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世界被夺走了色彩之后只会留下黑色吗?不,你可以自己创造色彩。
上帝扼杀了我们拥有色彩的权利,但我们可以创造奇迹,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我们只需要相信自己,因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我们是自己的主宰。
杨佳
没有光明,那我们就创造光明,就像杨佳那样,成为光,从而照亮别人的路,成为他人路上的一盏明灯。
但成功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杨佳用他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用汗水和用心去浇灌内心的种子,茁壮成长的根茎是我们一路的沉淀,结出的果实是我们最好的收获。
1.不凡少女的取经之路
1963年4月,杨佳出生于河南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在对她的教育上也没有丝毫懈怠,杨佳也没有辜负父母对她的栽培,在学校时用功读书,回家时也不放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作为父母更时常对其进行指导。
杨佳
杨佳自己也很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而杨佳此时正好刚上高一,但因为出色的学习成绩而被家长和老师鼓励去试试参加高考。
杨佳
此时杨佳才15岁,第一次踏入高考的考场的她却并没有表现得很紧张,十分沉着冷静地完成了这一次考试。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她成功地考上了大学。
这个时候的大学可以说是混合制,也就是说杨佳有来自各个年龄层的同学,她的同学中有兄妹、有夫妻、还有属于父辈的,说杨佳是班级里年纪最小的也不为过。
最令人震惊的还是她的高中班主任和美术老师也同时考上了大学,这种感觉,一般人还真的体会不到,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1981年,杨佳的大学生涯正式结束,不过,她并没有选择离开学校发展,而是选择了留校任教。
这时候的杨佳才19岁,她是学校里最年轻的讲师。
当然,杨佳并没有停止她的学习之路,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还是工作中,她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用于学习提升自己。
对她来说,只有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身,才能更好地到达理想彼岸。
学生时代的杨佳刻苦勤奋,成为老师的她也同样成绩斐然。
虽然年轻资历不深,但她在教学中,很有自己的想法,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认为学生动手实践会更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因此,她也经常在课堂上模拟国际会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勇敢作出尝试。
就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杨佳的工作得到了非常大的认可,她本人不仅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她上的课程也被评为优秀课程。
杨佳授课
时间转眼就到了1985年,23岁的杨佳已经成功的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研究生的生活乏味枯燥,但是杨佳却享受其中,并在两年后成功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25岁的杨佳成为了中科院研究生院最年轻的讲师。
资料图
在做讲师的这些年里,杨佳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仅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更是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
除了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之外,在生活中,她也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这个在未来曾带给她无数甜蜜却也让她坠入深渊的人。
2.意外接踵而至,历经千帆重获新生
原本以为生活会一直甜蜜温馨下去,可是意外还是找上了杨佳。
199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变彻底改变了杨佳的人生。
因为长期近视,所以她看东西模糊不清的时候,还以为只是自己的近视加重了,一开始并没有去在意。
直到后来,视线由模糊不清逐渐演变为视野变窄等情况,杨佳才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劲,赶忙去了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的结果非常不好。
“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
短短的一句话却好像将杨佳判了“死刑”,一时之间她甚至不知道该做何反应,不管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这都可以说是一种致命性的打击。
她完全慌了神,不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失明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为了保住自己的眼睛,她开始频繁出入各家眼科医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佳已经看遍了北京各大医院的眼科,西医束手无策就看中医,治疗方法统统试了个遍也没有一点好转。
最坏的结果还是来了,在一个平静的冬天早晨,杨佳彻底失去了她的光明。
“一次,坐车的时候,有人提醒我:杨佳,那里有个座位!我却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拼命想:她说的‘那儿’到底是哪儿呢?再想,一个生活中连‘这儿’、‘那儿’都分不清的人,那她生命位置又在哪里呢?”
