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有趣的文章 -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在加拿大


文/六神磊磊一、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查了高考成绩,400分。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捣海,散发着猛气。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一个叫王维的学霸作为高考状元,已经做到监察御史。他的粉丝正飞快增长,包括阿九公主在内……不要吃惊,真的是阿九公主,不是袁承志勾搭的那个独臂神尼,是唐朝的玉真九公主。一个叫王昌龄的同学已中了博学宏词科,被当代人称作“超绝群伦”。他的代表作品“秦时明月汉时关”横扫诗坛,他的公众号也十分活跃,经常和各路大V搞搞互推。即便是混得最不好的李白同学,也已经在帝都隆重发布了《乌栖曲》和《蜀道难》,被广泛转发,名声大噪。别看李大V还没有公职,微信公号也没认证,但却已经拥有贺知章等高端精英粉——没错,就是那个“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他们的地位、名气,全部秒杀屌丝青年杜甫。虽然杜甫也开了一个微信公号“子美的诗”,但是人气惨淡,粉丝少得可怜,阅读量总在个位数徘徊。杜甫默默地关注了他们的微信公号。唉,要是能和这些土豪们一起玩耍就好了。二、这一年,我们的杜甫以一个学渣的形象踏上了诗坛。他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号。”在群星灿烂的唐诗俱乐部里,因为他是小号,每当有大V走进来,他都要慌忙起立,给人家让座,努力地和别人做朋友。某年某日,一个走路带风的大V潇洒地推门进来,一屁股坐下,把脚放到了茶几上。他叫李白。这时的李白已经被玄宗大大取消了关注,赶出了帝都。但人家毕竟供奉过翰林,参加过文艺座谈会,比起杜甫还是牛了一大截。杜甫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诚恳地递上双手:“李老师,我们……能做朋友吗?”后世的人们拼命渲染这一次握手,说是“四千年历史上继孔子见老子之后最伟大的相遇”“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小号杜甫根本就是大v李白的粉丝。那些日子里,他陪着李白游山玩水、喝酒撸串,不时向旁边这个人投去敬慕的眼神。事实上,后来终其一生,他都始终崇拜、记挂、思念着李大v:“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对李白的思念就倍加强烈:“在渭北,那春天的树已经郁郁葱葱了;在江东,那傍晚的云也已是层层叠叠。李兄啊,什么时候能够再和您相聚,一起喝着酒撸着串,讨论着文章啊!” 李白对杜甫其实也不错,偶尔也给他回个贴,但他从来没有对杜甫的作文夸过一个字、点过一个赞。唯一有关的一句话是调侃杜甫“作诗苦”,意思是:“嗯,小杜这个人啊,写诗也是蛮拼的……”杜甫对此大概并不意外。他到死都没有敢指望过自己能够和李大V并列。三、又一个大V推门进来了。他脸上带着刀疤,浑身散发着杀气,他的名字叫高适。走进俱乐部,高适很酷地坐下,点燃一支烟,思考着他的新作《从军行》。忽然,旁边传来一个温暖、诚恳的声音:“高老师您好,我是小号杜甫。”高适比杜甫年纪小,出道也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杜甫对他的推崇。他认真地履行着一个小号的责任,陪高适游山玩水,喝酒撸串。这甚至成为杜甫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之一。后来,每当回想起和高适、李白愉快玩耍的日子,他都很自豪:“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对大V高适的才华,杜甫无比仰慕:“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他甚至赞扬说:“高适的文章啊,就像曹植一样波澜壮阔;高适的德业啊,就像刘安一样可以正道成仙。”后来高适的官越做越大,成了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已经混到了大军区正职了。杜甫则颠沛流离地跑到了成都,人穷志短,时不时要吃高适的救济。杜甫只有道谢,反复地道谢:“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好像不经常在诗里提几句这事,就会显得自己忘恩负义一样。高适拍拍他的肩膀:兄弟,别客气,咱们是朋友。高适和李白一样,都拿杜甫当朋友,但却从来没注意过杜甫的诗。在他们的眼里,杜甫真的只是个小号。四、时间一年年过去,热闹的唐诗俱乐部里,一个又一个大V们穿梭往来,其中有王维、岑参、储光羲、孟浩然、李邕……他们互相握着手,愉快地聊天喝酒,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作为小号,杜甫常常插不上话。他只能站在一边,带着拘束而恳切的笑,聆听大V们高谈阔论。对这里的每个人,他都送上最真诚的赞美。对于王维,他夸奖说是“高人王右丞”“最传秀句寰区满”。对于岑参,杜甫夸他是“海内知名士”,说岑参的本事连当年的大文学家沈约、鲍照也不过望其项背。(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还有一些大V,明明原创作品很不咋地,都是一些垃圾号、经营号,比如贾至、薛据之类,杜甫也对他们由衷赞美,说贾至“诗成珠玉”,说薛据“文章开窔奥,迁擢润朝廷”。对于那些历史上的先辈,他也满怀敬意。比如对过去初唐文坛的第一集团——“四杰”,杜甫充满敬重,觉得他们的伟大难以超越:“王杨卢骆当时体”“才力应难跨数公”——当今之世,应该没有人的才华能超过这几位前辈了吧!有意思的是,当时文人互相唱和非常普遍,互相夸几句很常见,但杜甫的那些大V偶像们没有片言只字表扬他的诗,连客套性的表扬都没有。渐渐地,杜甫老了。生活蹭蹬和贫病交加,都让他加速走向人生的终点。公元770年冬天,寒风刺骨。在由湖南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病倒了,再也无法起身。他的左臂已经偏枯,只能艰难地撑着右手,最后一次点亮了手机,看着自己的公号“子美的诗”。是的,这一生,我终于没什么成就。一直到死,我的粉丝也就三五十个人。年轻的时候,我也轻狂过。但和什么李白呀、高适呀、岑参呀、王维呀相比,我真的差远了,他们都好有才。不过,对朋友,我做到了仗义、友爱、感恩、有始有终。对粉丝,我做到了坚持更新,我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我做了一个小号该做的事。他闭上了眼睛,“子美的诗”也永远停止了更新。