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转贴] 再回首----加国我仍然爱你
在加拿大
来加拿大有几年的时间了,当初走出温哥华机场惊异于明亮阳光的刹那仿佛还在眼前,不知日子是怎么溜走的,尽管我的经历绝对算不上戏剧性的,没有流太多的泪,没有磨粗双手,没有遭受太不公平的歧视,回忆仍然象辣津津的串烧下肚后糊涂一团却隐隐作痛。回首几千个加国的日夜,我问我自己到底喜欢她什么,为什么甘心情愿地默默留在这里?自由!我是一个自由至上者,加国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情结。在这里我的心灵感受到无所不在的自由呼吸.....我喜爱在加拿大的自由。自由表现在很多方面,首推当是选择定居地点的自由。没有户口的限制,城乡差别小,社区的服务设施和模式都是相似的,选择住在哪里纯粹取决于自己的喜好。(中国人大多喜欢在大城市,为了热闹,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为了好的医疗,为了多些工作机会。)在加拿大,从一个城市迁到另一个城市很简单,只需打些电话通知相关机构你的地址变更,各城市的生活服务机构及其服务模式基本一致,人看起来差不多,英文听起来也是一样,只有两样是带不走的,朋友和地图。在国内,不敢想象能换个职业,多少人在抱怨干腻了本行,可有什么办法,不干老本行干什么去?这儿呢,多数本地人选择职业是凭兴趣而不是因为别的什么不得已而为之的想法。这当然有其渊源,这里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自由的,孩子的意愿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充分尊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些尊重与放任自流无异,这种教育方法的利弊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但凭兴趣做事已推广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譬如选择职业。我曾邂逅了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在我们学校上 MASTER,她过去是小学教师,干了一段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做老师了,于是辞职上学。也曾看到一个本地人在做清洁工时快乐地随着音乐扭动着身体。也曾听一个朋友说起她的同事快乐地做着枯燥的研究工作只因为喜欢。其实,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受教育的方式是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从某种程度上说比我们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实用得多,没有必要将每个人都摁在大学里读书,喜欢读的人就进来,这才体现公平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本地人眼里,博士也没啥,和清洁工从付出劳动这个角度是同样受到尊重的。我感觉这里的劳动报酬基本是符合投入的,譬如说体力劳动比较辛苦,不如白领的挣钱舒服,可人家加上多年寒窗苦和风险值也没多占多大便宜,况且体力劳动者回家后的轻松是白领们花钱都买不到的。我的狂想就是,多尝试几种职业,多体验几种角色。 衣食无忧后,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同样是自由的,买或租套房子,孑然一身或与自己爱的人结婚或同居,生一群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或逍遥自在,周末在家读书或与朋友聚会,开车兜风听着含混的鸟语,心中暗想咱也进小康了,享受着在国内需要几倍的钱才能达到同样质量的生活。老外喜欢泡咖啡馆、酒吧,街边的咖啡浓香和笑语喧哗引人侧目,酒吧里灯暗人浓,喝什么真的无所谓,我喜欢的感觉是无意识地搅着咖啡,有意识地绞尽脑汁与同伴说着英文,谈天说地都不碍事,说人文说情感时永远都是扯着郁结于胸的那团纤弱的乱麻,要不就是扯断了懊恼不已,要么就是没扯绝在喉头吐不出咽不下,抓耳挠腮最后胡乱收场了事。那份闲暇是中国人的酒桌上的浓烈以及盛宴散后的落寞无法比拟的,这是一份无需积攒的自然闲情的流露,聚也淡然,散也淡然。读书是平生的一大乐事,说到读书不能不提在加拿大可喜的寂寞,若天天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哪里还有闲心读书?尽管常常饥不择食将图书馆内三流的中文小说也借来看,也慢慢热衷于看英文小说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使附庸风雅成为了可能。看了些原版小说后发现,英文的文字之美也不亚于中文,除了意境也有节奏、比拟、谐音,让人有些悻悻然的是正读得酣畅时猛然碰到一连串生词,多半是描述较微妙之处的,拿起辞典一一验明正身,这书中的语意仍旧如忙乱之后的那头虚汗---难以触摸,但只得爱恨交加地读下去,或掩卷长叹,这满篇养不熟的冤家真折磨死奴家矣, 惆怅不已。(看电影也不错,舒适,音响不错,听起来比电视上看电影效果要好,对白基本听个大概齐,可前段时间看的<<断背山>>很让我沮丧,英文听力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啊。)除了这些休闲外,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各种展览也是好的去处。加拿大博物馆内设施先进,知识传达简朴形象,传达形式多种多样,实物、文字、录像、可操纵的模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联想曾在北京科技馆看过的有关太阳系的一个展览,展厅内大量的文字说明枯燥且高深,弄得我觉得云山雾障不知所云。