来美国经济反弹后,可能面临着劳动力的瓶颈。法里德・扎卡利亚指出,在2010年《财富》500的公司中,有204家是移民或移民子弟创立。到2018年,在美国的科技领域内预计有280万个需要硕士以上学历的工作,其中将出现80万个空缺。美国对移民的需求迫在眉睫。但是,在当今美国的恶性党争中,双方在移民问题上各执一端,互不相让。这个移民国家,正在上演着移民悲剧。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点击展开...从美国回去的好多人,但是成功的也就那几个,还是在特定的年代,赶上中国经济黄金10年,要是现在回去,哈哈,过几年估计裤衩都没得穿了。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从美国回去的好多人,但是成功的也就那几个,还是在特定的年代,赶上中国经济黄金10年,要是现在回去,哈哈,过几年估计裤衩都没得穿了。点击展开...年轻人,再站高点,职业生涯再长点,你大概就不会这么武断了。今儿弄完京东商场这个案,所有董事我都要查BACKGROUND。老板副老板土鳖,却领导手下一帮海归。海归总算也是中国人,总算也高层,不错了。董事徐XX,美国镀金回来自己开风投公司了。COO沈XX,美国麦肯锡大通多年,终选择回来。IPO后股权期权兑现将实现至少千万进账,我恶意假设老板要他们放弃美国国籍换取股票。。。再看各大独董凡持外籍身份的首先是中国人,凤毛麟角中如有纯老外那最好是会说流利中文。这种CASE在我已处理了数百个。孩子的成功之路,对很多父母来说,不就昭然了吗?再多一句,美国本土500强,放大点,1000强吧,统计下华人担任董事高管,包括创业人士如杨致远也算入内,看看人数和占比比例,结果只能让人哀叹吧。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最后那个地理的例子有意思那就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吧,说明不了什么看电影《friends with benefits》里那个男主人公连基本乘法都不会算,但并不影响人家当艺术总监有人认为不懂世界地理是自大的表现,是大国心态的表现我的看法则恰恰相反,我认为不懂世界地理恰恰是没有大国心态的的表现点击展开...这十多年来,就文化和视野,中国人事实上在外向、拥抱世界、国际化、周游全球,包括你我。与此同时,美国人在内陷、收缩、固守自大、保守化。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IPO后股权期权兑现将实现至少千万进账,我恶意假设老板要他们放弃美国国籍换取股票。。。再看各大独董凡持外籍身份的首先是中国人,凤毛麟角中如有纯老外那最好是会说流利中文。这种CASE在我已处理了数百个。孩子的成功之路,对很多父母来说,不就昭然了吗?再多一句,美国本土500强,放大点,1000强吧,统计下华人担任董事高管,包括创业人士如杨致远也算入内,看看人数和占比比例,结果只能让人哀叹吧。点击展开...有些事情是行业特点决定的。大型零售电商是近年的舶来品,京东模式就是bestbuy模式,而且这两年在融资上市等事上动作不小,主要资金提供方来自海外,那由各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主导不奇怪。反来说,中国本土500强,1000强的高管中,外国人的人数和比例也会让美国人哀叹。再展开说,美国有多少中国餐馆的老板和厨师是美国人呢?这就是行业局限性。

评论
You and I have memories Longer than the road That stretches out ahead.这十多年来,就文化和视野,中国人事实上在外向、拥抱世界、国际化、周游全球,包括你我。与此同时,美国人在内陷、收缩、固守自大、保守化。点击展开...你真的这么认为的??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从美国回去的好多人,但是成功的也就那几个,还是在特定的年代,赶上中国经济黄金10年,要是现在回去,哈哈,过几年估计裤衩都没得穿了。点击展开... 据我了解美国那些开小餐馆、、外卖店、做小买卖的福建人,大部分做了几十年了,规模和财富还是那么点。 移民美国不会是就想开个小餐馆吧现在在中国我都不想开了

