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
在加拿大
一个朋友开了一所中文学校, 其中开了很多种类课程,迎合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其中我觉得有两个课程很特别,所以给大家推荐,说不定有朋友有兴趣呢。1.再读《论语》,[FONT=宋体][FONT=幼圆]A Review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FONT][/FONT] [FONT=宋体] 学习重点:精选《论语》重要篇章,详解字句,揭示其中的人生哲理。2,中国民歌赏与唱,[/FONT][FONT=宋体][FONT=幼圆] Sing Along-Chinese Folk Songs[/FONT][/FONT][FONT=宋体]本课程适于爱好中国民歌的各阶层人士。其实还有其它学龄童的中文学习,高中生的中文省考挑战考强化班等等。具体大家有兴趣请看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b40710100f0dm.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b40710100f0dn.html[/FONT]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对了,忘了说,学校在Richmond,3号路一带,交通很方便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刚才问了一下,是小班教学的方式,每班大约10人,这样我想每个学生都会被顾到吧。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谢谢分享
评论
FN: 2007年10月31日There are things you wish for and accomplishments you work for.Nothing expresses your pure joy like a Canada Permanent Residence visa...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论语》?
评论
香港英国保诚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 游强00852--52669216[email protected]师资是哪里来的?简体中文还是繁体中文? BLOG是繁体的好像?点击展开...同问有关师资,有关教材。。。。。。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回#4楼的,我刚才又去看了一下blog,我看到基本上是简体的,应该是简体为主。就是抬头那个箴言好像的确是用繁体打的。而后面几楼的师资和教材问题,我回头问问朋友,再不然让朋友自己上来回答或者探讨好了。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在blog中的FAQ栏目找到关于简繁体的答案, 2、 [FONT=宋体] “[/FONT][FONT=幼圆]简繁体并重[/FONT][FONT=宋体]”指的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FONT] [FONT=宋体] 答:本校中文教学以简体字为主,但在具体教学中,举凡字、词在繁体汉字中有不同写法时,则同时授以繁体字,是为简繁体汉字兼学并重。[/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师资的话,[/FONT][FONT=宋体][/FONT] 8、 [FONT=宋体] 你们的[/FONT][FONT=幼圆]师资[/FONT][FONT=宋体]状况如何?[/FONT] [FONT=宋体] 答:本校师资大部分是师范院校毕业,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老师。重要的是他们均在北美通过了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熟悉本地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能有的放矢地按照这里学生的状况进行教学。[/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看来要到上面去提个关于教材的问题,嘿嘿。[/FONT]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回答楼上的问题:关于师资我们的老师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也有台湾的老师。老师们都从教多年,经验丰富。最主要的是他们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已有建树,各有特长。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回复楼上的问题:关于简繁体字教学教学以简体为主,但海外中文教学要求要教习一些繁体字,一般的教材也都有此要求。