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外贸
第一篇:新的开始有很长时间了,一直想写一系列的文章,记录创业十年的经历,聊聊跨境电商的感悟,谈谈管理中的困惑,不一而足。
可是一直狠不下心来,总担心会坚持不下去。
现在终于定下心来决定写了,我不知道能走到多远,但我想呢,再糟糕的记录,总能在随后读起时有甜蜜和满足的成就感。
2015年10月份,将创业整十年了,年会时我说,要好好准备,给自己一个总结,给团队一个总结,从现在开始的日志,也就作为10年总结的开始吧。
上面提到,我会在随后的文章中,写一写创业十年的一些经历,挫折也好,感悟也好,随意记录吧,当然,也期望感情喷薄时,能有一些有温度的文字,如果恰恰你读了,有所感触,也算是我文字记录的一点额外的收获吧;
再就是,会写一些跨境电商实操中的一些东西,毕竟自己操作了6年之久,多少有些感触,记录的过程也算是对自己思路的一种梳理吧;
当然,系列文章中,还打算写一写管理中遇到的困惑,这里我用到“困惑”,虽然带团队有10年了,可是每每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面对现实,总会觉得不满意,面对前方,总是觉得蛮多问题,姑且作为自我剖析,兴许,遇到你恰恰有见解,也欢迎给老魏我一个指点,在此谢过!
当然,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坚持写,也算是对自我意志的一种磨练吧。
最近在读羊皮卷,希望是两种坚持的一种相互促进吧。
说得再实在点,其实决定提笔,还是由于最近关注了很多的自媒体,对于其中的一些,老魏我佩服有加,而对于其中的一些,咱又觉得他们似乎缺了点什么,好吧,那咱也去走一遭试试吧。
所以呢,这一系列的文章吧,也算是老魏我运作跨境电商行业自媒体的一个方面吧。
有些人读了可能会笑了,觉得话题有点大了。大就大吧,虽然梦想不一定能达成,但有点理想总是好的。
心中期望考100分,结果可能只是80分;而目标定在60分万岁,结果却可能是不及格。
评论
第二篇:顺势而为
早晨起床,站在阳台上远眺,淡淡晨光映着一排排高楼。
我在想,这些楼的主人们最近几年一定是心里难抑喜悦之情的,在前海概念被炒得火热的时候,持有这里的房产,无疑是待价而沽的。
但资产的增值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呀,无非就是,他们在时间跨度的某一个点,买了这片区的一套房。
用结果去推演过程,我们都还会告诉自己一个词:顺势而为!
雷军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那么,什么是风口,什么是势?
我想,这是作为跨境电商人应该在埋头拉车拼命赚钱的同时,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看到很多媒体的很多评论说,跨境电商群体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群,内敛,不张扬,不暴露,只顾闷声发财。
事实也许如此吧,毕竟,现在,即便你身边很好的朋友,你也很少会去直接询问,你工资多少呀,而他,更不会直接告诉你,我工资多少多少。
不声张,无非是因为,跨境电商的门槛太低了,你的一款产品卖得好,你很兴奋的谈起你的爆款,很抱歉,明天,它将不再是爆款,因为你的听众已经蚕食了你原有的市场份额。
与其如此,不如不说。
但,只要市场存在,终有一天,你的产品优势将不再是优势,毕竟,谁的背后都有那么一些人在盯着你,把你定为竞争对手,虽然你永远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
所以,埋头拉车的同时,更需要做的是,抬头看路。
抬头,就是为了找到风口,找到势。
我想,对于跨境电商来说,2015年最大的势,应该算是移动电商的蓬勃发展了吧。
物流成本上升,Ebay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跨境电商人,没必要顽固的守着Ebay,如果你还憧憬着它老树发新芽,我总觉得有点痴人妄想。(我曾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分析过Ebay平台是如何走向没落的,以后有机会的话,贴出来给大家分享吧。)
回到主题,什么是2015的势呢?刚才谈到,移动电商。哪一个是典型代表呢?Wish!
所以吧,老魏我觉得,作为跨境电商人,多花些精力去研究研究Wish吧,说不定,你将面对别样的一番风景呢。
至于另一个方面,Amazon平台开放,准入门槛低了,你为什么还不赶快进入呢?
