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2001年的9月11日,我在多伦多,丈夫在纽约出差。 那天早上,送完刚上小一的儿子到学校,驾车回家途中,在车里听电台新闻广播,突然听到特发消息说飞机撞落世贸中心。 十分钟后,赶回家里,看CNN新闻报导。 就这样,我和许多人一样,在电视机前看到一场世纪恐怖袭击出现在萤光屏前,一生难忘。 早就联络上丈夫,他很安全,当时人在纽约市的Staten Island,还未出门到Manhattan。 如果他当时在从Staten Island往Manhattan的渡轮上,大概会目睹灾难的发生。 (纽约市共五个行政区 : Manhattan, Queens, Brooklyn, Bronx, Staten Island)
二十年过去了,不少人,或多或少都会受过9.11直接或间接影响。 有评论甚至乎说,9.11让美国把目光放在中东,让中国大陆平白得了多年休养生息期,提早得到了今天的经济成果。 反之,反恐战争把美国的经济都拖垮了,二十年来,每况愈下。
我不懂政治,不晓经济,对9.11的回忆,至今只余一点慨叹,毕竟我也曾在Manhattan这方土地上,生活过几年,儿子也在纽约出生。 二十周年后的今天,我保存的物件里,仍保留着当时两本有关9.11事件的美国杂志.


2001年的12月,丈夫又在纽约市出差,我带着儿子自驾从多伦多来到纽约市,一家人一起过圣诞。 在从Staten Island住Manhattan的渡轮上,眼前已完全失去了曾经耸立在这角土地上的双子塔 (世贸中心的俗称) 踪影。 在渡轮接近码头的时候,我才想起要拍照。

网上找来9.11事件发生前从渡轮前望Manhattan的旧照片,那时候,双子塔仍在。

纽约市我是轻车熟路,丈夫工作,我则带着儿子四处观光。 这天来到9.11现场,都被围得严严的,它有了个新名字,叫作Ground Zero。 当局筑起一面小墙,让人凭吊。 六岁大的儿子,原来骨子里也是个相当感性的人。 我让他转过头来拍张 “曾到此一游” 的大特写,他不情不愿,低下了头,扁起了嘴,说了句:“妈妈,这里不是让人观光拍照的地方”。


评论
愿人类少一点暴虐,少一点人为灾难。
你儿子真好看,就像天使。
评论
即使青春慢慢远去,我的歌与我同在……
山清水秀太阳高 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橄榄树 桃花扇 我的抗战 春江花月夜 一支难忘的歌 梨花颂 天女散花 今晚好明月
人生如梦,再听却是分骨肉 当时我在上海,和很多国人一样, 感觉很兴奋!
评论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二十年了。911发生那一天正在德国出差,开始以为是电视播放的什么大片,后来中断工作与同事们一起观看现场直播,极为震惊。911一周年时又在芝加哥开会,印象中美国举行了比较隆重的纪念活动,明显感觉到普遍存在的悲伤以及心有余悸的恐惧感。911之后不久,美国开启了全球反恐行动,客观上为国内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和宽容的国际环境,应该说国内也充分利用了这个难得的机遇,一举成就了当今的大国地位。
评论
国内这样反应我能理解
评论
遮了脸都能看得来呀!
不过, 用广东话形容, 一般人都会评价我儿" 几靓仔" , 再加上6呎1吋(或2吋?)的身高, 他的整体外貎算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