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乌克兰分裂——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胜利果实



在加拿大


发布时间:2014-03-26 17:01 作者:韩晓平字号:大中小点击:4620次(韩晓平系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  2014年3月11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议会)正式批准该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独立的宣言。参加表决的81名议员中,有78人投了赞成票。3月17日,克里米亚公投结果毫无悬念地实现了独立,乌克兰分裂在劫难逃。  出乎意料地是,克里米亚96.77%的选民支持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联邦,投票率高达83.1%,也就是说80.42%的克里米亚人支持加入俄罗斯,而当地俄罗斯族的比例58.32%,乌克兰族24.32%,鞑靼族12.10% ,也就是说大量乌克兰族也选择了加入俄联邦。  脆弱的乌克兰  所有人都再清楚不过,乌克兰是一个极易分裂的国家。东部和南部地区亲俄罗斯,多信仰东正教,相当多的居民是俄罗斯裔或俄裔混血,很多人即便是乌克兰族,也不太会说乌克兰语。在克里米亚有24.32%的乌克兰族,能够说乌克兰语仅为11%。而西部地区则亲西方国家,不少人信仰天主教,部分居民是波兰裔。10世纪,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12世纪起,封建割据的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三大支系。13世纪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被蒙古金帐汗国征服和统治,很多俄乌族又混入了蒙古人的血统,区别仅在于俄罗斯人与蒙古人的混血比例更高。蒙古人的血液是俄罗斯人更具草原民族的扩张性。直到14世纪,乌克兰才逐步形成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成为了一个所谓独立的“民族”,但除文字之外,至今为止乌克兰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与俄罗斯的差异小于北京人和广东人,甚至小于北京人和上海人差异。  1654年,第聂伯河东岸的东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18世纪,俄罗斯又把乌克兰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区并入版图。到1795年,除加利西亚(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以外,乌全境都纳入俄国沙皇统治之下。直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独立的“民族国家”。  乌克兰尽管国家独立了,但是,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军事、宗教上依然保持着与俄罗斯极其复杂的关系。很多人都已经完全不会说乌克兰语了,乌克兰女首富,被誉为“天然气公主”、“石油女皇”、”乌克兰铁娘子的前美女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从童年起和所有的苏联公民一样只说俄语,直到2000年她40岁时,才开始学习乌克兰语。很多人是在乌克兰独立之后,才改口声称自己是乌克兰血统。季莫申科不是乌克兰传统姓氏,她的父亲是亚美尼亚籍。而刚刚被亲西方议员推翻的维克托·亚努科维奇总统父亲是白俄罗斯裔铁路机车操作员,母亲是俄罗斯裔护士,难怪普京对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说:“他是我们的人。”  克里米亚曾被罗马、鞑靼、奥斯曼等帝国统治。1774年俄罗斯迫使奥斯曼承认克里米亚独立;1777年,克里米亚附属俄罗斯。直到195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为了拍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乌克兰人赫鲁晓夫的马屁,通过决议,以“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为由,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戈尔巴乔夫违背苏联人民意愿将苏联解体,也违背克里米亚多数人意愿,莫名其妙地让乌克兰带着克里米亚从苏联分裂独立。失去克里米亚,使俄罗斯失去了从黑海通向世界的南方一系列重要的咽喉港口,成为俄罗斯人极大的心痛,如同中国失去台湾。重新夺回克里米亚是普京一代俄罗斯人的“俄罗斯梦”。克里米亚就像一个掉在树上摇摇欲坠的蜜蜂巢,俄罗斯人就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耐心守候在树下的“熊瞎子”。  乌克兰东部亲俄罗斯,西部亲西方,维持国家不被分裂,最稳妥的政策选择就是维持国家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保持中立,利用与东西方之间的历史渊源左右逢源,最大限度为本国获取利益。如果乌克兰人希望保住克里米亚,就永远不能给俄罗斯人任何机会和借口,这是是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是每一个乌克兰政治家都明白的底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乌克兰危机如何结束”的文章,他认为:乌克兰不应成为东西方对抗前哨;应该充当双方之间的桥梁。西方必须明白,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绝对不是简单的另一个国家。俄罗斯历史的开端是所谓的基辅罗斯公国,那里是俄罗斯宗教的发祥地。乌克兰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是俄罗斯领土。它们的历史在那之前也紧密交织在一起。  但是,乌克兰为什么放任极端分子用暴力抗争,用暴动和政变推翻了主张东西平衡的总统亚努科维奇,将乌克兰与俄罗斯完全对立,不仅要加入欧盟,甚至要求加入北约,彻底踏破了俄罗斯人的底线?  谁是始作俑者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和欧元区陷入空前困难。8200万勤奋工作的德国人再也背不起“地中海懒汉”们,欧盟和欧元摇摇欲坠。如果此时,4600万坐吃山空的乌克兰人加入欧盟和欧元区,只能加速它的彻底崩溃。  陶慕剑凤凰军事防务短评中说:“乌克兰拥有欧洲最肥沃的土地,拥有前苏联最密集的工业基地,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然而现在却是欧洲经济最差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一半。一些人缺乏独立自强精神,盲目指望投靠强大势力,在西方挑拨下加速内耗,这些都让乌克兰的发展举步维艰”。乌克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煤铁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前苏联解体时为它留下了大量的现代工业和制造业基础,培育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人员和技能高超的产业工人。但是,2013年人均GDP仅有3726美元,国家财政面临破产边缘,贪污腐败盛行,官员、资本家和国外金融资本狼狈为奸侵吞国家财富,导致贫富差距巨大,普通百姓难以维持温饱,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乌克兰渴望西方伸出援手,摆脱经济困境。但是,欧盟也深陷债务危机,只能为乌克兰描绘一个口惠实不至的民主梦想大饼。欧洲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负责人莱昂纳多称,乌克兰的现状决定了没有人真愿意把它的问题背上身。爱尔兰《独立报》说,这个国土面积相当于2.5个法国的国家不仅在经历二战后最血腥的暴力,也在走向“财政崩溃”的边缘。想躲过这场灾难,它至少需要200亿美元。这钱谁来出?欧盟为乌克兰加入欧盟设置了各种障碍,提出一系列改革清单,不切实际地要求那些将国家财富中饱私囊的政治家们进行符合西方认可的改革,实际上,他们只希望乌克兰成为一个安全屏障,并不希望就此背上这个包袱。而美国更希望乌克兰成为一个遏制对手的地区战略工具,让其服务于自己的全球战略布局。  2013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总统在与西方的讨价还价中一无所获,乌克兰政府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从俄罗斯获得更多援助。这却给人以契机,大批声称希望加入欧盟的支持者上街抗议,乌克兰国内紧张局势愈演愈烈。2014年2月18日上午,数千名示威者在首都基辅举行所谓“和平进军”的示威活动。示威者与维护秩序的防暴警察和内卫部队军人发生激烈冲突,骚乱造成82人死亡,810人受伤,其中,还有十几名警察被反动派狙击手射杀。  