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百科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证据
在加拿大
由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儿童营养研究中心(childhood nutrition research centre at the UC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联合爱丁堡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儿童健康专家所作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界卫生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证据。 相反,报告说,应该从4个月开始给孩子断奶,让孩子开始吃固体食物。报告警告说,不在6个月前开始用固体食物逐渐取代母乳,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报告说,隐患之一是可能造成孩子缺铁。缺铁会造成婴儿神经、运动肌和心理发育的障碍。隐患之二是增加婴儿出现食物过敏的可能性。报告说,在一些传统上用花生作为断奶后的替代食物的国家,出现花生过敏的比例明显偏低。隐患之三是肠胃疾病。报告说,瑞士在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六个月原则”后,新生儿出现肠胃疾病的人数出现上升趋势,但瑞士政府把指导原则改回到四个月后,新生儿患肠胃疾病的人数开始回落。 报告主要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的菲尔特丽尔博士(Dr Mary Fewtrell)呼吁,应该重新修订母乳育婴的指导原则,把婴儿只吃母乳的时间从6个月降到4 个月。 英国卫生部说,它不会改变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原则,即:“母乳能够提供6个月以内的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建议这个阶段的婴儿只吃母乳”。但是,它已经责成专家小组对婴儿营养问题作一个全面评估,包括审议《英国医学杂志》的这份报告。专家小组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评估结果。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到底该相信谁呢?
评论
09.11.1 长登卡尔加里2016 转战大温开店 北本拿比注册按摩师 注册针灸师 超赞 赏 C cutebone 0$(VIP 0) 3412011-03-17#3 REALLY?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社区护士来家访时就一直宣传世卫组织母乳6个月的观念给我,而我娃的儿科医生就在孩子4个多月的时候告诉我可以开始尝试给孩子添加固体食物了。因为这个儿科医生听我说我家娃娃的一些表现,例如她那段时间不太喜欢吃奶了,喜欢吃其它口味的东西,例如白开水;还有看见大人吃东西就一副特别眼馋的样子,有时甚至会伸手来抓。最后我就听了儿科医生的建议,4个多月就给孩子加一些辅食了。我娃现在刚11个月,因为我要上班的刚给她彻底断了母乳,改喂三顿牛奶,同时她一天三顿正餐加一到两次小点心,吃得非常好,长得也很结实。去测量身高体重都保持在97%左右。所以我相信孩子不一定非要纯母乳6个月一样能发育得很好。
评论
2004.11.15 HK签发FN(VO:LSL)2007.03.11 体检2007.11.06 香港取签2008.03.08 登陆温哥华游玩2008.03.16 长登埃德蒙顿 超赞 赏 miracleforever 0$(VIP 0) 7822011-03-19#5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蒙人,母乳除了不用花钱这个好处外,没有啥太大的好处,有没有营养取决于母亲的饮食,难道每天吃窝头的母乳也会有营养?除了水估计没什么有用的东西。看看那些喂母乳的孩子,大部分都瘦瘦的。至于抗体,主要还是看孩子在母体里的发育和天生的体制。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能详细介绍一下吗?您是根据什么得出下面的结论的现在各种说法太多,不知道该听谁的了蒙人,母乳除了不用花钱这个好处外,没有啥太大的好处,有没有营养取决于母亲的饮食,难道每天吃窝头的母乳也会有营养?除了水估计没什么有用的东西。看看那些喂母乳的孩子,大部分都瘦瘦的。至于抗体,主要还是看孩子在母体里的发育和天生的体制。点击展开...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楼上那个97%那个是超重了吧。早就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孩子不容易过胖,这就降低了未来得糖尿病的几率。用奶粉喂养的长的重,跟成长后期糖尿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用母乳喂养的小孩比用奶粉喂养的轻一点是个好的事情。6个月只是一个CUT OFF而已。长的快的小孩是可以在4,5个月的时候加辅食,但是不代表加辅食的时候就不要母乳了。也得给喝着母乳的时候,逐步加辅食的嘛。这样有些个体差异没有什么奇怪的。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老大老二喂奶粉,身体状况远不如喂纯母乳到6个月的老三。不过,看完这个帖子,终于有机会把喂老四的时间减少到4个月,谢谢LZ!!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我看的书上也是这么写的。说是配方奶中的脂肪含量高,所以吃配方奶的宝宝容易长得大。楼上那个97%那个是超重了吧。