评论
第三篇:导师与修行
昨晚与两小兄弟聊天,因为两个我都曾经带过,一个现在做得风生水起,另一个却没什么起色。
早上起来,回想昨晚的聊天,就有了本篇的标题。
关于导师,顾名思义,就是老师、教练、引路人,虽然我们平日里可能并不会太多意识到自己的导师,但认真去想,我们走的每一步路,其实都是由导师的陪伴和指引的。
比如,是谁,引路你走入了跨境电商行业呢?
可能是身边的一个朋友,可能是你原来上班的那个东家,也可能是你的供应商你的客户,亦或者是由于某一篇你曾经读到的文章。
比如,昨天,有网友和我聊天,说她每周都会关注李氏春秋的博客,老魏我也是经常阅读李氏,读来总会觉得意味深长意犹未尽。好吧,在此就给大家做个推荐,跨境电商人在阅读到老魏的这篇文章时,不妨也去多多关注李氏春秋吧,当然,如果恰恰你和李总熟悉,也不妨给老魏我引荐一下。像那网友和我,在阅读李氏博客中获得受益,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李氏就是导师了。
也比如,老魏我起笔写博客,不能不说是受了经常关注的几个人的影响,当我每天在阅读他们的文章时,我看到他们的勤奋、坚持和执着,我告诉自己,这些品质是我该培养的,于是,我就开始写了。我关注的那些人,他们自然也是老魏我的导师,虽然我们素未谋面。
有些导师是客观必须的,比如进入一家新公司,手把手带你教你的主管,但独立做跨境电商的童鞋呢,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自己主动的去找到能给自己一些指引的人,毕竟,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所识终会有限,而你拜的导师,也必将给你些许指引。
前边说的是导师的必要性,有了导师,想取得成绩,关键还是得个人的努力。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比如本篇开头我提到的两个小兄弟,同样的指引结果却大相径庭。
也比如,老魏我在读李氏博客时,每有感触点,都会反复琢磨多次思量,这琢磨这思量,自然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要不然,酒肉穿肠过,万事化乌有,受益也就了了。
所以,归结一句话,前行的路上,要学会拜师,要懂得修行。
评论
ad
评论
坐等更新
评论
谢谢大家的支持
评论
第四篇:当我跑步时,我想了些什么
最近,办了健身房的卡,开始主要以跑步为主的健身计划,每天跑步40分钟。
春上村树写过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所以,当我站在跑步机上,当跑了20分钟后,感觉腿的运动变得越来越机械的重复,脑子越来越空白,内心的坚持和放弃彼此交错时,我不禁想起了村上春树的这本书。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的题目。
当我跑步时,我想了些什么呢?
我想到了自己的跑步的习惯,也许不能称为习惯,毕竟很久没有跑了。但我知道,相对于身边的大多数人,我的跑步经历还算是习惯了。
记得05年,在东莞虎门,刚工作不久,在一个非常偏僻的一个旮旯角的小公司上班,领着很低的工资,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每天下班就窝在租住的一间小隔间里,每天下班回到出租屋,一开灯,满屋子的蟑螂匆忙四散,就在当时,我每天早早的睡觉,早上5点钟就爬起来,沿着一条马路跑步,路边是时不时呼啸而过的泥头车和扬起的灰尘,我就这样在灰尘里穿梭,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当时是锻炼身体还是呼吸PM250。
之后换工作,来深圳,然后在华强北附近创业,住在中心公园附近,每天早上起来,去公园里跑步,绿树,红花,鸟鸣,徜徉在里面跑步,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再后来,带着一颗冲动的心,和朋友一起在宝安开办工厂,举家搬来宝安,依然还能时不时的起来跑步,只是跑步的环境也变成了海边,有时看到潮水涨起来的浑浊,有时看到潮水退去后的污浊,但空气还算清新。
而后女儿读小学,晨跑就被安排孩子上学所占用了,跑步也就中断了,但偶尔还会抽出周末,尽情的跑一次。
到现在,某一天,经过健身房门口,收到一张宣传单,就顺势上去瞧了瞧,然后就缴费,办卡,重新把运动规划进日程,只不过,晨跑也改成了下午跑。
当我跑步时,我想了些什么呢?
正如文章的开头我写到的,刚开始跑步是比较简单的,但因人而异,跑到一段时间后,每个人都会进入机械麻木的重复抬腿状态,村上春树在他的书中谈自己马拉松跑的描述中,也曾提到类似的情况。
一旦进入机械麻木状态,脑子就成了一片空白,你不会再去想很多事情,可能唯一想的就是:放弃还是坚持,停下来还是继续。
我为什么想跑步,为什么想以相对长的时间跑步?