央视新闻频道《国际时讯》3月6日晚报道,央视驻乌克兰记者采访到一位乌克兰退伍老兵,他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2月份,一直都以类似雇佣兵的角色参加基辅的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据这名反对派的“雇佣兵”介绍,雇佣他们的人与他们单线联系,受雇者日收入按工种分三档:30美元、50美元、100美元。受采访者米哈伊尔充当的角色是人体盾牌,日薪50美元,而暴力抗议者则可达每日100美元。射杀警察的狙击手似乎可以得到更加丰厚的报酬。他们得到的报酬为什么是美元,而不是欧元?为什么有人会出钱组织人进行反政府暴力示威?究竟是谁在背后出钱?他们的诉求是什么?  谁希望俄乌彻底翻脸  搞乱了乌克兰谁高兴?俄乌冲突符合谁的利益?俄罗斯天然气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量巨大,2012年欧盟消耗天然气4439亿立方米,从俄罗斯进口1300亿,占据了欧洲天然气需求的30%。德国进口俄罗斯天然气300亿立方米,占市场需求的752亿立方米的40%;意大利进口俄罗斯天然气136.5亿立方米,占其市场需求的20%;俄罗斯天然气占匈牙利市场需求49%,奥地利52%,土耳其53%,波兰和希腊的54%,乌克兰60%,斯洛伐克63%,捷克80%,芬兰100%。  在俄罗斯增加了克里米亚驻军之后,美国派出“特拉克斯顿”号驱逐舰前往黑海“参加演习”,为乌克兰亲西方势力和俄罗斯周边所谓“民主国家”撑腰打气。奥巴马亲自在白宫召见乌克兰非经合法程序上台的乌临时政府“总理”阿尔谢尼·亚采纽克,还得到国务卿克里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热情力挺,并提供10亿美元援助。奥巴马表示美国将与乌克兰及其人民站在一起,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警告如若俄罗斯执意破坏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将迫使俄罗斯付出代价。美国实用主义的态度让人们想起当年美国轰炸科索沃,肢解南斯拉夫时鼓吹“人权高于主权”,采取完全相反的立场。这种故意拉偏架,显而易见是为了进一步刺激俄罗斯。采取激化矛盾的做法将进一步刺激乌克兰内部的民族和宗教对立,让克里米亚等地区加速从乌克兰分裂。民族冲突将让普京得到足够口实,实现了处心积虑的战略目标。  克里米亚分裂是历史的重现,2008年8月8日借北京奥运会之际,美国暗中支持的格鲁吉亚采取军事手段,武装解决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南奥塞梯,以卵击石,结果招致俄罗斯的出兵,将美国训练装备的格军溃不成军。此后,俄罗斯通过支持“民主投票”,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从格鲁吉亚分裂。面对强悍的俄罗斯军队,美国只能袖手旁观,战争导致格鲁吉亚失去200公里黑海海岸线和大面积国土。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被迫终断了通过格鲁吉亚出口石油的管道,使他们的油气出口再也无法绕过俄罗斯。普京必定会照葫芦画瓢,再次复制这一成就。  与美国截然不同,欧盟虽然说:俄罗斯武装干涉乌克兰“不可接受”,但又说:“政治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纽约时报》认为:“没有欧洲国家支持,经济制裁不可能有足够大儆惩力度,美、俄两国的年贸易额还不到400亿美元,欧洲与俄罗斯贸易额3400亿美元,欧洲在能源上对俄罗斯有依赖,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一些欧洲国家不愿参与具体的经济制裁行动的原因。”由此可见,为什么欧洲人没有急于会见亚采纽克。  奥巴马是最后赢家  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室主任理查德·高恩认为,在乌克兰危机中,表面上看似乎普京像是最终的受益者,而真正赢家可能还是奥巴马。而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在《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美国会被乌克兰唤醒吗?文中提出:美国应借此机会,恢复全球领导地位。  乌克兰是否分裂,克里米亚是否发生冲突,俄罗斯与乌克兰是否兄弟相残,这与美国屁毛关系都没有,导致乌克兰陷入崩溃的那帮腐败分子也与美国的价值观并无共同之处。但是,如果俄乌冲突导致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中断,将由谁来填补这一市场空白,这才是美国精英政治家们更加关心的问题。“页岩气革命”是美国计划外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但也意想不到地帮助奥巴马实现了“能源独立”。美国不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迅速降低,而且即将成为一个超级的天然气输出国家。正在乌克兰冲突如火如荼之际,美国能源部批准了桑普拉能源公司(Sempra Energy)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卡梅隆LNG出口终端。这是奥巴马政府计划进军国际天然气市场以来批准的第六个LNG出口终端。美国能源部从2011年开始批准建设出口LNG到非自由贸易国的出口终端,包括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Sabine Pass和Lake Charles,位于德克萨斯州的Freeport,以及马里兰州的Dominion。美国能源部在去年11月中旬又批准了Freeport的第二个出口终端。这些项目都集中在美国东海岸,欧洲是它们最佳的目标市场,不仅需求巨大,长期稳定,而且价格承受能力更强。根据市场销售预期,美国新增LNG产量的大部分,将在2015年后陆续输往欧洲。  从2013年起,业界就一直认为,美国将在2020年之前,全面挑战俄罗斯在欧洲的天然气市场的垄断地位。受国内天然气田产量日趋衰竭的影响,欧洲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度与日俱增,欧洲需要额外的LNG供应来源。到2018年,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东非和加拿大新建的LNG项目,将令全球LNG产量翻番至每年6亿吨。争夺市场的战争已经拉开序幕,而克里米亚的冲突将帮助美国夺取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的既得利益上添加了关键一分。  然而,争夺到欧洲天然气市场绝不是美国唯一的目的。对于,美国而言,美元是核心利益的核心。而这个世界上能够与之挑战美元的只有欧元。如果,欧元区的中坚国家为了获得美国的LNG,将不得不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将强化美元作为国家贸易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并彻底控制欧盟的核心——欧元区,重新恢复美国在全球金融的领导地位。  由于页岩气大量增产,天然气价格迅速走低,严重影响到美国其他能源产业的切身利益。自2006年页岩气革命爆发以来,美国增加了157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替代了1.11亿吨原油消费,2.56亿吨原煤消费。受其影响的煤炭开采、运输、燃煤火电、煤化工、石油开采、输油、炼厂、石油进口商、石油化工等诸多行业困难重重。不仅美国的天然气上游生产商迫切希望将天然气销往国际市场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其他行业也希望将页岩气这个“祸水”引向国外。目前美国能源部的申请名单上有二十多个LNG终端项目等待审批。  美国力主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的贸易谈判并不顺利,特别是斯诺登揭露美国监控欧洲领导人之后,谈判前途更加扑朔迷离。美国指责欧盟违背取消美向欧盟出口产品关税的承诺,而欧盟则指责美方的关税减让幅度缺乏诚意,而双方对此的争执将影响后继的贸易谈判前景。如果欧盟在乌克兰冲突中失去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转而不得不乞求美国供气,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强迫欧洲在TTIP谈判中就范,为页岩气革命带来的美国再工业化革命带来开拓欧盟市场,甚至让欧洲将俄罗斯市场也拱手相让。这将重新恢复美国在全球贸易和制造业上的领导地位。  波兰等东欧国家为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将不得不修改相关法律,大力推动页岩气开发。这为具有先发优势的美国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人,页岩气开发商,油田服务公司,装备制造商等都可以从中受益,获得梦寐以求的新市场,这将重新恢复美国在全球技术的领导地位。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具备“摧毁美国”实力的国家,如果俄罗斯的天然气失去欧洲这一传统市场,经济将难以为继,如果普京倒台,俄罗斯的崩溃甚至解体将指日可待,俄罗斯的威胁将一劳永逸地被消除。这将重新恢复美国在全球军事的领导地位。  还有什么比赢得这样一盘棋局更加完美?这是中国必须认真学习的战略谋略。美国页岩气革命将波及的下一个目标是谁,我们必须有所预判。