在她感到最无助的时候,生活又给她重重一击。
丈夫在知道妻子失明后,当下就选择了离开,甚至带走了他俩唯一的女儿,做出这一番绝情的事情后,还振振有词的指责杨佳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拿什么去照顾女儿。
在经历了来自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后,所有人都觉得杨佳会一蹶不振。
可是他们忘记了,杨佳还有把她视为掌上明珠的父母,父母是她最强有力的支撑,杨佳在父母的鼓励下重新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杨佳开始努力习惯失明后的生活,从前简单地穿衣吃饭和走路都变得无比艰难,她不得不重新开始适应生活。
走路磕到腿、吃饭对不到嘴、衣服无法分辨正反面,甚至她再也无法看书学习和工作了,这是令她最难过的,也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哭泣,醒来依旧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没有办法看书,她就用录音机听书,用手摸索着学习盲文,这是在无数个黑暗的时间里唯一让杨佳快乐的事情。
而让杨佳重拾信心和快乐的事,就是能够重返校园,重新站上讲台。
父亲承担了送杨佳上下学的责任。
为了让她在写板书时更加得心应手,她的父亲会用小块的胶布粘贴作为记号。
而杨佳为了能让学生看清楚她的板书也费了很大的心思,一次又一次地用左手丈量尺寸,用右手小心翼翼地起笔起承转合。
杨佳与师生合影
依旧是生动活泼的上课氛围,依旧是眼前的这个人。
在一场场挥洒知识的课程里,杨佳还挤出时间来写出了《研究生英语写作》和《研究生英语阅读》两本书,这两本书还被选定为博士生英语写作的教材。
对于杨佳而言,现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一次她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
3.实现梦想考入哈佛,助力更多人的梦想
2000年,杨佳37岁,也是她失明后的第八个年头。
就在这一年,她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她也毅然决然地决定去哈佛念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
这个想法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此前当她还在中科院的时候这个种子就已经在心底生根发芽了,直到中科院研究生院提出了创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院所的目标,她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除了上课需要一字一句地记下老师的讲课内容外,她还需要完成学校指定的阅读量,每堂课都有一定的阅读量需要完成,这也让杨佳很头疼,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加上她是个特殊学生,所以阅读也比其他人困难不少。
杨佳需要先将讲义一页页地扫到电脑上,才能通过语音软件进行阅读,因此她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
而幸运的是,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她的英语听力水平突飞猛进,到后来,她甚至可以快到每分钟听将近400个单词。
通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回报,她的论文《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得到了哈佛大学顶尖教授大卫?格罗根A+的最高分,要知道学院规定教授给学生的最高分只能是A!这篇论文还被肯尼迪学院定为范文,足以可见杨佳的优秀。
在她的毕业典礼上,《软实力》的作者约瑟夫?奈亲自为其颁发证书,并且还赞扬杨佳是“中国的软实力”,底下的数千名师生们纷纷起立为其鼓掌。
就在这一刻,这一天,杨佳成为了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以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
杨佳
2002年,从哈佛归来的杨佳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一年她首创了《经济全球学》和《沟通艺术》等课程,甚至开始参与残疾人事业、捍卫残疾人的利益。
因为杨佳自身后天失明的原因,所以她更能体会到残疾人的痛楚,开始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帮助他们。
如今的杨佳依旧奋战在自己的事业上,还在为了残疾人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她希望通过她的努力能让中国的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关注,能让残疾人的权益得到更好地保护,也希望能借此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赢得更多的掌声。
“感谢命运,让我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超越自我。”
2021年,如今已是中科院教授的杨佳,用全新的盲文打印技术为视障等特殊人群建立了新的认知世界的渠道。
这是列入杨佳艺术清单的《福州古厝》明信片,她身体力行地让这项技术成为了现实,这也成功的实现了她曾提出的“让信息技术盲文和谐相处。”
杨佳所支持的这项技术基于中科院化学所自主创新数字增效技术,可以适用于纸张、塑料、木材等多种基材,打印盲文点字的触感更好,使用的寿命也更长,同时可以实现传统刻印无法实现的触感线条、区域的印制。
不仅如此,考虑到视障人士触摸阅读的不便,还在墨水中添加了长效植物抑菌成分,大幅提升触摸过程中公共卫生安全等级。
正因如此,杨佳也成为了许许多多视障人士的榜样,她从未停止过帮助残障人士的步伐。
正如她所说“一个人应该有追求,有梦想,有实力,而实力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做起”。
我们很难不去敬佩这样的人,不是谁都用勇气从一片黑暗和泥沼中走出来。
在失明前,杨佳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做得非常好了,就算在失明后,她也从不停止学习的步伐,敢于与命运作斗争,她已经活出了最精彩的自己了。
而我们也从她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她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不要停止追求自己的梦想。
·生活百科 为什么 Flybuys 不能自动节省 10 美元?
·生活百科 2022年过期的干蘑菇、干紫菜该扔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