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外贸
一下文章不一定可信我的隔壁邻居是一个地道的英国白人,最近,我去他家做客,谈笑间,他兴致勃勃向我展示他新买的一台 “ 物美价廉”的DVD播放机,我走过去一看,播放机上赫然写着 “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
如今,“中国制造 ” 的日用品和家用电器已经深入许多英国家庭。中国货便宜,在英国大概已经尽人皆知,但普通英国人不知道的是,有些中国货在英国的卖价比其原产地还便宜。
我自己就有一段亲身体验:上次我去中国探亲,买了一双降价的“国产” 名牌皮鞋,兴冲冲地穿回英国,以为占了便宜,不料后来在伦敦一家鞋店却看到同一个牌子的中国皮鞋,正价卖的价格,即使折合成人民币,也比那双在中国买的鞋便宜。
当时,我以为这仅仅是我的一次不典型的经历:可能我在中国时被花言巧语的售货员所骗──本来是超价推销,却说成是降价甩卖。但后来我与住在英国的华裔朋友们聊起此事,他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甚至总结出一套“ 购物要诀”:要买西方货,不能去中国买;要买中国货,也不能去中国买。
贱卖贵买
“ 要买西方货,不能去中国买” ──这很好理解:西方的出口商、中国的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海关,都要在产品上层层加价;但 “ 要买中国货,也不能去中国买” ──这就很费解了:如果中国产品在国内出售的利润比国外还高,那为什么还要出口?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中国商业记者撰写的报道,让我多少明白一点儿其中的“道道儿 ” 。
这篇报道引述一位中国服装鞋帽业出口商的话说,一双做工精致的中国造真皮皮鞋,出口价格才4美元, “ 外商非常惊讶,简直不能相信。”
为什么这么便宜?该报道认为,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出口商之间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他卖10美元,你卖 8美元,我就卖5美元,这样 “ 血拼”价格的结果甚至是 “ 赔钱出口”。该报道称,目前中国不少商品的出口价格已经接近成本,有的甚至低于成本。
既然赔钱,为何还出口?该报道引述一些出口企业老板的话说:“卖到国外市场,虽然价格低,但可能很快地拿到钱,总能赚一些;但如果我们卖到国内市场,可能很长时间都见不到钱。见不到钱,厂子就无法运转了。”
我有一个好友在中国某出口大省的外经委工作,为写这篇文章,我与他通过一次电话。他也证实:“拿快钱 ” 确实是许多出口企业“赔钱出口 ” 的主要动力,但他又补充说,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外经外贸部门,为强调自己促进对外出口的“政绩”,也在鼓励出口企业的这种“ 赔钱出口”的做法。
中国一方面在“赔钱出口 ” ,另一方面却在“舍命进口”:中国进口的外国产品贵得离谱,远远超过了中间环节应有的“层层加价 ” 。
我还记得,去年年底我从北京去上海办事,临行忘带了我在英国买的飞利浦牌电动剃须刀,但我走遍南京路,看到的飞利浦牌电动剃须刀,没有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而我在英国买的飞利浦电动剃须刀,只有12英镑,折合成人民币也不过180元。幸好我在上海逗留时间不长,于是我平生第一次蓄须,回到北京后才对满脸胡须发动了一次 “ 总攻击”。
那篇中国商业记者写的报道也说: “ 与出口商品价格低廉相比,中国的进口商品却都是价格高昂。无论是手表、珠宝、成衣、鞋类、文具、食品等日常消费品,还是铁矿石等能源类产品,其进口价格都在不断攀升。一双出口皮鞋卖价为4美元,而一双进口皮鞋卖价却高达千元。”
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钢生动地概括了他所说的中国“粗放式外贸”的状况 ──
“ 按照今年的贸易额,中国无疑是全球第三大贸易国,但中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缺乏话语权,其结果就是‘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 ’ 。”
“粗放式外贸”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今年 12月11日,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四周年纪念日;而相距仅仅两天,也就是12月 13日,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谈就要在香港拉开序幕;再过一天,即12月14日 ,首届东亚峰会也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本星期大概是全球贸易史、地区贸易史与中国外贸史上非常繁忙、也十分重要的一周,但与此同时,中国却陷入了对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外贸模式的深刻反思之中。
中国“入世 ” 四年,其外贸依存度也逐年提升: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中国正式 “ 入世”的那一年(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即外贸依存度)为44%; 2004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为69.6%;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77.5%;而今年10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进一步提升到80%。