值得一提的是,每逢人多的场合服务设施都很齐备,比如停车场、流动的饮水龙头、厕所、急救站、失物及走失孩子认领处,总之你需要的他们都为你想到了,还有活动场所不许喝酒精饮料(他们深知酒能乱性),每次活动热闹而有序,节日庆贺中大人们翩然起舞不嫌做作,孩子们嘻闹追打不嫌烦扰,人们都自娱自乐或微笑地看着别人的快乐,比较之下中国人多显得含蓄和拘谨,常暗自揣摩难道我们的脸部肌肉和舌头一样僵化了?面目表情深不可测,嘴上英文简洁得如外交辞令,动辄“志当存高远”,整个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另外,我喜爱加拿大的秩序。加拿大一切都是有序的,各级政府机关、税收、福利、医疗、银行及各种商业及服务机构网络四通八达,在国内吃过官僚机构之苦的人在这里都会有舒适之感,去某机构办事前,可以在其网站了解其办事程序、办公时间及地点、注意事项、必要时可下载申请表格或在线申请,其实只有少数情况需要亲自上门,信用卡的普及使许多服务通过电话或网络就完成了。总的来说,允许你糊涂,给你申辩的机会,绝无欺诈和一棒子打死。比如说同时给你罚单和申诉表格,催交电费,催你报税,只要你照办了继往不究。应该说,中国人是这里惹麻烦最少的,照章纳税,照章行驶,给加拿大政府省了许多麻烦,我是想好好赞一赞中国人的。说到加拿大文化的多元化不能不提到政府和民众的包容性。政府在就业、福利、教育体系的法规中明确规定杜绝种族歧视,民众乐于接受异邦人士带来的各式各样的英文发音、服饰、美食和风俗,除了有机会让老外们了解中国,我们也多了些口福和见识,意大利的pizza,韩国的泡菜,日本的sushi,拉美的音乐,穆斯林的头巾,虽则表层,毕竟正宗。其实多元化的好处不仅是多吃几种美食,更是多颗博大的心,理解和宽容另一些文化习惯和风俗,转而反思自己自小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围,有机会作点思考,比如说中国人易于厚积薄发注重大的幸福,象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夜,多年操劳只为一时的挥金如土如烟花的灿烂,中国人个个踌躇满志目光炯炯始终高于生活,无论多么富有永远都不会觉得幸福,精益求精的偏执和不偏不倚的中庸奇异地组合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令人有些不解,还有中国人的明哲保身,自扫门前雪,对公众少了一副古道热肠。当然,这其中也有可以理解的原因,在国内资源匮乏造成人们竞争并且没有安全感,在国外要花数倍的气力才可占有的资源怎么也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至于公益事业这类“沽名钓誉”的事情向来是清高的中国人不愿做的。 翻看过去写的日记,依旧能触摸到那时的兴奋与欢欣,如今我仍然喜爱着加拿大,只是现在的喜爱多了几分平静。记得龙应台的一篇散文谈到初到一个城市,有许多东西可写,可住的时间长了反而写不出东西来了,因为了解的越多下笔越谨慎,我也有同感,我猜还有一种情绪,因喜爱而惶恐,惟恐所述不够精准而成了不敬。不管怎样,不吐不快,无知者无畏,权当抛砖引玉。
评论
http://www.google.cn 超赞 赏 反馈:袁远源, Wonder, phil79 和另外1个人 D drbinli 0$(VIP 0) 1482006-03-21#2 顶
评论
嗯, 不错。
评论
奔向未来,我的最爱 超赞 赏 tonyga1 0$(VIP 0) 3,7672006-03-21#4 哎..羡慕呀.....真希望我已经有了加拿大几千个日日夜夜啊..就可以拿护照走人了哟
评论
good!
评论
[font=幼圆] 因移民我们走到了一起;因爱我们来到爱城;[/font][font=幼圆] 我们喜欢爱城,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爱![/font] 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与你有点共鸣,请点击左下角的银色小图标(第二个),出现“添加我的"爱"城的声望”,点击,Thanks 超赞 赏 W wpbaby 0$(VIP 0) 3502006-03-22#6 好,upup!
评论
快乐与否还是在于自我调节。只要不饿肚子,身体健康,又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评论
喜欢. 当初做移民决定时就是想体验另外的生活方式,享受更平和的环境.只是不知当我身处那时那地时, 还会不会有如此平和的心态去认知加拿大, 说不定是正在为如何打工赚生活费而烦忧呢? 可是不论怎样,享受生活也许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理由.
评论
超赞 赏 A amy zhangGuest 0$(VIP ) 2006-03-23#9 给我迷茫的心带来不少安慰。我就要来了。
评论
文章写得不错!
评论
~.~.~.~.~.~.~.~.~.~.~.~.~.~.~.~.~.~.~.~.~.~.~.~.~.Welcome ! 超赞 赏 P petersamsun 0$(VIP 0) 1562006-03-27#11 何时可待下文?
评论
谢谢楼主!楼主的心态很好。在国内,我感到到处都是“疯狂”2字,现在连政府官员说大话都不脸红啊。愿你开心快乐,平安幸福!
评论
快快乐乐生活,开开心心赚钱
评论
分分还真的有用,盼望大家给我加分分呀点击展开...请在左下银色的小天平图标上点一下,出现对话框,点“增加声望”,谢谢 超赞 赏 有 有牌没车 0$(VIP 0) 1372006-04-14#15 好
评论
我也喜欢平和宁静的生活,可能大多数女性都是如此.我想这就是为何女人比男人能更好地适应那里的原因.
评论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同志们加油啊! 超赞 赏 qjf 0$(VIP 0) 2,0422006-07-13#17 没来的同志别想得那么美好,论坛最热那个帖子,那哥们到多伦多四天就打算彻底回流,太多讨论已经没封了,建议你们看看
·新西兰新闻 警方用DNA调查北岛乡村尸骸 当地56年前有儿童离奇失踪
·新西兰新闻 北岛消防员处置车祸现场 发现死者为自己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