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三疫齐发”的冬季还没有过去,而BC省的医院、药房已经频频拉响警报。据CTV等媒体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直到现在,BC省药房的感冒药已经越难越买到,这让不少省民感到沮丧。
2022年秋天,其实也出现过感冒药短缺的情况,但随后情况有所改善。从2022年年底到现在的药品短缺,很多人归咎于“华人买药寄回国”,但加拿大官方媒体并没有提到这个状况。
温哥华药剂师Tina Shafiee每天望着空荡荡的货架感慨道:“感冒药从没有这么稀缺过,而且每一周都变得更糟,有一些已经病症很明显的患者特地来买药,结果空手而归,很是懊恼。”
部分患者情绪失控:“为什么会这样?”
在接受CTV采访时,Tina Shafiee无奈地表示:“每天都会遭遇情绪失控的患者,他们一直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到底在哪能买到药?什么时候能买到’,但我根本给不出准确答案。”
加拿大药房分销管理协会(CAPDM)主席Angelique Berg则表示“从社区小药房,到Shoopers、London Drugs这样的大药房,从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到一些小城镇,几乎都在缺感冒药。”
制造商正在努力跟上,但似乎总是供不应求。Angelique还认为:“因为秋季儿童感冒药短缺,所以一些制造商更多地去生产儿童感冒药,而减产了成人感冒药,导致现在成人感冒药买不到。”
毕竟公司的产能有限,又不可能在短期内雇到一大批新的员工来生产感冒药,只能权衡儿童感冒药和成人感冒药的比例。“老实说,短期内我们找不到改善供应的方法”,Angelique表示。
如何能买到感冒药?Angelique认为只有一个方式:挨家挨户地去找,找遍你家附近所有的药店,碰碰运气。最好在每天开门的时候去,说不定赶上补货,能第一时间买到。
本地华人论坛,则在指责寄药的华人
尽管主流媒体并没有表示药品短缺,是因为华人把感冒药寄回国,但在加拿大一些主流华人论坛上,华人却纷纷“开撕”自己的同胞。
有文章标题直接写道:“大温华人疯狂抢药寄回国,本地药房搬空了!”,并表示亲自去一些快递公司看过,发现寄药的华人络绎不绝。
部分网友支持这种观点,但也有很多网友明确表达不满:“加拿大缺药几个月了,中国才开放多少天?加拿大自己药物供应不上,你作为华人却指责自己同胞,像话吗?”
还有人认为,往国内寄药,只要合情合理就不该被谴责,除非是故意买空药房,然后寄特别多的药回国,甚至当药品代购谋取“暴利”,这就很没良心了。
有网友则表示,既然缺药,那么加拿大各大药房是否应该退出限购令?比如一次只能买2~3盒,这样既能缓解药物紧张,也会杜绝高价转卖药物的情况出现。
制药公司:尽力而为
加拿大主流媒体也采访了一些感冒药制造商,询问是否有可能提高产量,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模棱两可,基本都是“尽力而为”:
感冒、流感药物Reckitt表示:“本季度需求显著增加,我们在竭尽全力最大程度提高产量”;
药物制造商Johnson & Johnson表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让更多的止咳药上架”。尽管这些止咳药被认为治标不治本,但毕竟能短期内缓解症状,因此人人都离不开。
对此,萨斯喀彻温大学教授杰夫泰勒指出:“如果你怕买不到感冒药,而且也怕感冒、怕新冠的话,最好的办法是把流感疫苗新冠疫苗都打了,因为现在加拿大并不缺疫苗试剂。”
医院压力巨大,BC恢复紧急行动中心
还记得在疫情期间,BC省设置的EOC(紧急行动中心)吗?这是因为大量新冠患者入院导致医院床位紧张,一些非紧急手术被不断推迟,让患者忍无可忍。为了确保其他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EOC应运而生。
在疫情趋稳后,EOC一度暂停运营,但BC省卫生厅长狄德安今天宣布:“由于各类呼吸道疾病让医院面临巨大压力,BC省正式恢复紧急行动中心,至少持续6周。”
从现在到2月中旬,BC省将密切留意EOC和医院门诊的情况,来确定EOC是否还要延期。同时,狄德安也再次呼吁民众,赶紧接种必要的疫苗,冬天还远远没有过去。
随着传播速度最快的XBB 1.5病毒在加拿大蔓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一波新冠疫情确诊高峰即将到来。紧急行动中心的重启,在省府和民众看来是很有必要的。
人人都希望2023年能成为彻底告别恼人疫情的一年,只是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的,新冠、流感的阴云,还在头顶笼罩。
·新西兰汽车 全新电蒸煮锅
·新西兰汽车 婚纱出售