因为我确实非常喜欢这种状态,每次脑袋里两个小人的激荡冲突后,当我按预定的计划跑完时,我都非常享受那种完成后的喜悦,虽然身体疲惫,但毅力成长。
我一直觉得,耐心,毅力,恒心等等这些品质,和肌肉一样,需要锻炼的,譬如你昨天做了30个俯卧撑,今天感到胳膊的酸疼但仍然坚持着做了30个俯卧撑,明天你依旧坚持了,一天天下去,半个月之后,你发掘,胳膊上的肌肉开始成型了,而你也轻松的完成远远超过30个的俯卧撑了。我把自己的锻炼,更多的归结于对内心的一种磨练。
单纯的自我激励自我鼓励,也会想跑步一样,慢慢的就麻木了。
所以,跑步时,我也想一些其它的东西,让自己空白的脑子充盈起来,比如,想到了最早的跑步经历,高中时,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我们一行人如脱缰野马,奔向学校外面,沿着一片菜园跑着,是锻炼也是对学习压力的一种舒缓,今年元旦高中同学聚会,一同学还提起当时跑步时空气中飘荡的那股大粪味,谁让绕着人家的菜园跑呢。回忆,总是那么美好。
不能静坐冥想,就去跑步吧。
[ 本帖最后由 惬意的慵懒 于 2016-2-22 17:31 编辑 ]
评论
写得很好! 受教了! 期待更新!
评论
第五篇:从“陪妈妈逛街”中看公司管理
一个孩子和妈妈一起逛街后,画了一幅“陪妈妈逛街”的图画,妈妈看了图画,一下子惊呆了,孩子画的,居然是一条条林立的腿。
一幅看似不可思议的图画,换做孩子的立场来看,却又合情合理,人小个矮,走在人群中,能够看到的风景,也只能是一条条腿了。
读这个故事时,我不仅想到小公司的管理。
对于初创型公司,可能有很多方面制度不完善,老板会全心全力的找发展出路,不遗余力的工作,而同时,心里也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员工应该也努力做啊,因为努力做好了对大家都有利等等。但实际的状况可能并非都如愿。于是老板可能会觉得,员工不努力、偷懒、懈怠等等,我倒觉得,团队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向善向上的,他之所以今天没有达到你的期望,会不会是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呢?
没有完善的规定,员工会不知道底线在哪里;没有系统的指导,员工会不知道完整的作业流程;没有制定合理的目标,员工会不知道将要达到的地方是什么。
所以,员工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情,而这就会产生“陪妈妈逛街”中只能看到大腿的境况。
初创型公司,除了老板努力工作之外,也更应该在框架和规则制定上下功夫,否则,只能是老板累得要死,员工却产生不了期望的效益。
评论
谢谢
评论
感谢吧友们的支持,祝大家周末愉快!!
评论
第六篇: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见了一个创业者,这是两个月来的第三次见面。
初次见时,我刚开始写文章不久,他正纠结在辞职创业与否的抉择中,循着我的文章而来,简单的沟通,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二次见面是在一周以后,他辞掉了工作,决定创业,而入口就是跨境电商,这次,经历了将近两个月的创业经历,他带着对这段创业成绩的满意而来。
经历了将近两个月的创业,他依然蜗居在租住的小房子里,不同的是,多添置了一台电脑,熟悉并同时操作速卖通,Wish和Amazon平台的账号,也切切实实的开始盈利。
对于这样的创业结果,他是兴奋和满足的,而我作为他踏入跨境电商的引路人,也从最初的忐忑,担心他是否能做好,到现在对他越来越自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满意。
我问:”经过这两个月的创业,算是熬过去了第一步,你有什么感触呢?“
他说:”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选择创业是我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虽然这两个月来发过愁,吃过苦,熬过夜,遇到过很多挫折,但回头来看,这段时间也恰恰是我成长最快的一段,我基本上完成了从工作人到创业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做事的积极主动,看待事物的更全面,考虑问题的更细致,更多的是心态的转变,我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以前的老板的所作所为,这在我工作时是不可理解的。“
我问:”那你觉得你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他说:”主动出击和全力突破。“
我问:”具体怎么讲呢?“
