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正能量来了,新华社记者廖君:这是让我感动次



在加拿大


两个月的采访,给廖君带来更多的是感动。“这两个月又是让我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我被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感动着。” 廖君称,这短时间很多武汉市民为这座城市默默付出,像袁雅冬医生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包括许多坚守在武汉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工作者,是他们的隐忍顾全大局,还有他们默默的坚守在支撑着这座城市。新华社记者廖君:这是让我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3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请6名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奋斗者与记者见面交流。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廖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采访疫情过程中,她去过收治病人的火神山医院,也去过方舱医院,到过社区和隔离点,早期不知道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我采访的几位相关人士,事后被确认为感染者,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一点害怕。”廖君称,身边也有熟悉的人传来感染和确诊的消息,这让她产生了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思想准备。两个月的采访,给廖君带来更多的是感动。“这两个月又是让我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我被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感动着。” 廖君称,这短时间很多武汉市民为这座城市默默付出,像袁雅冬医生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包括许多坚守在武汉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工作者,是他们的隐忍顾全大局,还有他们默默的坚守在支撑着这座城市。最让廖君印象深刻还有武汉一家定点收治医院的女医生。这位女医生从1月23日上了一线以后就没有回家,她害怕感染家人,只能住在医院附近一所宾馆,上班的时间常常是凌晨,丈夫很担心路太黑,不安全,要送她。可这位女医生怕自己坐家里的车会带病毒,最后俩人妥协的方式就是只要她上班,丈夫就开车在后面用车灯照亮妻子前行的路,不论刮风下雨,无论夜有多深,他们彼此坚持和守望。“我想这些坚守也是武汉人的代表,我把这些写进新闻报道里,也铭记在我心里,我觉得它会一直深藏在我的心中。”廖君称。————————————她奋战在抗疫报道一线,“5+2”“白加黑”成为这段时间工作常态。从去年12月30日至今,共采写各类公开稿件500多篇,参考报道90多篇。采访、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两三点是常事。点击展开...新华社|廖君廖君,新华社湖北分社都市部主任,高级记者。从去年12月30日发出第一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内部稿件,已经在抗疫报道一线战斗了2个月。采访足迹踏遍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定点收治医院、社区、隔离点等多地。去年12月30日晚7点,获悉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下发两份红头文件后,第一时间上报给分社社长唐卫彬和总编室值班领导。在分社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种渠道证实,发出了关于武汉此次疫情报道的首篇稿件。她奋战在抗疫报道一线,“5+2”“白加黑”成为这段时间工作常态。从去年12月30日至今,共采写各类公开稿件500多篇,参考报道90多篇。采访、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两三点是常事。小女儿每次见她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今天有几条稿子要写啊!要多久才可以陪我玩一下啊!”她多次深入医院、社区等一线采访。近距离采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广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多次到火神山医院、武昌医院等定点收治医院,采访毛青、刘智明同事等大批医护人员。

