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为什么那么多冬泳的人都没事,跑马拉松的人却
在加拿大
原创:科学矩阵
咱这一辈子
就不知道什么叫冷
这次发生在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让“失温”成了一个新的热词。
足足21名运动员由于气温骤降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惨烈的事件在让人们感到无比痛心的同时,也让不少网友心里产生了一个莫大的疑问——
为何我们从未听说过冬泳的人死于失温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人体体温调节系统的运作机制,看看失温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众所周知,人类是恒温动物,能在环境温度改变时很好地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无论在炎炎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你的体温都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同的阈值区间之内,大约为36.5–37.5 °C。
这是由于咱们拥有一套优异的人体体温调节系统(Body temperature regulation system),它是下丘脑为核心中枢来运作的。
下丘脑顾名思义,就是丘脑的下部,它的体积非常小,大约只占整个大脑的0.3%,重量仅4g左右(成年人大脑重量约1.4公斤)。
别看下丘脑的体积小,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强大的器官,直接决定了你在冬天不必像蛤蟆那样把自己埋进土里冬眠。
下丘脑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分工十分明确——前部负责散热,后部负责御寒。
当你身处于炎热的环境中,或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体温逐渐升高时,皮肤与脏器中的温度感受器就会向下丘脑的前部发送体温升高的神经信号。
而下丘脑前部接收到的温度一旦高于设定值,就会立刻向身体反馈命令,促使皮肤表层的血管扩张,让血液更快速地将体内的热量传递到皮肤表面散发出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的皮肤和血管就是一套纯天然的水冷散热系统,可惜它并不是一套优秀的水冷散热系统。
血液的排热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很多时候血管已经扩张到了极限,身体仍然无法有效降温,这时下丘脑前部就会向汗腺发送排汗的指令,以蒸发体内水分的方式来大幅释放身体中的热量。而此时的你,就会大汗淋漓了却又口干舌燥了。
那如果这都还不行呢?
emmm……遇到你这么个不省心的,下丘脑也是么办法呀,你只能自己想办法降温了。
值得一提的是,下丘脑前部只负责让血管扩张,不会让血管收缩,这会导致你的血液始终处于高速循环状态,所以,必须有另一个器官来抑制它,以免你都已经把自己给冻死了还在不断散热。而抑制下丘脑前部的器官就是下丘脑的后部。
我可不是在开玩笑,由于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寒冷的场所你体内的温度必然会不断向环境中转移,直至体温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也就是说,如果环境温度远远低于你的体温,不把你整“凉凉”,你身体的散热是绝对不会停止的。
这时下丘脑后部的介入就尤为重要了——它需要在你不停散发热量的同时,想方设法来降低你身体的散热性,同时增加你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维持体温的目的。
所以当温度感受器向下丘脑发送出体温低于正常值的信号时,下丘脑后部同样会首先命令血管收缩,减缓血液流量。但这只能减缓散热,无法让散热停止,所以仅仅让血管收缩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在热量损失到一定程度时,及时补充热量才行。
你应该明白,热量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也无法从外界的低温环境中逆向萃取,它只能由其他能量转化而来,这些能量主要就来自于我们的饮食。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会以新陈代谢的方式转化为热量,正常情况下这种代谢速度是均衡的,且不足以在寒冷的环境中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热量,于是当你的体温持续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下丘脑后部会通过一个非常特别的方式来紧急增加你的代谢速度,那就是——
是的,我们之所以在寒冷时……emmm……或者某些不可描述的情况下会打冷颤,就是由于下丘脑后部接收到了身体热量过量流失的警报,然后向骨骼肌发送出“来,给爷抖一个”的指令,让骨骼肌主动收缩一下从而瞬间提升代谢速度,产生大量的热量来进行补充。
每颤一下,你体内的热量就会瞬间得到一次跨越式的补充,但同时也意味着你吃进去的食物被瞬间消耗了一部分,一直颤,这种转化就会一直高速进行,所以你应该知道自助餐要怎么吃最划算了吧?
就是腊月天光着膀子去整!