评论
中国移不动有些事情是行业特点决定的。大型零售电商是近年的舶来品,京东模式就是bestbuy模式,而且这两年在融资上市等事上动作不小,主要资金提供方来自海外,那由各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主导不奇怪。反来说,中国本土500强,1000强的高管中,外国人的人数和比例也会让美国人哀叹。再展开说,美国有多少中国餐馆的老板和厨师是美国人呢?这就是行业局限性。点击展开...倒不是京东这行行业,恰好做完这个。以前做了很多比如雷士照明、华宝国际、百丽、以及最近俏江南等等。不排除有些公司用些海归装点门面。更多美籍华人混在投行风投,靠中国民企IPO致富。这些华人回国都对路了。华人和鬼佬,本质上,“种族隔离”这个东西在人类心理上抹不掉,成功必须找到合适的土壤,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种族。现在有些人移民的思维是盲目的。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你真的这么认为的??点击展开...各人认知不同不要紧。 15年前我一份小工月薪2K见美国鬼点头哈腰的因老板要靠出口他们那挣钱每天下班认真学英语苦想着哪个美国外企把我招了去女同事跑去厦门戴尔拿每月6千最后毅然跑去德克萨斯嫁给一美国人。。。15年后... ... ... 女同事来电话怀念一帮同事朋友美国没啥意思想回来看看。大家伙都成了创业公司的老板,顿时感觉恍如隔世。中美交锋还正当时,没完。我说精彩的一幕要等到我们习主席的哈佛的女儿毕业回来当政的那一代才是巅峰对决。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大有希望,顶一个!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强烈同感!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3,40年。这十多年来,就文化和视野,中国人事实上在外向、拥抱世界、国际化、周游全球,包括你我。与此同时,美国人在内陷、收缩、固守自大、保守化。点击展开...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其实大家都是在梦里看花,如果在中国的学生里面测试国际地理知识,结果不见得有多少不同的。像地理这种对学业和职业没有决定性影响的学科,除非你以后就是干这个或者本身有兴趣的,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得过且过。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再多一句,美国本土500强,放大点,1000强吧,统计下华人担任董事高管,包括创业人士如杨致远也算入内,看看人数和占比比例,结果只能让人哀叹吧。点击展开...算算人口比例:美国的华人,充其量也就1%,你认为华人应该占多大比例?;还有,LZ说华人印度人占美国大学的工科理科生物类一半以上,我了解华人印度人当地居民占美国人口1.8%不到,算上留学生不超过2%,不知道LZ的数据从哪里得来? 那篇文章的作者我看过他有关美国教育,政治的书籍,如果你都看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作者自己北大毕业还全家在美国待着,孩子也在美国读书的原因了。

评论
回复: 转 美国不再是第一移民大国倒不是京东这行行业,恰好做完这个。以前做了很多比如雷士照明、华宝国际、百丽、以及最近俏江南等等。不排除有些公司用些海归装点门面。更多美籍华人混在投行风投,靠中国民企IPO致富。这些华人回国都对路了。华人和鬼佬,本质上,“种族隔离”这个东西在人类心理上抹不掉,成功必须找到合适的土壤,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种族。现在有些人移民的思维是盲目的。点击展开...是的。不但风投,现在凡是涉及到海外投资融资的民企,几乎都有回流华人的影子。这就是我指的行业性质,金融行业。国企有股市和国有行的支持,也因为政治因素,一般不需要海外资金的介入。而民企对资金的需求很迫切,也希望能在海外上市。这种情况下,他们缺乏熟悉了解海外金融市场的人来协调处理。有需求就有市场了。冒昧问下,你是券商?

评论
You and I have memories Longer than the road That stretches out ahead.是的。不但风投,现在凡是涉及到海外投资融资的民企,几乎都有回流华人的影子。这就是我指的行业性质,金融行业。国企有股市和国有行的支持,也因为政治因素,一般不需要海外资金的介入。而民企对资金的需求很迫切,也希望能在海外上市。这种情况下,他们缺乏熟悉了解海外金融市场的人来协调处理。有需求就有市场了。冒昧问下,你是券商?点击展开...不是券商,是利益链条中的一环。如你知道有任何中国公司想IPO,非A股份,是香港新加坡美国等,我可以介绍给相关公司,你直接去谈。我不牟利,我专业不是谈融资,我只觉得把更多中国公司整去国外圈钱是好事。

  ·中文新闻 悉尼学生因佩戴巴勒斯坦围巾被禁止参加12年级正式课程
·中文新闻 二十年来,联邦政府一直向澳大利亚非法商人收取费用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漂亮国旅签小贴士

华人网漂亮国旅签免面试签政策一直都有,只是这一尝试等了十年,漂亮国政策都在网上,只要你按照他的步奏准备,没有什么困难的,不要去猜测,更不要吓唬自己,以讹传讹。自己什么情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中美双籍移民加拿大。

华人网全家两套护照,两套名字,应该用哪个国籍申请加国移民签比较合适?考虑到税收,移民监,改名,签证批准率等问题的话?另,枫叶卡上的国籍是否可以改? 评论 加州甜橙 说:全家两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香港转机的朋友们

华人网入境中国难道只看中国护照吗?多年前从加直达国内边境还要看护照+枫叶卡。如此推论从香港入境,是不是也类似需要中国护照+通行证?加之中国护照乃加国领馆颁发,从香港入境无枫 ...

加拿大留学移民-加拿大

双护照从海南走可不可行?

华人网59个国家人员持普通护照赴海南旅游,可从海南对外开放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停留30天。如果用加拿大护照去海南,然后用身份证入中国大陆,回来再从海南走。这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