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新闻視頻博主為博流量逼孩子吃掉寵物
在加拿大
家長將孩子悉心照顧的寵物螃蟹煮了,遞給孩子一只螃蟹腿,嘴裡說著“吃不吃,不吃我吃了”,孩子一邊撕心裂肺地哭一邊接過螃蟹腿,放進嘴裡說“香”。
這個畫面出自近日流行於某短視頻平台的一條視頻。加上輕松的配樂、搞笑的表情,這條“萌娃搞笑視頻”登上熱搜。類似的視頻還有不少,只是下鍋的寵物換成了兔子、雞、鴨、魚等。雖然這類視頻流量很高,但不少網友並不買賬:“家長把孩子的寵物殺了做熟了,喂給哭著的孩子,然後在旁邊嘎嘎樂,這樣很有趣?”“父母這樣做,一點不尊重孩子。”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為了拍攝獲取流量,一些家長拍下孩子情緒崩潰哇哇大哭的瞬間,甚至故意用言語惹怒孩子或殺了吃掉孩子小心呵護的寵物。
受訪專家指出,家長拍攝這類視頻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心靈創傷,削弱親子關系。此外,父母惡意消遣孩子並以此賺取流量的做法,與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法等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相違背。建議相關部門及時開展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父母的法治觀念,依法帶娃。
拍娃恐懼傷心瞬間
虐心路線收割流量
孩子畫了一幅畫,被家長一把搶過去,故意嫌棄地說畫得丑,等孩子反應激烈後,就將鏡頭靠近,懟臉拍下孩子的表情,還配文字說“孩子越長越大,脾氣也越來越大”,還配上了一個偷笑的表情。評論區裡,有不少人附和大笑。
安徽宿州居民劉晶好心提醒對方,這樣做對孩子成長不利,但對方覺得自己只是和孩子鬧著玩,不以為意。
劉晶對記者說,不知何時起,短視頻平台流行的曬娃,從曬聰明可愛逐漸變成曬“虐心瞬間”了,而這些虐心瞬間多半是家長自己“創造”的。
“這些網上流傳較廣的虐心視頻大致可以分為3類。”劉晶說,一類是讓孩子害怕,即給孩子設置一些超出他們能力范圍的挑戰,看他們害怕露怯,然後拍攝他們的窘態。比如有父母拍攝孩子站在玻璃棧道上,因恐高被嚇得哇哇大哭,不停地伸手尋求幫助,但家長在一旁無動於衷,專注於拍攝孩子的窘態,隨後傳到網上。
第二類是讓孩子難受,故意在孩子面前展示能夠讓他們生氣難受的事,直到他們情緒崩潰。第三類則是和孩子吵架,當親子矛盾爆發時,家長想的不是安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把鏡頭對准孩子,拍下他們聲淚俱下、號啕大哭的樣子。
“逗”哭孩子、拍攝視頻,這些“段子手”父母是怎麼想的呢?
來自上海浦東的居民尹輝(化名)是一名小學五年級孩子的家長,曾拍攝過類似視頻,他解釋稱自己拍攝視頻並無惡意,只是覺得好玩,單純分享出來讓大家也樂呵樂呵。
為博眼球消遣幼兒
心靈創傷不可小覷
故意“消遣”孩子,這類視頻為何層出不窮?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院副院長蔡海龍認為,一些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未能充分尊重兒童的人格和尊嚴,他們中多數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在家庭生活中常以捉弄戲耍孩子為樂,並以分享親子生活的形式發布到網絡平台,目的往往是為了迎合網民們低級的娛樂趣味或是博觀眾一笑。
“還有一些家長拍攝此類視頻具有明顯的營利傾向。當前,通過拍攝兒童主題的視頻吸引流量,制造網紅並開展商業活動,已經成為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一方面家長可獲得打賞或商業代言等方面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亦可為兒童本人帶來聚光燈式的明星效應,這對於一些家庭而言無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蔡海龍說。
拍攝這樣的視頻,可能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周詳看來,這些視頻反映出成年人用自己理解的幽默來消費兒童的樸素認知。但兒童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外部施加的這些特殊事件容易給正處在心理成熟過程中的兒童造成心靈創傷,同時還會削弱親子之間相互信任的親密關系。
山東濱州的初三學生陽華(化名)對此深有體會。他以前經常被父母拍攝視頻上傳網絡,比如看漫畫書被父母要求撕毀,自己養的貓被父母送給鄰居等。這些拍攝經歷對他來說,是“難忘又痛苦的記憶”,“父母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以大人視角看問題,沒有換位思考,不把漫畫書、寵物等孩子珍視的東西當作一回事;另一方面可能還和他們想掌控孩子一切的心理有關,覺得讓孩子做什麼都是可以的,孩子必須聽父母的”。
·中文新闻 尽管主打单曲《疾病》的反响令人失望,Lady Gaga仍继续推出“黑
·中文新闻 激动人心的时刻,地点、地点、地点夫妇在失去女婴后公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