五、当时,几乎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去。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谁在乎一颗暗弱的六等星呢。去翻翻当时唐人编的诗歌集、名人录、作家大全之类,根本就没有杜甫的名字。连几本最重要的集子,《玉台后集》《国秀集》《丹阳集》《中兴间气集》《河岳英灵集》都不收杜甫的诗。比如三卷《河岳英灵集》,连什么李嶷、阎防都选上了,就是没有杜甫。历史的灰尘,正在慢慢把这个小号埋葬。很多年后,有一个叫元稹的人,没错,就是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多情种子,偶然发现了这个小号。他随手戳了进去,连读了几篇,不禁大吃一惊:神迹!这是神迹啊!这货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诗人啊!这1500多首诗连起来,已经不是诗,而是关于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这里面有王朝的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有时代的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有恐怖的战乱:“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也有胜利的狂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也有麻木无奈的叹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有老友重逢的感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也有孤芳自赏的矜持:“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还有惊心的花,有欢喜的雨;有青春的泰山,有苍凉的洞庭;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有曹霸的画笔…… 元稹呆住了,他发现了一个事实——原来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四杰,不是王孟,不是沈宋,不是钱刘,不是高岑,而是上世纪那个默默无名、穷困潦倒的小诗人。有人告诉元稹:“那个作者很可怜的,客死异乡,被孙子千里迢迢送回河南老家埋葬,连个墓志铭都没有。”元稹挽起了袖子:“没有墓志铭是吗?我来写!”我们至今还可以读到这篇墓志铭:“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杜甫是770年死的。到公元九世纪,中国才兴起了读杜诗的风潮。当时连文坛最大的大v韩愈都改了自己的微信签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杜甫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逆袭。每当想起这段故事,我都有点疑惑:他真的一点都不知道自己诗歌的价值吗?我忽然想起了他《南征》中的两句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这是他临近去世前留下的诗句。看来友谊是公平的,李白、高适、岑参们,你们从不把我当做天才,所以,老子我也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做知音。(完)

评论
年纪越大,就越喜欢杜甫。曾近年少轻狂,喜欢李白的飘逸,不食人间烟火。可是经历得越多,越喜欢杜甫的真实感情,有血有肉,既有生活的艰辛,又有诗人的浪漫

评论
作者太牛了。

评论
钢琴购买攻略(钱多得没地方花的免入)专营日本二手YAMAHA/KAWAI钢琴的批发与零售,服务大温13年,在日本设有工厂收购、检定、修整各类二手钢琴,在大温地区还可提供钢琴出租、搬运、调音服务。详情浏览加拿大钢琴超市或致电 604-306-2563微信号:pianosuperstore 2014-11-10#4 霜岳
宅男战记
付费矿工 1,776$(0.32$赞力,#28) 19,477 $0.43 $1,775.64 是好文。但也有瑕疵。微信上看见的,立马就有人纠错了。昨晚,我梦见杜甫。我说,老杜啊,好久不见,对了,今天看见一篇写你的文章,是一个叫六神磊磊的作家写的,《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老杜眉头皱起来了:说我猛,倒不错,但老夫从来都不是小号啊! 我把手机递给老杜:诺,自己看。 老杜捋着胡子开始了他的阅读。 以下,黑字是《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的原文,红字是杜甫的话。 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查了高考成绩,400分。 杜甫:这是个误会。那一年,我从吴越回到洛阳,但是考试是在长安,不是洛阳。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 杜甫:“考功员外郎”可以简称“员外郎”,不能简称“考功郎”,那样别人还以为是“考功郎中”。高祖时候,考功郎中负责贡举,贞观以来,就由员外郎负责 了。但开元十二年,也就是你们西元724年,出了点问题,有个叫李昂的员外郎被举人告了,然后就开始改革,到736年,贡举已经由礼部负责了。我考试的时 候,是最后一年由员外郎负责,但不叫考功郎,考功郎中是负责考察官员是否合格的人,不管贡举。 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 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捣海,散发着猛气。 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 杜甫:张九龄老师——我应该叫他张子寿老师,作为晚辈,直呼他老人家的名字是很不尊重的,不过鉴于你们对张子寿这样的称呼太陌生,我就姑且这么称呼吧。 ——他做中书令是前一年的事,我下第那年他已经是金紫光禄大夫和始兴县伯了。而且,有一重误会,就是张九龄老师在做中书令之前就已经是宰相了。我们那会儿 宰相制度有点复杂,你必须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宰相,和你是不是中书令没有关系。而且,第二年张九龄老师就被升职为尚书右丞相了——明升暗降,宰相 被撸了。很快又贬到荆州。张九龄老师的运气很不好。 一个叫王维的学霸作为高考状元,已经做到监察御史。他的粉丝正飞快增长,包括阿九公主在内……不要吃惊,真的是阿九公主,不是袁承志勾搭的那个独臂神尼,是唐朝的玉真九公主。 杜甫:监察御史的官很小。