早就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孩子不容易过胖,这就降低了未来得糖尿病的几率。用奶粉喂养的长的重,跟成长后期糖尿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用母乳喂养的小孩比用奶粉喂养的轻一点是个好的事情。6个月只是一个CUT OFF而已。长的快的小孩是可以在4,5个月的时候加辅食,但是不代表加辅食的时候就不要母乳了。也得给喝着母乳的时候,逐步加辅食的嘛。这样有些个体差异没有什么奇怪的。点击展开...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蒙人,母乳除了不用花钱这个好处外,没有啥太大的好处,有没有营养取决于母亲的饮食,难道每天吃窝头的母乳也会有营养?除了水估计没什么有用的东西。看看那些喂母乳的孩子,大部分都瘦瘦的。至于抗体,主要还是看孩子在母体里的发育和天生的体制。点击展开...那妈就吃好点咧!直接从乳房出来的总比经过牛啊!人啊!水啊!瓶子啊!什么什么的啊!%―*#¥*¥# 要干净很多吧!~胖不胖这个问题~~~~~~~~~~~!我儿子纯母乳6个月时10。3KG,73CM。你觉得呢!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由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儿童营养研究中心(childhood nutrition research centre at the UC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联合爱丁堡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儿童健康专家所作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界卫生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证据。 相反,报告说,应该从4个月开始给孩子断奶,让孩子开始吃固体食物。报告警告说,不在6个月前开始用固体食物逐渐取代母乳,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报告说,隐患之一是可能造成孩子缺铁。缺铁会造成婴儿神经、运动肌和心理发育的障碍。隐患之二是增加婴儿出现食物过敏的可能性。报告说,在一些传统上用花生作为断奶后的替代食物的国家,出现花生过敏的比例明显偏低。隐患之三是肠胃疾病。报告说,瑞士在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六个月原则”后,新生儿出现肠胃疾病的人数出现上升趋势,但瑞士政府把指导原则改回到四个月后,新生儿患肠胃疾病的人数开始回落。 报告主要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的菲尔特丽尔博士(Dr Mary Fewtrell)呼吁,应该重新修订母乳育婴的指导原则,把婴儿只吃母乳的时间从6个月降到4 个月。 英国卫生部说,它不会改变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原则,即:“母乳能够提供6个月以内的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建议这个阶段的婴儿只吃母乳”。但是,它已经责成专家小组对婴儿营养问题作一个全面评估,包括审议《英国医学杂志》的这份报告。专家小组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评估结果。点击展开...这条新闻中的最重要的一条竟然让人删除了:报告的四个主要作者中的三个是跨国食品企业的顾问!
评论
回复: 英国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说,世卫组织的“母乳育婴至少6个月对孩子最好”的指导原则缺乏医学这个东西要看个体,母亲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当然母乳质量不会太差。如果母亲生完孩子又干家务又吃不好,怎么可能有好的母乳。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边的护士不管家庭状况,一味劝你喂母乳。总之还是要自己衡量一下。
评论
Lazy Boy 说:楼上那个97%那个是超重了吧。早就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孩子不容易过胖,这就降低了未来得糖尿病的几率。用奶粉喂养的长的重,跟成长后期糖尿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用母乳喂养的小孩比用奶粉喂养的轻一点是个好的事情。6个月只是一个CUT OFF而已。长的快的小孩是可以在4,5个月的时候加辅食,但是不代表加辅食的时候就不要母乳了。也得给喝着母乳的时候,逐步加辅食的嘛。这样有些个体差异没有什么奇怪的。点击展开... 我女儿大个和母乳还是奶粉没有什么关系。她一直是母乳喂养的,到现在快一岁了喝过的奶粉不到100克。没办法,小人家不爱喝奶粉,喝一口发现味道不对立马就把奶嘴吐掉,现在大了还好愿意喝鲜奶了。我只是没有坚持纯母乳到6个月而已,4-5个月开始让她尝试辅食,10-11月时候才彻底断母乳的。至于为什么我母乳喂养的她还身高体重都很高,这个可能因为她出生就大个吧,刚出生那会儿都超过97%,现在稍稍低于97%一点。都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曲线,我想我女儿的生长曲线可能就是应该保持在97%左右吧,她天生就是大个的孩子。医生护士也从没有和我说过她是超重超高需要注意喂养方式之类的话啊。我觉得她现在这样还挺好,如果孩子的生长曲线几个月内突降十几二十个百分点,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该焦急心疼了吧。
·生活百科 在一小块单元中进行 FTTP 升级
·证券外汇 税务居民身份和税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