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进出口外贸[华东]贸易融资的方向



加拿大外贸

利用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贸易融资进行线上线下整合发展互联网贸易融资将是贸易融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热点融资

热点融资一:钢贸融资

钢贸融资曾经一度在银行供应链融资和大宗商品融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2009年的“4万亿”刺激政策后,钢贸融资可以轻易地从银行获得几倍于2007年的信贷额度。2011年达到顶峰,全国钢贸融资1.89万亿,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风险。当年开始,地产调控和信贷紧缩导致钢材价格进入下行通道,银行收紧对钢贸企业的信贷支持。2012年接连发生当事人“跑路”、自杀事件,钢贸融资风险逐渐暴露。2013年,政府、金融、产业全面去杠杆,钢贸融资进一步恶化,钢贸融资纠纷案件呈现井喷式增长,长三角地区多家银行深陷诉讼漩涡。在银行惜贷和催贷的情况下,钢贸商普遍转入民间融资,为了还贷,也为了维持行业正常的融资需求。

钢贸融资的主流模式是“保兑仓”。这个融资模式下,由钢厂、钢贸商和银行三方合作,钢贸商向银行交纳保证金后,银行开出承兑汇票,钢厂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发货,货到了仓库后,转换成仓单质押。钢贸商追加保证金,银行通知仓库按比例向其释放货物。如果钢贸商到期无法补足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则钢厂负责回购质押货物。正常情况下,这个融资模式可以帮助钢厂开拓市场、减少应收账款,加速钢贸商销售周转,解决购货资金难题,由于钢厂的信用和提供回购担保,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融资风险。

钢贸融资“保兑仓”模式基于一个前提,即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否则,这一模式也会失灵,这就是供应链融资的行业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行业风险是供应链融资的首要风险。显然,面对行业风险,如何做到准确预判形势,如何做到适时进退,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选择,也是颇具艺术的高难度决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两家股份制银行分别提出了“全产业链金融”和“区域特色产业链金融”的理念并以行业事业部的架构加以实践,与其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下为上下游企业做供应链融资,不如从行业发展的高度直接审视整个行业金融需求,以产业链类经营方的身份为各个企业搭建公共的综合金融、产融结合、产业联盟、数据和咨询服务平台,做产业链金融,完整地把握风险,捕捉机遇。

当然,钢贸融资也暴露了银行融资的两类内部风险:

第一为操作风险。贸易融资风险有一条基本规律:信用风险下降的同时,操作风险会上升。因为信用风险下降源于贸易现金循环提供的自偿性资产的有效支持,而代价是在贸易流程中对自偿性资产的有效控制,这意味着操作风险的上升。据披露,“一些钢贸企业货主为了利益,与仓储企业联合进行重复质押或者空单质押。造成的后果是一票多押,多次质押把贷款额放大至多倍。而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之一。空单质押又被业内称为第二个公开的秘密。比如一个钢贸商手里只有价值500万元的货,而他又从别家借调500万元的货,一并放到第三方仓库,要求仓单质押。这一切源于银行之间质押信息不互通和仓库监管漏洞。第三方仓库由于仓储费利益,多数会偏向钢贸商。”“如今,为何这些手法行不通了?要说真正转变,就是钢贸商不正经做钢贸生意,角逐高收益项目为资金链断裂埋下了伏笔。只有少部分投回到钢铁行业中,大部分则是流入到期限较长的民间借贷中,且以投向房地产为主。事实上,所谓‘其他收益’是最容易出现断裂的环节。”显然,放款环节的存货质押和资金流向,以及还款环节的回款监控,已经形同虚设。换言之,如果有严密的流程操作控制,不可能出现完全的信用风险暴露,因为银行所控制的存货本身是可以覆盖大部分的融资本金。这是贸易融资与流贷所不同的流程性的根本要义。简单地说,正是贸易融资的流程性支持着贸易融资的自偿性。

第二为道德风险。钢贸融资流程操作控制的形同虚设,背后有着更加深刻的原因。据披露,“2013年江苏全省因钢贸市场融资黑洞被撤职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支行行长多达十名左右。”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贸易流程中操作风险的控制。然而,实施贸易融资操作的银行人员的操守出问题的情况下,信用风险没有暴露几乎就是一种可怜的奢望。2013年几个保理融资案件、信保融资案件和转口贸易融资保证金案件,也暴露了相似的问题。