评论
一场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战争发布时间:2014-03-28 10:31 作者:编译_七猫字号:大中小点击:2025次俄罗斯的军队踏入乌克兰领土时,最紧张的人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因为俄罗斯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占据着四分之一的份额,德国等不少欧洲国家都非常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角力,少不了美国这个老朋友。有了页岩气和页岩油之后,美国已经实现了能源方面的自给自足,若美国介入天然气出口市场,将对欧洲的地缘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编译_七猫经济学人信息社编辑大卫·代尔顿称:“俄罗斯把天然气视为一种影响力手段。你越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他们就越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罗斯军队刚刚踏入乌克兰领土,德国总理默克尔就给普京打了个电话,试图跟俄罗斯的这位铁腕领导人进行沟通。默克尔在东德出生长大,会说流利的俄语,跟普京私交甚笃,在欧美诸国里算是少数能对普京有影响力的人之一。她试图向普京指出,俄罗斯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如果不立刻收兵,那么欧美各国将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我们不知道普京对她说了什么,但从后来的情况来看,他的态度大概并不友善。所以在挂掉跟普京的电话之后,默克尔随即呼叫白宫:“我不知道他是否清楚现在的局面,”她向奥巴马抱怨说,“他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默克尔也许在无意之间说出了真相。在普京的世界里,俄罗斯把握着乌克兰乃至欧洲的能源命脉,欧洲若想对他进行制裁,必然会落得两败俱伤——这是现实世界。然而,在欧美国家眼中,却有另外一个世界,那是全球能源格局洗牌重列后的世界。俄罗斯军队踏入乌克兰领土,可能就是这大洗牌的催化剂。欧洲“气短”能源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俄罗斯就是仗着这一点掌控着乌克兰乃至欧洲的温度。目前,乌克兰人所使用的天然气有六成来自俄罗斯。基辅还有一小撮寡头利用这种依赖性,专门在对俄关系上下工夫,并且用手中的金钱及权势阻止乌克兰发展替代能源,同时还不惮于赶走外国的能源资本家。这让乌克兰更难以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这种能源上的依赖性让莫斯科得以紧密地掌控其他前苏联国家。比如说,去年9月俄罗斯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格琴就曾威胁摩尔多瓦,称如果该国继续在经济上贴近西方,那么俄罗斯就要切断对他们的天然气供给,“希望到时候你们不会被冻死”。乌克兰的情况并不比摩尔多瓦好,路透社报道指出,尽管乌克兰在危机开始前就已经有意识地增加了天然气储备,但一旦俄罗斯断供,乌克兰的天然气库存也只能维持4个月。不仅如此,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还源源不断地通过乌克兰境内的前苏联管道输送到更广袤的欧洲。据欧盟理事会的统计显示,在2010年,欧盟国家所消耗能源的54%来自欧盟以外,其中有40%的进口天然气和34.5%的进口原油都来自俄罗斯(图1)。资本经济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大国之中,德国和荷兰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最深,他们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都需要俄罗斯提供;其他的西欧国家也基本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图2)那么,如果俄罗斯真的切断对乌克兰的输气管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事实上,他们在过去10年里已经做过两次了,那是在2006年和2009年莫斯科和基辅在天然气价格上产生分歧的时候,俄罗斯利用断气作为协商手段,结果令不少欧洲国家都出现了能源短缺。正如经济学人信息社编辑大卫·代尔顿所言:“俄罗斯把天然气视为一种影响力手段。你越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他们就越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为了改变这种依赖现状,欧盟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跟美国一起推出所谓的“纳布果油管”(Nabucco)计划。在他们的设想中,纳布果油管将中亚石油经过土耳其西送,直到奥地利,总长3300公里,最重要是无需经过俄国。然而俄罗斯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欧盟美梦成真。首先,他们跟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重要油源签订合约,切断纳布果在东边的石油货源;然后,他们又跟保加利亚协商好打造“南油管”(South Stream),相当于抢走了纳布果的西端客户;2013年,在另一个油源国家阿塞拜疆选择跟俄罗斯合作之后,纳布果计划也正式宣布搁浅。于是,在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俄罗斯的天然气公司也跟他们的军队一起行动了。2014年3月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在与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会晤时表示,俄气将从4月起取消对乌克兰的7折优惠,这就意味着,乌克兰要为每千立方米天然气多支付131.5美元。当然,俄气有着非常好的借口,乌克兰至今还有15.49亿美元的逾期天然气债务尚未偿还,但事实上,政治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南油管”搁浅目前欧盟国家有3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备,另外还有25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预期,而欧盟国家每个月平均消耗的天然气为400亿立方米。如果俄罗斯切断供应,那么欧盟国家就免不了遭遇“气短”的窘境。这也是目前欧盟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语气强硬却行动迟缓的原因。“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会限制欧盟的行动力,”波兰总理图斯克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跟默克尔说过,德国现有的能源政策会对欧洲整体安全和主权形成威胁。”他甚至表示,近年来德国已经成为了“教科书般的案例”,让大家看见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指责对德国来说并不十分公平。德国本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而福岛核电站危机所带来的舆论危机又迫使政府逐渐关闭核电站,他们严重依赖于对传统能源的进口。然而,欧洲有许多其他国家已经证明了,他们并不需要在能源上依靠俄罗斯。保加利亚超过90%的天然气都来自于俄罗斯进口,但其邻国罗马尼亚却凭借着自身的油气储备和对水电跟核电的大力发展,就能够将这个数字降低到25%。