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新闻在戀亞癖世界 誇亞裔女生並非贊美
在加拿大
“我愛亞裔女生,她們絕大部分都很愛玩,我喜歡這點。”
來自悉尼的24歲華裔女生雪倫·江(Sharon Jiang)在她的手機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後“忍不住翻白眼”。
雪倫是文化播客“瘋狂亞裔女生(Crazy Biatch Asians)”的主持人。
她說,這不是第一次她在網上收到有迷戀亞裔女性的“戀亞癖(Asian fetish)”的白人男生給她發的信息。
比起”戀亞癖”,許多中文讀者可能對它的另一個英文同義詞更為熟悉:黃熱病(yellow fever)。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傳播學高級講師米歇爾·昂·盛(Michelle Aung Thin)博士解釋,“戀亞癖”是一種性化和物化亞裔女性外貌的現象。
這一概念還包括了西方男性對亞裔女性的刻板印象:她們溫潤順從,容易和男性發生性關系。
雪倫說,她在六個月前刪掉了約會軟件。直到那時,她仍不時在約會軟件上收到有”戀亞癖“男性的信息。
她回憶自己曾收到一名男子發來的信息,對方指自己”從來沒有嘗試過亞裔女生“,並詢問雪倫能否成為他的“第一個亞裔對象”。
雪倫說,她剛開始收到這些贊美她的亞裔外貌的短信時,她還是很高興的。
“我認為在約會這個情境下,人們都想得到認可和被需要。人們用約會交友軟件就是為了尋找浪漫交友的機會,”她說。
但隨著雪倫想的次數越多,她對這些短信就越感到不舒服。
“這些帶著‘戀亞癖’的信息並沒有什麼積極意義。這些信息其實包含著種族歧視,有貶低的意味。”
“我喜歡中國女人”
28歲的凡妮莎·李(Vanessa Lee)在馬來西亞出生,小時候隨家人移民到墨爾本,如今從事銀行業。Vanessa使用約會交友軟件已有數年,她說,她現在對在交友軟件上遇到有“戀亞癖”的男性已經習以為常。
凡妮莎說,她從未在交友軟件上表明她懂中文,然而有一次,她從一位剛配對成功的白人男性對象中收到一句中文信息:“我想X你。”
她也多次在平台上看到一些白人男性在自我介紹中表明自己對亞裔女性的偏好,這讓她感到不舒服。
凡妮莎向ABC中文記者展示了一則她在平台上看到過的男性自我介紹:“我快30歲了,我喜歡運動和旅游。我現在從事金融業,我曾經在中國教英語。我在尋求一段嚴肅交往關系和朋友對象。我喜歡中國女人。我想快點安定下來,建立家庭。我很喜歡亞裔女性,想生幾個混血寶寶。”
“很多人真的不懂,不是什麼話都可以說出來的,”凡妮莎說。
凡妮莎說曾向非亞裔的朋友抱怨過這些信息,但他們卻不明白凡妮莎為什麼會介意這些信息。
“他們覺得這是對你的贊美,只是說明對方喜歡我背後的亞洲文化。”
28歲的伊莎貝拉·許(Isabella Xu)來自中國,現在在墨爾本擔任教師。伊莎貝拉說,她在使用約會交友軟件時,也常遇到配對成功的男生在談話中提及自己“喜歡亞裔女生”或者突然誇贊“亞裔女生很可愛”。
伊莎貝拉說,每逢這個時候她就會提高警惕。
“他不是因為喜歡你這個人才跟你交往或者做朋友,而是只是因為你是這個種族、因為你看上去是這個樣子(才交往),”伊莎貝拉說,“就好像是你失去了個人的身份。”
“我覺得對於那些有戀亞癖的人來說,他們在乎的只是你亞裔的身份,他們不會珍惜你投入到這段關系的時間和感情,”伊莎貝拉說。
旗下擁有Tinder、Hinge等多個在澳大利亞受歡迎的交友軟件的配對集團(Match Group)發言人在一份給ABC的聲明指出,配對集團禁止任何包含種族歧視和暴力的內容。
“我們旗下所有的軟件平台均有舉報功能,方便用戶舉報任何有冒犯性的信息,我們也鼓勵用戶向我們舉報任何不容接受的行為,以便我們的團體調查和采取適當的行動。”
而交友軟件Bumble的發言人在一份給ABC的聲明中表示,Bumble對仇恨、挑釁和欺凌“零容忍”。
·生活百科 阳光电源10kW混合逆变器最大输出
·生活百科 古瑞瓦特混合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