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正在中国网络世界走红,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而有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待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 可是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我在联合国机构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特别不喜欢当地的美国同事,每天都在计算回家的日程,几乎是熬着过日子的节奏。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呢?他告诉我,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原因,是联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费用,而他回国只是一个普通教授,很难负担起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我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几年以后,我去了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欧美的中小学的确与中国的中小学存在巨大不同,在那里,学生可以不承受任何压力。然后在快乐几年之后,大多数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底层的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欧洲的情况好一点,因为当地的社会福利较高,很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好大学,可是这不并意味着在公立中学没有打下良好基础的他们能顺利毕业。我在鲁汶时曾惊讶于大学生天天狂欢,一位教授冷冷地告诉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来这里吃喝几年,体验一下生活。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拿不到学位的。” 坦率来说,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 说到底,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不同,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在BBC的纪录片中,英国学生的顽劣,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出色的惯常判断。这种判断又总是引发“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后劲不足、创新不足”的老问题。而有关讨论,最后往往会被聚焦到“中国的应试教育不鼓励创新”这一结论上。 然而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常识”似乎完全忽略了我们近邻日本与韩国的情况。作为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创新大国,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恰恰是以“应试”为鲜明特征的。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韩日中学的自杀、高考复读现象,去他们考场外看看各种“请神符”,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应试甚至比中国还要残酷。为什么他们的应试就没有妨碍创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对优势,是一种不恰当比较得出的结果。 在BBC的记录片里,英国学生的确跟不上中国老师的进度;但不能忽视的是,英国公立中学与中国公立中学虽然名为“公立”,实质却相差甚远。来英国教书的这几位老师,基本上都来自中国优秀的公立中学。在大多数中国城市,小升初的环节已经相当激烈,能够挤上重点公立学校的孩子往往都经过了非常良好而严格的教育。这意味着,这几位老师在英国中学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标准,其实是针对中国精英学生的基础与天赋而形成的。然而,英国的公立中学与我国的不同,它比较严格地贯彻了学区制度,在13-14岁这个阶段,它的学生处于一个鱼龙混杂的自然状态,基础较差的孩子跟不上中国老师的教学进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虽然都被冠以公立的称呼,但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国的重点公立中学是精英教育。两者比较其实是拿我们的上马比英国的下马。以此来判断谁的基础教育更好,其实完全偏离了真相。与自由散漫、福利过度的公立教育不同,西方私立精英学校的风纪严格、学业压力巨大,要想跟上其教学进度绝非易事,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坦率而言,如果中国老师遇上这样的学生,可能展现的将会是另一个效果。 在近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都经过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出于中国教育对中国社会快速变动的回应,也在很大部分出于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一些人常拿英美公立学校来做素质教育的模板,强调快乐学习,强调减负,结果造成了公立教育在内容上的缩水,质量上的下降。这实际上逼迫着家长们在课外时间投入更多的资源,而无力购买教育资源的孩子则越来越难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在课堂上弥补这种资本上的差距。 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我们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西方教育的真相。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显得比西方社会要残酷,但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一旦所谓素质教育的改革,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那么用更加残酷的平民教育来填补差距就成为了必然,而这恰恰是超级中学出现的根本原因。
评论
@ 赏 反馈:suojin, zhenzhaoji, 水晶猫 和 37 其他人 2015-08-30#3 J 42 $0.00 Good thinking.
评论
小虫. 说:顶点击展开...虫哥好~刚收到的好友来信,我们定期交流家庭状况,比较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自己一儿一女,在中国广西还领养了一个孤儿。K (自己的女儿) is now 15 almost 16 years old. She is a sophmore at xx High School and stays busy with basketball, track and playing the flute. Brad and I are getting nervous that in 2 years she will be leaving for college. She is a sweet young lady who is fun to hang around.C (领养的女孩)is 9 almost 10 and in the 4th grade. She continues to be in the 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 and doing very well. She plays the violin and is in Kung Fu. I am still working part time at my same job but doing a lot of volunteering at C's school. Working part time allows me to have the time to do that which is important to me and my girls.