至于英国和法国,他们更是几乎对俄罗斯零依赖,因为英国主要使用的是从挪威、卡塔尔和他们自己北海油田所出产的液化天然气,而法国的能源则主要依靠核电供给。何况,自从默克尔上台之后,德国在寻找新能源上也下了不少工夫,他们对包括生物柴油、甲醇汽油及生物乙醇等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今年1月22日,默克尔还在德国政府内阁闭门会议上对经济部长加布里尔的能源转型计划表示支持,并明确指出,能源转型将是新任政府工作的重点。除此之外,德国也在寻求其他油气进口渠道,比如说挪威和阿尔及利亚都成为了他们新的油气供应国。毫无疑问,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作为,会迫使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进一步加速寻找替代能源的步伐。即将在3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欧盟领导人会议上,除了制定对俄制裁政策外,如何减少各国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也将成为主要议题——目前的方案包括进口更多的液化天然气,以及尽快提供对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比率。另外,欧盟还将延迟与俄罗斯的“南油管”项目谈判,该项目本来会加深欧盟东南地区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乌克兰问题迫使欧盟叫停该项目,而俄罗斯精心筹划了十数年的能源出口布局也可能遭到破坏。美国借机抢占天然气市场在讨论如何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时,波兰和英国主张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这也是个新鲜的事情。就在2007年,美国的天然气产量还一路下滑,小布什政府已经开始考虑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了,但突然之间,由于水平钻探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美国兴起了所谓“页岩气革命”, 这让他们能够以1990年代中期以来最快的速度开采天然气和原油,目前已经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然而,迫于法律规定,美国至今对于天然气出口还管控得很严。这条法律要追溯到1973年,美国在赎罪日战争中给以色列的紧急补给惹恼了阿拉伯国家,于是这些产油大国们联合起来,对美国、西欧和日本进行了石油禁运。世界油价随即飙升,这次石油危机令美国国会立法严格限制出口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以保证国内能源安全。有了页岩气和页岩油之后,美国已经实现了能源方面的自给自足,这条禁令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虽然美国现在仅通过管道向加拿大和墨西哥输送天然气,不过美国能源部也已开始逐步批准部分公司出口液化天然气,目前已经有6个液化天然气出口站获批,最早可在2015年开始出口。这个过程本来进展并不顺利:由于页岩气开采成本高于油气开采,当每百万英热单位售价低于5美元时,页岩气的开发商并不具备生产动力,因此美国能源企业的天然气出口一直未能形成规模。而且,根据法律规定,能源部还必须确定出口天然气的接收国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所以审批速度也非常缓慢。不过,乌克兰危机却成了绝妙的转折点。乌克兰危机爆发三个月以来,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幅度达到了20%,一下子让能源巨头们都兴奋起来,埃克森美孚等能源企业迅速对国会议员们进行重磅游说。说来也巧,美国能源部能源资源局主管卡洛斯·帕斯库尔曾经担任过美国驻乌克兰大使,他清楚地认识到,美国介入天然气出口市场,将对欧洲的地缘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欧盟的政治家们也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波兰总理图斯克便表示,他跟默克尔已经就此达成一致,认为只要技术问题能解决,那么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将有助于欧盟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和捷克这四国驻美大使已经致信表态,要求美国国会尽快批准美国向欧洲出口天然气.于是,在金钱和政治的双重利好形势下,国会已敦促奥巴马政府要求能源部及其下属单位加快审批步伐,并准备提出废除禁令的提案。考虑到美国生产的页岩气的价格只相当于欧洲市场的三分之一,一旦美国进入能源出口市场,他们将凭借巨大的价格优势冲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目前,俄罗斯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占据着四分之一的份额,但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表示,一旦美国天然气出口解禁,“俄罗斯在天然气市场上的占有量将在未来十年缩减至15%”。世界能源格局重构如果美国借机放宽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政策,那么整个世界能源格局就将重构。首当其冲的是欧佩克。美国有了页岩油就不再需要从欧佩克进口原油,这样一来油价就受到了拖累,让急需油价飙高以填补国内经济漏洞的欧佩克成员国很着急;如果美国直接加入原油出口的竞争当中,那么欧佩克受到的冲击就更大了.天然气方面,在美国加入之后,卖方市场的局面也将终结。目前,天然气定价遵循俄罗斯等天然气资源大国的主张,与国际油价挂钩,因而日益攀升,目前为美国国内气价的三倍之多。一旦美国开放出口后,虽然其国内气价可能会有所上涨,但全球天然气定价模式必定将会改变。美国还将会对天然气原有的生产联盟形成冲击,例如,俄罗斯和伊朗积极推动的天然气出口国论坛(GECF),并指望将该论坛升级为类似于欧佩克的机构,但美国和澳大利亚坚决反对和抵制GECF。随着美国天然气出口影响增加,GECF将会被日益边缘化,伊朗和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价格和利润都会受到抑制。除此之外,在乌克兰危机之中,美国还可能会有更强烈的政治意愿,将革命后的页岩气提取技术输出到乌克兰等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国家。乌克兰能源及煤炭工业部探测显示,在乌克兰东部地区有可能蕴藏着近2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其中仅尤佐夫斯基气田一年就可以开采出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如果乌克兰拥有了页岩气的开采技术,那么将在5年内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当然,美国出口天然气最早从2015年才能开始,而且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形成规模,至于乌克兰引入先进页岩气开采技术,或是欧洲各国寻找到廉价实用的可再生能源,这些都是更为久远的后话,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万一俄罗斯真的停止供气,欧洲依然要面临只有月余储备的窘境。然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从进入乌克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亲手推倒了世界能源格局重构的骨牌,在未来的世界里,他们的处境会比欧洲更尴尬。