一方面是来自台湾和香港等地的侨胞习惯了用繁体字,教学中不能把他们给忽略了;另一方面从大陆来的侨胞也应该学一点繁体,才能更好的融入我们这个大华人社区。当然,学繁体可以深入地学,学到会自如地写出来,也可以学个表皮,只要会认繁体字就可以了。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可以对老师提要求。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回复楼上的问题:关于教材这是一个值得大探讨特探讨的问题。老实说,这一问题也困扰我一段时间。于是呼本人即认认真真地收集了各套教材,闭门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中文学校使用的教材都很不错,各有特色。有的从中文本身的特点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使用汉语的能力,有的站在海外这一社会环境和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汉语的实际应用等等。 我自己的看法是:语言学习有其规律性,难以速成,但应给学生一个相对较浓厚的语言环境,培养其语感――这很重要。因此最后我们决定选取《中文》(暨南大学版)作为听说读写班的教材,这套教材有课文,又有阅读材料,容易让学生形成语感。但在应用这套教材时,应配以适合北美自由活泼型的教学方式,即与学生多开展一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从活动中学习中文。 关于海外中文教学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们博客中我的一篇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b40710100f33v.html欢迎指教。
评论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文课回复楼上问题――关于教材之补充 对海外中文教材的讨论,美国较早展开,有一篇文章当时引起我的关注,现推荐给有兴趣探讨的朋友。 [FONT=宋体]瑜亮并存,何须以高下区分之[/FONT] (NJ)[FONT=宋体]华夏中文学校中文教材“辩论”会纪实[/FONT] [FONT=宋体]郑良根纪录并整理[/FONT]([FONT=宋体]原载《华夏园》[/FONT]2001.9.20) 2001[FONT=宋体]年[/FONT]8[FONT=宋体]月[/FONT]25[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FONT]NJ(NY,PA)[FONT=宋体]华夏中文学校教师研讨会上,就北美中文学校现行两套主要中文教材高下优劣,如何取舍的问题,褒贬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进行了一场专门的”辩论”。这场辩论成了研讨会最精彩的节目之一,对于如何评价这两套中文教材,也对于中文学校的教务管理,可谓具有特别的意义,特记之。[/FONT] [FONT=宋体]问题的由来[/FONT],[FONT=宋体]是华夏现有[/FONT]11[FONT=宋体]所分校,分别采用《标准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文》(暨[/FONT] [FONT=宋体]南大学出版社)这两套教材,亦有在近年间更换教材的。这给全校的教务统筹,教学鉴定和学生转学等方面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校委会早些时就开始讨论,是否应[/FONT] [FONT=宋体]该统一教材,两者择优取其一。不料,问题一提出来,一些人就力主“统一”到《中文》,同时另一些人要求全部转到《标准中文》。两大“阵营”分明对垒,各执[/FONT] [FONT=宋体]一词,各有褒贬,而互不相让。为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成效,校委会决定在暑假每年一度的全校教学研讨会上进行这样的公开辩论。[/FONT] [FONT=宋体]辩论会由总校资深教育顾问杨孝明教授组织并且主持。事前请两大“阵营”各推荐三人,分别代表“甲方”“乙方”,专门准备“辩护词”,并且要现场“答辩”。会上,双方相斜对坐,面向观众听取“公判”。双方轮流,每位代表只能陈述[/FONT]5[FONT=宋体]分钟,另加一分钟接受对方“挑剔”的提问。[/FONT] [FONT=宋体]代表甲方的[/FONT] [FONT=宋体]中部分校前校长于晖首先发言。他认为,《标准中文》分三个级别共九册书。每学年一册,九年学完,层次非常分明,最适合一般中文学校的体制,因而便于总体管[/FONT] [FONT=宋体]理。[/FONT][FONT=宋体]相比之下,《中文》分十二册,每学年教一册则学生“吃不饱”,每学期教一册则量太大。全套几年学完,实在不好把握。[/FONT] [FONT=宋体]可是乙方立即反对:教学进度并无定制,由教师视学生接受情况和家长期望而定。再说,中文学校原本没有固定学制,无论是六年,九年,还是十二年,从头到尾,学生教师恐怕都换过几遍了。