虽然有点权力,但只有正八品。 一个叫王昌龄的同学已中了博学宏词科,被当代人称作“超绝群伦”。他的代表作品“秦时明月汉时关”横扫诗坛,他的公众号也十分活跃,经常和各路大V搞搞互推。 杜甫:王昌龄老兄比我大了14岁。他中进士也不算早。“超绝群伦”不是我们那代人对王昌龄老兄的评价,而是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在《王江宁 集》条目下的评价,“二十二年选宏辞,超绝群类。”被你们在互联网百科上传抄成了“超绝群伦”。王昌龄这时候并没有和大V搞互推。他认识孟浩然、李白、岑 参是五年之后(740)的事。 即便是混得最不好的李白同学,也已经在帝都隆重发布了《乌栖曲》和《蜀道难》,被广泛转发,名声大噪。别看李大V还没有公职,微信公号也没认证,但却已经拥有贺知章等高端精英粉——没错,就是那个“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 他们的地位、名气,全部秒杀屌丝青年杜甫。虽然杜甫也开了一个微信公号“子美的诗”,但是人气惨淡,粉丝少得可怜,阅读量总在个位数徘徊。 杜甫默默地关注了他们的微信公号。唉,要是能和这些土豪们一起玩耍就好了。 这一年,我们的杜甫以一个学渣的形象踏上了诗坛。他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号。” 杜甫:我不是落第后才踏上诗坛的。我七岁就开始写诗,写得就很牛逼了。十四五岁,我就出道了。人家都把我视为班固、扬雄一样的人物。你该读过我的《壮游》 吧:“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在群星灿烂的唐诗俱乐部里,因为他是小号,每当有大V走进来,他都要慌忙起立,给人家让座,努力地和别人做朋友。 杜甫:哈哈,我什么怎么可能说出自己是小号这种话!我说自己“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还写过“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这太误解我了。下第后第二年我就去山东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那时候写的。 某年某日,一个走路带风的大V潇洒地推门进来,一屁股坐下,把脚放到了茶几上。他叫李白。 杜甫:这是9年之后的事了。虽然735年我和太白都在洛阳待过,但我们那时候还不认识。 这时的李白已经被玄宗大大取消了关注,赶出了帝都。但人家毕竟供奉过翰林,参加过文艺座谈会,比起杜甫还是牛了一大截。 杜甫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诚恳地递上双手:“李老师,我们……能做朋友吗?” 后世的人们拼命渲染这一次握手,说是“四千年历史上继孔子见老子之后最伟大的相遇”“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 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小号杜甫根本就是大v李白的粉丝。 杜甫:这太不中肯了。李白比我大了11岁,高适比我大了12岁。他们虽然比我年长那么多,但我们始终都是朋友相待。我写诗说自己“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我和老高、老李是结交的关系,不是粉丝和偶像的关系。我不会把自己看那么低。 那些日子里,他陪着李白游山玩水、喝酒撸串,不时向旁边这个人投去敬慕的眼神。事实上,后来终其一生,他都始终崇拜、记挂、思念着李大v: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杜甫:我非常欣赏太白的诗,这些评价是发自肺腑。但最贴切的还是这两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庾信、鲍照,他们很厉害。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对李白的思念就倍加强烈: “在渭北,那春天的树已经郁郁葱葱了; 在江东,那傍晚的云也已是层层叠叠。 李兄啊,什么时候能够再和您相聚, 一起喝着酒撸着串,讨论着文章啊!” 杜甫:的确是这样。 李白对杜甫其实也不错,偶尔也给他回个贴,但他从来没有对杜甫的作文夸过一个字、点过一个赞。唯一有关的一句话是调侃杜甫“作诗苦”,意思是:“嗯,小杜这个人啊,写诗也是蛮拼的……” 杜甫对此大概并不意外。他到死都没有敢指望过自己能够和李大V并列。 杜甫:这真是太冤枉太白了!太白有太白的家数。太白写诗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他给孟浩然写过的诗我记得的就不下五首,孟浩然回复过他吗?你能说 李白就是小号,孟浩然就是大V吗?孟浩然比太白大12岁啊!而太白大我11岁,你想想这个问题!太白给我写诗说“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这还不够吗? “饭颗山头逢杜甫”,长者给少者写诗用这种口吻,可想而知我们之间的关系!——怎能说太白是讽刺我!太白和我太对脾气了,我“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 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太白也正是这样!我写《梦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愿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这种手足之 情岂能理解为偶像崇拜!天地良心! 又一个大V推门进来了。他脸上带着刀疤,浑身散发着杀气,他的名字叫高适。 走进俱乐部,高适很酷地坐下,点燃一支烟,思考着他的新作《从军行》。 忽然,旁边传来一个温暖、诚恳的声音:“高老师您好,我是小号杜甫。” 高适比杜甫年纪小,出道也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杜甫对他的推崇。他认真地履行着一个小号的责任,陪高适游山玩水,喝酒撸串。 杜甫:哈哈,这错得也太离谱了,高适比太白都大。当时高适、太白、我三人一起游玩,不是谁陪谁的问题。 这甚至成为杜甫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之一。后来,每当回想起和高适、李白愉快玩耍的日子,他都很自豪: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杜甫:“得我色敷腴”意思是,他们见到我高兴坏了。他们比我年长,比我江湖上地位重,但他们一点都不低看我。正因如此,我才敬重他们。虽然到后来,我和高适冷落过一段,这个待会儿再说。 