他说:”在我打算辞职时,对下一步怎么走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当我读了你的文章,觉得你应该能够给我一些指引,所以我来拜访你,进而跟你学习,这些都是我主动出击的表现,试想如果当时我没有来见你,我现在可能还在筹划中,因为我的主动,也因为你的悉心指导,几乎每天向你问这问那,有时候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你的解答让我得到答案,我最终还是走得更快了,另一方面,在没有人给我指导时,我的执行力很差,做事经常拖拉,但由于需要完成你交代的任务,我按照你的引导,全力以赴的一步步往前走,这既锻炼了我的执行力,客观上也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我说:”能够取得喜人的成绩,关键还是有赖于你自己的努力。“
他说:”表面上看是如此,但实际上却未必,我之前也曾尝试过创业,也曾走过弯路,最后都不了了之,但这两个月的经历,却让我信心满满,你之前写的《拜个师傅》我专门打印出来放在自己的桌面上,为的是随时提醒自己听话照做,有时候你讲的一些东西我听的时候并不是很理解,但按照你说的做下来后,我就明白了你安排我那样做的原因,而这些在没有做之前是未必能看到的。“
我问:”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呢?“
他说:”现在虽然亚马逊、速卖通和Wish都开始做了,各个平台规则也基本熟悉并且都有订单了,但我还是觉得应该集中精力在亚马逊,努力去打造出自己在亚马逊的竞争力。“
我说:”是的,对于新手卖家来说,在资金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专注于一点是很关键的。“
他说:”对,我也是这样想的。通过对三个平台的了解,我觉得亚马逊还是比较容易快速成长起来的,所以我打算专注于亚马逊,其他平台的账号只是维护着,以备以后发展起来之后再使用,亚马逊上,当前FBA发货仅有一半左右,自建Listing也比较少,我打算下一步增加发FBA的产品数量,同时对精选的产品自建Listing。“
我问:”最近跟卖的产品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他说:”没有。除了最初不理解侵权概念胡乱跟卖收到警告邮件之外,最近按照你给出的标准,精选跟卖产品,当前的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侵权风险,所以我才敢放心的使用FBA。“
我问:”平时熬夜吗?“
他说:”熬。很多时候,或者为了更新价格,或者开发新品,不知不觉就睡晚了,但这没有什么,我越来越享受这种自发的工作状态。你之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痴迷的东西,我现在的感觉就是,我痴迷自己在创业中的这种状态,虽然每一天都会面对各种问题和境遇,但每一天都是新的,都会有新的进步,我能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步子。“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曾看到过无穷多的答案,每个循着答案而来的人,似乎都有一颗创业的心,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该上班的上班,该徘徊的徘徊。
很多次和见面的网友聊起,我总说,创业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很苦逼,很煎熬,你看到的创业成功者的背后,一定有比辉煌更艰辛的苦和累。
在前边的文章中,我写过创业需要快行动,因为行动慢了,你的信心会逐步被消耗,你的疑虑会越来越多。而真正的创业者知道,所有的问题,最终都会有答案,而答案,就在行动中。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行动力,执行力,专注,坚持,必然是答案的一部分。
评论
第七篇:创业者的姿态
因为写了一系列日志的缘故,时不时会有网友约见面聊聊,若非有特殊情况,我一般都会答应。
我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约见面的网友呢,基本上都是创业者,有的创业多年,有的刚刚起步,无论有怎样的背景和经历,无论带着怎样的目的来见面,至少于我而言,我坦诚相待,知无不言,交流中,我也可以从对方的身上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其实,交流的意义,就在于彼此从对方身上学到了一些技巧,开拓了一些思路。遇到投缘的,多了一个知心朋友,那是再好不过的。
见了一个网友,在QQ上已经聊过多次,大概知道他正在计划做跨境电商,以此创业。
他说:“我困惑究竟该做那个平台呢?做Ebay吧,听大家都在说Ebay在走下坡路,而且当前新手操作难度大,做速卖通吧,感觉价格战泛滥,没什么利润,做亚马逊吧,好像不太好申请账号,而且听别人说门槛比较高。”
我说:“我们聊天到现在有一个多月了吧?”
他说:“有了,我从你写日志开始就关注你,就开始和你聊了。”
我说:“从一开始,我就建议你无论决定做哪个平台,都先去注册账号,对吗?我建议过你,如果临时决定不下来做哪个平台,就先用手中的资料,把能够注册的账号先注册下来,对吧?我说过,行动大于一切,对吧?”
他说:“是的。”
我问:“你现在注册了多少个呢?”