评论
@ 赏 反馈:ZQMH, Belge晓梦, gasmetro 和另外1个人 2015-08-30#5 W 3,787 $0.00 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完成社会分层,但分层的结果经济,社会等级方面差别不大中国在激烈学业竞争中也是完成分层,但结果是差别巨大。(对大多数走常规人生成长路线的人来说的)
评论
确实是这样, 通过教育淘汰, 让一部分人世袭贫穷,小布什这种经常拿C 的差等生, 硬是能被塞进哈佛, 还能毕业, 想一想, 老布私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不叫他去读bcit?
评论
Sofa, 关注, 工薪阶层如何做到父母照常上班,孩子上公校,孩子的学业还能出色。
评论
非常深刻的观察和总结. 赞.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亮点就是有教无类, 学而优则士. 茅庐出公卿, 高官显贵因此难于世袭. 科举制, 整体而言是量才录用. 这是保障中国封建社会绵延几千年的根本所在. 要喷痰的慢着, 俺门这里比较的是教育体系, 不是你们感兴趣的西方民主自由.
评论
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 Putnam)今年的新书《我们的孩子:处于危机中的美国梦》(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中指出,富人与穷人孩子之间成长的鸿沟,已经愈来愈深,亟需反思。美国最重要的分化在于阶层,而非种族,其中最至关紧要之处在家庭。罗伯特·帕特南在新书《我们的孩子》(Our Kids)中,详细描述了美国富人和穷人在抚育子女方面日渐扩大的鸿沟。养育条件影响人生机遇。中上层家庭不仅更为富裕稳定(身为专业人士的父母都有体面收入),也更善于养育子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父母用于陪伴孩童交谈、阅读和游戏的时间上,各阶层并没有实际差异。现在,父母受过 大学教育的小孩所拥有的睡前读书时间比一般小孩多50%。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乐于和孩子进行不间断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帮助他们完善心智,从而能明辨是非真伪,分清智慧愚钝。这是很累人的工作,共担这样的责任可以增强伴侣间的信赖,更不用说一起应付诸如清洁工、保姆和看戏剧的车费等开支了。劳工阶层的父母没有太多余力进行此类教育,他们更可能要求孩子一味服从。从短期看,这节省时间;但从长期看,这妨碍了孩子学习自我组织生活和独立思考。因此,贫穷家庭的养育方式会阻碍社会流动性,随着世界日益复杂,优秀的认知能力会带来更多回报,这种阻碍会更加严重。令人震惊的是,帕特南发现,相比8年级的考试得分,家庭背景能更好地预测一个孩子能否从大学毕业。最富裕四分之一家庭中考试分数较低的孩子,和最贫穷四分之一家庭中分数较高的孩子读完大学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在每一个阶段,相比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能给予孩子的帮助,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或者茫然不知或者力所不及。不同于劳工阶层家庭的朋友都互相熟识(因为他们都住在邻近社区),专业人士家庭的交际圈要广泛得多。如果需要解决问题或者打通关节,他们总有朋友的朋友(可能是律师,精神病医生和公司高管)知道如何处理或者向谁求助。
评论
recreation 说: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正在中国网络世界走红,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而有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待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 可是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我在联合国机构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特别不喜欢当地的美国同事,每天都在计算回家的日程,几乎是熬着过日子的节奏。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呢?他告诉我,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原因,是联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费用,而他回国只是一个普通教授,很难负担起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我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几年以后,我去了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欧美的中小学的确与中国的中小学存在巨大不同,在那里,学生可以不承受任何压力。然后在快乐几年之后,大多数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底层的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欧洲的情况好一点,因为当地的社会福利较高,很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好大学,可是这不并意味着在公立中学没有打下良好基础的他们能顺利毕业。我在鲁汶时曾惊讶于大学生天天狂欢,一位教授冷冷地告诉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来这里吃喝几年,体验一下生活。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拿不到学位的。” 坦率来说,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 说到底,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不同,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在BBC的纪录片中,英国学生的顽劣,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出色的惯常判断。