对大V高适的才华,杜甫无比仰慕:“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他甚至赞扬说:“高适的文章啊,就像曹植一样波澜壮阔;高适的德业啊,就像刘安一样可以正道成仙。” 后来高适的官越做越大,成了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已经混到了大军区正职了。杜甫则颠沛流离地跑到了成都,人穷志短,时不时要吃高适的救济。 杜甫只有道谢,反复地道谢:“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好像不经常在诗里提几句这事,就会显得自己忘恩负义一样。 高适拍拍他的肩膀:兄弟,别客气,咱们是朋友。 高适和李白一样,都拿杜甫当朋友,但却从来没注意过杜甫的诗。在他们的眼里,杜甫真的只是个小号。 杜甫:安禄山叛变之后,高适和我还有太白没在同一个政治阵营里了。高适是肃宗圈子里的人,太白和我是玄宗圈子里的人。因为这个,我们和高适淡了。人在江 湖,身不由己啊!严武离开成都之后,高适继任成都尹,我就没有去成都找他,仍旧在梓州。高适镇蜀时期,吐蕃攻陷陇右,直逼长安。蜀郡西北的松州、维州、保 州被包围,后来陷落,我写过《警急》《王命》等几首诗,那会儿对他还有些意见。仇兆鳌注我的诗,引用四明杨守陈的评价,说我讥讽高适。(《杜诗详注》)我 当时确实对高适有些意见,他打仗能力不够,但要说讥讽,绝对不是! 时间一年年过去,热闹的唐诗俱乐部里,一个又一个大V们穿梭往来,其中有王维、岑参、储光羲、孟浩然、李邕…… 他们互相握着手,愉快地聊天喝酒,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 作为小号,杜甫常常插不上话。他只能站在一边,带着拘束而恳切的笑,聆听大V们高谈阔论。 杜甫:搞笑。天宝十一年(752)秋,我和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同登慈恩寺塔,大家都写了诗,薛据的诗现在看不到了。后来有人评价我的诗“其气魄力量自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杜诗镜铨》)怎么能说我在他们之中插不上话呢! 对这里的每个人,他都送上最真诚的赞美。对于王维,他夸奖说是“高人王右丞”“最传秀句寰区满”。 对于岑参,杜甫夸他是“海内知名士”,说岑参的本事连当年的大文学家沈约、鲍照也不过望其项背。(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还有一些大V,明明原创作品很不咋地,都是一些垃圾号、经营号,比如贾至、薛据之类,杜甫也对他们由衷赞美,说贾至“诗成珠玉”,说薛据“文章开窔奥,迁擢润朝廷”。 对于那些历史上的先辈,他也满怀敬意。比如对过去初唐文坛的第一集团——“四杰”,杜甫充满敬重,觉得他们的伟大难以超越:“王杨卢骆当时体”“才力应难跨数公”——当今之世,应该没有人的才华能超过这几位前辈了吧! 有意思的是,当时文人互相唱和非常普遍,互相夸几句很常见,但杜甫的那些大V偶像们没有片言只字表扬他的诗,连客套性的表扬都没有。 杜甫: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往来应酬少不了这些。第二,我确确实实会学习他们每个人。古人我学,今人我也学,比我好的我学,即便不如我,也一定有值得我学 的地方。说别人没有称赞我的诗,怎么可能呢!我当年见过太多。我不是写过吗,“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但他们赞我那些话都找不到了,失传了。有几个人 能像我老杜这样,发个评论也流传千年呢! 渐渐地,杜甫老了。生活蹭蹬和贫病交加,都让他加速走向人生的终点。 公元770年冬天,寒风刺骨。在由湖南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病倒了,再也无法起身。 他的左臂已经偏枯,只能艰难地撑着右手,最后一次点亮了手机,看着自己的公号“子美的诗”。 杜甫:我的左臂没事,有毛笔的是右臂。我诗里说过,“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清明》) 是的,这一生,我终于没什么成就。一直到死,我的粉丝也就三五十个人。 年轻的时候,我也轻狂过。但和什么李白呀、高适呀、岑参呀、王维呀相比,我真的差远了,他们都好有才。 杜甫:我从来没这么觉得。欣赏归欣赏,我知道自己的位置。 不过,对朋友,我做到了仗义、友爱、感恩、有始有终。 对粉丝,我做到了坚持更新,我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 我做了一个小号该做的事。 他闭上了眼睛,“子美的诗”也永远停止了更新。 当时,几乎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去。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谁在乎一颗暗弱的六等星呢。 去翻翻当时唐人编的诗歌集、名人录、作家大全之类,根本就没有杜甫的名字。连几本最重要的集子,《玉台后集》《国秀集》《丹阳集》《中兴间气集》《河岳英灵集》都不收杜甫的诗。比如三卷《河岳英灵集》,连什么李嶷、阎防都选上了,就是没有杜甫。 杜甫:哈哈,你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家的文字,会被郭敬明编的杂志选进去吗?《国秀集》选诗是什么标准?“风流婉丽,可被管弦”。太白、岑参的诗也一首 没被选进去啊,我为什么应该入选?《丹阳集》是以籍贯为选诗标准,郭敬明的杂志再好,会把马尔克斯的作品也选进去吗?《中兴间气集》选了26人,其中最推 崇的是钱起﹑郎士元,我列进去光彩吗?《河岳英灵集》是没选我,但它一共也没选多少人啊,你一个诗人再牛逼,也不可能大小奖项都包揽吧! 历史的灰尘,正在慢慢把这个小号埋葬。 很多年后,有一个叫元稹的人,没错,就是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多情种子,偶然发现了这个小号。 他随手戳了进去,连读了几篇,不禁大吃一惊:神迹!这是神迹啊!这货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诗人啊! 