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转贴:移民加拿大后,千万要找好专业,不要瞎
在加拿大
每到周末节日,总有住在同一个或另一个城市的朋友,打电话发邮件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朋友聚会或者CARPOOL旅行什么的。但我常常会拒绝掉:总觉得自己失业失落的栖惶心情和别人的快乐无忧有些格格不入。 但我内心里其实很羡慕那些“老移民”的洒脱和会享受生活。不过我把那都归功于他们的好运气和在加拿大时间较长的缘故:那些比我早来三四年的,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大都有了或大或小的房子,或新或旧的车子和相对平和和享受生活的心态。 于是,我一直盼望着自己成为“老移民”的那一天。好象新移民的身份一被换掉,我的生活就会自然而然改善了似的。 但今年已是我在加拿大的第五个年头了:有人说,移民八年就算“老移民”,我虽然还不是,但也不太新了。不错,移民五年来,我的生活是有了一些改善:我已从一个成天飘荡着中国菜味的老房子,搬到了厨?独立的公寓房;由孤影自怜的一个人变成了欢声笑语的二人世界;由天天等公车变成了由私人司机为我开车(我老公)。但我还是不能够痛痛快快、无忧无虑地去和朋友采摘草莓和“加东三日游”什么的。 之所以感觉不佳,其本质原因是,我还是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因为我们多次搬家的缘故,连唯一一份像样的办公室小职员的工作也丢了。下个月,因为老公求学的缘故,又要搬去另一个城市,我已经开始担心在新的城市的谋生问题了。这么多年来,我现在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一份稳定的职业,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在人的生活当中所扮演着的的角色,有多么重要。 有一天,我无意中读到一个资深人士谈论移民状况的文章,更让我惭愧。文章说新移民大都要经历一番艰辛,但是不出三、五年一定都会找到出路,那些四年以后还没有着落的人,一定是有问题。想想,我就是文中所说的有问题的那种人,更让我觉得失败。 我不是懒惰的人,我做一份早班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也是五点多起床,大冬天站在雪地里等公共汽车,常常只有街灯作伴;我也不是眼高手低的人,我的第一份工是在麦当劳炸薯条和打扫卫生,还要忍受一个西班牙小高中生的挑三拣四;我也不算笨:我的TOEFL、GRE都是一次过,而且分数都不错……想来想去我的失败的原因只有一样:没有专业。 大多数新来的人,也是和我一样要经过打工生存和适应的阶段。但是不久以后,他们多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原因是他们都有一个专业。一个专业就意味着一个努力的方向和希望。 比如我的一个女朋友,在国内学的就是工业工程学,出国后继续在原专业拿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刚一毕业就被滑铁卢大学聘为教授,拿着令人羡慕的薪酬。买了新车新房,每个周末都在家组织一个半读经半吃喝的PARTY,比有些本地人还要潇洒滋润。她的先生,开始也在工厂打工,以供二人的日常开销,后来也进入了化学工程系读书,现在在美国的MIT读博士后。朋友的成功,在于他们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专业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另一个朋友,也是来加拿大五年了,在国内已是MBA,到加拿大后,申请上研究生未果,于是花了一些钱,上了一个CMA的课程,拿到了资历证书,现在已是一家大商场的金融分析师。虽说挣的钱不能和大学教授和计算机专家比,但也买了房买了车,动不动就叫我去她们家BARBECUE什么的。 朋友们的成功,当然靠的不仅仅是运气。工程学和管理会计专业,在加拿大都是比较热门的行业。我想朋友们对行业的选择,一是建立在自己原专业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在广泛的信息搜集、和职场需求的良好的判断力的基础上的。所以说,成功靠的不仅仅是有一个专业,而且还要适合自己和市场的专业。 相比之下,另外一个学会计的朋友就没有她那么幸运。这个朋友都来了七年了,还在吭吭哧哧地读会计,一边打着八块钱一小时的工,一边带着五岁大的孩子,辛苦不堪。究其原因,这个朋友说,她先读了计算机,后来说行情不行了,就半途而废,改学了商业。学了商后,又因为语言不好,发现那个专业其实也不合适她,于是又拣起了会计。这样一折腾,钱也花光了,年龄也大了,到头来还是个打工的命。 我一方面很佩服这个朋友的毅力和勇气,一方面也为自己担忧:她的情形多少有些像我,转来转去,不知道什么是合适自己的专业。我学的专业是化学,但在国内的十年,几乎从没做过和专业有关的工作,一会儿当教师,一会而在进出口公司做助理,一会儿写文章,一会儿又幻想着当时装设计师什么的。我的那些“小才”,如果在国内被人称为“多才多艺”的话,那么在加拿大这样一个行业专业分工严格的地方,弊多利少。 