所谓“总体管理”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FONT] [FONT=宋体]乙方代表爱[/FONT] [FONT=宋体]迪生分校教师宋盛华则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高度赞扬《中文》是“海外中文学校的最好教材”:它拼音独立成册,便于灵活掌握教学时间和进度;十二册课文,内[/FONT] [FONT=宋体]容丰富多样,适合海外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从多方面了解中国的文化;更在字词句这些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由浅入深地巧妙安排,完全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这么好的[/FONT] [FONT=宋体]教材,为什么要“转”走不用呢?[/FONT] [FONT=宋体]甲方对于宋老师的高度评价似乎无以反驳,但是并不轻易放过,针对其“最好的教材”这一判断提出疑问:“是否比较过各种其他教材”?宋老师倒也坦言承认:“没有”。随后又强调:教学实践中确实觉得教材非常“顺手”,实在无法接受“转”到别一种教材的提议。[/FONT] [FONT=宋体]又轮到甲方代表了。[/FONT] [FONT=宋体]中部分校资深校长忻苏婷立即把听众引进了深入的思考:两种教材在形式上似乎很相象,都漂漂亮亮的让人爱不释手。可是实际上,两者在深层的理论背景,教学理[/FONT] [FONT=宋体]念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中文》一开头就教基本数字,教“山石田土”“木禾米牙”这样的基本汉字。从汉语的教学传统来看好像很自然。可是生活在美国[/FONT] [FONT=宋体]的一年级学生,有多少次实际使用(单独的一个)“牙”字,“禾”字?这些跟他们生活脱节的“遥远”的汉字,怎么能够每次课都学会十几个呢?《中文》偏重于[/FONT] [FONT=宋体]汉语字词句要求,生字量大,课文文学色彩也太重,总之,是脱离现实需要。《标准中文》则不同:一开始,是“你好”“我是大卫”,“我是小云”。完全是小朋[/FONT] [FONT=宋体]友熟悉的日常对话,一课就要求“大”“小”两个生字。显然,《标准中文》从实用出发,注重对话和使用,贴近实际生活,巧妙安排生字重复出现,因而非常适合[/FONT] [FONT=宋体]这些海外生长,把中文当作外语来学习的孩子。[/FONT] [FONT=宋体]忻校长的分析的确令人深思,赢来一阵热烈掌声。可是乙方代表不以为然: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应该已经掌握了中文听说,到中文学校要着重解决的就是“识字通文”。非要让他们去重复那些早就太容易的对话,一次学两个生字,不是浪费时间吗?可是浪费不起呀![/FONT] [FONT=宋体]乙方代表爱迪生分校环茹老师继续赞扬《中文》:生字,词汇的选取有可靠的科学依据,更在编排上下足了功夫,前后衔接得非常好;除了第一册里几篇特别安排的“集中识字”课文以外,课文的内容都很贴近孩子的生活,既能体现中文的文学优美性,又很能够启发学生。她还举出[/FONT]7[FONT=宋体]岁学生从“下雨了”课文模仿作出“下雪了”的诗文,喜形于色,感动得听众报以一阵热烈掌声。[/FONT] [FONT=宋体]甲方代表仍然不服,就《中文》的教学份量和进度提出疑问。环老师一一给与回答。她说,只要教师掌握好轻重快慢,课文和作业都显得既丰富又实际可行,没有“太重”的问题。[/FONT] [FONT=宋体]轮到甲方代表北部分校副校长许怡静发言了。她展示《标准中文》在内容选取和衔接安排方面的功夫:课文中的学生对话,从北京说到西安,接着自然转换到上海,黄山。几乎完全是学生们暑期的实际生活,又很巧妙的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和名山名胜,一举多得。[/FONT] [FONT=宋体]最后是奔腾分校资深教师张悦代表乙方发[/FONT] [FONT=宋体]言。她认为,中文教学必须依据中文“象形表意文字”的基本特点,本质上是“识字”的教学。不然,会说中文仍然是中文“文盲”,这是中文的特殊性。从基本字[/FONT] [FONT=宋体]出发,“根字“出发,注重偏旁部首,循序渐进,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以此来看,《中文》显然更为成功。同时,《中文》的课后阅读文章,学生练习手册,内[/FONT] [FONT=宋体]容都非常广泛,相互关联,整体性强,教师手册也很实用。再次照应忻苏婷校长的发言,张悦认为,学生的实际状况是,绝大部分本来就会听说,到中文学校的主要[/FONT] [FONT=宋体]任务就是识字。因此,应当选择《中文》。[/FONT] [FONT=宋体]张[/FONT][FONT=宋体]老师的发言让人感到“行家”说话的份量。可是发言完毕后,她似乎又来了个“倒戈”,出人意料地又说了一番:“现在发言结束了,我是不是可以不为’乙方’讲话了?站在更“公正”的立场上,我们看到,对于起点比较低,需要从听说开始的学生,特别是缺少家庭汉语环境的孩子,《标准中文》更加合适。