评论
乌克兰——普京主义的高峰与退潮发布时间:2014-03-27 11:41 作者:赵楚字号:大中小点击:2504次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转型,作为转型的一个最棘手课题是,前苏联的制度崩溃带来内部社会结构的粉碎,而解体的惯性使过去高压政策下勉强维持的地区和族群利益凸显出来,这一问题在高加索地区表现为车臣等地区的分离倾向。质言之,当时吃力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与普遍的社会贫困相结合,使俄罗斯精英阶级对是否能维护俄罗斯统一国家,进而保持俄罗斯作为全球大国地位产生了深度焦虑。今天一手导演和主演乌克兰到克里米亚危机的普京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台的。推动普京上台和连续执政的是充满宏大历史记忆的俄罗斯精英阶级,以及当时水深火热的普通大众,因此决定了普京主义政治的主调是两个:对内通过强力措施重建社会秩序与国家制度效能,弹压离心倾向;而对外,除了尽力参与全球性事务,在前苏联地区,特别是在像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俄罗斯势必通过历史的联系、现实的影响和军事、经济、政治等复合手段,保持特殊地位。依据这些基本政策理念,人们则可以很容易理解普京执政以来,直到本次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种种作为。也许是普京和俄罗斯的运势苦尽甘来,除了社会上下阶层普遍渴望强人的心理支持外,自1994年起,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连续上涨,这给予普京主义的实行以必须的物质基础。1999年,普京借车臣分离主义势力向高加索地区蔓延,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以不无争议的严厉手段遏制了俄罗斯继续分崩离析的危机。其后,通过左右逢源的实用主义政策,借助2008年之前全球经济新一轮迅猛增长的势头,使俄内部经济与社会得到很大恢复。这种内部的巩固很自然地把俄罗斯国家大政重心转移到普京主义的对外政策方向来,于是,人们看到了2008年奥运会之际,俄罗斯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兵格鲁吉亚,使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实质上获得了飞地。格鲁吉亚战争可谓普京主义成型的标志。应该看到,俄罗斯今日面临的各种地缘环境问题本是冷战的结果,因此,冷战的胜利者美国,及其欧洲伙伴对俄罗斯的有关政策不可能无关。冷战使美国成为史无前例的全球单极霸权国家,而对美国来说,俄罗斯的复兴,或者作为全球大国重新加入国际体系是有一条红线的,那就是,作为冷战最主要成果的现行独联体和前苏联加盟国家的边界必须得到确保。扩大欧盟以及北约向东的扩展,都是这一政策的体现。这也说明今日乌克兰危机的严重性所在,也是普京主义的俄罗斯会与美欧发生实质对抗的焦点。由于历史、地缘及现实经济利益的联系,俄罗斯在与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关系中有自己特殊的国家利益,这是一个现实,但乌克兰等新独立国家要确保自己的独立,基于俄罗斯悠久的帝国主义和沙文主义传统,对普京主义的俄罗斯有深刻的提防,也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在格鲁吉亚战争之后,这种猜忌和提防之心更旺盛了。观察本次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作为,通过经济手段干预内部政治进程,利用亲俄罗斯人口和地区进行实质分离活动,政策失败后不惜出动武力,这些做法都与格鲁吉亚战争如出一辙。从这一点说,本次乌克兰危机也可以视为普京主义高峰后的退潮起点,因为,此后,前苏联国家在安全上寻求欧美保证和更直接联系必然会成为唯一的政策选项。事实上,乌克兰等国家的亲欧美政策本身正是害怕俄罗斯和普京的一个选择,既然无法在地理上和经济上摆脱与俄罗斯的关系,那么,在安全、政治及经济上加强与欧美的联系,这既符合欧美的政策利益,也会使自己把鸡蛋放在多几个篮子里,军事和经济之间建立明确的防火墙,以便互相平衡,这种现象在其他地区,当小国面临相邻大国时,也是常见的政策选择。然而,这一政策对于俄罗斯来说,尤其是在冷战失败的心理阴影之下,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普京主义的俄罗斯认为这是根本削弱和遏制俄罗斯的作为,俄罗斯必须展示力量以维护其基本利益。所以,归根结底,问题的核心还是今日俄罗斯自身定位的危机。基于力量对比,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也罢,在乌克兰也罢,都可以说无往而不利,但就全球战略来说,普京主义的自行其是唯一结果只能是:美欧对俄罗斯放弃帝国主义政策更加没有信心,而前苏联的邻居们更会加紧去俄罗斯化的步伐。这就是普京主义在当今世界必然会呈现的悖论。在这背后则是当代世界秩序的根本缺陷,俄罗斯等地区大国在现行秩序中找不到满意的自身位置,冷战后的世界虽然在交通、讯息和利益等层面联系更加紧密了,但却没有可信赖的可以容纳所有人的大屋顶,这使得俄罗斯这样富于长久大国雄心,而且对欧美世界自来充满猜疑的大国只能采取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不负责任政策。作为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正如有见识的评论家所说,每一场危机都成了所有人都是输家的牌局

