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
在加拿大
很长时间一直受益于家园的朋友们无私分享。我也小小的在此记录下登陆经历,希望能够有些有用信息。 我家的移民纸姗姗来迟,短暂的兴奋之后陷于巨大的不确定中。到底未来的日子何去何从,心里完全没有底。于是我们决定先过去看一看,情况如何就像小马过河,还是需要自己实地感受之后才知道。 给自己打气说, this is a completely new world with life that I could never imagine here in China. 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至少不一样。在我们的年龄上,还是选择到的“不一样”已经太稀少。那么,深呼吸一口,开开心心就出发吧!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暇步士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在飞机上,非常吃惊得发现好多的印度人!而且扶老携幼,一窝蜂出动。以前以为中国人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其实更有甚者是阿三。他们的足迹才是遍布五大洲三大洋,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必然有阿三,没有中国人的地方也有他们的身影。 当然,不是使用贬义说“阿三”啦。 我们座位的前后都是。后排的一个印度家庭,有两个儿童,一个妈妈,一个不知道是爸爸还是外公,浓密的胡子,花花白白,完全看不到他有嘴巴,头上包着红红的结实的头巾。 之所以注意到他们是因为有个小插曲。我登机落座之后突然头顶有泰山崩来,原来是那个印度妈妈的一个包没有放好砸中我的脑袋,然后她心慌意乱急着把包拿起来收好,没料到包带绕在偶的脖子上。天,她使劲一拽,人命关天呀!我真是魂飞魄散呀!空姐吓死了,拼命给我道歉,安抚我一颗怦怦乱跳的小心脏。呵呵。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飞机上几乎没有睡觉,前后的印度小孩不时哭闹。 飞机餐非常不靠谱。至少东航的如此。建议大家自带航机小点和水果。 其间空姐发了海关申报单。一个家庭填一张就够了。 终于到了温哥华机场。一家人疲态尽显,小朋友的眼睛里面都有血丝了。 下飞机时需要把护照拿在手里。刚过登机桥,就有两个武装警察在检查护照。一个白人似乎不愿意出示护照,要求律师在场,两个警察立即全力应付这个刺头去了,没有检查就放过了跟在后面的印度人和我们。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继续啊!
评论
2009.8 FN 联投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温哥华机场室内部分其实不大,但是设计很人性化。比如标志很清晰,而且位置矮矮的在上方,容易辨认。都有中文标志。 跟着人群往前走,刚下一个楼梯,有机场工作人员站在走道中央分流:持移民纸的请走这边。新移民和学生等进到旁边的一个房间办理登陆手续(CANN), 其他人就在大厅开始排队过海关。 也许是清晨到达的原因,进包间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先走进小厅尽头,当时有三个CANN的人员做registration,他们有讲英文,讲中文的。接待我们的好像是个不会讲国语的香港小伙子。另外一个普通话很正宗的大婶在接待另外一个中国家庭,我们只好英文交流了。 小伙子给我们一个小袋子书面材料。最有用的是一本小册子,Information for newcomers,《新移民定居须知》。里面按照步骤列明主要的手续和信息来源,比如: -At the airport;-Important things to do (SIN, medical insurance, child tax benefit, how to apply etc);-Services for newcomers;-Community Resources;-Education;-Employment;-Establishing a new home;-Transportation;-Family;-Emergency/Reference no.s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这些工作人员很和气。我心底暗暗佩服,要知道,他们每天同样的话要从早说到晚,同样的动作。 小伙子大致跟我们讲解下要点,问有没有什么问题。偶们在北京时间的午夜到达机场,已经困的要命,没有什么问题,只求快点让我们出去。接下来他请我们去一排椅子的地方休息,等待有officer available处理我们的入境手续。 坐下来一看,排队的还是中国人和印度人。也难怪,本来这架飞机就是从中国来的嘛。 等待的过程,打量了下环境。只有三个officers上班,温哥华的清晨嘛。他们讲的英文挺快的,哈,不会偶们听不懂吧。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大概十分钟,轮到我们了。 这个officer皮肤黑黑的,似乎是南美血统。英文纯正,应该是从小在英文环境长大的那种。他的职责是最后一道审核,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核对是否和之前移民申请时候有无重大不符。没有什么细节性的问题,比较简单,比如你们结婚几年了,有几个小孩什么的。