2014年开春以来尽管钢贸行业和相关银行的利空消息不断,风声鹤唳,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钢贸,也离不开大量的钢贸融资,这是事实。在这个意义上,或许今年末钢贸融资的风险暴露有望见底,银行业对钢贸融资,特别以供应链形式叙做钢贸融资的重新审视和风控规范将进入新的轨道。

热点融资二:转口贸易融资和大宗商品融资

2013年,最让人看不明白的是转口贸易融资的前景。转口贸易融资基于转口贸易。关于转口贸易,2013年有两件事值得认真关注,一是外汇局20号文的出台对转口贸易的紧急刹车,二是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却预示着转口贸易的未来广阔空间。

2013年5月,外汇局20号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3]20号)出台以规范转口贸易真实性审核,缘于2012年国庆节后转口贸易和转口贸易融资井喷式增长,贸易数据过度扭曲。在这个文件的影响下,贸易数据和转口贸易数据快速压缩。其实,从转口贸易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来看,2013年6月和7月两个月的结算量有比较明显的下滑,同年8月和9月则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并达到2012年和2013年转口贸易量的月度峰值。显然,这表明转口贸易具有努力向上突破的强大生命力。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事件,也是银行国际业务的一大福音。从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中,可以找到转口贸易生命力的源头。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头戏和上海自贸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人民币对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争夺。这意味着日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将出现大量的人民币定价,也意味着相当规模的大宗商品的交易地点和交割地点的转移,从遥远的伦敦、纽约,到周边的新加坡、香港和釜山,向上海转移。当大量的国际买家和国际卖家集聚上海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出现大量的以中国企业为中间人的“狭义”的转口贸易,也会出现大量的以中国上海为货物交割地的“广义”的转口贸易。值得期待的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势必会迎来一波转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因为转口贸易本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应有之义。相应地,2014年乃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转口贸易融资和大宗商品融资,或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国际业务继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融资之后迎来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


进一步看,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的争夺方式有两种。一是“引进来”到家门口。比如,2013年11月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还比如,2012年底香港交易所收购收购全球最大的非铁金属交易所——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而伦敦金属交易所为争夺大宗商品在华定价权,正在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人民币计价合约,并以人民币结算。“这就意味着依托着大宗商品构建的金融产品将从某种程度避开美元的‘特权’挂钩人民币,毫无疑问这将为将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提供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即人民币在国际交往中清算和结算项目下的约束更少。”还比如,201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开展现货商品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这意味着境内外企业可以通过交易所平台(包括跨境电商平台)买卖现货商品,如天然橡胶、铁矿石等工业原材料、油菜籽等生活资料,并以人民币直接贸易、定价、结算和清算,“相当于开辟了面向全球的线上自贸区”。

二是“走出去”到全世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大型金融机构正在面临日益加大的监管压力,而大幅缩减大宗商品业务,便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大宗商品业务拓展了空间。如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正在通过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以间接获得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资格。还如,继2011年山东祥光铜业登陆伦敦金属交易所之后,2013年广发证券收购法国外贸银行旗下的商品期货部门,也已获得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资格。有理由相信,将来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国内大宗商品交易能够顺利打通实现无缝衔接,中国银行业的大宗商品融资业务的空间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工商银行在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而获得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资格的基础上,已经在传统仓单质押融资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具有美元融资功能的大宗商品回购业务。

2014年,上海自贸区“立足当地,辐射全国”的能量进一步释放,无疑地,将正式迎来第一波的区内外、离在岸转口贸易融资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发展的高潮。

监管规范

2013年贸易融资产品的监管规范,几乎都与代付业务有关。与金融综合化和国际化相伴前行的金融市场化,包括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是个从管制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也是个政策风险逐步释放,市场风险逐渐加码的过程。面对风险,银行首先本能地会去寻找规避的办法,找到了办法,想清楚了自然明白这本就是业务创新的机会,对市场风险如此,对政策风险也如此。显然,贸易融资也不可能例外。

根据所基于的结算产品的不同,贸易融资产品分为票据融资、信用证融资和非信用证融资。

2011年银监会对票据融资的规范,促发了信用证融资和非信用证融资业务,特别是国内代付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意思的是,票据类融资本身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继续以创新的姿态向前发展。比如,2013年末,国内一家国有大行为破解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瓶颈正式推出了票据资产托管业务——“票据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票据保管、票据审验、票据交割、交易清算、票据托收和信息查询等一体化管家式服务,几乎包括目前国内商业汇票所涉及的各项基础业务功能。