这1500多首诗连起来,已经不是诗,而是关于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 这里面有王朝的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也有时代的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有恐怖的战乱:“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也有胜利的狂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也有麻木无奈的叹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有老友重逢的感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也有孤芳自赏的矜持:“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还有惊心的花,有欢喜的雨;有青春的泰山,有苍凉的洞庭;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有曹霸的画笔…… 元稹呆住了,他发现了一个事实——原来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四杰,不是王孟,不是沈宋,不是钱刘,不是高岑,而是上世纪那个默默无名、穷困潦倒的小诗人。 有人告诉元稹:“那个作者很可怜的,客死异乡,被孙子千里迢迢送回河南老家埋葬,连个墓志铭都没有。” 元稹挽起了袖子:“没有墓志铭是吗?我来写!” 我们至今还可以读到这篇墓志铭:“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杜甫是770年死的。到公元九世纪,中国才兴起了读杜诗的风潮。当时连文坛最大的大v韩愈都改了自己的微信签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在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杜甫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逆袭。 每当想起这段故事,我都有点疑惑:他真的一点都不知道自己诗歌的价值吗? 我忽然想起了他《南征》中的两句诗: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这是他临近去世前留下的诗句。看来友谊是公平的,李白、高适、岑参们,你们从不把我当做天才,所以,老子我也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做知音。 杜甫:这两句是769年冬天写的。诗里边写“无知音”什么的不过聊为感慨罢了。第二年(770)正月,我特别想念高适。虽然之前有过冷落,但毕竟是知交。 有次翻检旧物,翻到他有一年人日(正月初七)寄给我的诗,看得我泪洒行间!那是十余年前的事了,他也死了六七年了吧!(注:杜甫记错了,其实高适死了不到 六年。)又老又病,让我如何不怀旧!如今海内不拘形迹的知交,只剩下汉中王李瑀和敬超先活着了。(注:其实岑参也还活着,但杜甫也给忘了。他这会儿脑子已 经不好使了。)我太爱你们却没法再相见,就让我的感情写在诗里吧!(注:此段是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的序。) 王路按:杜甫之所以牛逼,正如他自己所说,“爱而不见,情见乎辞”。他对所爱的人,是一腔热血,可以剖出肝胆的,绝不是“老子从来不把你们当知音”那种自 负。——那恰恰是一个屌丝的心态,是求逆袭不得而受伤。如果那样,杜甫远远没有资格伟大。杜甫从来不以屌丝看待自己。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 当凌绝顶”,就敢问“岱宗夫如何”,但他从来不去思考自己是不是会伟大这种问题——唯有屌丝,才对这种问题过分关注。杜甫一上来就把自己放在和李白、高 适、扬雄、曹植相平齐的位置上。但他同时又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你看,他又从来不以自己为高。“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这就是杜甫。你是泰山,他不以你为高;你是溪壑,他不以你为低。无论你 有多高,他可以上与你齐,无论你有多低,他可以下与你平。这,就是杜甫。——地负海涵,包罗万汇。纵然如此,杜甫也不得不经历一世的苦难,来成就他的圣哲 之路。杜甫之伤,是物伤其类的伤。世上疮痍处处,杜老笔底波澜万千: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感子故意长”,是杜老足以打动千年之下的人心的精髓。他在疮痍遍地的世上,终其一生,把赤子之心呵护得完好无伤。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这才是杜诗的面目。

评论
Servants talk about People; Gentlefolks discuss Things. 我的Gaspé半岛自驾之旅原创小说:圆同路情愫不要让自己变老一个杠精的自白是好文。但也有瑕疵。微信上看见的,立马就有人纠错了。昨晚,我梦见杜甫。我说,老杜啊,好久不见,对了,今天看见一篇写你的文章,是一个叫六神磊磊的作家写的,《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老杜眉头皱起来了:说我猛,倒不错,但老夫从来都不是小号啊! 我把手机递给老杜:诺,自己看。 老杜捋着胡子开始了他的阅读。 以下,黑字是《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的原文,红字是杜甫的话。 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查了高考成绩,400分。 杜甫:这是个误会。那一年,我从吴越回到洛阳,但是考试是在长安,不是洛阳。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 杜甫:“考功员外郎”可以简称“员外郎”,不能简称“考功郎”,那样别人还以为是“考功郎中”。高祖时候,考功郎中负责贡举,贞观以来,就由员外郎负责 了。但开元十二年,也就是你们西元724年,出了点问题,有个叫李昂的员外郎被举人告了,然后就开始改革,到736年,贡举已经由礼部负责了。我考试的时 候,是最后一年由员外郎负责,但不叫考功郎,考功郎中是负责考察官员是否合格的人,不管贡举。 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 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捣海,散发着猛气。 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 杜甫:张九龄老师——我应该叫他张子寿老师,作为晚辈,直呼他老人家的名字是很不尊重的,不过鉴于你们对张子寿这样的称呼太陌生,我就姑且这么称呼吧。 ——他做中书令是前一年的事,我下第那年他已经是金紫光禄大夫和始兴县伯了。而且,有一重误会,就是张九龄老师在做中书令之前就已经是宰相了。我们那会儿 宰相制度有点复杂,你必须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宰相,和你是不是中书令没有关系。而且,第二年张九龄老师就被升职为尚书右丞相了——明升暗降,宰相 被撸了。很快又贬到荆州。张九龄老师的运气很不好。 