许多中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发出了危险的信号,中国经济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改变这种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局面,形成内向型经济主导的格局。
而谈到“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 ” 的“ 粗放式外贸”时,李成钢也说,尽管中国今年的贸易总额预计将达到1.4万亿美元,但贸易大国远非贸易强国。他说,所谓的 “ 粗放式外贸”就是主要依赖于低人力成本竞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营销网络,在国际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
而中国的这种“贱卖贵买 ” 的进出口模式,注定是一种难以长期为继的发展模式:中国低劳力成本带来的出口优势不仅在国外频频受到反倾销调查和保护主义反弹,在国内也承受着出口企业不景气和某些出口企业密集地区“民工荒 ” 的沉重压力。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降价 “ 血拼”的出口模式中,不仅中国企业一方面做着“ 亏本生意”,另一方面却背负着 “ 对外倾销”的骂名,而且人数众多的中国 “ 打工者”也一方面肩负着“世界工厂 ” 订单激增的沉重劳力负担,另一方面却没有因此享受全球贸易迅速繁荣的经济利益。
12月9日,国际自由工会联盟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自4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减贫进展一直停滞不前,预计在2001至2007年间,将有逾四分之三的农村家庭实际收入减少。
这份报告表示,随着大量中国农业人口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在城市里争抢工作岗位,从而打压了工资,中国正成为世界的血汗工厂。
该报告称,中国“入世 ” 后的赢家其实还是早期经济改革的获益者:私营企业家和白领工人,而输家则是蓝领工人、农民和无一技之长的办公室员工。报告这样写道: “ 那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从T恤衫到 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人,常常每周要工作60至 70小时,挤在每间8至 16人的集体宿舍里,每月收入还不到44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如果出工伤,他们面临的唯一前景就是失业。”
早些时候,香港乐施会也表示,享受补贴的廉价美国棉花的涌入阻碍了中国棉花产业的成长。该组织估计,每年价值约 30亿美元的美国棉花补贴使中国今年损失了 2.08亿美元的收入,并因此丧失了72万个棉花产业的职位。
香港乐施会提供的数字构成了一幅颇具讽刺意味的画面: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从美国进口棉花数量在 4年内飙升了21倍,挤压了中国本土的棉花生产,而中国纺织品出口量猛增──其中一些是用进口美国棉花制造的─ ─却导致美欧对中国服装进口实施了临时性限制措施。
中国《南方都市报》回顾中国 “ 入世”四周年的一句话,可能概括了中国那些原来全身心拥抱自由贸易的“自由派人士”的惶惑: “ 四年以来,原来我们担心的弱势产业不堪一击的情况并未出现;但我们所憧憬的自由竞争、自由交易的经济世界也没有如期而至。”
评论
深深被楼主的爱国精神打动!我也了解到中国粗放型的出口模式.也觉得这种模式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计.我觉得这种模式的形成归功与也归咎与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更归咎于有些官员为政绩而牺牲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同样,中国商业界也缺乏象外国商会的那种凝聚力.中国人自己的互相压价给了外国人便宜,却牺牲了中国底层的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生存利益.我觉得中国应该加强商会的力量,通过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庆幸的是中国中央政府已经感觉到这种态势了,温总理也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我对中央政府的政策一向认为是很符合中国实际形势的,怕就怕地方政府是否有足够强的执行力或者说愿不愿意执行.
评论
我觉得在打造品牌方面福建省比广东省做得要好得多,在新闻里看到福建某个市的政府,只要企业打造出一个品牌,政府就奖钱!现在福建的好多服装都很出名,比如说七匹狼等等.
评论
中国制造,太需要自己的品牌了。
我辈当努力!
评论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评论
中国有品牌吗?
中国所谓的品牌能赚钱吗?
中国所谓赚钱的品牌几个是得到认可的?
评论
这文章很很,把他顶起来.!!!!
评论
中国制造总有一天不再是低价的带名词!
评论
中国正成为世界的血汗工厂, 哎
评论
四年以来,原来我们担心的弱势产业不堪一击的情况并未出现;但我们所憧憬的自由竞争、自由交易的经济世界也没有如期而至。”
加拿大电商我的客户需要从非洲免关税国家进口一些商品,所谓的免关税是不是也不用交增值税。 如果要交增值税,增值税的税率是多少? 菜鸟向各位前辈请教了。 评论 关税与增值税是俩个税种 加拿大电商Hallo, bitte schicken Sie uns mehr info uber die QT8-15- Machine MfG Alfredo 评论 晕死 是德语 你去德语区问问吧 评论 要你关于QT8-15- 这个型号机器的信息 评论 跟你要关于QT8-15- 这个型号机器的资料信息
·中文新闻 维多利亚州 CFA 首席官员“感谢”紧急服务人员
·中文新闻 维多利亚州消防员在全州面临“绝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