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愿将一生献宏谋——送别于敏侧记



在加拿大


愿将一生献宏谋——送别于敏侧记 2019年01月22日 21: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离世 享年93岁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为:愿将一生献宏谋——送别于敏侧记作者 郭超凯晨风瑟瑟,松柏低垂。北京八宝山殡仪馆22日挂上了一副挽联:于家为国铸重器,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敏思笃行创伟业,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短短三十二字,是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一生的真实写照。资料图:于敏院士(右)为市民签名。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1月16日,于敏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22日上午9时许,距离于敏遗体送别会开始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外早早就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人们胸别白纸花,从四面八方赶来送“氢弹之父”于敏最后一程。谈及曾经共事过的于老,8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吕敏说道:“于先生是全心全意为国家奉献了一生。他是我们的老师,也像朋友。我们对他的人品和学问都非常佩服,尽管他讲话不多,但却让人印象深刻。”由于工作内容较为特殊,从1961年至1988年,有28年时间于敏的名字曾是绝密,就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如果不是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或许很多人不会把于敏这个名字和中国氢弹研制联系起来。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请于敏参加氢弹理论预先研究。在国防建设需求面前,于敏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已经卓有成就的基础理论研究,全身心投入氢弹突破的大系统科学工程中,这一干就是40多年。资料图:于敏(中),被授予北大“杰出校友奖”。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当时全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用于算原子弹,剩下5%时间留给氢弹设计。为加快氢弹研制速度,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同时探索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在这一百多天的攻坚当中,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反复研究分析计算结果,并最终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这就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这其中,于敏功不可没。“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73岁那年,于敏以一首题为《抒怀》的诗总结了自己沉默而又不凡的一生。谦虚、平易近人是所有接触过于老的人对他的评价。“于先生没有大师的架子,他总是跟我们平等地讨论问题。对待后辈,他能在完整地听完我们的论述后再做分析,这一点即使是我们这些晚辈也很难做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维岩回忆称,“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对他的为人和学术功底深感佩服。”回忆起和于老共事的日子,吕敏动情说道:“那时他开会讲话,台下鸦雀无声,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听他讲。一张小纸条上写下一份提纲,他可以讲半个小时,我们是真心服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日前来悼念的人群中也有不少年轻的面孔,有学子说道:“于老的逝世是国家巨大的损失,我们心里非常不舍,今后将继承先生的遗志,继续努力前行。”(完)

  ·生活百科 古瑞瓦特交流电超出范围
·生活百科 帮助理解 Ergon 的使用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加拿大老人金

华人网大家好: 我父母來了加拿大都已經十年啦,開始準備申請加拿大老人金。 本人對這項福利都還好迷茫,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多謝!本人父母居住加拿大已經十年,過去十年,沒有工作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不想在温哥华了想去农村

华人网不想在大城市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大城市,来到温哥华,这房价和工资的不对等更搞得无法呼吸。来加拿大又不是奔着这些来的,加上本人很佛系,现在就梦想找一份WFH的工作到乡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从首尔转机回加拿大

华人网今天送老公先回加拿大,从沈阳出发经首尔当天飞多伦多。 给老公买的是沈阳至首尔 大韩航空的 从首尔到多伦多 加拿大航空 行李在沈阳可以直挂到多伦多 给了两段航程的登机牌 行李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赏花:蒲公英晚期?

华人网郁金香正在凋谢,蒲公英也进入最后的一搏。这个时候,她们已经不像小黄花绽放时那么可爱了(应该说多数人是这么感觉的),但仔细观赏,我还是很喜欢的。心中喜乐,到处都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