一个叫王维的学霸作为高考状元,已经做到监察御史。他的粉丝正飞快增长,包括阿九公主在内……不要吃惊,真的是阿九公主,不是袁承志勾搭的那个独臂神尼,是唐朝的玉真九公主。 杜甫:监察御史的官很小。虽然有点权力,但只有正八品。 一个叫王昌龄的同学已中了博学宏词科,被当代人称作“超绝群伦”。他的代表作品“秦时明月汉时关”横扫诗坛,他的公众号也十分活跃,经常和各路大V搞搞互推。 杜甫:王昌龄老兄比我大了14岁。他中进士也不算早。“超绝群伦”不是我们那代人对王昌龄老兄的评价,而是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在《王江宁 集》条目下的评价,“二十二年选宏辞,超绝群类。”被你们在互联网百科上传抄成了“超绝群伦”。王昌龄这时候并没有和大V搞互推。他认识孟浩然、李白、岑 参是五年之后(740)的事。 即便是混得最不好的李白同学,也已经在帝都隆重发布了《乌栖曲》和《蜀道难》,被广泛转发,名声大噪。别看李大V还没有公职,微信公号也没认证,但却已经拥有贺知章等高端精英粉——没错,就是那个“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 他们的地位、名气,全部秒杀屌丝青年杜甫。虽然杜甫也开了一个微信公号“子美的诗”,但是人气惨淡,粉丝少得可怜,阅读量总在个位数徘徊。 杜甫默默地关注了他们的微信公号。唉,要是能和这些土豪们一起玩耍就好了。 这一年,我们的杜甫以一个学渣的形象踏上了诗坛。他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号。” 杜甫:我不是落第后才踏上诗坛的。我七岁就开始写诗,写得就很牛逼了。十四五岁,我就出道了。人家都把我视为班固、扬雄一样的人物。你该读过我的《壮游》 吧:“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在群星灿烂的唐诗俱乐部里,因为他是小号,每当有大V走进来,他都要慌忙起立,给人家让座,努力地和别人做朋友。 杜甫:哈哈,我什么怎么可能说出自己是小号这种话!我说自己“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还写过“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这太误解我了。下第后第二年我就去山东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那时候写的。 某年某日,一个走路带风的大V潇洒地推门进来,一屁股坐下,把脚放到了茶几上。他叫李白。 杜甫:这是9年之后的事了。虽然735年我和太白都在洛阳待过,但我们那时候还不认识。 这时的李白已经被玄宗大大取消了关注,赶出了帝都。但人家毕竟供奉过翰林,参加过文艺座谈会,比起杜甫还是牛了一大截。 杜甫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诚恳地递上双手:“李老师,我们……能做朋友吗?” 后世的人们拼命渲染这一次握手,说是“四千年历史上继孔子见老子之后最伟大的相遇”“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 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小号杜甫根本就是大v李白的粉丝。 杜甫:这太不中肯了。李白比我大了11岁,高适比我大了12岁。他们虽然比我年长那么多,但我们始终都是朋友相待。我写诗说自己“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我和老高、老李是结交的关系,不是粉丝和偶像的关系。我不会把自己看那么低。 那些日子里,他陪着李白游山玩水、喝酒撸串,不时向旁边这个人投去敬慕的眼神。事实上,后来终其一生,他都始终崇拜、记挂、思念着李大v: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杜甫:我非常欣赏太白的诗,这些评价是发自肺腑。但最贴切的还是这两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庾信、鲍照,他们很厉害。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对李白的思念就倍加强烈: “在渭北,那春天的树已经郁郁葱葱了; 在江东,那傍晚的云也已是层层叠叠。 李兄啊,什么时候能够再和您相聚, 一起喝着酒撸着串,讨论着文章啊!” 杜甫:的确是这样。 李白对杜甫其实也不错,偶尔也给他回个贴,但他从来没有对杜甫的作文夸过一个字、点过一个赞。唯一有关的一句话是调侃杜甫“作诗苦”,意思是:“嗯,小杜这个人啊,写诗也是蛮拼的……” 杜甫对此大概并不意外。他到死都没有敢指望过自己能够和李大V并列。 杜甫:这真是太冤枉太白了!太白有太白的家数。太白写诗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他给孟浩然写过的诗我记得的就不下五首,孟浩然回复过他吗?你能说 李白就是小号,孟浩然就是大V吗?孟浩然比太白大12岁啊!而太白大我11岁,你想想这个问题!太白给我写诗说“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这还不够吗? “饭颗山头逢杜甫”,长者给少者写诗用这种口吻,可想而知我们之间的关系!——怎能说太白是讽刺我!太白和我太对脾气了,我“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 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太白也正是这样!我写《梦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愿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这种手足之 情岂能理解为偶像崇拜!天地良心! 又一个大V推门进来了。他脸上带着刀疤,浑身散发着杀气,他的名字叫高适。 走进俱乐部,高适很酷地坐下,点燃一支烟,思考着他的新作《从军行》。 忽然,旁边传来一个温暖、诚恳的声音:“高老师您好,我是小号杜甫。” 高适比杜甫年纪小,出道也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杜甫对他的推崇。他认真地履行着一个小号的责任,陪高适游山玩水,喝酒撸串。 杜甫:哈哈,这错得也太离谱了,高适比太白都大。当时高适、太白、我三人一起游玩,不是谁陪谁的问题。 这甚至成为杜甫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之一。后来,每当回想起和高适、李白愉快玩耍的日子,他都很自豪: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杜甫:“得我色敷腴”意思是,他们见到我高兴坏了。他们比我年长,比我江湖上地位重,但他们一点都不低看我。