2012年8月份银监会237号文(《银监会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237号)对同业代付业务进行规范。于是,国内代付业务量立马萎缩,而各种替代创新业务迅速涌现,包括国内证偿付、国内证福费廷、国内再保理等。而2013年3月份银监会8号文(《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8号)对非标理财业务进行规范,进一步把市场资金赶往各种国内代付替代创新业务。2013年5月末银监会监管二部提示函,把以上三种业务视为新型代付业务列入237号文进行规范监管。


非信用证融资最为典型的属保理融资。银监会35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3]35号)对卖方保理,特别是单保理业务的规范,并没有改变保理融资高速发展的势头。总体来看,这个文件更多的是强调对保理融资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合理审查和风险控制做出要求,本意在于规范保理融资的市场创新,以防范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合规风险。因为市场力量作用下的流贷贸易融资化是大势所趋,贸易融资代表着传统流贷的发展方向,而贸易融资要发展必定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创新热点的轮动,这需要因势利导下的创新监管。

2014年,已经发布的国办[2013]107号文《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银监会[2014]2号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和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发布的外汇局《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既有促进之举,也有规范之意,无疑地,这都将对贸易融资市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走向

如今,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正视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和机遇。相应地,未来中国银行业的贸易融资将呈现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是交易银行业务。这个方向体现为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与现金管理业务的融合。比如,国内股份制A银行已经把供应链融资升级为供应链金融,涵盖贸易融资、支付结算、公司理财、现金管理等业务。这个方向还体现为部门职能的整合。比如,国内股份制G银行,已经把贸易融资、贸易结算和资产托管职责并成一个大部——GTS环球交易服务部。又比如,国内股份制P银行,已经把贸易融资中心、贸易服务中心和现金管理部并成一个大部——贸易与现金管理部。

第二是投资银行业务。传统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资金往往由客户的开户银行提供,如押汇、贴现、一级福费廷。如果资金由第三方银行提供,则自然转化为贸易融资的二级市场业务,如代付、转贴现和二级福费廷等。而如果资金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实际上就是投资银行业务,银行在其中只是扮演中间人或直接或间接担保人的角色。这一类业务往往单笔金额较大,集合了贸易融资和投资银行的各自业务优点,对客户来说是贸易融资业务,对于银行来说是投资银行业务。




[ 本帖最后由 jade 于 2014-9-8 15:28 编辑 ]

评论
楼主说的很到位。我们是杭州的一家贸易公司,QQ:359708361

评论
文章是分享给大家的,我是作公众号,从中个人也在学习成长,本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林建煌。 你可以加入我们的QQ 群 中国国际贸易融资群和全国的朋友交流,或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trading-finance )
加拿大电商做区块链为什么都注册新加坡基金会 目前做区块链项目的客户都会通过注册基金会来作为项目的主体,为什么都在新加坡注册基金会,首先性价比高,而且新加坡市场也比较成熟,项目 加拿大电商露天电影首发——葡中双语字幕《中央车站》 http://bbs.shanghai.com/thread-1714999-1-1.html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
  ·生活百科 来自原点的选择性率
·生活百科 太阳能池供暖

加拿大进出口外贸

加拿大电商关于免抵退问题

加拿大贸易当月销项-进项=-6万元,当月FOB总价*退税税率为10万元,那么当月可退税是6万元,免抵4万元 请问:这免抵的4万是不是要留到下期再进行抵扣????? 评论 这个问题问财务了。 评论 ...

加拿大进出口外贸

加拿大电商EN10204-3.1 材质报告

加拿大贸易路过的前辈们有没有知道EN10204-3.1证书的? 我的客户现在要求材质报告上要注明EN10204-3.1字样,但是原厂的材质报告几乎没有这个字样。国内的大厂,基本上通过了各种认证,是不是他们 ...

加拿大进出口外贸

加拿大电商外贸小白趟过的雷

加拿大贸易本人4个月换了3份工作,现在这份工作月底又要换工作了。我就说说我都遇到过哪些坑和哪些坑人的公司。 算算,去年毕业到现在有一年了。大学毕业就跑市场,自己创业,结果被现实 ...

加拿大进出口外贸

加拿大电商订舱订不到怎么办

加拿大贸易刚接触公司的地板产品,前辈却告诉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除非是大公司订购,否则高昂的运费白搭。今天带我的前辈给我算了一下运费,都一万八了都。而且说订舱也订不到。那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