这种判断又总是引发“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后劲不足、创新不足”的老问题。而有关讨论,最后往往会被聚焦到“中国的应试教育不鼓励创新”这一结论上。 然而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常识”似乎完全忽略了我们近邻日本与韩国的情况。作为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创新大国,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恰恰是以“应试”为鲜明特征的。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韩日中学的自杀、高考复读现象,去他们考场外看看各种“请神符”,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应试甚至比中国还要残酷。为什么他们的应试就没有妨碍创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对优势,是一种不恰当比较得出的结果。 在BBC的记录片里,英国学生的确跟不上中国老师的进度;但不能忽视的是,英国公立中学与中国公立中学虽然名为“公立”,实质却相差甚远。来英国教书的这几位老师,基本上都来自中国优秀的公立中学。在大多数中国城市,小升初的环节已经相当激烈,能够挤上重点公立学校的孩子往往都经过了非常良好而严格的教育。这意味着,这几位老师在英国中学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标准,其实是针对中国精英学生的基础与天赋而形成的。然而,英国的公立中学与我国的不同,它比较严格地贯彻了学区制度,在13-14岁这个阶段,它的学生处于一个鱼龙混杂的自然状态,基础较差的孩子跟不上中国老师的教学进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虽然都被冠以公立的称呼,但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国的重点公立中学是精英教育。两者比较其实是拿我们的上马比英国的下马。以此来判断谁的基础教育更好,其实完全偏离了真相。与自由散漫、福利过度的公立教育不同,西方私立精英学校的风纪严格、学业压力巨大,要想跟上其教学进度绝非易事,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坦率而言,如果中国老师遇上这样的学生,可能展现的将会是另一个效果。 在近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都经过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出于中国教育对中国社会快速变动的回应,也在很大部分出于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一些人常拿英美公立学校来做素质教育的模板,强调快乐学习,强调减负,结果造成了公立教育在内容上的缩水,质量上的下降。这实际上逼迫着家长们在课外时间投入更多的资源,而无力购买教育资源的孩子则越来越难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在课堂上弥补这种资本上的差距。 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我们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西方教育的真相。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显得比西方社会要残酷,但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一旦所谓素质教育的改革,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那么用更加残酷的平民教育来填补差距就成为了必然,而这恰恰是超级中学出现的根本原因。点击展开...我是来学习的。
评论
我心似广柔的宇宙,包容千年万年的尘嚣,万物都是缘,感恩一切的相识相遇。。。 赏 反馈:ZQMH 和 recreation 2015-08-30#13 2,889 $0.00 我很同意这点:最富裕四分之一家庭中考试分数较低的孩子,和最贫穷四分之一家庭中分数较高的孩子读完大学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令人震惊的是,帕特南发现,相比8年级的考试得分,家庭背景能更好地预测一个孩子能否从大学毕业。最富裕四分之一家庭中考试分数较低的孩子,和最贫穷四分之一家庭中分数较高的孩子读完大学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在每一个阶段,相比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能给予孩子的帮助,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或者茫然不知或者力所不及。不同于劳工阶层家庭的朋友都互相熟识(因为他们都住在邻近社区),专业人士家庭的交际圈要广泛得多。如果需要解决问题或者打通关节,他们总有朋友的朋友(可能是律师,精神病医生和公司高管)知道如何处理或者向谁求助。[/QUOTE]
评论
其实两种教育体系都是社会稳定的减震器。越是社会阶层固化,就越强调所谓开放的素质教育,留出足够灰色的操作空间。
评论
一叶知秋 赏 反馈:suojin, C-C, biutefou 和 4 其他人 2015-08-30#15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6,762 $0.00 好帖。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孩子,除了学分外的全面优秀是一个从幼儿开始的长期的过程。父母本身的的基本素养也是必要的。这个话题真是好的topic.评论
我心似广柔的宇宙,包容千年万年的尘嚣,万物都是缘,感恩一切的相识相遇。。。其实两种教育体系都是社会稳定的减震器。越是社会阶层固化,就越强调所谓开放的素质教育,留出足够灰色的操作空间。点击展开...自由就是弱肉强食
评论
自由从来不缺乏,狼吃羊自古以来就很自由的。金钱选举只不过是销售商品而已,畅销靠的是包装和广告,产品质量根本就不重要。只要打工收入低,即使富可敌国,即使股份收入天文数字,也不必纳税!赤裸裸的劫贫济富!顶层1%人把一半的蛋糕霸占了,然后把剩余的一半让其余99%人去抢个你死我活,这就是民主?! 赏 反馈:清风拂面, xyz110, 轻舟已过万重山。 和 4 其他人 2015-08-30#17 3,138 $0.00 要乖自己乖. 这是西方教育的精髓所在.学龄儿童显然没有超前觉悟监督自己. 家长的作用因此至关重要.