评论
金角大王 说:两个月的采访,给廖君带来更多的是感动。“这两个月又是让我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我被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感动着。” 廖君称,这短时间很多武汉市民为这座城市默默付出,像袁雅冬医生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包括许多坚守在武汉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工作者,是他们的隐忍顾全大局,还有他们默默的坚守在支撑着这座城市。新华社记者廖君:这是让我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3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请6名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奋斗者与记者见面交流。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廖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采访疫情过程中,她去过收治病人的火神山医院,也去过方舱医院,到过社区和隔离点,早期不知道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我采访的几位相关人士,事后被确认为感染者,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一点害怕。”廖君称,身边也有熟悉的人传来感染和确诊的消息,这让她产生了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思想准备。两个月的采访,给廖君带来更多的是感动。“这两个月又是让我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我被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感动着。” 廖君称,这短时间很多武汉市民为这座城市默默付出,像袁雅冬医生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包括许多坚守在武汉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工作者,是他们的隐忍顾全大局,还有他们默默的坚守在支撑着这座城市。最让廖君印象深刻还有武汉一家定点收治医院的女医生。这位女医生从1月23日上了一线以后就没有回家,她害怕感染家人,只能住在医院附近一所宾馆,上班的时间常常是凌晨,丈夫很担心路太黑,不安全,要送她。可这位女医生怕自己坐家里的车会带病毒,最后俩人妥协的方式就是只要她上班,丈夫就开车在后面用车灯照亮妻子前行的路,不论刮风下雨,无论夜有多深,他们彼此坚持和守望。“我想这些坚守也是武汉人的代表,我把这些写进新闻报道里,也铭记在我心里,我觉得它会一直深藏在我的心中。”廖君称。————————————新华社|廖君廖君,新华社湖北分社都市部主任,高级记者。从去年12月30日发出第一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内部稿件,已经在抗疫报道一线战斗了2个月。采访足迹踏遍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定点收治医院、社区、隔离点等多地。去年12月30日晚7点,获悉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下发两份红头文件后,第一时间上报给分社社长唐卫彬和总编室值班领导。在分社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种渠道证实,发出了关于武汉此次疫情报道的首篇稿件。她奋战在抗疫报道一线,“5+2”“白加黑”成为这段时间工作常态。从去年12月30日至今,共采写各类公开稿件500多篇,参考报道90多篇。采访、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两三点是常事。小女儿每次见她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今天有几条稿子要写啊!要多久才可以陪我玩一下啊!”她多次深入医院、社区等一线采访。近距离采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广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多次到火神山医院、武昌医院等定点收治医院,采访毛青、刘智明同事等大批医护人员。点击展开...不管咋说,能冲到一线都不容易。不过,肯定有人不以为然。

评论
哈哈,别急,还有第二和第三部分, 等下发不管咋说,能冲到一线都不容易。不过,肯定有人不以为然。点击展开...

评论
哈哈,还有这回事?大家好!我是新華社記者廖君, 那八個醫生「造謠」的稿件就是我寫的! 可防可控我寫的! 人不傳人的稿件也是出自於我的神來之筆! 我被表彰了! 你能咋滴?不服?來搞啊……点击展开...

评论
相比官媒记者廖君,公民记者陈秋实的实地采访更感动人

评论
jjsheng 说:不管咋说,能冲到一线都不容易。不过,肯定有人不以为然。点击展开...那是肯定的,稍微找找就发现那么几个了。。。

评论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那是肯定的,稍微找找就发现那么几个了。。。点击展开...

评论
金角大王 说:本大王发正能量,三哥还要这么不阴不阳说几句点击展开...误会了,我觉得是非常直率地说出来的啊。。。  
<BR><BR>




·<a href='https://www.china2au.com/html/aozhoushenghuo/shenghuobaike/'>生活百科</a> <a href='https://www.china2au.com/html/aozhoushenghuo/shenghuobaike/20250402/3459873.html'>假期时关闭太阳能?</a><br>·<a href='https://www.china2au.com/html/aozhoushenghuo/shenghuobaike/'>生活百科</a> <a href='https://www.china2au.com/html/aozhoushenghuo/shenghuobaike/20250402/3459872.html'>Fronius Symo Gen24数据传输问题。</a><br>


<BR>
</div>
<div class=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加拿大老人金

华人网大家好: 我父母來了加拿大都已經十年啦,開始準備申請加拿大老人金。 本人對這項福利都還好迷茫,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多謝!本人父母居住加拿大已經十年,過去十年,沒有工作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不想在温哥华了想去农村

华人网不想在大城市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大城市,来到温哥华,这房价和工资的不对等更搞得无法呼吸。来加拿大又不是奔着这些来的,加上本人很佛系,现在就梦想找一份WFH的工作到乡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从首尔转机回加拿大

华人网今天送老公先回加拿大,从沈阳出发经首尔当天飞多伦多。 给老公买的是沈阳至首尔 大韩航空的 从首尔到多伦多 加拿大航空 行李在沈阳可以直挂到多伦多 给了两段航程的登机牌 行李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赏花:蒲公英晚期?

华人网郁金香正在凋谢,蒲公英也进入最后的一搏。这个时候,她们已经不像小黄花绽放时那么可爱了(应该说多数人是这么感觉的),但仔细观赏,我还是很喜欢的。心中喜乐,到处都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