他说:“我只注册了个速卖通账号,别的不知道怎么注册。”
我说:“所谓的不知道,都只是借口罢了,不知道的你可以问我,可以问身边懂的人,可是你也没有问我,也没有问别人,只是以不会来搪塞自己。你不是因为不会而没去做,你是因为没有强烈的改变自己现状的意愿而不去做。”
接着,我给他讲了一个小兄弟的故事,我几乎是同时认识他们的,这个小兄弟在和我交流两次后,急急的和我约了见面,坚持要我带着他做。见面后,我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前做淘宝,有过成功也有过挫折,现在淘宝难做,决定转做跨境电商,但英语底子近乎无。我给出建议,建议他如果真的想做,那么就直接切入Amazon, 直接从FBA开始做,聊天过程中,这个小兄弟不时低头做笔记。三天后,小兄弟资料准备齐全,力邀我过去他处协助他完成Amazon账号注册,P卡注册,帮助他发布第一条产品,给他讲解了FBA的操作方法。前几天,小兄弟告诉我,他现在每天有40单左右,预计7月份总销售金额接近1W美金, 有1W人民币以上的利润。
我说:“你知道和这个小兄弟相比较,你缺少了什么吗?你缺少的是创业者的姿态。每一步都在观望,都在给自己找借口,却不肯付诸行动。哪怕是再轻微的行动,也会影响人生发展的轨迹,但仅凭着美好的想法,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创业者的姿态就是干,就是行动。
我之前可能不懂,但从我听闻的那一刻,我要立马行动,我的行动可能达不到完美,但动而失败总比坐以待毙要好上千倍。
这才是创业者。
前几天的日志中,我提到亚马逊可能会关闭美国站点的申请入口,昨天有网友告诉我,一口气申请了8个账号备用。如果消息不属实申请入口没有关闭,对于已储备了账号的卖家来说,有何损失呢?如果没有行动,而申请入口正好真的关闭了,你岂不是又得继续彷徨了?
评论
第八篇:专注的力量
下午和朋友聊天,聊到今年的电商形势。
基本上,大家的共识是:平台选择多元化,政策扶持力度大,不再会为缺账号而发愁了。
可是,大家真的更多的赚到钱了吗?
似乎并不明显。
没赚钱的原因是因为竞争的加剧吗?
似乎也不明显。
那么原因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分析的结果是,大家似乎都觉得资源更多了,更可以大展身手了,于是,多平台,多账户,多渠道运作,造成的结果却成伸出了两掌却难敌一拳,看似一片繁荣,精力被稀释在各个环节,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如果说,勤奋是一种美德,那么,专注则更是为勤奋添砖加瓦的一种美好品质。
当我们面对的选择太多时,专注的力量则更容易彰显出来。
有个做了多年Ebay的朋友,经过多方信息分析,感到Amazon相对高端稳定,果断专注于Amazon平台,以三四个人的小团队,轻松做到一年内购置两部豪车;
也有个朋友,一直坚守着Ebay平台,没有因为Aliexpress的低门槛而粗暴扩张,他专注坚守于Ebay, 进行精耕细作,优化产品线,针对性的充分利用海外仓优势,维护账号良好表现,以一个非常小的团队,做到月销售额50W美金,并且保持着20%左右的高利润率;
还有个朋友,进入跨境电商比较晚,从淘宝转而来到速卖通平台,认准了跨境电商这个领域,研究平台规则,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手段,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保持着日出千单左右的稳定状态。
和这几位朋友聊天,他们都透露着对自己所操作平台的熟练甚至精湛,而对其他平台,几乎不花费任何心思去关注分神,也正是这种专注的态度,才打造了他们各自在自己领域的不菲成绩。
我一直在说,我写的这些文字,基于自己的爱好,记录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于大卖家来说,几乎无用,毕竟我提到的很多个例是无法撼动一家规模团队的现有体系的,但对于新手卖家来说,一定会有某个点,恰恰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任何领域,走得最快的人,未必是最勤奋最辛苦的人,但能够站在别人经验基础上,拿着前人用时间用金钱换取钥匙的人,则一定可以走得轻松快捷。
老魏我的期望也无非是,希望在自己的日志中,你能发现某一串正好适合你的钥匙。
评论
第九篇:创业者:努力的遇见对的人
在创业的过程中,当接触越来越多的人,经历越来越多的事,我也越来越感觉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的不懈努力之外,更多的在于在关键的节点遇见对的人。
首先说努力,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绩进而取得成功之类的话,相信每个人都听过无数次,也一定会在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中找到佐证--他那样努力所以取得了那样的成就。
但仅仅靠努力就够了吗?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清洁工,无论他再怎样的努力工作,把地面扫得干净,把物品收拾整洁,充其量来说,也就是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清洁工罢了;一名员工,工作再怎么认真细心用心努力,工作做到一百分,也无非是多涨点工资,多拿点提成,被评委优秀员工罢了。