评论
乌克兰危机,最大的赢家是美国和加拿大。1.它迫使欧盟尽快摆脱俄罗斯在能源上对它的控制,加快寻找替代能源,北美是最好的对象。2.迫使美加修改法律,放松能源出口管制。这种影响是长远且深远的,不是当下的。

评论
这张图是主题文章的表格。

评论
没觉得加拿大受益在哪儿了?

评论
关心世界小事,不如关心自己和女儿大事。 2014-04-01#7 三 443 $0.00 告别高价油时代 原油将跌至75美元/桶?2014年03月30日 19:50 来源:华尔街见闻  在告别廉价石油多年后,高油价也将难以为继。随着供需的调整,油价将不可不免地大幅下滑,世界能源格局也将重塑。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油气资源被发现,替代能源(例如天然气)也越来越多地涌现,石油在能源市场的霸主地位被撼动,这会减少全球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供需的变动将会令油价在未来5年下滑至75美元/桶,而当前的油价为100美元/桶。花旗全球商品研究部门的主管Edward Morse认为,原油需求的放缓以及产量的提升意味着“过去几年90美元/桶的下限将变成上限”,在以90美元为上限的交易区间里,75美元的均价是一个合理的水平。这彻底打破了过去40年人们的传统认知。以往人们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对原油的需求会持续增加,而石油产量在达到峰值后下滑(这是著名的“石油峰值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点;达到峰值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因此原油价格将扶摇直上一路狂飙。但与此相反,高油价不会是未来的主旋律。过去五年所发现的非传统原油来源已经超过1万亿桶,这相当于增加了未来三十多年的额外供给。其中大多数的价格在75美元/桶或者更低,而且他们中大多数正在被开采。在接下来的五年,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将会令其成为石油净出口国,这将终结二战以来所形成的世界能源格局。尽管美国仍将进口大量的中级原油和重质原油,但大部分的进口将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因此美国将不用再担心原油供应的中断会破坏经济活动。这也是Morse将此称为“北美能源独立新纪元”的原因。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将供需比喻成剪刀。供应方面,非传统原油的主要所在地包括印度、巴林岛和乌干达;需求方面,巴西三分之一的汽车已经能用非石油类的燃料跑起来了,这把供需的剪刀会大大削弱当前的原油价格。长期来看,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将刺激美国经济走强,而俄罗斯则将陷入困境。最近发生的乌克兰危机也让世界了解到全球能源供应的脆弱性。作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油气收入占到俄罗斯出口总值的70%,对联邦政府的财政贡献率超过50%,而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在石油生产方面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俄罗斯60%的原油来自西伯利亚,其采油成本更高,若原油价格跌至75美元,这将对俄罗斯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其影响程度会较沙特更甚。