想上研究生吧,加拿大的研究生院的大门看得紧,跨行业读研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读本专业吧,丢了十年的化学拣起来不容易,更主要的是,离开久了,已经没有一点专业方面的灵感了。唯一可以跨行业的专业大概要算MBA了,又听说MBA毕了业的中国人,也就是做做会计什么的,因为语言的问题,总也做不到真正的管理层上去,于是也没什么热情了。做会计没什么不好,但是相对于读MBA所付出的,毕业后所得到的就很不值了。 上大学吧,年龄是个绊脚石。后来选来选去实在选得头都痛了,就随便报了个当时还在招生的专业。听了几天课。坐在一群穿着超短裙小背心的女孩子、和嚼着口香糖的男孩子堆里,听教授解释什么是放射性和同位素,觉得实在别扭。虽然中国女人的生理年龄普遍显小,但是心理年龄和那帮稚气未脱的高中毕业生实在很难打成一片。一个星期后我就退学了。后来就很不情愿再上学了。最终为了节省时间,上了一个一年制的“人事管理”的速成班,才发现这里其实也和中国一样,做人事工作的,也得能说会道、八面玲珑才成。得,一年时间就算是白费了。唯一的好处是:要不是那点学历,恐怕后来连办公室工作的边都沾不上了。 这样一来而去,四年多过去了,我的工作还是打“游击”:东一榔头西一棒棰,始终没有一个稳定的,可以被称作职业的东西。没有职业,悠闲轻快的心情也就毕竟有限。 前些日子认识了一个叫小杨的新移民。是在打工的超市认识的。混熟了,两人说说话也就不必那么客气了。小杨有一天禁不住对我说,我觉得你很聪明啊,怎么还干这个?你那么好的英文都干这个,让我对自己的将来都没信心了。我听着当然惭愧,但已经惭愧很久了,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就对她说,去找一个适合你的专业吧,有了专业,你的日子一定会比我的好。 是的,此时此刻,我坐在电脑旁,也要打下这段文字:新移民网友啊,可别像我一样这些年这么瞎混,你们一定要找好适合自己和市场的专业。 我与大家共勉。悲痛莫名。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
没错,不要瞎混.在一个行当里面混,日子久了,收入也会涨的.
评论
加西万里行旅途杂记 比较几个省的亲属团聚类省提名温哥华家庭旅馆通讯录 温哥华的成人高中 莲藕家的新房子--自建房过程全记录(进行中)藕也织围脖:http://t.sina.com.cn/1852492914 赏 2006-05-29#3 360 $0.00 认识到了问题,找到突破点就会好起来.谢谢分享.
评论
给我visa等也无妨! 赏 2006-05-29#4 1,327 $0.00 感慨~谢谢楼主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我觉得楼主现在努力也不晚呀!别因为已经耽误了几年,再消沉的耽误更多的日子。给你加油!
评论
心态啊
评论
楼主应该还很年轻吧,重新努力也不晚,总比我们这些奔四的人强啊。
评论
有用的帖子!
评论
有同感
评论
很有启发意义的文章,认准方向开个好头很重要啊。
评论
家在温哥华 赏 2006-05-29#10 2,623 $0.00 受益匪浅。另外我发现题目是转帖,为什么楼上的几位都在安慰楼主呢不懂。
评论
漫漫来, 活到老学到老
评论
谢谢转贴!很有感触,都是自找的。唉!!!!!!!
评论
2001年5月 北京FN 2003年4月 ->12 (主动交雅思) 2004年9月 ->12 (主动冒险推动,当天变态,初审,新表) 2004年10月->12 (通知体检等)2004年11月->12 体检2004年12月->12 补料2005年4月5日,清明扫墓祭祖2005年4月7日,大使馆电话通知取签2005年4月12日 ->DM2005年4月13日 上午 -> 走南闯北,朝夕相伴 7 年之久的手机,突然离我而去。----------------------------- 过去共渡激流,为何不与吾同登高阶?2005年4月13日 下午 -> 北京取签2005年6月26日 登陆温哥华全程DIY!E-mail: [email protected] 赏 2006-05-29#13 1,366 $0.00 唉
评论
谢谢分享,但是人生没有虚度,不管怎么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的生活,只是换一个角度看可能会好一点,百年之后,今日的繁华与荣誉都没有什么意义,我想劝楼主的是,如果你想享受生活那么就去享受吧,不要总是focus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比你多挣一些钱,仅是如此而已
评论
好文!
评论
看好了一个工作就要专心的混,时间长了就成“专业”了。
评论
学习,谢谢
评论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2006.09.10 DHL递HK//2006.09.12 HK签收//2006.10.20 划款//2007.03.03 收到FN热情在逐渐消退中。。。 赏 2006-05-30#18 A 396 $0.00 感慨,谢谢分享
评论
感慨,谢谢分享
评论
说的很有道理
·新西兰新闻 新西兰南岛出现火流星:点亮夜空并传来引爆
·新西兰新闻 因性侵坐牢的NZ政治人物姓名被曝光:为行动党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