正因如此,我才敬重他们。虽然到后来,我和高适冷落过一段,这个待会儿再说。 对大V高适的才华,杜甫无比仰慕:“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他甚至赞扬说:“高适的文章啊,就像曹植一样波澜壮阔;高适的德业啊,就像刘安一样可以正道成仙。” 后来高适的官越做越大,成了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已经混到了大军区正职了。杜甫则颠沛流离地跑到了成都,人穷志短,时不时要吃高适的救济。 杜甫只有道谢,反复地道谢:“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好像不经常在诗里提几句这事,就会显得自己忘恩负义一样。 高适拍拍他的肩膀:兄弟,别客气,咱们是朋友。 高适和李白一样,都拿杜甫当朋友,但却从来没注意过杜甫的诗。在他们的眼里,杜甫真的只是个小号。 杜甫:安禄山叛变之后,高适和我还有太白没在同一个政治阵营里了。高适是肃宗圈子里的人,太白和我是玄宗圈子里的人。因为这个,我们和高适淡了。人在江 湖,身不由己啊!严武离开成都之后,高适继任成都尹,我就没有去成都找他,仍旧在梓州。高适镇蜀时期,吐蕃攻陷陇右,直逼长安。蜀郡西北的松州、维州、保 州被包围,后来陷落,我写过《警急》《王命》等几首诗,那会儿对他还有些意见。仇兆鳌注我的诗,引用四明杨守陈的评价,说我讥讽高适。(《杜诗详注》)我 当时确实对高适有些意见,他打仗能力不够,但要说讥讽,绝对不是! 时间一年年过去,热闹的唐诗俱乐部里,一个又一个大V们穿梭往来,其中有王维、岑参、储光羲、孟浩然、李邕…… 他们互相握着手,愉快地聊天喝酒,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 作为小号,杜甫常常插不上话。他只能站在一边,带着拘束而恳切的笑,聆听大V们高谈阔论。 杜甫:搞笑。天宝十一年(752)秋,我和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同登慈恩寺塔,大家都写了诗,薛据的诗现在看不到了。后来有人评价我的诗“其气魄力量自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杜诗镜铨》)怎么能说我在他们之中插不上话呢! 对这里的每个人,他都送上最真诚的赞美。对于王维,他夸奖说是“高人王右丞”“最传秀句寰区满”。 对于岑参,杜甫夸他是“海内知名士”,说岑参的本事连当年的大文学家沈约、鲍照也不过望其项背。(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还有一些大V,明明原创作品很不咋地,都是一些垃圾号、经营号,比如贾至、薛据之类,杜甫也对他们由衷赞美,说贾至“诗成珠玉”,说薛据“文章开窔奥,迁擢润朝廷”。 对于那些历史上的先辈,他也满怀敬意。比如对过去初唐文坛的第一集团——“四杰”,杜甫充满敬重,觉得他们的伟大难以超越:“王杨卢骆当时体”“才力应难跨数公”——当今之世,应该没有人的才华能超过这几位前辈了吧! 有意思的是,当时文人互相唱和非常普遍,互相夸几句很常见,但杜甫的那些大V偶像们没有片言只字表扬他的诗,连客套性的表扬都没有。 杜甫: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往来应酬少不了这些。第二,我确确实实会学习他们每个人。古人我学,今人我也学,比我好的我学,即便不如我,也一定有值得我学 的地方。说别人没有称赞我的诗,怎么可能呢!我当年见过太多。我不是写过吗,“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但他们赞我那些话都找不到了,失传了。有几个人 能像我老杜这样,发个评论也流传千年呢! 渐渐地,杜甫老了。生活蹭蹬和贫病交加,都让他加速走向人生的终点。 公元770年冬天,寒风刺骨。在由湖南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病倒了,再也无法起身。 他的左臂已经偏枯,只能艰难地撑着右手,最后一次点亮了手机,看着自己的公号“子美的诗”。 杜甫:我的左臂没事,有毛笔的是右臂。我诗里说过,“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清明》) 是的,这一生,我终于没什么成就。一直到死,我的粉丝也就三五十个人。 年轻的时候,我也轻狂过。但和什么李白呀、高适呀、岑参呀、王维呀相比,我真的差远了,他们都好有才。 杜甫:我从来没这么觉得。欣赏归欣赏,我知道自己的位置。 不过,对朋友,我做到了仗义、友爱、感恩、有始有终。 对粉丝,我做到了坚持更新,我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 我做了一个小号该做的事。 他闭上了眼睛,“子美的诗”也永远停止了更新。 当时,几乎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去。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谁在乎一颗暗弱的六等星呢。 去翻翻当时唐人编的诗歌集、名人录、作家大全之类,根本就没有杜甫的名字。连几本最重要的集子,《玉台后集》《国秀集》《丹阳集》《中兴间气集》《河岳英灵集》都不收杜甫的诗。比如三卷《河岳英灵集》,连什么李嶷、阎防都选上了,就是没有杜甫。 杜甫:哈哈,你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家的文字,会被郭敬明编的杂志选进去吗?《国秀集》选诗是什么标准?“风流婉丽,可被管弦”。太白、岑参的诗也一首 没被选进去啊,我为什么应该入选?《丹阳集》是以籍贯为选诗标准,郭敬明的杂志再好,会把马尔克斯的作品也选进去吗?《中兴间气集》选了26人,其中最推 崇的是钱起﹑郎士元,我列进去光彩吗?《河岳英灵集》是没选我,但它一共也没选多少人啊,你一个诗人再牛逼,也不可能大小奖项都包揽吧! 历史的灰尘,正在慢慢把这个小号埋葬。 很多年后,有一个叫元稹的人,没错,就是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多情种子,偶然发现了这个小号。 他随手戳了进去,连读了几篇,不禁大吃一惊:神迹!这是神迹啊!这货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诗人啊! 