评论
“中信建投”报告:扩大投资加拿大油气发布时间:2014-03-31 编辑:加拿大 房芳 来源:加国无忧网中国一家有国企背景的投资银行“中信建投”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加拿大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已成为中国投资的新标的。但报告未有提及如何应对加拿大联邦政府处处设限的问题。报告指出,加拿大是全球油气资源大国,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1739亿桶,天然气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受到联邦政府的鼓励,目前油砂开采是加国石油来源之一,占目前加国石油开采总量50% 以上,未来还会进一步上升,预测到2030年油砂开采量会超过原油开采量的70%;而天然气开采量为1565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报告认为,加拿大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指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面临着进口地较集中、进口地与海上运输风险较大等多重困局。然而加拿大政治稳定,若然中国扩大中加石油贸易,不仅可以扩大中国原油来源多元化,且加拿大运输到中国石油路线只经过太平洋,无需经马六甲海峡,安全得到保障,也成为中国与有关国家(包括俄罗斯)在资源谈判时的筹码。报告指出,趁着加拿大正在推动兴建到卑诗省的输油管,因此应加大对加拿大油气资源的投资,不仅有利两国石油贸易,也有利于其他行业进入油气领域,打破中国国内能源的垄断。研究报告中特别提到阿尔伯塔省一家分别在多伦多及香港上市的阳光油砂公司,据悉该公司的中国股东就包括中投、中石化、中国投资、中国人寿、东方集团,合占股权38.3%。阳光油砂在阿尔伯塔省拥有4600平方公里的油砂田,石油储量约700亿桶,储量远超中国,也相当于加拿大全部原油储量的5%左右。加拿大家园不过报告没有提及联邦政府限制外国国企拥有能源产业的问题。而在报告发表的同一天,一份由罗特曼国际商业研究所(Rot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为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所撰写的专家报告指出,联邦政府担心中国企业购买加国油田是没有必要,认为哈珀政府阻挠中国公司的投资,最终会损及加国的利益。

评论
加拿大卑诗省认为现在在天然气能源进入中国好时机发布时间:2014-03-31 编辑:加拿大 房芳 来源:加国无忧网加拿大卑诗省国际贸易、专责亚太策略及多元文化厅长屈洁冰昨日指出,部分中国能源企业已参与卑诗省的液化天然气开发,希望逐步能够改变中国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对于卑诗省而言,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进入中国市场,出口洁净能源。进入中国市场好时机她于第14届环保会议暨贸易展览会(Globe 2014)发表演说,谈及加国与中国在环保﹑绿色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机遇。她说,从之前与省长出访中国,与各级政府及企业代表的交流中了解到,中方对洁净能源的重视。屈洁冰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生活的水平亦不断提高,当地人都希望能在可持续的健康环境下生活,因此对于环境保护日益重视,政府与企业也很积极迎接转变,发展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等。会议上,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方莉、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亦宁及中国节能公司代表杜昊临亦先后就议题发表演说。他们不约而同表示,中国的政府及企业,都十分重视环保工业,期待与加国开展更多合作关系。方莉指出,中国仍然沿用的环境保护法,已有很长历史,有需要改变。她说,中国已经进入到绿色转型的时期,在空气与水源管理方面,中国与卑诗省存在合作空间。她认为,通过进口液化天然气,将可助中国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减少污染。她有信心,中国将可在不久之内,解决因空气污染物而造成的雾霾问题。被传媒问到省长有没有计划再出访中国,屈洁冰称,省长一般会在每年出访两次,而下一次的旅程仍在筹备中,待一切落实后再公布。

评论
加拿大大学研究报告:加国不应拒中国投资于门外发布时间:2014-03-31 编辑:加拿大 房芳 来源:http://info.51.ca/news/canada/2014/03/27/332783.shtml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公共政策学院”(Th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昨日公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自“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成功收购加拿大尼克松(Nexen)石油公司之后,哈珀政府便宣布收紧未来类似收购案例的条件,等于向正在逐渐开放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中国市场关上大门。info.51.ca“中海油”后收紧收购条件- 多伦多 51 网这份名为《中国国有企业和加拿大是的国际直接对外投资政策》的研究报告,是由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多布森(Wendy Dobson)所著,她通过对中国未来快速发展的动力评估,以及中国在加拿大现有的投资比例等数值的分析,认为加拿大的政策收紧是对中国收购走势没有必要的惊慌,反而在本国现阶段正是需要敞开大门吸纳投资的时候。报告中指出,中国在加拿大的大规模投资项目是近年才开始出现的,根据统计局数据,2012年本国外来投资总额中来自中国的比例占不到2%;而有史以来一直都是独占最大国际投资份额的美国,其投资比例则为51%,较2000年以来下降了10个百分点。排在美国之后的则为日本,和自2004年来大幅增长的巴西,两个国家所占比例均不到3%。2012年12月,渥太华通过了由中国政府拥有的“中海油”以151亿元收购“尼克松石油公司”案例后,总理哈珀很快出面表态,指未来该类收购案例面临严格的审查,其中包括对外国政府对实施投资企业的控制权限将制定更严格的规定。“政府收紧政策大概是为了回应一种较为普遍的恐慌──中国将买光加拿大的资产,”多布森说:“这样的恐慌,至少在现阶段是完全没必要,中国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储备(FDI stocks)仍要比加国低,况且这其中还包括有向美、英及德投资的份额──当然毫无置疑的是中国未来的政策制定将更加朝市场导向发展。”为此她建议,与其将关注放在企业的所有权,政府倒应更加严格监测它们的行为,确保他们达到加国的安全、环保、劳工法、透明度以及国家机密的

评论
一个刚被放出来的”黑帮小弟“整天大叫“黑帮老大是傻逼,我不归你管了!”结果被老大打了一顿

评论
加拿大油气开采成本不会比西伯利亚低吧?不懂

评论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千杯未醉。​ 2014-04-01#13 B 2,368 $0.00 美国现在拥有的一切基本都是来自其地理优势。以前是别的地区尽管乱,我自己发展;后来是别的地区乱得好,我吸引人才卖军火;如今是别的地区不乱我挑唆你乱,大大牟利~~~

评论
液化天然气的加工、储存和运输成本都很高的,俄罗斯出口欧洲天然气是通过Pipeline, 成本要低的多。不知道美国是否愿意低价向欧盟出口液化天然气。

评论
这种文章也就天朝能有土壤。俄罗斯多钱都不卖,只等着美国油气进入欧洲?美国人现在就指望着给欧洲供油来过日子了?哪天要是俄罗斯不赌气了,美国还不输掉腚?