评论
正准备安排时间与孩子一起看BBC这节目,昨天给儿子聊了一下这个节目。
评论
WorryFree 说: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 Putnam)今年的新书《我们的孩子:处于危机中的美国梦》(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中指出,富人与穷人孩子之间成长的鸿沟,已经愈来愈深,亟需反思。美国最重要的分化在于阶层,而非种族,其中最至关紧要之处在家庭。罗伯特·帕特南在新书《我们的孩子》(Our Kids)中,详细描述了美国富人和穷人在抚育子女方面日渐扩大的鸿沟。养育条件影响人生机遇。中上层家庭不仅更为富裕稳定(身为专业人士的父母都有体面收入),也更善于养育子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父母用于陪伴孩童交谈、阅读和游戏的时间上,各阶层并没有实际差异。现在,父母受过 大学教育的小孩所拥有的睡前读书时间比一般小孩多50%。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乐于和孩子进行不间断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帮助他们完善心智,从而能明辨是非真伪,分清智慧愚钝。这是很累人的工作,共担这样的责任可以增强伴侣间的信赖,更不用说一起应付诸如清洁工、保姆和看戏剧的车费等开支了。劳工阶层的父母没有太多余力进行此类教育,他们更可能要求孩子一味服从。从短期看,这节省时间;但从长期看,这妨碍了孩子学习自我组织生活和独立思考。因此,贫穷家庭的养育方式会阻碍社会流动性,随着世界日益复杂,优秀的认知能力会带来更多回报,这种阻碍会更加严重。令人震惊的是,帕特南发现,相比8年级的考试得分,家庭背景能更好地预测一个孩子能否从大学毕业。最富裕四分之一家庭中考试分数较低的孩子,和最贫穷四分之一家庭中分数较高的孩子读完大学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在每一个阶段,相比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能给予孩子的帮助,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或者茫然不知或者力所不及。不同于劳工阶层家庭的朋友都互相熟识(因为他们都住在邻近社区),专业人士家庭的交际圈要广泛得多。如果需要解决问题或者打通关节,他们总有朋友的朋友(可能是律师,精神病医生和公司高管)知道如何处理或者向谁求助。点击展开...好。超赞。希望大家更可以交流教育方面的经验和资源。
评论
我心似广柔的宇宙,包容千年万年的尘嚣,万物都是缘,感恩一切的相识相遇。。。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完成社会分层,但分层的结果经济,社会等级方面差别不大中国在激烈学业竞争中也是完成分层,但结果是差别巨大。(对大多数走常规人生成长路线的人来说的)点击展开...在下觉得仁兄的结论似有偏颇. 楼主转载的文章已经阐述了差别所在. 只要查查美国加拿大参选人的家庭背景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国在激烈学业竞争中也是完成分层,但结果是差别巨大." 这种现象只是在中共当政后出现的不正常景象, 特别是在贯彻阶级路线时期, 那时根本就无需学业竞争, 能否继续升学要以父母的出身成份而定. 但中共很快就尝到了恶果. 文化科技几乎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地. 邓小平恢复高考也就是为了亡羊补牢. 之后, 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回到了正轨.客观地说,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高等教育大体上是公平的. 家境困难的学生大多能得到国家补助. 在下同班的至少有一半同学是靠每月发放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 而且, 发放标准是只看家庭收入, 没有其它限制.至于毕业后的去向, 整体而言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不否认很多靠关系投机取巧, 但有真才实学的平民子弟也不是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 我自己的学生中就有许多例证. 其实, 就是胡锦涛, 温家宝乃至许多平民出身的高官都可以作为例证. 就连周永康, 徐才厚这些贪官污吏也可以作为例证.
·中文新闻 昆士兰青少年在穆伦巴唐斯(Murrumba Downs)开着被盗汽车闯红灯
·中文新闻 澳洲航空在悉尼机场发动机“爆炸”迫使紧急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