所以我们学校总体上采用《中文》,而对于为没有中文家庭背景孩子开设的[/FONT]CSL[FONT=宋体]班级,将采用《标准中文》。问题是要看清什么样的学生,需要的是什么。”[/FONT] [FONT=宋体]轮到听众(都[/FONT] [FONT=宋体]是教师和校务管理人员)提问发言了。人们还就两套教材的教学效果,转学衔接,以及教材供应等有关问题提出讨论。可惜的是,两套教材分册方法不同,很难简单[/FONT] [FONT=宋体]对应,目前也还没有简单的方法来比较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普遍的看法是,从《中文》过来的学生似乎语文基础比较扎实,转到《标准中文》比较容易适应;反过[/FONT] [FONT=宋体]来则显得难度大一些。[/FONT] [FONT=宋体]应邀从密西根赶来参加华夏研讨会的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长郑良根高[/FONT] [FONT=宋体]兴地插话。作为《中文》的编者之一,当时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才拟定了这套教材的编写方案。在字词选取方面,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大纲》和常用汉字[/FONT] [FONT=宋体]使用频率严格筛选而成。代表们的体会与编写初衷可谓是完全相符。教师校长们对教材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实在让编者又吃惊又高兴。其实同样这套编写方案也跟人[/FONT] [FONT=宋体]民教育出版社《标准中文》编写人员进行过详细探讨,因此两套教材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当[/FONT][FONT=宋体]时就担心过造成“瑜亮之争”。不过现在看来,多一套教材,总是让用[/FONT] [FONT=宋体]户多一种选择,是海外中文教育的福音。两套各有所长,不是高下之分,而是适用范围不同。郑良根会长同时透露,国务院侨办正不断加强对海外中文教育支持的力[/FONT] [FONT=宋体]度,已经正式指定《中文》教材在美国的发行代理,以免费出书,限定发行成本的方法服务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的会员学校,保证供应,必要时教材空运也在所不惜。[/FONT] [FONT=宋体]而且,目前正在筹划修订《中文》教材。欢迎教师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至于使用那一套教材,协会不作规定(也没有这样的行政权力),而是鼓励会员根据需要[/FONT] [FONT=宋体]选取,乐于见到两者互补,共同推进中文教育。[/FONT] [FONT=宋体]特地从北京前来参加华夏研讨会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姜明宝教授也[/FONT] [FONT=宋体]在场。该办公室除了对两套教材都有过经费支持外,姜教授本人就参加了两套教材的编审工作。他指出,没有那一套教材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同时支[/FONT] [FONT=宋体]持两套教材的编写,就是为了有不同的风格,适合不同的需要。这样的研讨会,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适用范围的理解。因此,既不要以“高下”来区分这两[/FONT] [FONT=宋体]套教材,也不可盲目取舍,厚此薄彼。[/FONT] [FONT=宋体]辩论还可以继续下去。可是限于时间,主持人杨孝明教授只[/FONT] [FONT=宋体]好准备收场。他总结道,双方都有备而来,而且都言之成理。看来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分不出“高下”了。但是“辩论会”已经收到更理想的效果:真理越辩越明。[/FONT] [FONT=宋体]通过辩论,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两套教材的各自特点。它们都是很好的教材,适合不同的需要。这样,选取上就可以更加准确地各取所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FONT] [FONT=宋体]场辩论会以既客观,又科学,而且轻松友好的方式举行,因此很有说服力。辩论会还给中文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示了一个新的视角:教材问题上应该尽量避免“行[/FONT] [FONT=宋体]政”手段,而要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来确定。[/FONT]
·新西兰金融投资 和盛(亚洲)运营有限公司
·新西兰汽车 全网最低价 油电混合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