本来我带了当时移民申请时填写的表格,打算在飞机上复习下,毕竟是好几年前填写的。后来惊魂一番后也没心情温习,就作罢。其实用不着的。 他还问了跟海关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有没有带烟酒,有没有奶制品,动物标本,植物种子什么的。烟酒方面,额度以自用为原则,大家注意不要讲用作礼品或者带去出售。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最重要的事情来了。 在这个小厅里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申请PR card.如果已经有一个B.C.的地址,能当场在机场申请,这是所有申请处理进度里面最快的。 如果实在没有这个地址(稍后枫叶卡会邮寄到这个地址,收件人就是你啦),只能稍后自行申请了。 我们除了手写了一个地址以外,基本甩手掌柜。 这个session结束以后,移民官把最后一张黄色的移民纸留给我们做为唯一的身份证件。欢迎我们来到加拿大,闪人。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恭喜楼主顺利登陆!给楼主加声望了。期待更多的登陆指导!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谢谢分享!请继续。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我有点晕的往外走。突然一个工作人员从厅外奔进来,用中文问,你们是MU航班的吗?是不是有行李还没有提取?我一时左顾右盼:问谁呢?她又改用英文问了一遍。哦,问咱呢。 是呀。不是办这边手续,还没能去领行李嘛。 原来我们是最后领托运行李的。行李比较多,摞成小山状。工作人员已经帮我们从转盘上拖下来,整整齐齐码在旁边。 一个porter推着行李车走过来问要不要帮忙。想到要给10块加币的小费,还是自己搬一搬,省下60块人民币吧。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谢谢支持! :)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看,新移民的恶习显山露水了吧,干什么都要乘以6. 呵呵。 推着行李出来,想想怎么跟朋友联系。我们在国内换的加币,只有100面额的。后来发现,100加币真的是很大一张钱,远比100人民币经花。 我看到一个currency exchange,跑去问可不可以换小面额加币给我。里面的阿三居然告诉了,小面额加币只能买的,同比种之间不能换。 很失望。旁边有个information desk。我试试看运气,告诉里面的人需要给朋友的本地电话联系,否则接机就接不上头了,而且隔壁exchange不给换小面额。她很友好,居然就把他们柜台下面的工作电话给我打了。她怕我不熟悉拨号方式,还帮我拨通以后才离开的。呵呵,我很乡土的想,在中国的机场,可没有类似的友好。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手有点写累了。稍事休息,敬请期待。 呵呵。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期待!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老X和我们接上头了。老X四十岁左右,五官端正,一看就是好人。他不像印象中特能侃也喜欢侃的北京人,话不多,但有刀锋。他说,在国内的时候大家往往把这里的好跟中国的不好比,等到了加拿大又不自觉老拿中国的好跟这里的不好的比。回流的人群当中有相当犯了这个小错误。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老X说这话的时候,我正勉强睁开朦胧的睡眼打量窗外。坦白的说,景致跟想象的图画相差太远。上海的道路,尤其浦东,总是线条笔直,包括绿化也规划的非常整齐。曾经鄙视其匠意十足,但看久了习惯那种非常干净的感觉。如今,抬眼忘去,旧旧的房屋,旧旧的街道,松散慵懒地随地躺下去。天空很大,因为有些高度是数目,房屋都矮矮的。没有火红的枫叶,这就是以前别人用梦幻般的语气谈到的“仙境”吗?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跟中国商务城市中蓬勃气质相差老远呀。怎么回事?我没有梦幻吧?!老X的忠告及时到达。 到达朋友的房子,吭哧吭哧把行李全部扛进房间,来不及整理,[FONT=宋体]跟老[/FONT]X[FONT=宋体]道,到便睡。[/FONT]
评论
回复: 我在温哥华的登陆经历(新移民)[FONT=宋体]第一个超市我们去的是诚信。原来看网上也有家园的朋友提到。进门一扫,那个小呀,整个一个便利店。定睛一瞧,国内熟悉的瓜果蔬菜大多有卖,有的价格也不算很贵。上海小青菜只是小贵而已。所有的绿叶蔬菜无不姿态丰美,青翠可爱,滋味甜美。这才发现打农药和不打农药的菜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前者久煮不烂,后者一煮就软。[/FONT] [FONT=宋体]原来我们吃了几十年久煮不烂的菜呀。[/FONT] [FONT=宋体]诚信里面各种调味品,像老干妈,正宗鹃城豆瓣都有卖。[/FONT] [FONT=宋体]最好的东东是贝壳。新西兰青口[/FONT]5[FONT=宋体]块两盒,好便宜,煮一煮除了加盐不用其他调味品,那个汤鲜美无比。赞。再赞![/FONT]
·生活百科 来自原点的选择性率
·生活百科 太阳能池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