由于热力学定律的制约,这种御寒方式是下丘脑后部调节体温时唯一能够采用的手段了,然而,食物转化为热量的过程毕竟是缓慢的,你就算把自己抖成了一根震动棒,热量补充的速度仍然是相当有限的,因而人类的御寒能力是很弱的。
说到这里,你也应该想到了,当我们把自己置于温度极低的极端环境中时,尽管身体可以不停地打颤来调节体温,然而体内热量的补充速度仍然达不到热量散发的速度。假如只是短时间处于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倒也不会出现什么危险,但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身体的核心区体温流失,于是出现失温的症状。
其实严格来说,当你出现剧烈的冷颤时,就已经是轻度失温的体现了。
如果你被冻得嘴皮发紫,双手僵硬,不停地打冷颤,说明你身体的核心区体温已经开始流失,并降低到了36~35℃。
当然,这种轻度失温只会让你难受,还不会危及到你的生命,但也意味着你的温度调节系统已经很难维持你的体温了,继续发展下去,核心区的体温可能会不断流失从而导致症状加剧,你应该尽快脱离当前的环境,或者想办法取暖以增加体温。
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我可以教你一个——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非要跟寒冷死扛到底,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你可能很快就会体验到中度失温的酸爽了。
当你的核心区体温下降到35~33.88℃时,你的意识就逐渐模糊了,双手也开始变得难以控制,同时可能伴随着说胡话、行为混乱、下盘不稳等异常表现。
这时的你还会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吗?
事实上此时的你也许已经很难靠自己的能力脱险了,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救助,核心区体温继续下降,低到33.88~30℃时,你的整个皮肤都会开始逐渐发紫,思维变得异常迟钝,连正常行走都很难做到了,因为你已经进入重度失温的阶段了。
这个时候的你,离“凉凉”也就不远了。
一旦核心区体温下降到30℃以下,你全身都会开始变得僵硬,且彻底丧失意识,出现昏迷或半昏迷状态,脉搏与呼吸频率变慢,最后由于心脏及呼吸衰竭,被死神无情地夺走生命。
因此,在身处极端寒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尽可能保证自己的体温处于正常水平,尤其是已经感到严重不适时,必须立刻想办法脱离险境,万万不能做一个跟大自然逞强的二愣子。
说到跟大自然逞强,你可能又想到那些一到冬天就跳进水里玩“勇敢者游戏”的冬泳健将了。
但我想现在应该不用我解释,你都能想明白为什么冬泳的人几乎不会失温了吧。
其实人在冬泳时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也是把自己置于了极端低温的环境中,虽然人体泡在水中的散热速度,远低于湿着身子暴露在空气中的散热速度,冬泳者面临的情况要比甘肃马拉松的遇难者们好很多,但这并不是冬泳很少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不同之处在于,冬泳的人在入水之前就提前进行了充分的热身准备,体内储备的热量较多,同时他们也不会长时间泡在水里(多数情况下只游几分钟就会上岸),因此身体在极端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尚不足以让核心区的温度流失。
而在甘肃跑马拉松的这些遇难者们,却被迫长时间滞留在极端低温的环境中,这才酿成了这起令人痛心的惨剧。
评论
身体浸入水里会觉得温暖,
水面上有风吹会比较寒冷!
刚巧马拉松地区天气突变,
跑手们早前郄没有预料到!
他们真的受尽折磨死得冤枉。
举办单位事前没查天文台报?
跑地环境恶劣冇避难所的麽?
评论
反应还在进医院了
评论
冬泳也不是有很久,几分钟就赶紧上岸了。
评论
主办方失误,应该全程监控。并且中途有补给站。
评论
冰箱制冷原理就是大风吹来不断带走你的热量
评论
冬泳的时候我感觉水里很暖和
评论
甘肃那个说“极端低温”算不上了,连雪都没有下,说明气温没有跌到4度以下。
主要原因还是都穿着夏装快干衣,淋湿后加上风吹,迅速风干带着大量热量,而运动员都已经跑了30多公里,非常疲劳,带走的热量超过自身产生的热量而失温
评论
冬泳时间短,偶以前冬泳过,大概15分钟,刚下去瞬间感觉特别冷,马上就没事了
评论
冬泳越游越热
·中文新闻 贸易部长唐·法雷尔(Don Farrell)正在等待与美国商务部长就澳大
·中文新闻 工党因向议会提交“草率起草”的立法而受到猛烈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