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外贸
希望不会被那个工厂看到,平时他们也赚太多了吧?
做个模板,
Product: Garden Umbrella
Discription: 180CM/8ribs/Nylon/pole:19/22/Without tilt
FOB Price: 1.60USD
评论
人也别太贪心那,你要赚钱别人也要赚的呀!
评论
那里那里,跟贪心一点关系都没有,压多了又不是我的,而且他们赚的也太多了。
有个朋友透露说,她年前出的2个HQ杂货赚了16万RMB。我还感叹我压价能力不够呢!以我的下单数量,没有利润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更要狠狠的压。
就经验来说,FOB 2元美金左右的相当有金属成分的非电器产品,一般情况下应该有0.1美圆以上的下降空间 - 尤其是贸易公司。按照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在可以接受的接单利润上还有6%以上的纯利润,按照一个7万美金左右的定单来算,就是还有5000USD左右的利润,连退税45000RMB,实在是太多了。
评论
我也是做采购的,我想生意应该是双赢,几%有利润不算高呀,其实压的低你可能是抢到了单子,但长远来看并不见得就是好事,事实上中国制造为什么吸引人?双方都该有合利的利润,你压不下来也可能存在你并不太了解所采购有商品,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只能怪你自已,我是在义乌,这里给我感觉,那些商家\厂家已以开始达不到我有利润我情愿不做的地步.采购虽是拿钱购物,比起销售是容易的多,但其中也是有不少学问的.以上想法供参考.
评论
我从来不主张什么“双赢”,能下单一次4万5万6万件对他们来说就是赢了,对我来说什么都没有,工资还是那个工资,公司的利润也不会变成我的利润。——从这方面来说,我的确有点心里变态。
供应商(尤其是某些不是很大的贸易公司)投机心理太重认为能赚多点就多点,操作人员(甚至是老板)太懒对于修改某些部分达到目标价格这方面完全没有主动的思维(不排除对自己销售的产品不懂),这些都是造成价格高于目标价格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个帖子的本意就是要让那些懒惰的或者投机的供应商接受一下惩罚,也探讨一下究竟工厂的底线能去到那里。
我们做采购的都知道供应商得知别人价格比自己低的时候都喜欢说,自己的价格比别人高,质量也比别人高。
但是,我们自己要的却是:本公司的sales,或者合作的超市能够接受这个质量和价格 。这个”最便宜“的定义,前提就在于别人愿意对这个价格下单。只有一个烂价格,不谈质量是没有意义的。
评论
organor 的这个边际利润的运用非常的渗透,我认为适当的压压供应商的价格,这是我们做采购的基本,但有些时候也不能太过分,至少不能低于该产品在行业内的价格底线,不然对长期合作确实有一定的不利啊。
评论
我们采购与供应商的关系已经不是那种单纯的讨价还价的买与卖 的单一关系.近年来随着功能经济思想的产生和生产者责任的延伸,供应商与其顾客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以前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以产品为中心的供求关系将逐渐被以服务为中心的供求关系所替代;以前供应商只关心向下游企业提供它们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而不管下游企业是否有能力用环保的方式去处置它们,现在上游供应商越来越关注其产品对下游产生的环境影响,并在环保方面与下游企业积极合作,此时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环境改善不再只是制造商的事,而且成为制造商与供应商共同的责任,供应商参与下游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下游企业协助上游供应商改进其产品和包装。
我们采购在供应商方面,寻求的是一种长期的合作.所以说,讲求的是一种互惠共荣的合作机制.建议楼主,不要压价压到双方关系破裂.当然,如果说本来对该供应商就不满意,目前又出现了合适的替代供应商的情况不在此列.
评论
嗯,我的目的就是要尽量接近底线,这个也是一个称职的采购应该考虑的事情。
长期跟一个公司的合作 (本公司就经常这样做)会一定的弊端,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低端领域,所以backup的供应商有时间的话,应该同期寻找。
为什么长期合作不找其他供应商有弊端?
- 投机心理
- 缩小自己的视野
- 供应商对自己公司太了解(好处也是坏处)
- 孳生附加成本(inspector方面,采购方面)
等等
就个人而言,缩小视野是致命的。
加拿大电商Hallo, bitte schicken Sie uns mehr info uber die QT8-15- Machine MfG Alfredo 评论 晕死 是德语 你去德语区问问吧 评论 要你关于QT8-15- 这个型号机器的信息 评论 跟你要关于QT8-15- 这个型号机器的资料信息 加拿大电商我的客户需要从非洲免关税国家进口一些商品,所谓的免关税是不是也不用交增值税。 如果要交增值税,增值税的税率是多少? 菜鸟向各位前辈请教了。 评论 关税与增值税是俩个税种
·生活百科 Fronius Primo gen24 8.0随机掉落功率gen
·生活百科 RCA的适配器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