这1500多首诗连起来,已经不是诗,而是关于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 这里面有王朝的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也有时代的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有恐怖的战乱:“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也有胜利的狂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也有麻木无奈的叹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有老友重逢的感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也有孤芳自赏的矜持:“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还有惊心的花,有欢喜的雨;有青春的泰山,有苍凉的洞庭;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有曹霸的画笔…… 元稹呆住了,他发现了一个事实——原来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四杰,不是王孟,不是沈宋,不是钱刘,不是高岑,而是上世纪那个默默无名、穷困潦倒的小诗人。 有人告诉元稹:“那个作者很可怜的,客死异乡,被孙子千里迢迢送回河南老家埋葬,连个墓志铭都没有。” 元稹挽起了袖子:“没有墓志铭是吗?我来写!” 我们至今还可以读到这篇墓志铭:“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杜甫是770年死的。到公元九世纪,中国才兴起了读杜诗的风潮。当时连文坛最大的大v韩愈都改了自己的微信签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在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杜甫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逆袭。 每当想起这段故事,我都有点疑惑:他真的一点都不知道自己诗歌的价值吗? 我忽然想起了他《南征》中的两句诗: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这是他临近去世前留下的诗句。看来友谊是公平的,李白、高适、岑参们,你们从不把我当做天才,所以,老子我也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做知音。 杜甫:这两句是769年冬天写的。诗里边写“无知音”什么的不过聊为感慨罢了。第二年(770)正月,我特别想念高适。虽然之前有过冷落,但毕竟是知交。 有次翻检旧物,翻到他有一年人日(正月初七)寄给我的诗,看得我泪洒行间!那是十余年前的事了,他也死了六七年了吧!(注:杜甫记错了,其实高适死了不到 六年。)又老又病,让我如何不怀旧!如今海内不拘形迹的知交,只剩下汉中王李瑀和敬超先活着了。(注:其实岑参也还活着,但杜甫也给忘了。他这会儿脑子已 经不好使了。)我太爱你们却没法再相见,就让我的感情写在诗里吧!(注:此段是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的序。) 王路按:杜甫之所以牛逼,正如他自己所说,“爱而不见,情见乎辞”。他对所爱的人,是一腔热血,可以剖出肝胆的,绝不是“老子从来不把你们当知音”那种自 负。——那恰恰是一个屌丝的心态,是求逆袭不得而受伤。如果那样,杜甫远远没有资格伟大。杜甫从来不以屌丝看待自己。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 当凌绝顶”,就敢问“岱宗夫如何”,但他从来不去思考自己是不是会伟大这种问题——唯有屌丝,才对这种问题过分关注。杜甫一上来就把自己放在和李白、高 适、扬雄、曹植相平齐的位置上。但他同时又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你看,他又从来不以自己为高。“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这就是杜甫。你是泰山,他不以你为高;你是溪壑,他不以你为低。无论你 有多高,他可以上与你齐,无论你有多低,他可以下与你平。这,就是杜甫。——地负海涵,包罗万汇。纵然如此,杜甫也不得不经历一世的苦难,来成就他的圣哲 之路。杜甫之伤,是物伤其类的伤。世上疮痍处处,杜老笔底波澜万千: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感子故意长”,是杜老足以打动千年之下的人心的精髓。他在疮痍遍地的世上,终其一生,把赤子之心呵护得完好无伤。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这才是杜诗的面目。点击展开...哈哈,文人的生花妙笔就是这样,看了A觉得有道理,看了B觉得也很有道理。究竟谁更对也懒得计较了,反正都比我水平高

评论
好。

评论
在熟悉的异乡 我将自己一年年流放穿过鲜花 走过荆棘 只为自由之地想要带上你私奔 奔向最遥远城镇。。。 2014-11-11#9 圣地亚哥 688 $0.00 老杜穷得没饭吃还写诗,哪来的诗情画意, 够怪的。

评论
去过成都著名景点杜甫草堂, 不觉得杜甫会很穷困潦倒嘛, 有那么大的房子还叫穷困潦倒那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了?

  ·中文新闻 前战斗机飞行员丹尼尔·杜根因中国指控将被引渡到美国
·中文新闻 澳大利亚网球明星马克斯·珀塞尔因兴奋剂违规被停赛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加拿大老人金

华人网大家好: 我父母來了加拿大都已經十年啦,開始準備申請加拿大老人金。 本人對這項福利都還好迷茫,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多謝!本人父母居住加拿大已經十年,過去十年,沒有工作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不想在温哥华了想去农村

华人网不想在大城市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大城市,来到温哥华,这房价和工资的不对等更搞得无法呼吸。来加拿大又不是奔着这些来的,加上本人很佛系,现在就梦想找一份WFH的工作到乡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从首尔转机回加拿大

华人网今天送老公先回加拿大,从沈阳出发经首尔当天飞多伦多。 给老公买的是沈阳至首尔 大韩航空的 从首尔到多伦多 加拿大航空 行李在沈阳可以直挂到多伦多 给了两段航程的登机牌 行李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赏花:蒲公英晚期?

华人网郁金香正在凋谢,蒲公英也进入最后的一搏。这个时候,她们已经不像小黄花绽放时那么可爱了(应该说多数人是这么感觉的),但仔细观赏,我还是很喜欢的。心中喜乐,到处都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