评论
kittylee 说:液化天然气的加工、储存和运输成本都很高的,俄罗斯出口欧洲天然气是通过Pipeline, 成本要低的多。不知道美国是否愿意低价向欧盟出口液化天然气。点击展开...美国现在经济马上崩溃,就等出口石油买米下锅呢

评论
造个LNG液化设施很容易吗?把天然气输送到港口,还要铺管道,很容易吗?美国人自己都说了,向欧洲供天然气至少得2015年。一下子25%的用量全靠美国液化天然气,谈何容易。

评论
库尔特·科布  面对乌克兰危机,不少的评论人士认为,美国正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器:不断增长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这意味着,只要美国政府改变现有的法律,扩大油气出口,将有能力挑战俄罗斯对乌克兰和欧洲能源供应霸主的地位,进而帮助乌克兰和欧洲摆脱俄罗斯的钳制。  然而,这些人似乎忘了一件事: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净进口国,而且,也没有迹象表明,美国可以或可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目前,美国日均净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约64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在近期的一份预测报告中称,美国原油产量将在2016年达到第三个顶峰,日产可达950万桶。不过,该数据明显低于上世纪70年代,并会在2020年开始逐渐下滑。  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日均消费多达1320万桶石油衍生的液体燃料(不包括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液体燃料),和这个数字相比,950万桶的产量似乎还有相当大的缺口需要填补。  那么美国究竟何时才能挑战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地位呢?最有可能的答案是永远不会。要知道,2016年美国石油产量的顶峰也只比目前的产量多150万桶/日,这与全球日均7600万桶石油的产量相比,不值一提。另外,未来全球石油产量是否会下滑还未可知。现在就断定美国的“石油利器”能驯服“北极熊”还为时尚早。  那么天然气方面又如何呢?诚然,美国页岩气产量大增可能会对俄形成威胁,但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自2005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开始飙升,不过这种快速增长态势如今已经告停。美国干燥天然气的产量自2012年1月已趋于平稳,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显示,2012年全美产量为24.06万亿立方英尺,2013年为24.28万亿立方英尺,年均增加仅0.9%。  鼓吹美国“天然气利器”的呼声并未提及,2013年美国进口天然气约2.88万亿立方英尺,约占美国消费总量的11%。难道可以这么理解:进口越多,所以出口越多?这样就能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么?  一方面,美国低廉的天然气价格导致了钻井数量迅速下降。除非有利可图,勘探公司已不再热衷开发新业务。因此,未来提高气价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美国天然气运送到亚洲或欧洲,须在零下260华氏度进行液化,并用特殊的轮船输送,到达目的地后再度气化。如此一番,原来成本仅6美元/千立方英尺的天然气送到欧洲后,就变成了12美元。而最近5年,欧洲液化气的价格一直低于这个水平。从逻辑上看,欧洲很难成为美国天然气的热卖市场。而日本最近5年LNG的价格在15—18美元间徘徊,日本看来是更适合的买家。但美国进入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价格下滑,日本届时情况如何尚不确定。更何况,为了刺激国内生产,如果美国天然气的价格再上调6美元或更多呢?  以上论述成立的一个前提,就是美国有多余的天然气用来出口。花旗集团旗下的能源研究机构认为,美国天然气产量每年将下滑24%。若要维持现有产量,未来4年内,现有的天然气生产项目需要全部由新项目代替。  如此一来,美国的勘探公司将变得十分忙碌,而要再扩大产量用来出口就更是力有不逮了。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今天美国还在进口天然气!  而且,又有多少公司愿意冒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来哦建设液化和装载天然气的码头呢?  令人费解的是,除了液化、运输、再气化的成本数据,有关美国天然气的数据和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站搜索或简单的计算而获得。甚至我们还可以从某家能源投资公司的基金经理那里得到LNG的成本信息。可偏偏有一些评论员或媒体不愿略费时间去寻找数据或采访求证,便夸夸其谈。  许多证据都已表明,美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能源利器”。哪怕鼓吹的声音再响亮,美国也无力来拯救乌克兰和欧洲能源供应的困局。  (来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王晓岚/编译)

评论
部分同意,但是说美国是最后赢家不大可能,美国的能源出口还要多少年,那个我都没听过的LNG之类的,美国自身许多能源的消耗也是需要进口的,别说出口了,真的能出口,俄罗斯到欧洲的距离近还是美国的距离近显而易见,Cost更是显而易见

评论
优品会团购广告合作,欢迎大家联系我,778-858-3567美国现在拥有的一切基本都是来自其地理优势。以前是别的地区尽管乱,我自己发展;后来是别的地区乱得好,我吸引人才卖军火;如今是别的地区不乱我挑唆你乱,大大牟利~~~点击展开...我觉得片面了点,美国也并非一直和平,独立战争,南北内战,经济萧条期,所以美国能走到现在应该不止是地理优势。

  ·生活百科 房屋风力发电。
·生活百科 间隔计与智能计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加拿大老人金

华人网大家好: 我父母來了加拿大都已經十年啦,開始準備申請加拿大老人金。 本人對這項福利都還好迷茫,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多謝!本人父母居住加拿大已經十年,過去十年,沒有工作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不想在温哥华了想去农村

华人网不想在大城市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大城市,来到温哥华,这房价和工资的不对等更搞得无法呼吸。来加拿大又不是奔着这些来的,加上本人很佛系,现在就梦想找一份WFH的工作到乡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从首尔转机回加拿大

华人网今天送老公先回加拿大,从沈阳出发经首尔当天飞多伦多。 给老公买的是沈阳至首尔 大韩航空的 从首尔到多伦多 加拿大航空 行李在沈阳可以直挂到多伦多 给了两段航程的登机牌 行李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赏花:蒲公英晚期?

华人网郁金香正在凋谢,蒲公英也进入最后的一搏。这个时候,她们已经不像小黄花绽放时那么可爱了(应该说多数人是这么感觉的),但仔细观赏,我还是很喜欢的。心中喜乐,到处都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