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我每天跟女儿探讨一个话题,当然主要宣讲者是她,我是配合她的听众加内容延伸引导员,今天交流的是记忆,我觉得“记忆”的话题可与这几天的肺炎抢购潮结合起来讨论,例如司机同学表达了国人囤食物之行为来自潜藏于心底的忧患基因,这个就有记忆的成分在里面。记忆分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及记忆信息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发生缺失,当记忆缺失时大脑会很“聪明”的进行记忆修改、自行填补缺失部分,而且每次记忆召唤时都重新构造,填补的内容有可能是别的事安在这里,也可能是你看过的一部电影、听过的一个故事等等,但都不是真正缺失的那部分内容,导致记忆混乱,这就是对事物持有错误印象。例如女儿让我回忆《米老鼠与唐老鸭》动画片里的米老鼠穿的衣服、裤子是什么颜色?裤子是长裤还是短裤?裤子有没有背带?我回答蓝衣服红短裤,有背带。事实是黑衣服红短裤,没有背带,never!很多人与我一样记不起来了,于是把别的动画片里的角色造型安在对米老鼠的记忆中。再打个比方,著名的雕塑罗丹的“思想者”,雕塑的手有没有握拳?左手还是右手、手落在什么地方?额头上、鼻子上、下巴上还是别的地方?我给了女儿一个神回复—-右手摊开搭在额头下方,虽然我很快意识到不对要求二次更正,女儿说没关系,这个例子反映的是很多人在一刹那间记忆出现错误,有的人甚至把另一个雕塑“掷铁饼者”手部姿势安在“思想者”上。嘿嘿,上面两个我犯的错误很好的诠释了记忆与事实的本来面目不符是普遍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不知不觉中犯错。回到这段时间的抢购潮,何尝不是我们把记忆深处对饥荒的记忆碎片+自行脑补的记忆缺失(也许是某部灾难大片)汇合在一起成就了今天的抢购行为。另外,既然记忆或多或少有缺失,记忆又或多或少被自己的大脑操控修改,那么应该每个个体不同,为什么会发生群体抢购潮呢?难道是大众的集体记忆缺失?还真是!这就是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闻发布之后,世界各地的人发现自己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混乱,从死亡时间到死亡原因都出现不同记忆,许多互不相识的人都不约而同称自己看过曼德拉的纪念电影,包括电影的名字和内容都大体一致,然而这部影片从未上映也从未拍摄过
![0AA9B820-F7EF-4DBB-9989-F90A0C41EE8A.jpeg](/data/attachments/539/539659-1edd5b8e4f60a0fc0b8022e467e49458.jpg)
评论
赞每天一长考,理论结合实际,让我也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注意到,Sabre现在也在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对此表示敬意,但顺带奇怪为什么他最近脾气怪异。
评论
赞小青力作
评论
面临危机时,大多数人会产生安全感的缺乏,对政府及媒体的信任缺失,会唤醒头脑中沉淀的集体记忆,以及下意识地产生一种从众心理。
评论
青美好文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