而这些,顶多只能说是一点成绩,显然是不能称之为成功的。
成绩,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在本职的工作上,通过付出劳动,用心做好,就会取得相应的成绩;而成功,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成功意味着你需要超越原有的阶段,进入到下一个层次,而这个超越,仅靠努力似乎是远远不够的。
这时候,你需要遇到对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老师,朋友,兄弟,竞争对手,甚至是偶遇的某一个萍水相逢的人,甚或者是旁边人的一句话,书报上的一则消息。
世上没有天生的创业者,从工作到创业,看似简单的一步,却似乎又是很艰难的逾越,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选择工作呢?那么,这一步逾越,来自哪里呢?因为你工作努力,所以你选择了创业?我想,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会否认。因为,你肯定不是当时那个工作环境中工作最努力表现最好的人。为什么你选择了创业,而其他人,依旧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平淡的日常工作呢?
每当我们回忆起自己创业的第一步时,总会记起某些人某些事,正是因为有了那些人那些事的出现,才帮你突破原来束缚的茧,破茧而出,开始走上创业的路。
你选择什么行业、选择什么产品,往往同样的是基于对某人的成功事例的感触,进而去接触,一步步从不知到有知,从常识到专业,你慢慢的发现,你创业的路一步步开阔了。而这一步步的发展,虽然和你付出的努力分不开,但更多的是因为最初的那一步,因为最初的那个人给你指引的那条路。
而那个为你指出方向的人,就是你所遇到的对的人。
记得刚创业时,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偶尔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讲起他所知道的别家公司的一些操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最快速度的对业务做出了一些调整,生意开始走上正轨,就这样,走过了创业的第一阶段。多年过去以后,我一直觉得,那个朋友,就是当时我所遇到的对的人,没有那样的机缘巧合,通过努力,虽然会出现一些结果,但未必能够有太大的效果。
后来开办工厂亏得一塌糊涂,在茫无目标的情况下,和一个做Ebay的朋友的一次谈话,我开始了Ebay之路,一步步走出困境,虽然这些年的发展称不上成功,但每当回想这一步步的经历,我总觉得,那些向好的方面的转机的出现,都正是因为遇到某个人。
创业之后,和身边同样初创业的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也尽可能的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一些技巧,比如这一直坚持写的跨境电商干货日志,也确确实实的有不少朋友受益,发展得很好。我也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对于他们当时的发展阶段来说,我可能就是他们遇到的那个对的人。
当然,仅靠遇到对的人,自己不努力,也无法取得成功的。努力和遇到对的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任何人,都在追求一种对等的交往和交流。
也许,今天我们是小弟,遇到了某个高能量的大哥,凭什么我们能获得对方的指点呢?如果我们自己是积极的、向上的、有激情的,对方自然愿意给予指点,而如果我们本身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对方自然会避而远之;同样的,如果今天你有幸是个大咖,你是愿意帮助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还是劳力劳神的给出了好的建议却被人当做聒噪呢?
所以啊,对于初步创业者来说,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无非是努力的做好眼下的事情,同时,努力的去遇见对的人。
加拿大电商Hallo, bitte schicken Sie uns mehr info uber die QT8-15- Machine MfG Alfredo 评论 晕死 是德语 你去德语区问问吧 评论 要你关于QT8-15- 这个型号机器的信息 评论 跟你要关于QT8-15- 这个型号机器的资料信息 加拿大电商我的客户需要从非洲免关税国家进口一些商品,所谓的免关税是不是也不用交增值税。 如果要交增值税,增值税的税率是多少? 菜鸟向各位前辈请教了。 评论 关税与增值税是俩个税种
·加拿大房产 大蒙特利尔 - 公寓楼的下水道overflow,弄坏了洗碗机,修理费用
·中文新闻 两名渔民在南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被发现生还,担心他们在海上
·中文新闻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澳大利亚女性盖尔·哈迪曼 (Gayle 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